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機關化改革
Ⅰ 怎樣理解「去行政化」
去行政化,簡單地說,就是淡化行業、職業或某項工作的行政色彩,盡可能地突破行政的束縛,突出行業、職業的主導地位。
我國第一個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在提到改進人才管理方式的時候,有提到去行政化的問題:
1、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傾向,取消科研院所、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醫療等事業單位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結構。
2、建立與現代科研院所制度、現代大學制度和公共醫療衛生制度相適應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健全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人事制度。鼓勵地方和行業結合自身實際建立與國際人才管理體系接軌的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
(1)去機關化改革擴展閱讀:
各個政府單位在去行政化上的改進:
一、事業單位去行政化
1、進一步明確事業單位的職能定位
要去除事業單位行政化,必須進一步明確事業單位與政府機關、企業三類組織形態的職能定位,將相互交叉的職能剝離歸位:將政府職能中對於事業單位和企業微觀管理的職能剝離出來,分別還給事業單位和企業。
將事業單位承擔的政策制定和監管的職能還給政府,將事業單位提供的不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產品和服務交由企業提供。通過職能剝離歸位,使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三類組織的職能更加清晰明了,按照各自的職能定位履職盡責。
2、建立和完善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
政府機關向事業單位分權,退出對事業單位的微觀管理。事業單位要通過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承接政府機關下放的決策權和管理權。法人治理結構主要內容包括:決策監督機構,事業單位對公共服務的質量、數量、品種等擁有話語權,其代表在理事會中要超過半數。
3、建立有效的問責機制
政府分權的過程還必須是問責機制建立的過程,要使政府對事業單位的分權到位、徹底,必須對下放的權力進行有效的問責。在問責機制中,事業單位作為下放權力的承接者和公共服務主體,是必須接受問責的責任人,同時必須設立問責人,賦予其問責的權力。
並建立問責人對責任人法定的問責關系。此外,須明確問責的范圍和標准,通過有效的問責機制,確保下放的權力用於提供公共服務,確保事業單位公共服務的基本價值取向
二、大學去行政化
1、校一級應該設立學術委員會
按照《高教法》的規定,校一級應該設立學術委員會,那麼院一級也應該設立相應的教授委員會,而校長和院長是不能出任該委員會主任或副主任的。學校學術資源配置權力,應該交給學術委員會或教授委員會這類機構。
2、大學的行政管理必須適合大學
而不是將社會上的行政管理移植到大學。現在有些大學校長被任命前或是在行政系統或其他系統,從來沒有在大學工作過,當他走上校長或黨委書記崗位,就會把他之前的工作理念移植到大學,造成學校工作行政化趨向。
從這個角度上看,比「去行政化」更關鍵的是大學校長要職業化。
三、國企去行政化
1、將國企高管納入行政系列管理
人的行為都要追求最大化利益,可以有效促進行政效率。這里的利益不單指貨幣收入,也包括行政職級。給國企定行政級別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有助於政府與國企的幹部交流。
2、有助於政府與國企的幹部交流
若國企行政級別被取消,高管沒有對等的級別,無疑就堵住了國企與政府交流幹部的通道。以後國企高管進不了政府;政府官員也進不了國企。如此老死不相往來顯然對政府與國企皆不利。
3、完善治理結構
讓國有資本與非公資本混合,通過投資多元化改組董事會。國企由國家控股不能含糊,但控股要分絕對控股與相對控股。對國家安全與自然壟斷領域的國企,國家應絕對控股;對其他國企,國家只需相對控股
Ⅱ 機關幹部去「四化」存在那些問題,需怎樣改正
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這是新時期幹部工作的根本指導回方針。幹部隊伍「答四化」,前提是革命化。「年輕化」是指幹部要年富力強,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健全的體魄,能夠勝任緊張、艱巨的工作。知識化、專業化是對幹部文化素質和專業水平的要求。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體現了對幹部的品德、才能、知識、體質等方面要求的統一,四者缺一不可
Ⅲ 去行政化還是再行政化
目前正在進行全國范圍的事業單位改革。改革之後,所有保留事業性質的單位,將只能從事公益性質的工作。你所說的去行政化即是改革的目的之一。現在很多事業單位都有行政職能。改革後,所有保留的事業單位將不再具備行政職能。原先所有的行政職能將被上級主管機關收回。
Ⅳ 什麼是事業單位去行政化
目前正抄在進行全國范圍的事業單位改革。改革之後,所有保留事業性質的單位,將只能從事公益性質的工作。你所說的去行政化即是改革的目的之一。現在很多事業單位都有行政職能。改革後,所有保留的事業單位將不再具備行政職能。原先所有的行政職能將被上級主管機關收回。
Ⅳ 如何增強婦聯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去除機關化,行政化,娛樂化
工會作為黨領導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各級工會要保證思想的先進性和工作方式的科學性,就必須認真學習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並以此為指導更新觀念,從多角度著手履行工會的基本職能,努力提升工會幹部的四項能力,實現工會組織的神聖職責與崇高使命。 工會工作要以人為本,維護職工權益,推動改善民生。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就要從工會的性質和特點出發,以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作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為工會組織,一切工作要以職工為本,關心職工,服務職工,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利益。一是要大力實施職工素質工程,建設高素質職工隊伍。深入開展職工思想教育,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教育職工,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引領和凝聚職工,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職工,用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職工,充分發揮工會的文化教育陣地作用,採取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繼續大力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二是要有查實情、聽實話、辦實事的扎實作風。工會工作者要能俯下身子,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經常深入到職工群眾和實際工作中去,要關心職工群眾文化生活,開展送文化進基層、送文化到工地的活動。做細致的調查研究,三是要健全各項維權機制,加大源頭參與力度,推動改善民生,保障職工生活,使廣大職工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四要進一步加大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力度, 廣泛開展送溫暖、愛心助學等活動,協助黨政部門解決職工在就醫、子女上學、 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努力為廣大職工辦實事好事,把職工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真正成為職工群眾的貼心人。傾聽職工的呼聲,反映職工的意願。解決職工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做好睏難職工群眾生產生活工作。保護調動發揮好廣大職工的積極性,為維護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出力獻策。 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做好基層工會工作。要按照「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方針,在突出工會組織建設這個永恆主題和履行工會維權基本職責兩項重點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做好服務大局、勞模管理、女工、工會信息、調研、經費收繳、 等其它工會工作;在協調發展方面,既要加強工會領導機關的建設,又要切實加強工會基層基礎工作,搞好工會組織規范化建設,使其充滿活力;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則應從工會事業長遠發展出發,加強工會教育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工會幹部和職工群眾的政治業務素質,與時俱進,增強做好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 堅持統籌兼顧的根本方法,整體推進工會各項工作上水平。工會工作要從中國國情出發,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既要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又要加強 工會組織間的交流合作;既要繼承和發揚工會工作的優良傳統,又要探索創新新時期工會工作的鮮活經驗;既要做好 職工的工作,又要關心維護困難職工、和特殊群體的利益;既要突出工會維權職能,又要統籌兼顧,搞好工會其它各項工作。相互促進,提升整體水平。當前要特別注意做好職工來信來訪的接待工作,做好思想工作,幫助他們排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