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財務報告內控
⑴ 非財務報告的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都應在審計報告中披露嗎
注冊會計師對在審計過程中注意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區別具體情況專予以處理:
注冊會計師認為非屬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為一般缺陷的,應當與企業進行溝通,提醒企業加以改進,但無需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說明。
注冊會計師認為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為重要缺陷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與企業董事會和經理層溝通,提醒企業加以改進,但無需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說明。
注冊會計師認為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為重大缺陷的,應當以書面形式與企業董事會和經理層溝通,提醒企業加以改進;同時應當在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中增加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對重大缺陷的性質及其對實現相關控制目標的影響程度進行披露,提示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使用者注意相關風險。
⑵ 非財務報告內控和財務報告內控的區別
看你的控制點是否涉及財務報告項目,比如資金流程的內控點大多就涉及財務報告,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的控制點大多就不涉及財務報告。
⑶ 關於注冊會計師對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責任,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關於注冊會計師對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責任,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選AD
⑷ 何為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何為無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一、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是指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就符合公認會計准則外部使用目的之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財務報告的編制提供合理保證而制定或監督制定並由發行人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實施的程序。
1.會計准則外部使用目的,從後面的解釋看,符合公認會計准則就是外部使用目的。
2.重點是在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編制過程規范。
二、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包括下列有關政策和程序:(1)有關記錄的保留,合理詳細、准確、公允地反映發行人資產的交易和處置;(2)合理保證進行必要的交易記錄,允許按照公認會計准則編制財務報表,並保證發行人的收入和開支只按照管理層和董事會的適當授權進行;(3)就未經授權收購、使用或處置發行人對財務報表可能有重大影響的資產的防止或及時檢測提供合理的保證。
1.第一條通俗的理解,是指賬務處理的記錄是否准確、合理詳細。資產就是貸款、現金、銀行存款、固定資產、投資、應收款項等等。是否公允合理准確,就只要看是否是按照會計准則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即確認、計量是否公允准確、報告即記錄是否合理詳細。至於入帳手續是否完備等合規性問題不應該包括在裡面。
2.交易記錄不是賬務處理記錄,交易記錄應該是交易真實情況的記錄,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證交易是在適當授權下進行的。
3.第三條,就是預防風險、及時發現風險或案件的能力。
三、對於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中的缺陷,PCAOB將其界定為如下三類:控制缺陷、重大缺陷和重大薄弱環節。控制缺陷是指控制的設計或運行無法使管理層或員工在正常履行其義務的過程中及時預防或監測錯誤陳述;重大缺陷指對公司依照公認會計准則建立、授權、記錄、處理或報告內部財務數據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的控制缺陷或系列控制缺陷,較可能引起年度或中期財務報表中出現很可能無法預防或監測的錯誤陳述。重大薄弱環節則指較可能導致年度或中期財務報表中出現無法預防或監測的重大錯誤陳述的重大缺陷或系列重大缺陷。
1.控制缺陷應該是指設計缺陷、執行缺陷。
2.重大缺陷和重大薄弱環節是從控制缺陷對財務報表影響的程度來劃分,但並沒有區分的很清楚。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重新定義。
3.目前的劃分還是比較合理,但是需要進一步界定各自的內涵和邊界。
4.後面提到第2好審計標准第140節的相關解釋,但對公司內部的管理並沒有多大的借鑒意義。
四、管理層出具的內部控制報告只對重大薄弱環節進行披露。
五、對於第404條的合規程序,管理層和外部審計師都必須進行老到地判斷,並採取一種從上到下的基於風險的方法。與突出合理而不是絕對保證的老到、善意專業判斷相比,對所有控制均採取千篇一律的從下到上核對式標准方法,其改善內部控制和財務報告的可能性會有所降低。
1.還是注重會計專業人員的職業判斷,不能採取那種機械的、核對式的標准方法。
六、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總體目的是有助於編制可靠的財務報表,而可靠的財務報表必須實質准確。因此,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評估的中心目的是確定較可能造成財務報表中出現重大錯誤陳述的各種重大薄弱環節。雖然確定控制缺陷和重大缺陷是管理層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內部控制報告的總體重心應該是可能導致財務報表出現重大差錯的各種項目。
七、要對很多控制和程序進行識別、記錄和測試的唯一原因是,在許多情況下均未有效使用從上到下或基於風險的方法。相反,評估成為一種機械的、核對式的標准行為。這並不是第404條之規則的目標,而考察行為的更好方式是強調單個公司的特定風險。實際上,對內部控制進行的評估如果過於程式化或過於詳細以致無法突出風險,則可能無法達到相關要求的基本目的。所需要的方法應該將各種資源投入到存在最大風險的領域,避免不考慮風險而平等對待所有重大賬戶和相關控制。
不能是全面測試,全面評估,應該側重風險高的地方。
八、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評估若突出在財務報表賬戶和披露方面對公司財務報表最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程序和交易類型,則更為有效。採取這種從上到下的方法,需要管理層以合理的方式使用其累積的知識經驗和判斷,以確定存在財務報表可能出現重大錯誤陳述之重大風險的財務報表領域,繼續識別相關控制並設計對這些控制進行記錄和測試的適當程序。
1.從上到下的方法,應該是指財務報表的分析開始,確定測試和評估領域。
九、在為確定其評估范圍而確定重大賬戶和相關重大流程時,管理層通常會考慮定性和定量因素。定性因素包括前述與不同賬戶及其相關流程有關的風險。除考考定性因素外,工作人員了解到管理層常建立定量標准,用於識別內部控制測試范圍內的重大賬戶。使用百分比作為最低標准值可為評估一個賬戶或流程重要性提供一個合理的起點;但是,必須進行判斷(包括審查定性因素),才能確定是否需要對超過該限值的金額進行評估。
1.要建立定量標准。
