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文化產業扶貧

文化產業扶貧

發布時間: 2021-02-05 19:04:24

① 國家將出資多少支持文化扶貧

「十三五」以來通過組織實施重大文化工程項目,國家為深度貧困地區安排資金內25.8億元,支持深度貧困容地區文化建設和產業發展,帶動貧困勞動力就近就業穩定增收。

比如,雲南支持貧困地區文化企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建設文化惠民示範村和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青海協調金融部門為民間藝人貸款3000萬元,支持刺綉、熱貢等民間藝術,形成公司+藝人+基地的發展模式。廣西扶持17個貧困縣推動特色文化旅遊,在《印象劉三姐》實景演出現場,600多位演員超過一半是當地漁民。

② 社會扶貧、專項扶貧和行業扶貧是指什麼

為建成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的政策。
社會扶貧,專項扶貧,行業扶貧"三位一體"具體涵義是什麼?
概念說起來比較抽象,不如舉例說明
社會扶貧:社會上難免會有些弱勢群體,對社會上的貧困人員的貧困補助是社會扶貧
專項扶貧:為促成全面小康(注意是全面)
因此不能落單,全面富裕。假設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君若把長江上游水污染了,那我自然沒法用長江下有的水嘍,於是限制你的發展,這樣我就可以很好的發現,問題在於憑什麼限制上游?人家肯定不樂意啊,這就有了經濟扶持。會給你一定的補貼,這就是專項扶貧。
行業扶貧:對於落後地區,引進工廠,工人不就可以上班了嘛!或者修建旅遊產業幫助貧困地區脫貧。

③ 如何做好產業扶貧,創新扶貧攻堅模式

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扶貧開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但也應清醒看到,目前全國扶貧對象規模依然很大,貧困地區農民人均收入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2/3,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文化事業仍嚴重滯後,已經解決溫飽的群眾因災、因病返貧問題突出。同時,貧困地區大多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生存條件艱苦,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貧困問題呈現區域性、綜合性特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要從戰略和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作為關乎我們黨和國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大事,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和著力點,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確保實現《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的奮斗目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啃的是「硬骨頭」,趟的是「深水區」,打的是「攻堅戰」,我們要繼續向貧困宣戰,決不讓貧困代代相傳。要充分認識扶貧開發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通過改革創新,形成更加協調、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扶貧開發新體制、新機制,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組織、更加堅韌的毅力,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要加快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打好扶貧開發的攻堅戰,要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主戰場,國家扶貧資金和政策向這些地區傾斜,努力提升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積極引導產業轉移和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通過區域整體開發,創造有利於「造血式」扶貧的大環境。加快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建立規劃實施監測評估制度,確保任務舉措和工程項目得到落實。把扶貧規劃、城鎮化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統籌起來,加快發展中西部交通設施特別是鐵路,帶動產業轉移和脫貧致富。拓寬扶貧開發工作思路和視野,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對於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群眾搬遷願望強烈的地方,要切實保護好環境,探索生態移民、退耕還林、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相結合的新路子。對於有開發條件的地方,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培訓轉移則培訓轉移,提高開發式扶貧成效。
要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制。一是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利用好考核這個指揮棒,從主要考核GDP轉向主要考核扶貧開發工作成效,把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作為考核評價的主要指標,促進貧困縣幹部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切實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二是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要切實摸清誰是貧困人口、貧困程度如何、為何貧困、怎樣脫貧、誰來幫扶,然後逐戶建檔立卡,因戶施策,做到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扶真貧、真扶貧,把「大水漫灌」變成「滴灌」,既節約資源,又確保扶貧到村到戶。三是健全乾部駐村幫扶機制。發揮駐村幫扶幹部牽線搭橋、引資引智、參與管理等作用,把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稀缺資源輸送進去,增強貧困村的發展活力和動力。