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扶貧花鼓戲

扶貧花鼓戲

發布時間: 2021-02-05 09:13:06

1. 婁底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工作回顧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我們經受嚴峻考驗並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牢牢把握「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就業、強基礎」的總體要求,突出「工業主導、基礎先行、項目帶動、協調發展」的戰略重點,團結一致,奮力攻堅,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努力開創了我市「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的新局面。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0億元,增長12.6%(預計數,下同);完成財政總收入45.51億元,增長13.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5.53億元,增長1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80元,分別增長8.9%和9.3%;人口自然增長率7‰;城鎮登記失業率4.5%;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35;萬元GDP綜合能耗降低4.5%,化學需氧量削減4.97%,二氧化硫、砷排放量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一)工業經濟較快增長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去年上半年我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由年初的9%一度下滑至5月份的3%,全市生產總值增速同步下滑至7.2%。在嚴峻的形勢面前,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科學應對,力促規模工業止跌回升,全年增速達到17.8%,總計完成工業增加值269億元,增長16.1%。
工業企業加快發展。及時出台促進企業平穩較快發展若干意見,集中開展「工業企業服務年」活動,由市級領導牽頭,上千名幹部深入企業開展服務,幫扶企業促技改、調結構、拓市場、渡難關。完成工業投資169億元,增長30%,其中技改投資140.5億元,增長20.7%。原煤、發電量、鋼材、焦炭、銻品、水泥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0%、34%、25%、36%、54%、46%。十大產業集群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實現增加值190.5億元,增長19.2%。規模工業企業總戶數達到601戶,新增92戶。
園區工業不斷壯大。研究出台支持產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園區績效考核辦法,明確園區高技術產業發展定位,實現園區工業增加值63.4億元,增長16%。婁底經濟開發區獲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婁底薄板材料深加工產業園」,各縣市區產業園也競相發展。
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扎實開展「科技創新年」活動,推進產學研結合,市內75家企業與國內3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成功對接,在全省率先組建了湖南特種陶瓷、煤礦機電、農業機械、特色生豬等四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閃星銻業技術中心進入國家級技術中心行列。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6家、湖南名牌產品8項,爭取省級以上科技項目51項。市農科所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陸兩優267」通過省級鑒定,在全省大面積推廣應用。我市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創建考核驗收,獲批「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湖南省綜合性高技術產業基地」,冷水江成功創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二)投資拉動強勁有力
搶抓國家實施擴內需一攬子計劃的有利機遇,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年施工項目1276個,增長48.2%,其中新開工項目1010個,增長48.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1億元,增長54.2%,是我市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年份之一。
工業建設呈現新亮點。漣鋼2250熱軋板生產線、金電二期、華潤電力一期、雙峰海螺二期、湖南海螺、安石湖南煤化新能源等30個重大項目竣工投產,72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尤其是總投資115億元的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板電工鋼項目成功落戶婁底經濟開發區並開工建設,將為我市發展增添強大後勁。
交通建設取得新突破。完成投資34.32億元。成功爭取滬昆鐵路客運專線通過我市,並規劃在婁底城區和新化設站,婁邵鐵路擴能改造順利開工。婁新、新漵、安邵三條高速公路建設全面推進,打響了干線公路改造三年大會戰,加快推進G207、S210、S312、S209、S217、S225、X024等七條干線公路改造,婁底汽車南站投入使用,農村通鄉通暢工程完成1231公里,其中改造縣鄉公路140公里,新建鄉鎮到村水泥路1091公里。全面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交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初步理順。
城市建設邁出新步伐。完成投資18.6億元。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運營,成為城市投資的主載體、城市融資的主平台和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中心城區吉星路等主次幹道完成提質改造,孫水公園建成開放,市體育中心和漣水河南岸防洪堤主體工程竣工,城區綠地率達到34.25%。縣市城區與小城鎮加快建設。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分別增長21.2%和10.7%。成功爭取水府示範片區納入長株潭城市群昭山示範區范疇,與長株潭對接融入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要素保障得到新加強。加快對接國家、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40個重大項目進入省重點項目規劃,17家企業列入省重點產業骨幹企業名錄,爭取中央、省各類建設資金26.1億元,比上年增加11.1億元。積極搭建對外合作交流與招商引資平台,成功舉辦婁底深圳投資洽談會、廣州科學城投資推介會、第三屆「青春婁底·湘中之光」經貿洽談會,組團參加「中博會」、「港澳洽談周」、「珠洽會」、「湘商大會」,實現內聯引資80.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34億美元,是我市歷史上招商引資力度最大、措施最硬、效果最好的一年。大力實施金融機構扶持中小企業600家工程,組建了2個資本金過億元的擔保公司,成立了2家小額貸款公司,冷水江成功創建省級金融安全區。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比年初凈增97.2億元,增量居全省第四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重點項目用地得到有效保障,連續十年實現耕地總量占補平衡,維護礦產資源管理秩序工作榮獲全國先進。
(三)農業基礎更加鞏固
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業經濟穩步增長。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92億元,增長5%,糧食播種面積393.5萬畝,總產162萬噸,分別增長4.29%、3.19%。出欄生豬499.7萬頭,增長3.4%。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化肥補貼、農機購機補貼、種糧大戶補貼等補貼資金3.22億元。全市「三農」支出完成8.32億元,增長29.78%。種養大戶發展到5.1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372個,會員7.2萬戶,帶動農戶19.26萬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888家,完成產值47.8億元,增長20.6%。雙峰、新化分別獲全國糧食生產標兵縣和全省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新化、漣源列入國家油茶基地建設重點縣(市)。
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業基礎不斷夯實。重點抓了78個省級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逐步形成了特色產業型、生態養殖型、勞務經濟型等8種建設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完成水利建設投資3.9億元,完成各類水利工程5.1萬處,解決24.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水利建設工作獲全國先進,第六次獲得全省水利建設競賽「芙蓉杯」獎。農業機械化率達到27.1%,農機產值達到10.7億元,已有27個產品納入國家和省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扶貧建設、革命老區、庫區開發、移民後扶、農民負擔監管、「三冬」生產等工作扎實開展。及時有效抗禦山洪災害,奪取了雙峰「7·2」抗洪救災勝利。森林防火、農林病蟲害防治、氣象水文信息和技術服務、農資供應與價格調控、農產品質量監管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入全省前列。農村道路、通信等設施不斷完善,農網改造完成投資1.22億元。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新化被評為全國基本農田保護、農業綜合執法先進縣。推進土地集約經營,已流轉耕地面積31.5萬畝,占承包面積的15.4%。狠抓農村能源建設、鄉村清潔工程和農村面源污染整治,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林地現場核實率、林權發證率、山林糾紛調處率分別達到92.1%、36.1%和88.4%,均超過省定年度目標。完成造林11.6萬畝,新增油茶林2.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7.5%。
(四)促進消費成效顯著
全年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87億元,增長11.2%,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6億元,增長18.7%。我市成為全國首批商務綜合執法試點城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持續推進,「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活動效果明顯,發放財政補貼9800萬元,帶動直接消費15億元。成功舉辦湖南省首屆農業機械、礦山機械、電子陶瓷產品博覽會,加工貿易實現零的突破,進出口總額居全省第四位。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0.7%。旅遊業快速發展,旅遊接待總人數達到544萬人次,增長34.5%,實現旅遊總收入27.6億元,增長36.4%。啟動了大梅山文化旅遊區域合作,開展了「億元優惠迎國慶·萬人免費游婁底」大型促銷活動,成功舉辦第二屆曾國藩國際文化旅遊節,波月洞成功創建AAA景區,梅山龍宮、曾國藩故居創AAAA景區通過國家專家組評審,填補了湘中AAAA景區的空白。湄江成功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紫鵲界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我市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通過國家驗收。
(五)民生保障力度加大
為民辦實事任務圓滿完成。實施33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19億元。落實積極就業政策,開展就業培訓10.7萬人,新增城鎮就業和安置再就業5.1萬人,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7.4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市社會保障支出18.71億元,增長48.88%。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在婁星區啟動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運行效益和參合農民受益水平提高,參合農民280.8萬,參合率達到85.37%。殘疾人事業加快發展。新增廉租住房7167套,新建經濟適用房1298套。加強財政、政府投資項目和專項資金審計,確保了資金使用效益和惠民政策落實。
節能減排扎實推進。強化環境監管,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堅決淘汰落後產能,關閉「三高一低」企業和項目32個。市第二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基本完成,4個縣市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入運行。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各類安全事故持續下降。爭取中央投資2374萬元、銀行貸款3億元,實施國家煤礦安全改造項目12個,煤礦安全生產消滅重大及以上事故,創歷史最好水平。推進「百件信訪老案」辦理,集中解決了大批遺留問題。調整警務體制,加強防控建設,刑事發案率進一步下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明顯進步,信訪和維穩工作獲得全省先進。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基礎教育進一步鞏固,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城區學校入學新生班額過大問題得到有效控制,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初見成效,婁底技師學院籌建工作扎實推進。我市順利通過國家二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加快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啟動實施六項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和婁星區、冷水江基本葯物制度試點工作,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現全覆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全面提升。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葯監工作獲全國醫葯衛生系統先進。慈善、老齡和紅十字會工作卓有成效。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連續三年獲全省先進,我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人口文化新傳播基地。大力發展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運動,人民群眾身體素質不斷增強。組織「中國著名作家看婁底」大型采風創作活動,大型現代花鼓戲《花落花開》獲得田漢戲劇獎並被列入全省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教材,電影《馬東的假期》榮獲全國中小學生優秀影片獎,新聞出版業加快發展,鄉鎮綜合文化站、廣播電視村村通和數字電視工程建設扎實推進,市廣電技術大樓投入使用。組織了建國60周年和撤地設市1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彰顯了「青春婁底」形象,激發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進一步凝聚了全市人民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的合力。
全面推進國企改革改制掃尾攻堅,市屬106家企業已有102家完成改制,省屬下劃企業湖南省鍛造廠改制完成。
軍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公安、消防、武警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抗災救災和維護社會穩定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統計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僑務工作獲全國僑務系統先進,人防工作扎實有效,民族、宗教、地震、對台、地方誌、檔案、保密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六)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議案2件、人大代表建議209件,政協建議2件、政協委員提案196件。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貫徹落實《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出台《婁底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聘請了68名專家,開展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咨詢論證工作,加強行政復議和規范性文件管理,有力推進了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政府績效評估,切實加強行政監察和政務督查,嚴格實行行政問責,大力實施投資項目全程代理服務和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收費「一票制」,機關效能建設逐步加強。集中整治「三強」(強裝強卸、強攬工程、強行阻工)行為,著力優化施工環境。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幹部作風進一步改進。加強財稅征管,促進財政增收,開展厲行節約工作,財政保障能力增強。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不懈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切實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全市第七次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圓滿完成。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不僅取得了各項建設的重要成果,也積累了在復雜環境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經驗。一是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學發展、加速趕超總體戰略,以切實可行的思路引領發展,全力以赴促進發展。二是必須立足實際,選准路徑,在比較中學習,在學習中提升,不斷增強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三是必須解放思想,開放視野,胸懷全局,科學研判,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和針對性。四是必須不畏艱難,敢於擔當,大力弘揚「堅韌、勤奮、尚德、自強」的婁底精神,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五是必須高度重視抓基層、打基礎,夯實發展平台,優化發展環境,增強發展後勁。
經驗彌足珍貴,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市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力監督和社會各界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各級各部門扎實工作和全市人民努力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代表和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婁人民解放軍、武警和消防官兵、政法幹警,向各位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我市建設和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發展中也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實力還不強,區域競爭壓力大;產業結構還不合理,轉變發展方式任務艱巨;節能減排要求高,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經濟發展環境還不優,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任務很重;老百姓關心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亟需解決,改善民生力度還需加大。對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2. 現代傳媒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和作用