十、有效、高效的評估取決於內部審計和最接近評估的「現場」的公司其他人員及外部審計師。只有在這一層面,才能對任一特定情況下的獨特情節進行最佳評估。因此,尤為重要的是,公司和審計人員要具備進行合理評估的必要技能、培訓和判斷能力。工作人員認為,以連貫、穩健方式進行該等評估的能力將隨著經驗的積累而提高,且判斷本身使審計成為一種專業責任。
1.一線專業人員的專業判斷是非常重要的。
十一、管理層使用從上到下的方法需要從財務報表開始,此時必然要使用定性和定量評估來確定重大的賬戶並對管理層的測試范圍進行規劃。公司確定在其第404條評估中包含的賬戶一般應集中在年度及全公司措施上,而不是集中在中期或分布措施上。但是,如果管理層在對一項控制進行測試時發現了缺陷,則應即刻同時使用季度和年度措施來測算該缺陷的重要性,適當時還要考慮分部措施。
1.還是要從財務報表開始。
十二、若確定存在控制缺陷,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評估的重要部分是考慮該等缺陷的重要性及補充控制是否能化解風險。隨著評估范圍的確定,管理層必須以合理方式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中缺陷的評估進行判斷,且該等評估可適當考慮定性和定量分析。除其他事項外,定性分析應考慮的因素有缺陷的性質、缺陷的原因、被設定的控制所支持的相關財務報表確認、缺陷對廣義控制環境的影響及其他補充控制是否有效等。
1.定性分析即職業判斷考慮的因素有缺陷的性質、原因等,這些在作職業判斷時必須要記錄下來。
⑸ 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等級正確的是( )
答案為A
缺陷認定等級 直接財產損失金額
一般缺陷 10萬元版(含10萬元)-權500萬元
重大缺陷 500萬元(含500萬元)-1000萬元
實質性漏洞 1000萬元及以上
⑹ 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准包括哪些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標准
一是沒有這方面的控制,二是有這方面的控制,但不能發現、防止和糾正控制缺陷!
⑺ 未制定應收賬款制度是內控財報缺陷還是內控非財報缺陷
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缺陷按不同的分類方式分為:設計缺陷與運行缺陷;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與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重大缺陷、重要缺陷與一般缺陷。
設計缺陷和運行缺陷
內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為設計缺陷和運行缺陷。設計缺陷是指內部控制設計不科學、不適當,即使正常運行也難以實現控制目標。運行缺陷是指內部控制設計比較科學、適當,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設計意圖執行,導致內部控制運行與設計相脫節,未能有效實施控制、實現控制目標。
2.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和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
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是指在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過程中出現的,對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產生直接影響的控制缺陷,一般可分為財務(會計)報表缺陷、會計基礎工作缺陷和與財務報告密切關聯的信息系統控制缺陷等。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是指雖不直接影響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但對經營管理的合法合規、資產安全、營運的效率和效果等控制目標的實現存在不利影響的其他控制缺陷。
3.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在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和年度評價工作中,應當充分發揮內部控制評價工作組的作用。內部控制評價工作組應當根據現場測試獲取的證據,對內部控制缺陷進行初步認定,並按其影響程度分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個或多個控制缺陷的組合,可能導致嚴重偏離控制目標。
重要缺陷,是指一個或多個控制缺陷的組合,其嚴重程度和經濟後果低於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導致偏離控制目標,須引起重視和關注。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體認定標准,由根據上述要求自行確定。
⑻ 與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和與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有什麼區別
《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211號——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第十五條:「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與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雖然大部分與審計相關的控制可能與財務報告相關,但並非所有與財務報告相關的控制都與審計相關。」 上述與財務報告相關的內部控制簡稱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是由被審計單位的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及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合理保證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而設計和運行的內部控制,以及用於保護資產安全的內部控制中與財務報告可靠性目標相關的控制。被審計單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以外的其他控制,為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與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統稱內部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中指明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判斷一項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與審計相關屬於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判斷,判斷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1)重要性;(2)相關風險的重要程度;(3)被審計單位的規模;(4)被審計單位業務的性質;(5)被審計單位經營的多樣性和復雜性;(6)適用的法律法規;(7)內部控制的情況和適用的要素;(8)作為內部控制組成部分的系統(包括使用服務機構)的性質和復雜性;(9)一項特定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以及如何防止或發現並糾正重大錯報。 有一種例外情況,如果與經營效率及效果和合規性目標相關的控制與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時評價或使用的數據相關,則這些控制也可能與審計相關,但這些控制可能與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無直接關系,如預算控制等。
⑼ 什麼控制屬於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答案為a
缺陷認定等級
直接財產損失金額
一般缺陷
10萬元(含10萬元)-500萬元
重大缺陷
500萬元(含500萬元)-1000萬元
實質性漏洞
1000萬元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