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皮影機關

皮影機關

發布時間: 2021-01-26 14:13:23

『壹』 以中國傳統藝術寫篇作文

中國皮影藝術是中華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千餘年耒,她為中華大地生生不息的兒女增添了無數年節與豐收的喜悅,寄託了對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對未來無窮的嚮往。它是歷代廣大民眾的精神食糧。
過去在農村、廠礦、部隊、機關、學校都常有業余皮影戲社團組織,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 化生活。
我國先民所發明的皮影戲,是利用幕影原理,將表演的影子與音樂伴湊和說唱配音聯合運用最早的一種視影藝術。國際電影史理論界公認,皮影戲藝術是後來發明電影的先導。
在當代的電影藝術中,皮影技術還為動畫製作提供了一種新的便捷工藝手段,為美術片創出了新品種。從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術片《豬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來部吸取皮影表現技法的美術片問世。
皮影戲自古也是隨軍的一種娛樂工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內皮影藝人也曾奔赴前線陣地進行慰問演出。在抗日戰爭和土改時期,不少皮影藝人配合時局編演新戲,成為宣傳革命的輕騎。
中國皮影藝術之中,還蘊涵著許多歷史信息。學者們可從中研究中國歷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問題。
在今天,雖然人們已經遠離了皮影,但是只要我們找到皮影藝術的精髓,她仍然會回到我們的身邊。

『貳』 中國皮影動畫的特點以及代表作品是什麼

中國皮影動畫的特點是操耍技巧和唱功。代表作品有白蛇傳、拾玉鐲、西廂記、秦香蓮、牛郎織女、楊家將、岳飛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等。

皮影戲中,操耍和演唱都是經師父心傳口授和長期勤學苦練而成的。在演出時,藝人們都有操縱影人、樂器伴湊合道白配唱同時兼顧的本領。

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時操耍七、八個影人。武打場面是緊鑼密鼓,影人槍來劍往、上下翻騰,熱鬧非凡。而文場的音樂與唱腔卻又是音韻繚繞、優美動聽。或激昂或纏綿,有喜有悲、聲情並茂,動人心弦。

(2)皮影機關擴展閱讀:

傳承發展

傳統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適應如今快節奏社會最大的障礙。

1、皮影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色彩造型傾倒了無數的藝術家,卻給它的製作帶來了極高的難度。一個影人的製作要包括制皮,描樣,雕鏤和上色等十餘道工序,這些復雜的工藝足以花去一個手工藝人數星期的時間,還不包括這期間因任何一個小錯誤而導致無法修改,前功盡棄的可能性。

2、成品的保存也是一個難題,長時間的日曬會使顏料褪色,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這對強調批量生產的工業化社會來說無疑都是致命的弱點。

在過去很長時間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現,都是以娛樂為目的。在如今這娛樂生活多樣的年代,皮影戲的魅力光環正在逐漸黯淡,只有這一些特殊場合可以看見(如:北京的老舍茶館以及一些演繹著歷史的戲院)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審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出來。

皮影的製作工藝正在從曾經的娛樂為主,欣賞為輔向現如今以欣賞為主,娛樂為輔緩慢過渡。將來的皮影更強調與突出其靜態的藝術價值,通過場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豐富的色彩等,展示著它獨特的魅力。

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對電影的發明和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先導作用。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

千百年來,皮影戲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出來,更強調了皮影的藝術性與裝飾性。把皮影製作好以後,加以裝裱用於展覽與裝飾。