大眾傳播與傳統文化消解
在悲觀論者眼中看來,大眾傳播媒介的迅速膨脹將會覆滅傳統文化。在時代轉折的關捩點,新生的文化將以不可阻擋的攻勢搶佔下傳統文化所居的主要地位,然後蠶食傳統文化的領地,最終取而代之;經濟強國的文化也會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淹沒其他弱勢民族的區域性文化,形成世界文化的趨同現象,文化喪失了個性與特點。克羅埃西亞的文化部長波諾.比什庫皮奇就諷刺地說過:「文化,像生物一樣,正在瀕臨滅亡。」〔24〕

樂觀者們則認為,雖然「文化消解」現象存在,但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歷史延續性特點,使它能夠對大眾傳播的沖擊產生抵抗與自我重築的作用。在新文化的建構過程中,傳統文化的精華會得到存續,並且在新舊之間總能找到共存的平衡點;同樣的現象也會出現在民族文化的發展進程中,因為媒介技術架構起的世界文化圖景和面貌,僅僅是一種歐洲強勢文化的虛擬放大,盡管它有著很強的文化帝國主義的性質,但與其並存的世界性多元文化卻仍舊在這一框架中生成。當然,這必將是一個曲折復雜的過程。

綜上所述,悲觀論者們看到了現代傳統文化的生存困境,向人們敲響了警鍾,具有積極的警示意義,呼籲我們採取必要的行動來保護傳統文化,但他們忽略了文化的自生功能,陷入了片面的泥沼;樂觀論者們發現並重視文化的自生作用,卻缺乏必要的促進與維護文化自生與延續的措施,有「放任」,「被動」的嫌疑。這兩種觀點對我們的啟示是,要理智對待傳統文化的發展。首先,我們應承認重視「文化消解」的現狀。因為,文化作為精神的存在方式,是社會的上層建築,它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如果說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已成事實,我們無法改變,那麼,我們應該肯定這一點:一定的文化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相適應的。當然,這不能成為我們對文化的發展喪失信心的理由,事實上,對傳統文化的構成成分,我們更應進行合理分析,對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進行保護與弘揚,並不失時機地促進文化的發展。

我們不能抹滅後工業社會的現實,但對傳統優秀文化的保護與弘揚,我們還應做出更積極的回應。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大眾傳播的正負功能,既看到它營造虛擬環境,麻醉人們精神的不利一面,又看到它整合社會,傳遞文化等有利的一面,從而採取相應措施,抑制與減少大眾傳播的負面功能,引導、發揮它的正功能。例如,進行新聞立法,規范信息的傳播,對媒介傳播不良信息進行了清除與嚴厲的責罰;另一方面培養媒介從業者的職業道德感與社會責任感,使他們充當好「把關人」的關鍵角色,自覺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多既符合大眾需求又能提升人的情操思想的精品節目,走好群眾路線而不是低俗路線。其次,我們要關注影響大眾傳播效果的一個關鍵環節――受眾。受眾對信息的選擇性接觸、理解與記憶的程度是傳播效果大小的一個重要衡量標准。從這一點出發,保護傳統文化,也要從提高受眾審美趣味與素質水平出發,力求通過社會、學校等機構教育受眾,使受眾能自己為自己把好「信息關」,主動避開不良信息,選擇、接觸與記憶更多符合自己需求的「好信息」。我們要認識到,大眾傳媒是一把雙刃劍,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發揮不同的功效。它既能成就文化,也能消解文化。目前,在大眾傳播造就的環境中保護傳統文化,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9621

