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戲台機關
⑴ 古戲台為什麼朝北
因為做給祖宗看
一般的祖祠都是坐北朝南的 所以戲台就得對著 不然祖先怎麼看
⑵ 古戲台的建築格局是什麼樣子的
整個古戲台呈「凸」字形,分前、後台、廂3部分。8根一抱粗的大木柱支撐著內整個戲台,寬容敞的舞台在前面,演員的化妝室和休息室在後面,布局合理、規范。戲台雕梁畫棟,並寫有工整的對聯。
如第二道的台柱上就刻有令人叫好的一副對聯:
聞其聲樂則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觀其色入焉瘦哉,必須繼以心思。
屏風中鑲有「可以興」3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凝練地道出了戲台當時起到的作用。後台的左廂房門楣上,寫著「飛燕」,右廂房門楣上寫著「驚鴻」。
門楣上端各有一畫,分別是《古松壽鶴圖》和《梅花鳥語圖》。前台的天花板中央又有一幅畫,為《雙鳳奔月圖》。走進戲台,這些書畫作品令人目不暇接,給人以高雅的藝術享受。
⑶ 崑曲博物館古戲台的兩個門叫什麼
【出處】《舊唐書·王珪傳》:「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內武,出將入容相,臣不如李靖。」《醒世恆言》卷一八:「後來果然出將入相,歷事四朝,封為晉國公,年享上壽。」《野叟曝言》一一回:「將來交了眼運,揚眉吐氣,富貴俱全,一到四十以外,便該八座了。五十歲上,出將入相,蔭子封妻,二十餘年大運。」
戲劇
表演戲劇(京劇為主)的舞台里側左右兩邊有兩扇門,一扇門橫樑上出書寫「出將」,另一扇門橫樑上書寫「入相」。當劇目開始表演、鑼鼓聲響起的時候,演員從「出將」那扇門出來;劇目表演完畢,演員再從「入相」那扇門回去。
「出將」和「入相」是戲劇舞台上的「上場門」和「下場門」的名稱,這里借用「將」「相」,有盼成大器的意思。出則將軍,入則丞相。
⑷ 古戲台是怎麼演戲的
到北京頤和園,人們總要去看一看德和園的大戲台,面對這三面敞開的三層戲台,習慣於現代舞台的人們都會問,當年這里是怎麼演戲的呢?據在清宮陪伴慈禧多年的德齡女士說:「第一層就是普通舞台(觀眾面對舞台會看到左邊有一上場門,寫著『出將』,右邊『入相』是下場門,演員上下場時,由檢場人把門簾挑起,舞台中間的天幕有裝飾圖案,俗稱『守舊』),第二層是演神話劇用的。」她還記得有一次看戲「第一出是《蟠桃會》,當天使從天上降下的時候,台中有一寶塔升起,裡面有一菩薩捧著香爐念經,接著,舞台四角又升起四座小寶塔,各坐一小菩薩,菩薩走出寶塔,塔便自然地沒有了」。 據原內廷供奉、京劇武生宗師楊小樓說:「從三層台的天井系下一個雲兜,上坐一神仙,這在開場承應戲中偶然有過。有一出南府戲叫《地涌金蓮》,是用推磨的方式從五個井口推出五朵大蓮花,上坐五尊菩薩,每個蓮花瓣里都有燈。」由此可知這三層舞台的機關作用。當然,這樣的舞台並不常用,西太後平時看戲也是在頤和園的聽鸝館,紫禁城的長春宮,圓明園的同樂園或中南海的紫光閣。這種四方式,三面敞開的古戲台在清代的恭王府、肅王府、濤貝勒府等許多王府和全國各地的會館、茶館、廟會也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北京的湖廣會館、恭王府戲台和天津的廣州會館都保持了原貌。 至於更古老的戲台,則是始於宋、元時代的瓦舍勾欄,呈方形木箱,四周板壁,一面供觀眾出入,內設戲台和觀眾席,戲台高出地面,前部為表演區,後面供化妝、候場之用。這些古戲台比起1867年始建於上海滿庭芳茶園的鏡框式的現代舞台就落後多了。