『叄』 日本動畫的歷史

1916(大正5)年,日本動畫奠基人下川凹夫、幸內純一和北山清太郎三人開始製作準備公映的動畫作品。當時,以日式名字命名的國外動畫片《凸坊新畫帖》系列,在日本非常受歡迎。
1917(大正6)年,由下川凹夫製作的日本首部動畫《芋川掠三玄關番之卷》完成,並與1月在東京淺草電影俱樂部公映。同年,幸內純一製作的《塙凹內名刀之卷》和北山清太郎製作的《猿蟹合戰》相繼公映。 他們三人被稱為日本動畫之父 。
1921(大正10)年,日本文化省開始實施電影及動畫片的推薦制度,大力扶持教育性影片。另外還積極地利用孩子們喜愛的動畫片,製作了許多政府機關的PR動畫。在電影放映的計劃中必須安排一部主旨為思想動員的動畫作品。
1923(大正12)年發生了關東大地震,關東一帶毀於一旦。在之後的10年中,日本動畫製作進入停滯期。
1932(昭和4)年,由政岡憲三製作的日本首部有聲動畫《力量與女人的社會》完成,並於第二年春天公映 。
1939(昭和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包括戰敗後10年間。日本動畫出現了第二次停滯期,大約持續了20年。戰敗後,化為焦土的日本處於連食品都沒有的窮困境地,沒有多餘的精力製作動畫。
1943(昭和18)年,瀨尾光世製作完成並公映了日本首部長篇漫畫電影《桃太郎之海鷲》,片長37分鍾。
1945(昭和20)年4月日本戰敗以後,公映了戰前巨作《桃太郎海之神兵》。這部動畫由日本海軍部出資,為了宣揚軍國主義思想,迎合對外侵略的需要。以海軍傘兵部隊的活動為題材的黑白片,是一部74分鍾的長篇作品。因為東京遭受了嚴重的空襲而被燒成一片廢墟,所以當時幾乎沒有觀眾。 1945年,日本戰敗後,反戰題材的動畫影片頗受歡迎且影響深遠,期間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動畫界譽為「怪人」的動畫大師——大藤信郎,他於1927年拍攝了黑白版的《鯨魚》,並於1952年攝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鯨魚》,該部動畫片成為首部獲得國際大獎的日本動畫片。大藤信郎把流傳在中國數千年的皮影戲和日本獨有的千代紙結合起來繪制動畫,創作了《馬具田城的盜賊》(1926年)、《孫悟空物語》(1926年)、《珍說古田御殿》(1928年)、《竹取物語》(1961年)等。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極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獎」更成為日本一流的動畫片獎項。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手冢治蟲成為日本動畫界的標志性人物,被譽為「日本動漫之父」。他創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動畫片,將日本動畫片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檔次。其中的代表作品包括《鐵臂阿童木》(1963年)、《森林大帝》(1965年)。1966年,手冢治蟲創作了《展覽會的畫》,開始對實驗性動畫片進行探索。
1963(昭和38)年9月15日,富士電視台深夜欄目開始播放的《仙人部落》是TCJ第1部作品。這是一部面向成人的電視動畫,原作為小島功,製作公司是日本電視(Television Corporation of Japan)。也就是以《海螺小姐》聞名的EIKEN。
1969(昭和44)年10月5日,《海螺小姐》於富士電視台首播。至今持續了43年之久,作為電視動畫,不斷刷新歷史上的長壽記錄。原作是長谷川町子以4格漫畫連載於《朝日新聞》的《海螺小姐》。每集由3個故事組成。盡管是一部平平淡淡地描寫三世同堂的磯野家日常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家庭片。但收視率幾乎肯定在每周公布的前十名里。 1974年,日本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70年代初期,日本涌現出大批科幻機械類動畫(即Science Fiction動畫,簡稱SF類動畫)的動畫大師,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樹本晴彥等。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GUNDAM」系列的創始人之一,他執導了《機動戰士高達》(1979年)、《機動戰士高達-夏亞的逆襲》(1988年)、《機動戰士高達 F91》(1991年)、《Turn A GUNDAM》(2000年)等SF類動畫電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為《超時空要塞Macross》擔當機械設定時,開始嶄露頭角,隨後他出任導演監制了《超時空要塞》的系列劇場版動畫影片。
魯邦三世,也在70年代成功轉型向少年化,取得了巨大成就,TV2系列更是真正使日本觀眾把動畫與漫畫結合,開創了動漫時代,取得了從學生至成人們的一致好評,八九十年代也成功的海外進出。據統計擁有驚人的13.5億人的粉絲,至今已有43年歷史並仍在放送中。
同期的宮崎駿擺脫了SF類動畫風格的局限,以動畫電影為契點,走出了一條「宮崎駿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風格,傳達著天、地、人、神的和諧。影片的思想觸及人類心靈的深處,啟發著人對神的敬畏,對生命的思考。1984年的《風之谷》奠定了宮崎駿日本動畫宗師的地位。2001年宮崎駿攝制的《千與千尋》獲得第5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大獎和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宮崎駿在日本已成為動畫的代名詞,其成就與地位無人能及。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日本動畫進入OVA動畫片(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創動畫錄影帶)的黃金時代。平野俊貴分別於1988年和1989年攝制的《吸血姬美夕》、《冥王計劃ZEORAIMA》開創了日本OVA版動畫的鼎盛時期。 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動畫產業的進一步完善,日本動畫的種類、形式、內容、題材以及從業人員發生了明顯的細化。隨著動畫風格的多樣性,日本動畫進入細化階段。
在這一期間,日本動畫的種類豐富多樣。有以淺香守生為代表的美少女動畫,作品有《魔卡少女櫻》(1998年)、《Chobits》(2002年)、《GALAXY ANGEL》(2001年);有以大地丙太郎為代表的搞笑動畫,作品有《邪流丸》(1998年)、《水果籃子》(2000年);另外,押井守創作的《攻殼機動隊》(1995年),自成一種風格,以得到觀眾的認可;今敏創作的《千年女優》(2002年),採用了撲朔迷離的敘事手法,探索了一種全新的動畫表達方式。總之,日本動畫以「機器人」、「美少女」為契點,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深具自身民族特色的動畫之路。
據統計,1960-2001年,日本共出產電影版和電視版的動畫片2403部,其中電影版901部,電視版1502部。日本的動畫製作公司群雄林立,其中的代表為東映動畫、吉卜力工作室、GANIAX、Sunrise等。
此外,還有日本key社的AVG幫助下的動畫片《kanon》、《air》、《clannad》、《Angel Beats》、《Little Busters》等動畫片。
發展階段:
「二戰」後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漫畫在日本的社會地位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在不斷變化。手冢治蟲把日本現代漫畫發展劃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二戰後的頭十年):「玩具時代」,漫畫只是供孩子娛樂的道具。
第二階段:「清除時代」,漫畫被視為低俗淺薄的讀物。
第三階段:「點心時代「,父母和教師勉強允許孩子可以在不妨礙學習的條件下看一點漫畫。
第四階段:「主食時代」,1963年TV動畫《鐵臂阿童木》在電視上連續放映,許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觀看,漫畫得到社會肯定。
第五階段(二十世紀70~80年代中期):「空氣時代」,漫畫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階段(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記號時代」,漫畫成為青少年之間相互溝通的記號。
興旺原因: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日本動畫產業的興起與發達,和東方民族天生排斥自我的特性有很大關系,這種民族特徵直接提高了日本對動漫產業的重視程度,詳情見參考資料《當動畫超越真實》 。
另一方面,日本社會是一個高度繁忙的社會,許多日本人,尤其是年輕人,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充滿對美好生活嚮往和帶有各種神奇幻想的動畫就成了年輕人減壓與放鬆自己的絕佳方式。
按類型分類:
情感;推理;動作;戰爭;後宮;寵物;歷史;搞笑;機戰;少年;冒險;治癒;童話;格鬥;
少女;懸疑;科幻;競技;社會;神魔;熱血;校園;耽美;原創;魔法;教育;恐怖;驚悚;
政治;哲理;經典;勵志;倫理;惡搞;血腥;言情
按版本分類:
電視動畫:電視頻道上播映的動畫作品。
劇場動畫:影院公映的動畫作品,是日本動畫按傳播方式分類的一種,在中國又被稱為電影版。
OVA(OAD):原創動畫錄影帶,其中OVA是單獨發售,OAD是隨書發售的。
動漫音樂:一部動漫作品中的音樂,包括主題音樂和背景音樂。