現代傳媒激活傳統文化 「非常有戲」引發非常思考
美聲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扮成京劇老旦唱起了《釣金龜》、《打龍袍》、《遇皇後》,徐帆咿咿呀呀學起了昆劇《游園驚夢》中的杜麗娘,劉曉慶邊舞邊唱演起了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耿蓮鳳英姿颯爽演出了豫劇《花木蘭》、京劇《霸王別姬》,還有張信哲、黃豆豆、蕭薔、王剛、汪明荃,也都粉墨登場,演唱與他們完全不搭界的戲曲,親身感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一道道奇觀不光吸引了這些明星的「粉絲」們,也吸引了追逐時尚的大批年輕人。這就是自今年年初至四月下旬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旗下東方衛視和新娛樂推出的一檔叫做《非常有戲》的節目所達到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在《非常有戲》播出之時,先後有劉曉慶、王剛、李光羲、黃豆豆、汪明荃、羅家英、張信哲、徐帆等兩岸三地共60多位影視明星以參賽選手或表演嘉賓的身份登場,尚長榮、袁雪芬、梅葆玖、艾世菊、傅全香、楊華生、王盤聲等100多位戲曲名家參與節目當場獻藝。《非常有戲》創造了幾乎在一夜間一掃傳統戲曲曲高和寡的尷尬現狀的奇跡,一舉超越強檔電視劇和其他電視節目的收視,達到2.5%的高收視率,成為東方衛視收視冠軍,也是東方衛視和戲劇頻道黃金時段節目平均收視的5倍。更為可喜的是,分析顯示,《非常有戲》的收視人群打破了戲劇頻道的收視主力通常為65歲以上、小學以下觀眾的常態,吸引了各年齡層和學歷層的觀眾,其中15-34歲、45歲以上,大專及以上的人群收視較高。另外,四百萬人次在網上留言投票,形成了上海乃至華東地區「一時人人說戲」的壯觀景象。

思考一:電視媒體可以擠壓傳統,也可以托舉傳統

戲曲被電視等新銳媒體和娛樂形式擠到了邊緣地位,如今,有責任感的電視人又想出了利用電視和時尚元素托舉傳統戲曲的奇招。要使耳濡目染著流行音樂、影視大片、動漫遊戲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年人對中國戲曲產生興趣,這可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於是,他們在分析了當代青年心理之後,決定把青年人痴迷的偶像請進演播廳,讓他們以戲曲演唱參賽選手的身份參加《非常有戲》的明星選秀活動。當看到這些影視明星、體育明星、時裝模特、當紅主持人一個個勾上臉,戴上冠、紮上靠,一絲不苟學戲、認認真真演戲,而且像初登舞台者一樣接受戲曲評委的詢問和點評時,他們的「粉絲」和廣大觀眾也頓時對傳統戲曲親近了許多,尊敬了許多。比如初賽第一場中,「我型我秀」人氣選手高婭媛的滬劇演唱雖然不是很好,但她龐大的後援團「一呼百應」的氣勢,卻讓「久經沙潮的尚長榮、魏明倫、羅家英等評委咋舌,魏明倫當場表示,希望通過這些「80後」偶像,吸引更多的人唱戲、愛戲。

很久以來,戲曲界文化界一直在尋找一條路徑以培養更多戲曲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如今,《非常有戲》達到了這個目的。幾乎所有參賽明星在「初嘗甜頭」後,都欲罷不能,紛紛表示,中華傳統戲曲藝術實在是博大精深,即使只經過短時間的學習,便足以對他們自己的演藝事業大有裨益。更可喜的是,在他們對中國戲曲產生濃厚興趣的背後,帶動了青年人開始感受到了傳統戲曲的魅力。主辦方收到了許多青少年觀眾的來信來電,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沒想到傳統戲曲竟然如此「有戲」,將來一定要去找點傳統戲曲來聽聽。在《非常有戲》錄制現場,經常可以看到無數狂熱的青少年跟著他們的偶像隨意哼唱。很可能,他們還不知道台上演出的是什麼劇種,更不清楚是什麼行當和流派,但至少他們真誠地和戲曲發生了第一次接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的慾望。

劇作家魏明倫說,《非常有戲》是電視對戲曲的一次「扶貧」行動;戲曲理論家龔和德說,這是「在時尚與傳統嚴重分離的今天,時尚明星和傳統戲曲的一次空前盛大的親密接觸」;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說,「這個節目起到了借雞生蛋的作用」;劇協主席尚長榮說,「這顯示了我們的業余大軍對民族戲曲的追求和熱愛」;京劇表演藝術家孫毓敏說,「《非常有戲》的措施是一種超常的搶救措施,是大喝一聲的感召」。

結論:上海電視人的文化使命感,使他們覺得作為強勢媒體的電視,應該對弱勢的傳統文化多負一些責任。電視可以使傳統藝術邊緣化,也可以利用它對時尚的影響力,使傳統藝術時尚化、大眾化。

思考二:時尚應該學習傳統,傳統也可以學習時尚

當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越來越深入,當我們的文化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時尚與傳統的分裂便愈加勢不兩立。但是《非常有戲》卻改變了許多人的觀念。

首先,《非常有戲》使所有時尚明星連同他們的「粉絲」們一齊向中國的傳統戲曲表示了崇高敬意。東方衛視和新娛樂在實施這個創意的從始至終,所有參與製作人員都是懷著對傳統文化赤誠的崇敬之心。他們打出「向大師致敬」的旗號作為開幕盛典的主題;他們不辭煩勞地從世界各地找來最大牌的明星,從各個戲曲劇種請來最有造詣的藝術家。他們千方百計地把各種時尚元素與傳統文化巧妙結合,他們嚴肅認真地與時尚明星共同切磋排練,打消了戲曲藝術家「拿戲曲搞笑」的顧慮,他們使時尚明星與戲曲名家都被對方的熱情所感染,所打動。他們不是在做一檔節目,他們是在做一項事業。

通過這個真誠的互動,時尚明星們一次次在表演結束時由衷地表示了對中國戲曲的贊美。作為評委,龔和德先生為明星們的表述總結了三點:戲曲從扮相到身段到音樂都很美,能親身感受這種美十分自豪;掌握戲曲的美並非一日之功,這次體驗使他們對戲曲藝術家的技藝以及他們堅守民族藝術的精神表示敬佩;學習傳統戲曲又打開了一座藝術之門,有朝一日可能以戲曲元素豐富時尚藝術。

同時人們也再一次感悟到,傳統藝術歷經各個時代而與時俱進、流傳積淀至今,也曾經積極從其他藝術中汲取過營養。專家們說,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早年曾研習過周璇歌曲的旋律和唱法,越劇正是在上海汲取了大都市中的時尚才得以改革發展;京劇旦角演員化妝著黑眼圈、紅嘴唇,也是在上海先搞起來然後由梅蘭芳規范化了;梅蘭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吸收時尚創造出新式服裝,從裁剪、用料、色彩,都使用了時尚元素,既是古典美,也是時尚美。這些都說明傳統與時尚並非那麼勢不兩立,完全可以相互吸收、並存共榮。

理論家龔和德甚至認為,在鼓勵時尚明星演唱戲曲的同時,也不妨嘗試讓戲曲明星來演唱、演奏時尚藝術,實現雙向交流。他說,如果戲曲更加恰當、更有深度地融化、內化時尚因素,我們的戲曲將會有新的面貌。

結論:過去我們總是持一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或者時尚或者傳統,二者勢不兩立、水火不容。在建設和諧文化的今天,拿任何一方來壓另一方都是不可取的。保持個性,合而不同,相互發展,才是最為明智的態度。

思考三:戲曲本來就是大眾藝術,理應回到大眾中去

《非常有戲》的成功,使得專業戲曲工作者討論和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使「小眾藝術」變成「大眾藝術」。「金碑銀碑不如群眾的口碑」,此話一點不假。戲曲專家對於這檔節目最感興奮最感滿足的一點,就是廣大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熱情參與。