⑸ 問崑曲博物館院中古戲台上兩個門叫什麼門
【出處】《舊唐書·王珪傳》:「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才兼文武,出將回入相,臣不如李靖。」答《醒世恆言》卷一八:「後來果然出將入相,歷事四朝,封為晉國公,年享上壽。」《野叟曝言》一一回:「將來交了眼運,揚眉吐氣,富貴俱全,一到四十以外,便該八座了。五十歲上,出將入相,蔭子封妻,二十餘年大運。」
戲劇
表演戲劇(京劇為主)的舞台里側左右兩邊有兩扇門,一扇門橫樑上出書寫「出將」,另一扇門橫樑上書寫「入相」。當劇目開始表演、鑼鼓聲響起的時候,演員從「出將」那扇門出來;劇目表演完畢,演員再從「入相」那扇門回去。
「出將」和「入相」是戲劇舞台上的「上場門」和「下場門」的名稱,這里借用「將」「相」,有盼成大器的意思。出則將軍,入則丞相。
⑹ 戲台的戲台概述
戲台簡介
戲台從其木結構看,多在四根角柱上設雀替大斗,大鬥上施四根橫陳的大額枋,以形成一個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間較大的表演區,上面則承受整個屋頂的重量,這種額坊的建築形制,對需要開間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在元初的魏村、王曲戲台上,兩側後部三分之一處,設輔柱一根,柱後砌山牆與後牆相連,兩輔柱間可設帳額,把舞台區分為前台和後台兩部分,前台兩邊無山牆,可三面觀看。這類戲台,在山西稷山縣馬村金墓和侯馬金墓中的戲台模型中可為佐證。至於前後台分割的帳幕,在洪洞廣勝寺水神廟明應王殿的元代壁畫中可以看到。但這種建造方式,在元代中後期的東羊、曹公戲台上發生了變化,將兩面山牆全部砌起,而觀眾也就從三面觀看變成一面觀看了。這種構造方式在明清以後的戲台上基本上得到了沿襲,只是把前台檯面加寬,台口分為三開間。
各地戲台 江西寧都戲台始建於光緒二年,與「老官廟」南北相對,戲台為木質結構,分前後兩台,前台為戲子唱戲時用的,後台為戲子化妝和住宿用的,總長約10公尺,寬15公尺。前台門柱上,有一木刻的陽體朱漆鎦金楹聯:「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出場便見;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驚天動地,轉眼皆空」。戲台的頂上,懸有一朱漆描金的橫匾:「聲滿歌樓」。戲台每年一般用三次,即演三次戲,一次是二月花朝節;一次是四月老官生日;一次是八月禾苗戲。每次演出多則一個月,少則半個月。演戲期間,四周的群眾都會趕來,有的純粹看戲,有的做生意,有的賭博,有的嫖娼,有的走親戚無花八門,應有盡有,人山人海,酒店飯店天天客滿,非常熱鬧。這每年的三次戲又叫「行份戲」,戲價來源於生男孩的,結婚的,生意發財的,各店攤派捐獻的,賭博桌上的等等。唱戲的內容大都是湖南戲,每年都相同。有時,也會聯合其它的地方舉辦一些活動,如,八月初,請寧都的戲班來唱採茶戲,紀念許旌真人。