把駐村幫扶的成效和扶貧單位、駐村幹部的政績考核結合起來,建立激勵機制,落實保障措施,實現駐村幫扶工作長期化、制度化。四是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簡化資金撥付流程,項目審批許可權原則上下放到縣。以扶貧攻堅規劃和重大扶貧項目為平台,整合扶貧和相關涉農資金。把資金分配與工作考核、資金使用績效評價結果相結合,探索以獎代補等競爭性分配辦法。向社會公示扶貧項目,逐步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監督,讓公共資金在陽光下運行。依法嚴管扶貧資金,對貪污侵佔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嚴肅處理。五是完善金融服務機制。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導向作用,重點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主導產業發展。引導和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增加對貧困地區的信貸投放和保險覆蓋。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基礎上,積極扶持貧困地區合作性金融發展,發揮其貼近農民、靈活多樣的優勢。進一步推廣小額信用貸款,推進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和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六是創新社會參與機制。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廣泛動員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以多種形式幫扶農村困難群眾。建立有效的協調協作和監管機制,確保善款能直接用於扶貧對象,維護社會扶貧良好信譽。每5年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名義進行一次社會扶貧表彰,營造全社會關心扶貧、支持扶貧的良好氛圍。
要組織實施好扶貧開發重點工作。在繼續做好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以工代賑、就業促進、生態建設等工作基礎上,抓好10項重點工作。一是村級道路暢通工作,到2020年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和通班車。二是飲水安全工作,到2015年解決《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規劃》內貧困地區剩餘的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到2020年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來水普及率。三是農村電力保障工作,到2015年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四是危房改造工作,到2020年完成貧困地區存量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解決貧困農戶住房安全問題。五是特色產業增收工作,到2020年貧困地區初步構建特色支柱產業體系。六是鄉村旅遊扶貧工作,到2020年扶持約6000個貧困村開展鄉村旅遊,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七是教育扶貧工作,到2020年貧困地區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基礎教育辦學質量有較大提升,職業教育體系更加完善,教育培訓就業銜接更加緊密。八是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到2020年貧困地區群眾獲得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更加均等,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逐步實現人口均衡發展。九是文化建設工作,到2020年全面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十是貧困村信息化工作,到2020年自然村基本實現通寬頻。通過實施好這些重點工作,不斷提高扶貧開發質量和水平。
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進扶貧開發,實行最廣泛的社會動員。扶貧開發要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全黨動手、全國動員、全社會參與,匯聚各方資源,採取綜合舉措,形成強大合力。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要把扶貧開發作為首要任務,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扶貧開發的支持力度,形成有利於貧困地區和扶貧對象加快發展的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扶貧任務重的縣要選好配強扶貧部門領導班子,充實工作力量;扶貧任務重的鄉鎮要有專門幹部負責扶貧開發工作。同時,要構建好的機制和辦法,更為有效地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事業,完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在全國范圍內配置好扶貧資源。
要更好地發揮政府和市場在扶貧開發中的作用。政府要在不斷增加扶貧開發投入的同時,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做好扶貧開發頂層設計,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扶貧事權,國家加大對跨地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協作的支持,加強生態保護和
基本公共服務;地方要優化整合扶貧資源,做好貧困群眾技能培訓、基本生活兜底、拓展致富門路等工作。在可以通過市場配置資源使扶貧開發更有成效的領域,政府要為市場主體創造良好環境,吸引各種資源要素向貧困地區配置、各類市場主體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創新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凡適合市場、社會組織承擔的,都可以通過委託、承包、采購等方式,交給市場和社會組織承擔。要著力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發展動力,充分挖掘內部發展潛力,調動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④ 扶貧措施包含哪些