京劇表演藝術家孫毓敏談到戲曲演員在藝術之都法國受到的歡迎和在國內受到的冷淡,她說:「當發現13億人口的大國中,35歲以下的第三代或者

第四代都遠離傳統藝術時,我們這些一輩子從事傳統藝術的人非常傷心非常無奈。」她認為《非常有戲》將傳統與時尚對接、文化與娛樂聯手,觀眾關注的狂潮和良好口碑都說明這個欄目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劇協主席尚長榮說:「與其說是來當評委的,不如說是來學習的。當看到眾多青年對民族戲曲的強烈熱愛時,我感到這是建設和諧文化的一次盛舉,心裡暖暖的。」由此他更堅定了「古典不等於守舊」的論斷。

戲曲曾經是通俗藝術、大眾藝術,如今成為高雅藝術、小眾藝術,這其中雖有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素,但絕不能成為我們無所作為的借口。以使命感著稱的戲曲劇作家羅懷臻深有體會:「為什麼我們戲曲人這么感恩這個節目,因為我們經受了太多的艱難。這些明星,他們放下身段,這么謙和,這么謙遜,這么謙虛,這么吃苦,來學戲曲的一招一式,扮上以後又那麼陶醉,那麼自戀。我們不能再有小眾意識了,要重新找回大戲曲的概念,要把戲曲返還給這個時代,返還給年輕人。」

「戲劇鬼才」魏明倫一貫以苛刻著稱,但這次不僅到《非常有戲》擔任了六次評委,而且對東方衛視這個創意贊賞有加。他說:「《非常有戲》利用了我們當前最時尚的選秀這么一種形式,可是它的內涵卻是一個罕見的義舉。本來戲曲是大眾娛樂,而現在的大眾娛樂只剩下電視和電腦了。我們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改變受眾接受傳統文化的抗體。《非常有戲》的經驗值得普及。」

青年舞蹈家黃豆豆此次參賽,圓了一個從小的夢想,就是演猴戲。他每一次出場前的練習,都像對待上台演出舞蹈一樣認真,妻子說他已經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他說,平時看到同齡的年輕人過於追求美國大片、韓流日流、上網泡吧,而現在,他們也會唱個戲曲段子了。

表演藝術家、好萊塢評委盧燕女士先後參加了《非常有戲》的開幕式演出和初賽評委工作。她認為戲曲並非生來曲高和寡,也曾經如同今日的流行音樂一樣,上至王公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為之沉醉。她說自己的表演藝術,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戲曲的根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珍惜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她希望這類節目能夠長久地、多樣地辦下去,形成一股風潮,引起青年觀眾的自覺。

結論:一種僅僅面向內行的文化,必然是小眾的;只有當它敞開心扉面對大眾,包括那些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新受眾時,才能不斷地煥發出生命活力。

可以說,《非常有戲》,這一節目終於用時尚和娛樂托舉起了傳統戲曲,讓傳統戲曲走進了青年觀眾中。可喜的是,《非常有戲》這檔節目雖然暫告結束,但是這一戲曲文化品牌的市場運作才剛剛開始。

《非常有戲·明星百姓同唱一台戲》活動將作為一個常設項目走進社區、學校、企業和部隊,還將進行全國巡演;與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分院合作推出《非常有戲學堂》,將從喜愛戲曲藝術的業余愛好者中進行招生、教學,學堂將由各劇種各流派大師和優秀弟子組成師資力量,定期邀請戲曲名家進行講座和指導,經過強化培訓,組織學員參加演出,優秀學員將參與上海文廣傳媒集團有關節目的錄制;《非常有戲》社區網路大賽將在上海各社區利用互聯網進行戲迷跨地域比賽,吸引廣大居民積極參加戲曲活動。

《非常有戲》從創意之初,就承載著電視人的使命,彰顯著海派文化引領時尚氣質。上海電視人通過「非常有戲」的成功努力證明:我們完全可以用全新方式弘揚傳統戲曲,讓傳統戲曲回歸大眾土壤,藉此實現中華戲曲文化的復興。
http://chinese.mediachina.net/index_news_view.jsp?id=86359

http://www..com/s?ie=gb2312&bs=%B6%A1%C3%AE+%D0%C1%BA%A5+%BC%D7%D0%E7+%D0%C1%C4%A9&sr=&z=&cl=3&f=8&wd=%CF%D6%B4%FA%B4%AB%C3%BD%B6%D4%B4%AB%CD%B3%CE%C4%BB%AF%B5%C4%D3%B0%CF%EC%BA%CD%D7%F7%D3%C3&ct=0

3. 現代傳媒對傳統文化的影響和作用

大眾傳播與傳統文化消解
在悲觀論者眼中看來,大眾傳播媒介的迅速膨脹將會覆滅傳統文化。在時代轉折的關捩點,新生的文化將以不可阻擋的攻勢搶佔下傳統文化所居的主要地位,然後蠶食傳統文化的領地,最終取而代之;經濟強國的文化也會成為世界的主流文化,淹沒其他弱勢民族的區域性文化,形成世界文化的趨同現象,文化喪失了個性與特點。克羅埃西亞的文化部長波諾.比什庫皮奇就諷刺地說過:「文化,像生物一樣,正在瀕臨滅亡。」〔24〕

樂觀者們則認為,雖然「文化消解」現象存在,但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歷史延續性特點,使它能夠對大眾傳播的沖擊產生抵抗與自我重築的作用。在新文化的建構過程中,傳統文化的精華會得到存續,並且在新舊之間總能找到共存的平衡點;同樣的現象也會出現在民族文化的發展進程中,因為媒介技術架構起的世界文化圖景和面貌,僅僅是一種歐洲強勢文化的虛擬放大,盡管它有著很強的文化帝國主義的性質,但與其並存的世界性多元文化卻仍舊在這一框架中生成。當然,這必將是一個曲折復雜的過程。

綜上所述,悲觀論者們看到了現代傳統文化的生存困境,向人們敲響了警鍾,具有積極的警示意義,呼籲我們採取必要的行動來保護傳統文化,但他們忽略了文化的自生功能,陷入了片面的泥沼;樂觀論者們發現並重視文化的自生作用,卻缺乏必要的促進與維護文化自生與延續的措施,有「放任」,「被動」的嫌疑。這兩種觀點對我們的啟示是,要理智對待傳統文化的發展。首先,我們應承認重視「文化消解」的現狀。因為,文化作為精神的存在方式,是社會的上層建築,它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如果說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已成事實,我們無法改變,那麼,我們應該肯定這一點:一定的文化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相適應的。當然,這不能成為我們對文化的發展喪失信心的理由,事實上,對傳統文化的構成成分,我們更應進行合理分析,對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進行保護與弘揚,並不失時機地促進文化的發展。

我們不能抹滅後工業社會的現實,但對傳統優秀文化的保護與弘揚,我們還應做出更積極的回應。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大眾傳播的正負功能,既看到它營造虛擬環境,麻醉人們精神的不利一面,又看到它整合社會,傳遞文化等有利的一面,從而採取相應措施,抑制與減少大眾傳播的負面功能,引導、發揮它的正功能。例如,進行新聞立法,規范信息的傳播,對媒介傳播不良信息進行了清除與嚴厲的責罰;另一方面培養媒介從業者的職業道德感與社會責任感,使他們充當好「把關人」的關鍵角色,自覺為廣大受眾提供更多既符合大眾需求又能提升人的情操思想的精品節目,走好群眾路線而不是低俗路線。其次,我們要關注影響大眾傳播效果的一個關鍵環節――受眾。受眾對信息的選擇性接觸、理解與記憶的程度是傳播效果大小的一個重要衡量標准。從這一點出發,保護傳統文化,也要從提高受眾審美趣味與素質水平出發,力求通過社會、學校等機構教育受眾,使受眾能自己為自己把好「信息關」,主動避開不良信息,選擇、接觸與記憶更多符合自己需求的「好信息」。我們要認識到,大眾傳媒是一把雙刃劍,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發揮不同的功效。它既能成就文化,也能消解文化。目前,在大眾傳播造就的環境中保護傳統文化,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9621