江西景德鎮樂平市素有中國古戲台博物館之稱。這里共有412餘座古戲台,散布於全市各鄉村,建築時間從明清至當代,跨越500餘年。樂平古戲台大致分為宅院台、廟宇台、會館台、祠堂台和萬年台五種,其中最多見的是祠堂台和萬年台。管是哪種戲台,他們都具有相同的格局:均為傳統的磚木結構,正面均為牌樓式,三樓五樓不等。屋脊中央一律插有方天畫戟,有的方天畫戟插在彩瓷寶頂上,屋脊的兩端分別飾有造型優美的鰲魚,正面上方都有極挺拔的飛檐翹角,檐下懸掛著風鈴鐵馬;戲台天棚中央是華麗的藻井。台上幾乎所有的木構件上都雕刻有精美浮雕:瓊花瑤草、祥禽瑞獸,游梁、隨枋、三架梁、搶頭梁、穿插枋上及牌樓各層之間,則雕刻了許多戲文。在這些戲文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魁星點斗》、《九老天宮》、《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幾種。 浙江寧波城隍廟戲台.過去廟中的除中大殿、後大殿各有一大戲樓外,兩旁廂樓還各有兩小戲台。今存的中大殿戲樓,為城隍廟的精髓。整個建築的大小部件都飾有傳統的朱金木雕,內容以戲曲故事為主。
溫州古戲台作為「戲曲故里」、「南戲發祥地」的重要佐證,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僅永嘉縣就有236處,其數量遠多於僅存120座古戲台有「中國古戲台文化之鄉」美稱的寧波市寧海縣。日前,《溫州古戲台》一書作為「溫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叢書」 之一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這也是溫州第一本專門介紹古戲台的著述。 山西省高平市王報村二郎廟金代戲台 。該戲台創建於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是我國現存時代最早的戲台。高平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隸屬晉城市,距太原市三百多公里。境內多崇山峻嶺,海拔均在1500米左右,高者逾2000米,著名的有太行山、王屋山和中條山等山脈。悠久的歷史給山西東南部地區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精粹部分是大批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廟道觀,使山西東南部地區成為山西省現存古寺最多的地區。
牛王廟戲台位於山西臨汾市西北25公里魏村牛王廟內。戲台建於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大德七年(1303年)平陽大地震損壞,至治元年(1321年)重修,明、清兩代屢有修茸。現存戲台建築為元代原構,余皆明清所建。
戲台建在高1米余的磚砌台基上,面寬7.45米,進深7.55米,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梁架結構獨具特色,既有荷載能力,又具裝飾效果。大斗分置於四角柱上,鬥口設十字雀替承大額枋,額枋上四周施斗栱12攢,分補間和轉角兩種,五鋪作,重昂重栱計心造,承托檐出與上部梁架,斗栱里轉角處設抹角枋、抹角梁。井口枋之上施梁架斗栱,上承抹角枋組成斜方框形,抹角枋中心處設一垂柱,架起小型闌額,形成平面八角形屋架,中心懸雷公柱一枚,別扵藻井之趣。
戲台周身三面敞朗,僅後檐與兩山後部砌牆,山牆約為山面總長的1/3。前檐和兩山前部均露明,為早期戲台的固有形式。 江西會館坐落在會澤縣城江西街中段北側,至今已有280多年歷史,戲台、正殿、後殿三點連一線,構成會館的主體。其中,古戲台堪稱雲南古建築中的精品。門窗共計22扇,精雕細刻,結構嚴謹,上百年風風雨雨,依舊結實堅固。戲台上方的福、祿、壽三星相傳是用三節火柴雕鑿而成。其次,會館內的真君殿、東西偏殿、觀音殿等建築的木雕、石雕、磚雕等工藝也均堪稱一絕。整座會館是會澤縣城內會館寺廟建築的代表,堪稱會澤戲台之最。