一是產業發展脫貧:

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

二是轉移就業脫貧:

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

三是易地搬遷脫貧

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四是教育扶貧:

主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措施,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逐步消除因學致貧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五是健康扶貧:

主要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六是生態保護扶貧:

主要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個方面,提出了11項重大生態扶貧工程和4項生態保護補償方式,使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實現脫貧;

七是兜底保障:

主要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通過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脫貧問題;

(4)文化產業扶貧擴展閱讀

貧困戶認定的程序:

認定貧困戶需要經過5個步驟:農戶申請—村民主評議—村公示公告—鎮審核公示—縣審核公告。

1、農戶向村委會提交申請;

2、村委會收到農戶申請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評議,產生初選名單;

3、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對初選名單簽字後在村裡張榜公示;

4、鄉鎮對各村上報名單進行審核,將結果返回各村再公示;

5、再次公示無異議後,鄉鎮將名單報縣扶貧辦審核認定,並在全縣公告貧困戶名單)。

⑤ 產業扶貧,離扶貧還有多遠

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扶貧開發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但也應清醒看到,目前全國扶貧對象規模依然很大,貧困地區農民人均收入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2/3,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文化事業仍嚴重滯後,已經解決溫飽的群眾因災、因病返貧問題突出。同時,貧困地區大多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生存條件艱苦,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貧困問題呈現區域性、綜合性特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要從戰略和全局出發,把扶貧開發作為關乎我們黨和國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大事,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難點和著力點,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確保實現《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的奮斗目標。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扶貧開發工作,啃的是「硬骨頭」,趟的是「深水區」,打的是「攻堅戰」,我們要繼續向貧困宣戰,決不讓貧困代代相傳。要充分認識扶貧開發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通過改革創新,形成更加協調、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扶貧開發新體制、新機制,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組織、更加堅韌的毅力,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
要加快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打好扶貧開發的攻堅戰,要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作為主戰場,國家扶貧資金和政策向這些地區傾斜,努力提升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積極引導產業轉移和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通過區域整體開發,創造有利於「造血式」扶貧的大環境。加快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建立規劃實施監測評估制度,確保任務舉措和工程項目得到落實。把扶貧規劃、城鎮化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統籌起來,加快發展中西部交通設施特別是鐵路,帶動產業轉移和脫貧致富。拓寬扶貧開發工作思路和視野,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對於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群眾搬遷願望強烈的地方,要切實保護好環境,探索生態移民、退耕還林、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相結合的新路子。對於有開發條件的地方,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培訓轉移則培訓轉移,提高開發式扶貧成效。
要創新扶貧開發工作機制。一是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利用好考核這個指揮棒,從主要考核GDP轉向主要考核扶貧開發工作成效,把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和減少貧困人口數量作為考核評價的主要指標,促進貧困縣幹部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切實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貧開發上。二是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要切實摸清誰是貧困人口、貧困程度如何、為何貧困、怎樣脫貧、誰來幫扶,然後逐戶建檔立卡,因戶施策,做到精準化識別、針對性扶持、動態化管理,扶真貧、真扶貧,把「大水漫灌」變成「滴灌」,既節約資源,又確保扶貧到村到戶。三是健全乾部駐村幫扶機制。發揮駐村幫扶幹部牽線搭橋、引資引智、參與管理等作用,把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稀缺資源輸送進去,增強貧困村的發展活力和動力。把駐村幫扶的成效和扶貧單位、駐村幹部的政績考核結合起來,建立激勵機制,落實保障措施,實現駐村幫扶工作長期化、制度化。四是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簡化資金撥付流程,項目審批許可權原則上下放到縣。以扶貧攻堅規劃和重大扶貧項目為平台,整合扶貧和相關涉農資金。把資金分配與工作考核、資金使用績效評價結果相結合,探索以獎代補等競爭性分配辦法。向社會公示扶貧項目,逐步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監督,讓公共資金在陽光下運行。依法嚴管扶貧資金,對貪污侵佔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嚴肅處理。五是完善金融服務機制。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導向作用,重點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主導產業發展。引導和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增加對貧困地區的信貸投放和保險覆蓋。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基礎上,積極扶持貧困地區合作性金融發展,發揮其貼近農民、靈活多樣的優勢。進一步推廣小額信用貸款,推進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和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六是創新社會參與機制。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廣泛動員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以多種形式幫扶農村困難群眾。建立有效的協調協作和監管機制,確保善款能直接用於扶貧對象,維護社會扶貧良好信譽。每5年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名義進行一次社會扶貧表彰,營造全社會關心扶貧、支持扶貧的良好氛圍。

⑥ 產業扶貧一領辦三參與是什麼

1、創新體制機制,保護行業免受扶貧。

我們將努力發揮政策效果,加強政策聯系。我們將使用為該項目准備的一系列綜合農村援助政策,將其生活化,良好地使用它們,並進行及時的評估和改進,將具有良好實施效果的政策制度化,以形成長效機制。

2、根據當地情況創新發展特色產業。

該國貧困地區的資源end賦差異很大。貧困戶的經營能力和扶貧需求不同。確切的扶貧應「因地制宜」。特定於所有縣,鄉鎮,有必要「適應團體制度,適應住戶」。考慮到當地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等,在對當地文化和聚集進行管理上的了解,將領導領導者保護起來,以保護薄弱地區的長遠發展。

3、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創新發展有機農業。

鑒於國內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農產品安全評價低,國際競爭力差,貧困地區可以通過橫向結構改革,在返鄉還鄉的基礎上節省土地負荷,減少農葯和化肥。農田成林。申請量,以質量取勝,以有機取勝。

(6)文化產業扶貧擴展閱讀:

一、注重培育「造血」機制,充分利用當地條件,因地制宜推進符合各村資源特點、符合產業導向的幫扶項目,在當地培養和集聚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帶頭人,保障薄弱地區的長遠發展。

二、注重規劃引領,做好薄弱地區規劃與整體區域規劃的銜接和適應,在鎮級層面建立「造血」單元,搭建區鎮聯合發展平台,防止走「村村冒煙」、分散低效發展的老路。

三、注重發揮政策效應,加強政策銜接,把本次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農村綜合幫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並及時加以評估完善,將實施效果好的政策制度化,形成長效機制。

四、注重提高農民收入,確保農民土地權益,保障農民收益分配權,幫助村級組織逐步增加收入,增強村內公共服務支出能力,從多方面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五、堅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進行,幫扶方和受幫扶方做好充分的溝通協商,統籌各類幫扶資源,細化幫扶工作方案,思想統一,責任到位,以更大的決心和工作力度,共同為經濟相對薄弱村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⑦ 「非遺 扶貧」新模式是怎麼樣的