現代傳媒激活傳統文化 「非常有戲」引發非常思考
美聲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扮成京劇老旦唱起了《釣金龜》、《打龍袍》、《遇皇後》,徐帆咿咿呀呀學起了昆劇《游園驚夢》中的杜麗娘,劉曉慶邊舞邊唱演起了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耿蓮鳳英姿颯爽演出了豫劇《花木蘭》、京劇《霸王別姬》,還有張信哲、黃豆豆、蕭薔、王剛、汪明荃,也都粉墨登場,演唱與他們完全不搭界的戲曲,親身感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一道道奇觀不光吸引了這些明星的「粉絲」們,也吸引了追逐時尚的大批年輕人。這就是自今年年初至四月下旬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旗下東方衛視和新娛樂推出的一檔叫做《非常有戲》的節目所達到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在《非常有戲》播出之時,先後有劉曉慶、王剛、李光羲、黃豆豆、汪明荃、羅家英、張信哲、徐帆等兩岸三地共60多位影視明星以參賽選手或表演嘉賓的身份登場,尚長榮、袁雪芬、梅葆玖、艾世菊、傅全香、楊華生、王盤聲等100多位戲曲名家參與節目當場獻藝。《非常有戲》創造了幾乎在一夜間一掃傳統戲曲曲高和寡的尷尬現狀的奇跡,一舉超越強檔電視劇和其他電視節目的收視,達到2.5%的高收視率,成為東方衛視收視冠軍,也是東方衛視和戲劇頻道黃金時段節目平均收視的5倍。更為可喜的是,分析顯示,《非常有戲》的收視人群打破了戲劇頻道的收視主力通常為65歲以上、小學以下觀眾的常態,吸引了各年齡層和學歷層的觀眾,其中15-34歲、45歲以上,大專及以上的人群收視較高。另外,四百萬人次在網上留言投票,形成了上海乃至華東地區「一時人人說戲」的壯觀景象。

思考一:電視媒體可以擠壓傳統,也可以托舉傳統

戲曲被電視等新銳媒體和娛樂形式擠到了邊緣地位,如今,有責任感的電視人又想出了利用電視和時尚元素托舉傳統戲曲的奇招。要使耳濡目染著流行音樂、影視大片、動漫遊戲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年人對中國戲曲產生興趣,這可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於是,他們在分析了當代青年心理之後,決定把青年人痴迷的偶像請進演播廳,讓他們以戲曲演唱參賽選手的身份參加《非常有戲》的明星選秀活動。當看到這些影視明星、體育明星、時裝模特、當紅主持人一個個勾上臉,戴上冠、紮上靠,一絲不苟學戲、認認真真演戲,而且像初登舞台者一樣接受戲曲評委的詢問和點評時,他們的「粉絲」和廣大觀眾也頓時對傳統戲曲親近了許多,尊敬了許多。比如初賽第一場中,「我型我秀」人氣選手高婭媛的滬劇演唱雖然不是很好,但她龐大的後援團「一呼百應」的氣勢,卻讓「久經沙潮的尚長榮、魏明倫、羅家英等評委咋舌,魏明倫當場表示,希望通過這些「80後」偶像,吸引更多的人唱戲、愛戲。

很久以來,戲曲界文化界一直在尋找一條路徑以培養更多戲曲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如今,《非常有戲》達到了這個目的。幾乎所有參賽明星在「初嘗甜頭」後,都欲罷不能,紛紛表示,中華傳統戲曲藝術實在是博大精深,即使只經過短時間的學習,便足以對他們自己的演藝事業大有裨益。更可喜的是,在他們對中國戲曲產生濃厚興趣的背後,帶動了青年人開始感受到了傳統戲曲的魅力。主辦方收到了許多青少年觀眾的來信來電,他們不約而同地表示,沒想到傳統戲曲竟然如此「有戲」,將來一定要去找點傳統戲曲來聽聽。在《非常有戲》錄制現場,經常可以看到無數狂熱的青少年跟著他們的偶像隨意哼唱。很可能,他們還不知道台上演出的是什麼劇種,更不清楚是什麼行當和流派,但至少他們真誠地和戲曲發生了第一次接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的慾望。

劇作家魏明倫說,《非常有戲》是電視對戲曲的一次「扶貧」行動;戲曲理論家龔和德說,這是「在時尚與傳統嚴重分離的今天,時尚明星和傳統戲曲的一次空前盛大的親密接觸」;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說,「這個節目起到了借雞生蛋的作用」;劇協主席尚長榮說,「這顯示了我們的業余大軍對民族戲曲的追求和熱愛」;京劇表演藝術家孫毓敏說,「《非常有戲》的措施是一種超常的搶救措施,是大喝一聲的感召」。

結論:上海電視人的文化使命感,使他們覺得作為強勢媒體的電視,應該對弱勢的傳統文化多負一些責任。電視可以使傳統藝術邊緣化,也可以利用它對時尚的影響力,使傳統藝術時尚化、大眾化。

思考二:時尚應該學習傳統,傳統也可以學習時尚

當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越來越深入,當我們的文化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時尚與傳統的分裂便愈加勢不兩立。但是《非常有戲》卻改變了許多人的觀念。

首先,《非常有戲》使所有時尚明星連同他們的「粉絲」們一齊向中國的傳統戲曲表示了崇高敬意。東方衛視和新娛樂在實施這個創意的從始至終,所有參與製作人員都是懷著對傳統文化赤誠的崇敬之心。他們打出「向大師致敬」的旗號作為開幕盛典的主題;他們不辭煩勞地從世界各地找來最大牌的明星,從各個戲曲劇種請來最有造詣的藝術家。他們千方百計地把各種時尚元素與傳統文化巧妙結合,他們嚴肅認真地與時尚明星共同切磋排練,打消了戲曲藝術家「拿戲曲搞笑」的顧慮,他們使時尚明星與戲曲名家都被對方的熱情所感染,所打動。他們不是在做一檔節目,他們是在做一項事業。

通過這個真誠的互動,時尚明星們一次次在表演結束時由衷地表示了對中國戲曲的贊美。作為評委,龔和德先生為明星們的表述總結了三點:戲曲從扮相到身段到音樂都很美,能親身感受這種美十分自豪;掌握戲曲的美並非一日之功,這次體驗使他們對戲曲藝術家的技藝以及他們堅守民族藝術的精神表示敬佩;學習傳統戲曲又打開了一座藝術之門,有朝一日可能以戲曲元素豐富時尚藝術。

同時人們也再一次感悟到,傳統藝術歷經各個時代而與時俱進、流傳積淀至今,也曾經積極從其他藝術中汲取過營養。專家們說,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早年曾研習過周璇歌曲的旋律和唱法,越劇正是在上海汲取了大都市中的時尚才得以改革發展;京劇旦角演員化妝著黑眼圈、紅嘴唇,也是在上海先搞起來然後由梅蘭芳規范化了;梅蘭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吸收時尚創造出新式服裝,從裁剪、用料、色彩,都使用了時尚元素,既是古典美,也是時尚美。這些都說明傳統與時尚並非那麼勢不兩立,完全可以相互吸收、並存共榮。

理論家龔和德甚至認為,在鼓勵時尚明星演唱戲曲的同時,也不妨嘗試讓戲曲明星來演唱、演奏時尚藝術,實現雙向交流。他說,如果戲曲更加恰當、更有深度地融化、內化時尚因素,我們的戲曲將會有新的面貌。

結論:過去我們總是持一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或者時尚或者傳統,二者勢不兩立、水火不容。在建設和諧文化的今天,拿任何一方來壓另一方都是不可取的。保持個性,合而不同,相互發展,才是最為明智的態度。