雲南沙溪古鎮古戲台始建於清代,為三層樓魁星閣帶戲台結構,前台後閣,結構獨特,飛檐疊角,14個飛角凌空射出,屹立在藍天白雲之下。真想不到在這交通閉塞的鄉間,竟有這般華美精緻的戲台。古戲台占據著四方街正東的位置,正對著西面的興教寺。登上古戲台.沿著陡峭的木樓梯,二層有劍川出土的文物展覽,三層魁星閣。 安徽祁門古戲台,在中國戲曲舞台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明清以來各個時期遺存的11座古戲台是一部完整的徽州舞台史及實物例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徽州建築藝術的造詣和成就。祁門古戲台主要分布在城西新安鄉、閃里鎮汪家村、文閃河流域,歷史上這一帶文風昌盛。古戲台作為一種演出場所,不僅有娛樂功能,更有宗族教化功能:一方面可以維系宗族的血緣關系,徽州人講究忠孝節義、尊祖敬上,演戲時打開享堂的隔門,可與祖宗同樂,使人感到宗族的榮耀;另一方面體現出宗族的威嚴。祠堂是執法的場所,通過演戲既處罰了違法和觸犯村規民約的族人,由他們出資請戲班演出,又教育了全村人,起到警世的作用。古戲台主要設置在祠堂內前部,與享堂相對,這是有別於其它地區戲台設置的典型特徵之一。戲台分前台和後台。前台明間為演出區,次間為文、武場樂間,稍間為迴廊,兩側廊廡設有觀戲樓,戲台正立面及構件上均雕刻精美的紋飾,使人感到優美、恬靜。
安徽較典型的古戲台為:餘慶堂古戲台、會源堂古戲台、敦典堂古戲台、嘉會堂古戲台。
餘慶堂古戲台位於新安鄉珠林村,約建於清咸豐初期(1851-1853年),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古戲台為趙氏宗祠餘慶堂的組成部分。餘慶堂前進建成戲台,祠堂的大門就是戲台的後台,人若進祠,須低頭從台板下穿過。天井兩側是觀戲樓,與主戲台連成一體。戲台的建築工藝非常講究,雕梁畫棟,金碧輝煌。祠堂坐西朝東,戲台則坐東朝西,祠堂面積504平方米,其中戲台和觀戲樓佔地面積136平方米。戲台的牆壁和板壁上,留有各個時期的戲班藝人到此演出的題壁墨跡。
會源堂古戲台坐落在閃里鎮坑口村。會源堂乃竹源陳氏宗祠,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由戲台、享堂、寢堂三部分組成,總面積600平方米。戲台坐南朝北,面積97平方米,兩廂看台及天井206平方米。台前基礎以磚石砌成,檯面以木柱支撐,上鋪台板。戲台後壁即祠堂南牆,不設大門,是該祠的一大特色。前台明間為演出區,兩側各有廂室一個,為樂隊伴奏處。台前設有石雕攔板,兩側有樓梯與看台相連。戲台正中央頂部有穹形藻井,梁架結構為硬山擱檁式,額枋、月梁、斜撐、雀替等雕飾各種浮雕圖案及立體木雕,整個戲台雕梁彩宇,裝飾性較強。兩側廊式看台前檐柱為方形石柱,柱台上設有菱形裝斗拱。檐枋、柱台、斜撐均雕有精美紋飾和人物飾件。天井以青石板鋪地,十分規整。