7月12日消息,臨夏古稱「河州」,是著名的磚雕藝術「河州磚雕」的故鄉。7月11日,中國青年網記者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領略了當地的磚雕技藝的獨特魅力。「河州磚雕」是我國磚雕藝術的主要流派之一,也稱臨夏磚雕,源於北宋,成熟於明清,完善於當代。2006年5月20日,臨夏磚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據悉,臨夏青韻磚雕有限公司目前正在籌建包括紅色文化博物館、民俗博物館、磚雕博物館、磚雕藝術館等10個專題博物館,將其建成全省集多種文化元素為一體,規模最大的民辦博物館群。此項工作完成後,不僅能推動河州磚雕藝術的推廣,還將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為當地群眾的脫貧助力。

⑧ 產業扶貧有哪些措施

產業扶貧需要做好以下的措施:

1、創新體制機制,為產業扶貧保駕護航。

注重發揮政策效應,加強政策銜接,把本次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農村綜合幫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並及時加以評估完善,將實施效果好的政策制度化,形成長效機制。

2、因地制宜,創新開發特色產業。

我國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千差萬別,貧困戶經營能力和脫貧需求也不盡相同,精準扶貧要「因地制宜」,具體到各縣區、鄉鎮,更要「因組制宜、因戶制宜」,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人力資源等,在當地培養和集聚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帶頭人,保障薄弱地區的長遠發展。

3、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創新發展有機農業。

針對我國農業產業結構不夠合理、農產品安全性評價不高、國際競爭力差等狀況,貧困地區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在退耕還林的基礎上,減輕土地負荷度,降低農葯化肥施用量,以質取勝,以有機取勝。

(8)文化產業扶貧擴展閱讀:

在產業扶貧的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產業扶貧需要遵循市場規律,讓市場主體唱主角。盡管扶貧部門對貧困戶進行「保姆式」幫扶,但並不意味著非得包攬每個環節。在百家池村,合作社在技術推廣、生產資料購買、產品銷售等環節已完全市場化。

2、產業扶貧在以入股、補貼等形式引入市場主體後,確保資金的扶貧用途乃是題中之義。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後,扶貧部門對資金的流向、使用明細實行全程監管,以保證款項能切實用在扶貧事業上。如果監管缺位,無疑將造成扶貧資金變相挪用,偏離產業扶貧的初衷。

3、選擇產業化項目,需堅持因地制宜,避免求快貪功、盲目跟風的心態,盡量選擇風險低、收益穩的項目,不能為追求高效益而將扶貧資金投入到市場風險較大的項目。只有在產業適宜、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才能像百家池村一樣實現貧困戶、合作社和扶貧部門的「三贏」局面。

⑨ 如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助推脫貧攻堅

一是加大文化服務,普惠大眾。繼續實施文化館、圖書館、紅七軍軍部舊址、縣城北新區體育場館等文體設施免費開放;推進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歡樂下基層」、「四進社區」等活動制度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場所和傳統民俗文化活動場所等免費或優惠開放。

二是積極探索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運營模式,推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開拓思路,創新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模式,圍繞均等化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引領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尤其是貧困地區傾斜。目前將縣游泳館作為創新公共文化設施管理試點。同時保護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舉辦重大宣傳主題活動,公益性演出每年不少於50場。貫徹落實《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倡導全民閱讀,不斷提升全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三是充分利用文化遺產項目,助力群眾脫貧致富。利用「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培訓計劃,廣泛動員貧困戶參與傳統手工藝培訓,培養(培育)數名大師級傳承人,十數名省內外知名手工藝品設計師,數十名傳統手工骨幹傳承人,數十名州內知名手工藝品設計者、市場營銷人員,數百個村落傳統手工藝傳承骨幹,在村寨內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局面;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紅色遺跡,傳統村落等文化資源,建設一批紅色文化旅遊景區、傳統村落民俗文化旅遊景區、生態文化旅遊景區,將民俗和傳統節日與旅遊深度融合,大力扶持當地群眾發展民宿客棧、民俗表演、旅遊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旅遊產業;利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文博文化服務向偏遠貧困地區傾斜,積極開展文化扶貧,通過文化宣傳教育開闊思維眼界、提升知識技能,掌握了解國家政策、市場信息,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資訊服務。

四是實施榕江文化「大數據戰略行動」。依託國家、省、州、縣、鄉、村六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網路,整合公共文化服務、非遺保護、文物保護、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數字資源,藉助公共數字文化終端服務等大數據技術手段,藉助互聯網+文化旅遊宣傳平台創新文化數字資源的傳播和服務手段,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以快捷、方便、准確、安全和共享的數字文化信息資源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強力推進文化脫貧工程。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