思考三:戲曲本來就是大眾藝術,理應回到大眾中去

《非常有戲》的成功,使得專業戲曲工作者討論和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使「小眾藝術」變成「大眾藝術」。「金碑銀碑不如群眾的口碑」,此話一點不假。戲曲專家對於這檔節目最感興奮最感滿足的一點,就是廣大普通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熱情參與。

京劇表演藝術家孫毓敏談到戲曲演員在藝術之都法國受到的歡迎和在國內受到的冷淡,她說:「當發現13億人口的大國中,35歲以下的第三代或者

第四代都遠離傳統藝術時,我們這些一輩子從事傳統藝術的人非常傷心非常無奈。」她認為《非常有戲》將傳統與時尚對接、文化與娛樂聯手,觀眾關注的狂潮和良好口碑都說明這個欄目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劇協主席尚長榮說:「與其說是來當評委的,不如說是來學習的。當看到眾多青年對民族戲曲的強烈熱愛時,我感到這是建設和諧文化的一次盛舉,心裡暖暖的。」由此他更堅定了「古典不等於守舊」的論斷。

戲曲曾經是通俗藝術、大眾藝術,如今成為高雅藝術、小眾藝術,這其中雖有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素,但絕不能成為我們無所作為的借口。以使命感著稱的戲曲劇作家羅懷臻深有體會:「為什麼我們戲曲人這么感恩這個節目,因為我們經受了太多的艱難。這些明星,他們放下身段,這么謙和,這么謙遜,這么謙虛,這么吃苦,來學戲曲的一招一式,扮上以後又那麼陶醉,那麼自戀。我們不能再有小眾意識了,要重新找回大戲曲的概念,要把戲曲返還給這個時代,返還給年輕人。」

「戲劇鬼才」魏明倫一貫以苛刻著稱,但這次不僅到《非常有戲》擔任了六次評委,而且對東方衛視這個創意贊賞有加。他說:「《非常有戲》利用了我們當前最時尚的選秀這么一種形式,可是它的內涵卻是一個罕見的義舉。本來戲曲是大眾娛樂,而現在的大眾娛樂只剩下電視和電腦了。我們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改變受眾接受傳統文化的抗體。《非常有戲》的經驗值得普及。」

青年舞蹈家黃豆豆此次參賽,圓了一個從小的夢想,就是演猴戲。他每一次出場前的練習,都像對待上台演出舞蹈一樣認真,妻子說他已經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他說,平時看到同齡的年輕人過於追求美國大片、韓流日流、上網泡吧,而現在,他們也會唱個戲曲段子了。

表演藝術家、好萊塢評委盧燕女士先後參加了《非常有戲》的開幕式演出和初賽評委工作。她認為戲曲並非生來曲高和寡,也曾經如同今日的流行音樂一樣,上至王公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為之沉醉。她說自己的表演藝術,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戲曲的根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珍惜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她希望這類節目能夠長久地、多樣地辦下去,形成一股風潮,引起青年觀眾的自覺。

結論:一種僅僅面向內行的文化,必然是小眾的;只有當它敞開心扉面對大眾,包括那些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新受眾時,才能不斷地煥發出生命活力。

可以說,《非常有戲》,這一節目終於用時尚和娛樂托舉起了傳統戲曲,讓傳統戲曲走進了青年觀眾中。可喜的是,《非常有戲》這檔節目雖然暫告結束,但是這一戲曲文化品牌的市場運作才剛剛開始。

《非常有戲·明星百姓同唱一台戲》活動將作為一個常設項目走進社區、學校、企業和部隊,還將進行全國巡演;與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分院合作推出《非常有戲學堂》,將從喜愛戲曲藝術的業余愛好者中進行招生、教學,學堂將由各劇種各流派大師和優秀弟子組成師資力量,定期邀請戲曲名家進行講座和指導,經過強化培訓,組織學員參加演出,優秀學員將參與上海文廣傳媒集團有關節目的錄制;《非常有戲》社區網路大賽將在上海各社區利用互聯網進行戲迷跨地域比賽,吸引廣大居民積極參加戲曲活動。

《非常有戲》從創意之初,就承載著電視人的使命,彰顯著海派文化引領時尚氣質。上海電視人通過「非常有戲」的成功努力證明:我們完全可以用全新方式弘揚傳統戲曲,讓傳統戲曲回歸大眾土壤,藉此實現中華戲曲文化的復興。
http://chinese.mediachina.net/index_news_view.jsp?id=86359

http://www..com/s?ie=gb2312&bs=%B6%A1%C3%AE+%D0%C1%BA%A5+%BC%D7%D0%E7+%D0%C1%C4%A9&sr=&z=&cl=3&f=8&wd=%CF%D6%B4%FA%B4%AB%C3%BD%B6%D4%B4%AB%CD%B3%CE%C4%BB%AF%B5%C4%D3%B0%CF%EC%BA%CD%D7%F7%D3%C3&ct=0

4. 衡陽的社會事業

截至2016年1月17日,衡陽市的本科院校有南華大學、衡陽師范學院、湖南工學院、湖南交通工程學院、衡陽師范學院南嶽學院、南華大學船山學院、長沙醫學院衡陽校區等 。專科院校有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工商職業學院、衡陽技師學院、衡陽廣播電視大學、中鋼集團衡陽重機職業技術學院、衡陽工業職工大學、湖南工業科技職工大學等。
2012年衡陽市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學率為70%、小學生輟學率0.22%,初中生輟學率1.37%。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40所,在校學生數居全省第二,其中有3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8所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8所省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5所省示範性縣級職教中心。全市共有各類民辦教育機構1311所,在校學生35.08萬人,教職工2.27萬人,事業發展規模居全省第二。 截至2012年末全市擁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2個,文化館13個,公共圖書館13個,博物館、紀念館12個。7個非遺項目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全市省級非遺保護項目達13個。截至2012年末衡陽市有廣播電台9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1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6.57%。電視台9個,教育台1個,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09%。有線電視用戶65.8萬戶,增長7.3%。出版各類報紙5種,期刊7種,期刊出版量74.7萬冊;全年新聞出版業銷售收入18.72億元,全年新聞出版業利潤總額2.25億元。年末全市共有檔案館14個,已開放各類檔案121.57萬卷(件),增長9.00%。 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簡表地 區 保 護 名 錄 級別 類 別 傳承人 國家級衡陽市 衡陽湘劇 國家級 傳統戲劇 夏傳進(國)、譚東波(國) 衡陽市 祁劇 國家級 傳統戲劇 江中華(省)、張少君(省)費建楚(市) 衡山縣 衡山影子戲 國家級 傳統戲劇 王冬林(省)、歐陽新年(省) 衡陽市 衡州花鼓戲 國家級 傳統戲劇 廖寒梅(省)、楊小蘭(省)、聶隆衡(市) 省級衡南縣 衡南七巧龍 省級 傳統舞蹈 劉曉安、廖餘生 祁東縣 祁東漁鼓 省級 曲 藝 鄒崑山(省) 常寧市 瑤族談笑 省級 曲 藝 盤文國、盤二妹 耒陽市 敖山廟會 省級 民 俗 蔡倫造紙 省級 傳統技藝 梁富成 衡陽市 楊裕興面條製作工藝 省級 傳統技藝 楊順德、楊昕 市級衡南縣 衡南漁鼓 市級 曲 藝 泉湖二月八 市級 民 俗 衡州花鼓戲 市級 戲 劇 衡陽縣 石市竹木雕 市級 傳統美術 梁豐助 九市稻草龍 市級 傳統舞蹈 肖冬太 衡陽漁鼓 市級 曲 藝 界牌釉下五彩瓷 市級 傳統技藝 界牌火燈節 市級 民俗 衡山縣 岳北山歌 市級 傳統音樂 肖金綬、黃合娟
黃賽昭 衡山花鼓燈 市級 傳統戲劇 譚麗娟、王麗媛
劉智 衡山席草龍 市級 傳統技藝 衡山豆腐 市級 傳統技藝 衡東縣 衡東山歌 市級 傳統音樂 胡翠 衡東皮影戲 市級 傳統戲劇 向登高 衡東大橋鄉剪紙 市級 傳統美術 文新學、劉偉南 衡東土菜烹飪技 市級 傳統技藝 祁東縣 祁東板凳龍 市級 傳統舞蹈 祁東祁劇 市級 傳統戲劇 常寧市 常寧板橋剪紙 市級 傳統美術 板橋荷花燈會 市級 民俗 董昭元、劉方來 常寧馬燈 市級 傳統戲劇 耒陽市 公祭大禹 市級 民俗 大和滾地龍 市級 傳統舞蹈 南嶽區 南嶽朝聖 市級 民俗 南嶽神戲 市級 戲劇 南嶽竹木雕 市級 傳統技藝 珠暉區 雁峰酒釀造工藝 市級 傳統技藝 唐國紅 童子功 市級 武術 蒸湘區 雨母山的傳說 市級 民間文學 雁峰區 衡陽酃酒傳統釀造工藝 市級 傳統技藝
截至2012年底,衡陽市擁有體育場3個,體育館2座,運動場3個,游泳池5個,各種訓練房21個,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行政村79個。在湖南省青少年兒童錦標賽獲金牌87枚,居全省第二。 衡陽市主要醫院有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原415醫院)、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衡陽市中心醫院、衡陽市婦幼保健院、衡陽市中醫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169醫院等。
截至2012年底全市擁有各類衛生機構506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07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4個。衛生技術人員2.67萬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萬人,注冊護士0.81萬人。醫院、衛生院床位2.51萬張。擁有鄉鎮衛生院187個,床位數8087張,衛生技術人員8585人,新建、改建鄉鎮衛生院70所。新農合參保人數554.03萬人,位居全省前列,平均參合率99.66%。 2012年衡陽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86元,增長13.5%。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5037元,增長17.9%;其中,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和醫療保健支出增長均在30%以上。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9.7%,下降0.5個百分點。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5.3平方米,。2012年衡陽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職工人數分別為60.39萬人、68.13萬人、51.03萬人、58.29萬人、43.39萬人,分別增長4.12%、2.76%、3.59%、10.40%、0.44%。社保基金安全完整率和規范運作率達100%。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06.73萬人,增長9.97%。
2012年衡陽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116元,增長18.9%,增速高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21.5%,財產性收入增長20%。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總支出6380元,增長13.3%。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8.0%,上升1個百分點。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50平方米,與上年基本持平。2012全年共投入扶貧項目建設資金達1億元以上,實施扶貧項目155個,項目覆蓋400多個貧困村,11.64萬貧困人口受益。2012全年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惠及城鎮居民、農村居民13.2萬人和27萬人,發放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4億元和3.09億元,增長14.6%、20.2%。農村低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5. 光山人民政府網的「十五」以來發展情況