敦典堂古戲台是村中陳氏宗祠敦典堂的一部分。宗祠坐北朝南,由門樓、戲台、天井、享堂、寢堂組成。建築總面積340平方米,戲台、天井、廊廡面積170平方米,其中戲檯面積86平方米。戲台底層以活動短柱支撐台枋,上覆以台板,為可拆活動式戲台。二層前台為演出區,正中頂部設有穹形藻井(作用相當於今天的擴音設備),後台兩側各設一廂室,為樂隊伴奏區域。明間額枋上刻有「五福捧壽」及其它裝飾,柱頭、斜撐、雀替、梁駝、平盤斗、柱礎浮雕極盡雕刻之能事。嘉會堂古戲台坐北朝南,共三進三開間。祠堂建於清同治年間,現存前進古戲台及後進寢堂部分。祠堂佔地面積為505平方米,由門廳、戲台、邊廊樓上廂房、前天井、耳門、享堂、後天井、寢殿、樓上堂等組成。該祠屬於徽州傳統的祠堂與戲台相結合的範例之一,整個地坪除天井及階沿石地坪外,其餘的大部分為方磚地坪或大地板。該祠主門從南面入內,前檐柱外用磚牆封護,大門設在檐柱中列護磚牆上,並有水磨磚及青石門框,設門樓。從大門進入即為戲台部分,也即門廳部分。台柱除借用祠堂本身結構主柱外,另根據檯面設置需要附加了短柱支撐台板。整個建築樸素大方,馬頭牆高翹,顯得端莊怡人,充分體現了徽派建築獨有的特色,有著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東壩戲樓,位於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胥河北岸。原系東岳廟的前進建築,磚木結構,單檐歇山式,三面環牆,一面觀戲。該戲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戲台,下層供戲班住榻。戲樓平面呈「凸」字形,面闊三間,高11.5米,硬山頂。面積為159平方米。台上中間,利用立柱隔成前後台,前台演戲,頂設八角形藻井,後台化妝。天壁朝外上懸「柱岳擎天」橫匾一方,兩旁有墨綠色的楹聯,橫匾及楹聯均系晚清解元、高淳著名書法家王嘉賓所書。正台兩側,靠倚柱用木板隔出兩個子台,左台供樂隊演奏,右台供上賓觀戲。前台柱左右枋下之「斜撐」,雕成倒置的鳳凰及太獅少獅圖,造型栩栩如生,精美異常。戲樓前有前低後高的斜坡式廣場,佔地面積為一千六百餘平方米,可容觀眾數千人。
明清兩代,蘇州地區由於昆劇的興起和發展,演出場所除上述瓦舍勾欄外,凡行宮官署、園亭山莊、會館公所、第宅廳堂、神祠廟宇、茶肆戲園和船舫田頭,都有戲曲班社的演出活動。演員活躍在紅氍毹上、固定戲台或臨時性、半臨時性戲台上,眾采紛呈,盛況空前。
康熙、乾隆南巡,駐蹕織造府,在行宮中建有歇山頂戲台、看戲殿、內外戲房。太平天國忠王府內亦設有戲台多座。李鴻章付其弟鶴章書中雲:忠王府內「花園三四處,戲台二三座,平生所未見之境也」。忠王府內梨園小班曾於此開台。官署宴會演劇亦成常例,除織造府設有戲台外,大都在廳堂平地演出。名士大吏宴樂,也經常由家樂或延戲班在廳堂演出。據明刊劇本插圖,主席設在屏門前面,廳堂中鋪上紅氈作為演出區,音樂場面設在紅氈側面或軒前,腳色上下仍保持著左上右下的上下場門,後人稱舞台為「紅氍毹」即源於此。向負盛名的蘇州園林山莊,亦時有演出活動。如明範長白家班即活動於天平山莊。清初拙政園為吳三桂婿王永寧所居,築有戲台,尤侗等曾赴宴觀劇。晚清拙政園西部歸張履謙所有,除在遺存的明代大廳內備有臨時搭卸的戲台外,並築有額為「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卅六鴛鴦館」的鴛鴦廳,常於此拍曲演唱。廳四角設有耳室,兼具出入通道和更衣、侍應之用,殊為罕見。 閩浙兩省交界的福鼎疊石鄉擁有多座古戲台。由於位處兩省交界,所以這里的古戲台既留有福建戲台的特徵,亦受鄰省浙江的影響,它們向我們展示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戲曲文化「移步不換形」的靚麗俊美。其脈脈風韻,讓人們為之陶醉酩酊。
