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桿機關槍
㈠ 古代的機關槍是指什麼
諸葛連弩,冷兵器時代的無敵「機關槍」
發現地點。有關諸葛連弩的早期記載主要集中在《三國志》及其注釋之中。《諸葛亮傳》:「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說「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部分配件。諸葛亮創制了一種連弩,在當時十分先進。這連弩有兩個基本數據,一是能連發十矢,二是矢長只有八寸。對於這個發明,陳壽將其定性為「損益」。
馬均為著名科學家,當他看見諸葛連弩時,首先是大贊其「巧」,可見它與以前的連弩實有大別,其次是認為還可演進為連發五十矢。傅玄(217~278年)為魏末晉初的著名思想家,也對諸葛連弩作出了高度評價。連弩由三矢齊發,再到十矢齊發,只是量變無質別。
戰國迄晉,二、三矢齊發連弩已使用了幾百年,劉弘應司空見慣。而劉弘看見諸葛連弩時,卻耳目一新,視為「神弩」。這也說明諸葛連弩是一種不同以往的新的弩種。
諸葛連弩的核心是新增了連桿,利用杠桿原理,使原本大力才能拉動的弓弦輕易就能扣上,並快速連發。上引傅玄序中曾提到,試驗諸葛連弩主要是「費十尋之木(古八尺為一尋),勞二人之力」,也表明製造諸葛連弩將大量使用木材。
㈡ 重機槍如何變為一人一桿槍
但重機槍畢竟太笨重,機動性差,難以緊隨步兵實施行進間火力支援。例如馬克沁重版機槍,連同槍架重權達244公斤,實在是太沉重了。於是人們利用重機槍的自動原理,設計製造出較為輕型的機槍,可以由一個人攜帶和射擊,從而改變了以往許多人扛一桿槍的歷史。
㈢ 一( )機關槍該填什麼量詞
一(挺)機關槍。「一挺」是個量詞
機槍用「挺」,子彈用「發」,炮彈用「枚」,手榴彈用「顆」……
㈣ 一把步槍還是一桿步槍,一把機槍還是一挺機槍
一支步槍
一挺機槍
㈤ 第一支機關槍是誰發明的
第一支機關槍1860年設計的手動型多管機關槍,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內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譯格林,容故此槍也被譯作格林機槍或譯蓋特機槍/機炮)
第一支全自動機關槍的發明者海勒姆·馬克沁爵士,1884年發明的全自動機關槍。
㈥ 一( )機槍 填量詞
一(挺)機槍
一(枚)導彈
一(艘)潛艇
一(架)飛機
一(個/座)哨所
㈦ 第一挺真正的機關槍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挺靠火葯氣體能量來供彈和發射的武器是馬克沁機關槍,它是由美國人海勒姆·馬克沁於1884年在英國倫敦發明成功的。
馬克沁機關槍
馬克沁是一位富於創造力的發明家。他在倫敦克萊肯威爾路的一個小作坊里開始了他的新式機關槍的研製工作。他首先改變了傳統的垂直供彈方式,為了使機槍適合於連續射擊,發明了一條6米多長的布質彈帶。兩年後一種嶄新的機槍終於研製成功。這種機槍,在發射瞬間,機槍和槍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葯氣體能量作為動力,通過一套機關打開彈膛;槍機繼續後坐又將空彈殼退出並拋至槍外,然後帶動供彈機構壓縮復進簧,在彈簧力的作用下,槍機推彈到位,再次擊發。這樣一旦開始射擊,機關槍就可以一直射擊下去,直到子彈帶上的子彈打完為止。
第一挺馬克沁機關槍是裝在炮架上使用的,槍管用水冷卻,該槍不帶冷卻裝置時重27千克。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這種新式以火葯氣體能量驅動完成的自動機槍終於被英國正式接受和推廣,並被命名為馬克沁機關槍。
㈧ 榮譽勛章2010有一關火力壓制一桿機槍,那地方我一直過不去請高手指點
先把近的敵人打掉,自己不要沖得太快,等隊員跟上來再沖就好了。
㈨ 一把機關槍的大概重量
加特林多管式機關槍(六管)
重量
115.7kg(基本重量)
138.3kg(帶M2A1進彈機和M12傳動裝置)
137.4kg(帶M3A1進彈機和M7傳動裝置)
137.9kg(帶MA3A1進彈機和M12傳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