加快結構調整,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一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縣生產總值由「九五」末的23.5億元增加到「十五」末的41.8億元,增長56.2%;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5年間由第99位上升到第50位。2006年,GDP實現49.9億元,較2005年增長14.3%。二是三次產業結構更趨合理。在GDP佔比中,一產比重明顯下降,二產比重穩步上升,二、三產比重達70%。三是農業基礎地位更穩固。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茶葉、花卉、青蝦、麻鴨四大特色板塊經濟已經形成,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茶葉之鄉」,「光山麻鴨」、「光山麻鴨蛋」和「光山青蝦」原產地標記順利通過國家認證。優質稻、優質油菜分別發展到65萬畝、35萬畝,糧食總產連創新高,由2005年的4.1億公斤增加到2006年的5.1億公斤,首次突破10億斤大關,油料產量進入全國百強縣。四是工業主導優勢更明顯。充分發揮資源等優勢,堅持改革與招商有機結合,成功引進了全市最大的服裝加工出口企業——青島遠大鑫鴛鴦集團和河南藍天集團20萬噸甲醇廠;全市歷史上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五嶽抽水蓄能電站已由國家發改委批准開展前期建設;全市最大的高檔有機茶葉加工企業——藍天玉葉加工廠已投產運營。全縣形成了建材、化工、服裝、羽絨、茶葉加工和紡織六大工業支柱產業。工業發展進入全面提速時期,限額以上工業「九五」末只有17戶,實現增加值2.3億元,「十五」末達到56戶、5.3億元,分別增長229%和230%。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實現利潤、綜合效益指數等主要工業指標的增幅保持全市領先,2004、2005連續2年位居全市第一。2006年,重點工業增加值實現8.2億元,較上年增長24%。藍天集團光化公司、遠大鑫鴛鴦、光山電業、強山集團四大企業在2005年同時躋身全市贏利企業20強,一舉改寫了近年來全市贏利企業20強中光山為「零」的歷史。五是財政保障能力更突出。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九五」末5732萬元,增加到「十五」末的9797萬元,年均增長23.3%,2006年達到1.2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較2005增長23.5%。 實施項目帶動,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十五」期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1.9億元,是「九五」期間的2.8倍。2006年完成37.4億元,比2005年增長33%。開工並建成了一大批交通能源、農林水利、生態旅遊、城鎮建設、農網改造、社會事業等項目。其中,交通建設「十五」期間完成投資4.2億元,是「九五」期間的2.5倍,「十五」期間,全縣修建道路里程1202公里,其中「村村通」998公里。公路養護工作連續18年9次獲得全省「好路杯」競賽「金杯縣」。農村公路建設全省領先,2005年3月,全省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在光山召開,光山的經驗被全省推廣,被省政府評為「農村公路建設先進縣」。全面完成三期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光山220千伏輸變電站開工建設,建成十里工業園35千伏電站和光山電力調度中心等一批供電設施,城鄉供電能力明顯提高。水利建設始終走在全市前列,連續5年奪得省「紅旗渠精神杯」,連續10年奪得「信陽精神杯」。二是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鎮建設「十五」期間完成投資9.5億元,是「九五」期間的3倍。特別是規劃9平方公里的東城新區的開發建設,已完成投資15億元,2.6平方公里的一期開發建設基本完成,各項配套設施完善。新區開發與老城建設同步推進,縣城城區面積發展到12.6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3.2萬人,全縣城鎮化率達到24.3%。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原城關鎮和馬畈鎮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重點鎮,弦山上官崗村被定為全省「康居示範村」建設試點,白雀園等11個鄉鎮政府所在地集鎮總體規劃完成修編。以藍天度假村、龍山湖風景區、司馬光故居、凈居寺為代表的人文旅遊,以王大灣會議舊址、徐畈革命舊址群為代表的紅色旅遊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藍天度假村被評為四星級賓館,紫水森林公園晉升為省級森林公園,龍山湖風景區被評定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堅持機制創新,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一是改革不斷深入推進。國企改革進入掃尾階段,化纖總公司、棉紡總廠、金鴛鴦集團等基本完成改制任務,其它企業已陸續進入資產變現和職工安置階段。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順利通過驗收並獲市政府獎勵。行政區劃完成調整,鄉鎮機構改革基本完成。財政改革范圍不斷擴大。鄉鎮衛生院管理實現上劃。農村信用社改革深入推進。水利、林業、城市公用事業等行業改革,科技、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改革,也都取得了新的成效。二是勞務輸出成效明顯。實施「回歸工程」和「金橋工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走出了一條貧困地區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成功之路,勞務經濟正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已被省勞動廳定為勞務輸出基地縣。全縣每年外出務工人員20萬人以上,創勞務總收入在10億元以上。三是對外宣傳力度加大。成功舉辦了《鄧穎超誕辰100周年》紀念郵票首發式、《司馬光砸缸》特種郵票首發式,在北京舉辦了兩屆「鑫鴛鴦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選秀賽,「藍天玉葉·河南光山」宣傳廣告在央視上榜一年,光山籍務工人員周建當選北京市三次黨代會代表,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外來務工青年和《影響2006——CCTV年度新聞記憶》十大專訪人物之首,展示了光山形象,提高了光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高度關注民生,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進展。一是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面免除農業稅,不折不扣兌現了糧農補貼、退耕還林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三直補」資金和教育「兩免一補」資金;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十五」期間,累計實現5.7萬人脫貧。兌現發放了幹部職工「菜籃子」補貼;提高幹部職工醫療保險比例。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由「九五」末1888元增加到「十五」末的2715元,增長4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九五」末只有3746元,到「十五」末達到6564元,增長85%。2006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548元、3450元,較上年增長15%和27.1%。二是社會保障不斷鞏固。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依法加強社會基金征繳和監管,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保險參保人數、基金征繳和發放,年年均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三條保障線」順利銜接,「兩個確保」如期實現。實施了城鄉醫療救助,啟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五保戶供養金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三是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中教育處於全市領先地位,縣二高被評為「省示範性高中」,近3年來,有14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在全市名列前茅。四是文化體育事業不斷進步。縣文化中心、體育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建成使用,「光山花鼓戲」被列為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群眾體育工作榮獲全國先進縣稱號。五是科技興縣步伐不斷加快。爭取到國家科技部對口扶貧,建成大別山科技培訓中心。2006年,縣科技局被評為全國星火科技先進集體。五是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完善。完成了縣人民醫院新傳染病區和7所中心鄉衛生院建設,基本建成縣疾病控制中心和人民醫院新病房大樓。六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縣城污水處理廠基本建成,依法關閉了4條水泥生產線。順利通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驗收,綠化造林榮獲「河南省國土綠化模範縣」稱號,凈居寺萬畝生態茶園被定為全省退耕還林示範基地。狠抓計劃生育規范化管理,流動人口計生管理經驗被全市總結推廣,計生信息化建設處於全省領先地位。七是社會穩定不斷加強。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工作,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高度重視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制定了《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機制,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狠抓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2005年、2006年連續2年被評為「河南省綜治先進縣」。 河南光山縣發現特大型鉬礦 2010年6月8日河南省地礦局屬第三地質調查隊在信陽光山縣千鵝沖發現一特大鉬礦床,鉬金屬量約60萬噸,潛在經濟價值超過2000億元。 目前,千鵝沖鉬礦共圈定3個主要鉬礦體,除已探明的60萬噸特大型鉬礦體外,還有兩個礦體正在勘探中。 專家介紹,千鵝沖鉬礦單個礦體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該成果的提交,使大別山北麓探明的鉬資源總量躋身全國前列。他們還認為,千鵝沖特大型鉬礦的提交,不僅為信陽作為全省的鉬業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將改變河南省鉬工業發展格局。