疊石鄉現存的幾座古代戲台均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均建在宮廟之中,至今還沒有發現建造在宗祠中的戲台。究其原因,與當時家族財力薄弱有很大的關系。在古代浙江省泰順,具有比較強的經濟實力的家族,往往單獨擁有戲台。而毗鄰的疊石鄉由於經費不濟,只好多個家族共同出資,將戲台營建在公共建築——宮廟之中。這樣,不僅能建起一座比較像樣的戲台,而且常年請戲班演出的經費也可以得到保證。
疊石現存的古代戲台共有的另一個特點是:鄉間戲台的修建,台口多與村裡的本主廟相對應。這是源於一種風水觀:台口面對神廟,可以避免風雨侵擾神台,也隱喻演出的娛神功能。經過時代的變遷,戲台的功能已衍化成了鄉村禮俗與民間歌樂互融共生的文化空間。
建在宮廟內的戲台與宗教也有著割不斷的血緣關系。疊石鄉蒼邊、庫口、車頭村古戲台均坐落在楊府宮中。大凡民俗節令,這些地方就成了歡樂的海洋:聽戲、觀燈、對調子,熱鬧非凡。早些時候,一般都要在楊府爺五月十八生日這天邀戲班演出,目的是請楊府爺看戲,通過「娛神」來祈求風調雨順。
疊石鄉古戲台的屋檐均做成歇山式,顯得很莊重。細部裝飾主要表現在柱頭斗拱和藻井上,柱頭科斗拱大多有紋飾,多為吉祥花草和瑞獸。疊石鄉古戲台藻井有兩種做法,蒼邊村、庫口村古戲台的藻井是運用八面斗拱層層疊澀,斗拱多達八層。蒼邊村古戲台藻井,在其中四井首層方位,出露的四個斗拱柱頭上雕有八仙形象圖案,每個柱頭各雕兩個一組,雕刻精美、形象栩栩如生。庫口村古戲台藻井一、二層斗拱連接處嵌有一對花籃瑞草木雕。而車頭村古戲台的藻井是疊五層斗拱,然後頂上做成平頂式,平頂略施花格。據傳車頭戲台的藻井上還施有精緻的「八仙」彩繪,雖經文革破壞,但至今仍有部分彩繪隱約可見。其中部分花格中還發現書有蘇軾《前赤壁賦》的殘詞片段,但多數花格人物、花草形象已模糊不清。
⑺ 寧海被列為文保單位的十大古戲台
目前,國務院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寧海古戲台以崇興廟古戲台、嶴胡胡氏宗祠古戲台、下蒲魏氏宗祠古戲台、潘家嶴潘氏宗祠古戲台、雙枝廟古戲台、城隍廟古戲台、龍宮陳氏宗祠古戲台、馬嶴俞氏宗祠古戲台、大蔡胡氏宗祠古戲台、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戲台等十個古戲台聯保的方式名列其中。
一、崇興廟古戲台
崇興廟古戲台位於西店鎮石家村與後溪村之間,為二村共有,石家、後溪同宗同姓,村民均姓石,為宋乾道問奉直大夫石羨問之後嗣。至康熙中期,石成窩(1643—1722)創建索興廟,石雲台、諱義鼎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遷崇興廟於石家宗祠左側,戲台及三連貫藻井系同時建造。2003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二、嶴胡胡氏宗祠古戲台
嶴胡胡氏宗祠古戲台位於梅林街道嶴胡村。清嘉慶二年,邑庠生胡元實(1
下浦魏氏宗祠古戲台
729-1812)建造胡氏宗祠,號為「積慶堂」。前廳較為簡陋,平屋三間,咸豐四年(1854)以胡寅階為首事,將前廳三間平屋改建成五間樓房,資金由族內各房捐助,以「劈作做」手法而建。上世紀二十年代,改造戲台和勾連廊(俗稱工字屋),並增設三連貫藻井。2003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下浦魏氏宗祠古戲台
三、下蒲魏氏宗祠古戲台
下蒲魏氏宗祠古戲台位於強蛟鎮後舟、下洋兩村之間。魏氏宗祠為二村共有,二村合稱為下蒲。魏氏後裔於清康熙八年(1669)建大堂三間.道光年間擴建成五間。光緒十六年(1890)建儀門、戲台、廂樓等,並按各房派自東向西依中軸線劈半而建,俗稱「劈作做」,故風格各異。
四、潘家嶴潘氏宗祠古戲台