6. 曹禺戲劇文學獎的歷屆獲獎名單

話劇:《北京往北是北大荒》《李大釗》《結伴同行》《水下村莊》
戲曲:《山歌情》《大河謠》《鐵血女真》
《風流小鎮》(後改名《紅果紅了》)《金龍與蜉蝣》《甲申祭》
《貴人遺香》
歌劇:《張蹇》
兒童劇:《瀟灑女孩》 話劇:《同船過渡》《徐洪剛》《警鍾》《甘巴拉》《午夜心情》
戲劇:《劊子手世家》《爨碑遺夢》《曹操父子》《三醉酒》《金鳳與銀燕》 話劇:《地質師》《商鞅》《都市軍號》
兒童劇:《雪童》
戲曲:《死水微瀾》《哪嗬咿嗬嗨》《歌王》《原野情仇》《木鄉長》
《水牆》 話劇:《虎踞鍾山》《滄海爭流》《炮震》《聖旅》
戲曲劇本:《變臉》《丑嫂》《金魁星》《狸貓換太子》《苦菜花》
兒童劇劇本:《大森林》 一等獎:《小時工》《趕火車》《入靜》《桃花俏》《咫尺天涯》
《斤斤計較》《釣魚》《夢里杏花天》《御手洗》《稻草人》
二等獎:《小貓又叫了》《君子動口不動手》《奶奶的幸福》《追缸》《小店》
《扶貧媳婦》《木樓古歌》《大山哨聲》《無名小卒》
《三個和尚的故事》《青海姑娘》《小秧歌》《一媳三婆》《蓋章》
《求字的悲喜劇》《小雨點》《喜臨門》《招聘》《留守兵的起航》
三等獎70名,優秀組織獎32名(略) 話劇:《洗禮》《歌星與猩猩》《青春涅盤》
兒童劇劇本:《小寶貝兒》
戲曲劇本:《駱駝祥子》《荊釵記》《馬陵道》《瘦馬御史》 話劇:《「厄爾尼諾」報告》《生死場》《父親》《綠蔭里的紅塑料桶》
《歲月風景》
戲曲:《鄉里警察》《金子》《徽州女人》《遲開的玫瑰》《葫蘆廟》 《香魂女》《張協狀元》《遠山》《寒號烏》《無話可說》《正紅旗下》
《司馬遷》《班昭》 優秀劇目獎
戲曲:《金子》《胡風漢月》《駝哥的旗》《珍珠塔》《春秋霸主》
《土炕上的女人》《李清照》《梅龍鎮》《蘭花賦》
《都督夫人董竹君》《瓦氏夫人》《葫蘆廟》《荊釵記》
話劇:《歲月風景》《母親》《「厄爾尼諾」報告》《基石》
小劇場劇目:《押解》《霸王別姬》《WWW . COM》《無常·女吊》《西關女人》
歌劇:《司馬遷》
舞劇:《媽勒訪天邊》
民族音樂劇:《白蓮》
優秀演出獎:
戲曲:《紫金錘》《夢里聽竹》《風雨南關》《白鷺女神》
話劇:《梅家小院》《光照千秋》
劇目獎
戲曲:《洗馬橋》《龍母傳奇》《情暖蒼山》《灕江燕》《琵琶行》
《黃花情》《英武香妃》《玉海銀波》
話劇:《風馳瑤崗》《特殊故事》
小劇場劇目:《馬前潑水》《半世為人》《我不離婚》《你過得還好嗎》
《送你一枝玫瑰花》《夏天的記憶》
2004年十四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
粵劇:《駝哥的旗》
京劇:《春秋霸主》
花鼓戲:《鄉長本姓趙》
莆仙戲:《江上行》
話劇:《凌河影人》
話劇:《老兵駱駝》
話劇:《蘭州老街》
話劇:《大都市辯護》
2004年十四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提名獎
《孔尚任》《簾卷西風》《白鹿原》《母親》、《紅領巾》、《等郎妹》、《阿Q與孔乙己》、《大路朝天》、《走過十五歲》。
2006年十五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改名:第一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
孟冰話劇 《黃土謠》
王真話劇 《郭雙印連他鄉黨》
姚遠話劇 《馬蹄聲碎》
陸倫章滑稽戲 《青春跑道》
李莉京劇《成敗蕭何》
范莎俠 潮劇《東吳郡主》
楊林京劇 《霸王別姬》
曾學文歌仔戲《邵江海》
2008年十六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改名:第二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
張明媛話劇 《風刮卜奎》
萬方話劇 《有一種毒葯》
唐棟蒲遜話劇《天籟》
邱建秀兒童劇《檸檬黃的味道》
鄭懷興晉劇《傅山進京》
彭鐵森花鼓戲《走進陽光》
周祥光閩劇《王茂生進酒》
余青峰越劇《趙氏孤兒》
2010年十七屆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劇本獎(改名:第三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
秦腔陳彥《大樹西遷》
高甲戲 曾學文《阿搭嫂》
豫劇劉杜成《大明賢後》
話劇郭啟宏《知己》
滑稽戲陸倫章《顧家姆媽》
話劇李寶群《矸子山的男人女人》
話劇孟冰《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
兒童劇邱建秀《古丟丟》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