潘氏宗祠古戲台位於橋頭胡街道潘家嶴村,清代乾隆甲辰(1784)由潘家興、家思、家瑜等倡建。建亨堂三間、戲台一所。至嘉慶庚午(1810)族長家齊首事建前廳樓屋五間。民國壬午年(1922)宗長潘達品偕首事將前樓戲台及兩廂進行大修。潘氏宗祠採用「劈作做」手法。
五、雙枝廟古戲台
雙枝廟古戲台位於深圳鎮清潭村。雙枝廟歷來是里嶴片的境主廟,明景德年間由張世賞、張廷玉始建,屢有興廢。1933年由清潭等六個自然村的張、竺、孔三姓集資重修。2003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城隍廟古戲台
城隍廟古戲台位於躍龍街道桃源南路。城隍廟始建於唐永昌元年(690),南
城隍廟古戲台
宋隆興元年(1163)改建。1935年對城隍廟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卸下了台前影響觀眾視線的四根萬柱,換上了二根鐵柱,今存的儀門、戲台及兩廂均修建於此時,2002年又進行過全面維修。
七、龍宮陳氏宗祠古戲台
龍宮陳氏宗祠古戲台位於深圳鎮龍宮村村口。陳氏宗祠建於清初,宗祠環境優美,南臨龍溪,北坐獅山。自南至北依次為照壁、前天井、儀門、中天井、中廳、戲台、後天井、正廳。
八、馬嶴俞氏宗祠古戲台
馬嶴俞氏宗祠古戲台位於深圳鎮馬嶴村,創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順治五年(1648)因俞抒素領導的「白頭翁」起義,宗祠被清兵燒毀,康熙十九年(1680)於原址上重建。宣統二年(1910)遭火災,民國元年(1911)族人推俞民承為經理籌款重建,戲台亦建於同時。戲台為歇山頂,無脊飾,藻井異形拱昂組合成螺旋形。
九、大蔡胡氏宗祠古戲台
大蔡胡氏宗祠古戲台位於深圳鎮大蔡村。大蔡胡氏宗祠始建於南宋,後幾經興廢,現今規模為清晚期所建,戲台藻井亦同時建造。宗祠坐南朝北,沿中軸線依次為照壁、前天井、儀門、戈台、勾連廊、正廳。
十、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戲台
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戲台位於強蚊鎮加爵科村。林氏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從杭州仁和里遷此。宗祠始建年代不詳,現存規模為清代晚期所建。[
⑻ 戲台的有哪些結構
自從有了歌舞百戲,一塊平曠的空地,演員翻幾個跟斗,觀眾拍一拍手,大概就是最早內的戲台。
至於「瓦容舍」「勾欄」等高出地面的固定戲台,宋元時期已然流行,墓葬壁畫中還能見到具體的形象。元末明初人陶宗儀《輟耕錄》中有則故事,說松江某地的勾欄轟然倒塌,看戲的人多,「死者凡四十二人」。
戲台是木結構的,像我的文字一般速朽。從松江事故看,似乎還不牢固。所以,宋元時期的戲台,今天大概見不到了。保存至今的古戲台,多為清代、民國遺物。
過去的寺院祠宇、衙署行宮、宅第園林、茶館酒樓、街頭野外,都可以有戲台。規模稍大的廟宇、祠堂,戲台更是必不可少的設施。
天下的戲台都是一樣的,無非是高出地面數尺的方形平台,只是製作有精粗優劣之別,相差懸殊。
傳統富裕的杭嘉湖、寧紹地區,廟宇內的戲台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做工通常比較精細。看戲台上的雕刻彩畫,大凡歷史故事、瑞獸花卉、各色雜寶,通通往上堆。頭頂的藻井兜兜轉轉、層層疊疊、密不透風,簡直令人目眩。
⑼ 古戲台的浙江省平陽縣騰蛟鎮忠訓廟古戲台
忠訓廟戲台位於平陽縣騰蛟鎮薛嶴口,戲台建築與神廟緊緊連結,屬於廟台一種內。忠訓廟又名武英殿容,俗稱大夫殿,廟匾曾載:「宋武英殿在鰲山旁麓,明移廟山,清康熙丁卯年(1687)重建於薛嶴口。」戲台背依前殿明間後檐,平面呈方形,三面空曠,一面為屏門。屏門中央彩繪人物圖像,懸額「出將」、「入相」。戲台內頂穹窿藻井,雕梁畫棟,精雕細刻,匠心獨運。屋面歇山頂,上蓋筒瓦,各脊上磚雕人物塑像,造型精美,形態逼真。
騰蛟鎮地處平陽縣西北部,位於平陽、瑞安、文成三市縣交界處,是平陽西北大門,境內的赤岩山景區是南雁盪山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五大景區之一,東晉時期永嘉太守,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曾慕名游覽此山,並留有詩篇。千百年來,騰蛟英才輩出,著名的有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聞名海內外的百歲棋王謝俠遜等。
⑽ 古代戲台的朝向有什麼講究據說戲台必須朝北,如朝南演皇帝就要被殺頭但是蘇州山塘街上的戲台為何朝南
戲樓,又叫戲台,是供演戲使用的建築。在中國,北是正位,南為下位,戲樓的建築都是避開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東西向,面對主體建築。但由於建造年代和地形等因素,在處理方式上也有不同。
山塘街古戲台不是原來就有的,而是一座「易地移建」的古戲台。戲台原來在「東匯路」68號「外安齊王廟」(安廟)內。2002年6月至2003年9月,山塘保護性修復試驗段工程從通貴橋到新民橋,對原在東匯路的清代安齊王廟古戲台進行了整體搬遷移建,使之成為蘇州城內唯一的沿街開放式的古戲台。
此戲樓的朝向主要根據山塘街的位置而定,使之面向主街道。
戲台為二層樓,戲台的台高約有3米,底層有窗戶加以封閉,二層才是戲台,戲台的三面以木柵欄圍著,木柵欄高約有1米,台寬約有5.5米,台深也約有5.5米,基本上是呈方形。
(10)古戲台機關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戲樓的建築特徵:
戲樓三面敞開,一面留作後台,舞台檯面空間簡單,但外延空間較大。
早期的歌舞雜技表演場門作用較單一,只是登場、退場。有故事的雜劇產生後它的作用就擴大了,名稱也復雜起來。宋代蘇軾詩:「搬演古人事,出入鬼門道。」「鬼門道」就是「上下場門」,也稱「古道門」、「古門」、「古道」。
上下場門有時間和空間的意義,隨劇情的展開而變化。上下場門上掛錦緞綉花門簾,與大帳呼應,稱「門簾台賬」,也叫「守舊」。上場門綉「出將」,下場門綉「入相」。戲樓的空間處理具有空靈通透的特點,廣場、廳堂、廂房、迴廊等都可以融入觀演空間。
在中國,北是正位,南為下位,戲樓的建築都是避開正位而建造,大多坐南朝北,或東西向,面對主體建築。由於建造年代和地形等因素,在處理方式上也有不同。
中國戲樓在建築上還有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它的細部裝飾,且不說戲台前立柱上的對聯,單是建築上屋脊、壁柱、梁枋、門窗、屏風及其它細小構件上運用的雕刻、彩繪、裝飾都有無窮的魅力。
裝飾內容豐富多彩,彩繪多運用青綠彩、土朱單彩,雕刻則有浮雕、透雕等,而且和彩繪結合,甚至貼金,灑銀,在整體上造成一種鮮艷燦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