『肆』 皮影木偶簡介

中國皮影藝術簡介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中國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布幕,觀看一種平面偶人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場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
皮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它的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耒,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所以流傳甚廣。不僅如此,皮影戲還對國內外文化藝術的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戲曲劇種,就是從各路皮影戲唱腔中派生出來的。中國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戲的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都起過先導作用。西方世界從十八世紀的歌德到後來的卓別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對中國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過高度的評價。建國後,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戲來招待國內外賓客。然而,皮影戲藝術在遭遇「文革」劫難之後,瀕危的處境至今未能扭轉。
至於皮影戲中人物、景物的造型與製作,卻又是屬於我國的民間美術范疇。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裡也是獨樹一幟。它為了適應皮影戲的幕影表現形式,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其臉譜與服飾造型生動而形象,誇張而幽默。或純朴而粗獷,或細膩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艷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製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皮影人製品(簡稱影人)不只是用於皮影戲的演出,而且每個人都可以用雙手耍玩娛樂,還可以置於窗前或白牆之上,作為室內藝術裝飾。由於皮影造型古樸典雅,民族氣味濃厚,既具有藝術欣賞性又有收藏價值,所以國內外很多博物館、收藏家、藝術工作者和皮影愛好者都藏有中國皮影。在國際交往中,也常有國人以中國皮影為上等禮品贈與國際友人
給個網站,上邊介紹的很全http://www.chineseshadow.com/index.jsp

木偶,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來表演的戲劇叫木偶戲。
木偶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最早的木偶可能與奴隸社會的喪葬俑有關。1978年山東萊西縣漢墓的發掘發現;使我們看到漢代製作的可坐、可立、可跪、可靈活操縱的木偶實物,這也證實了《列子·湯問》記載的「偃師造神奇木偶」和《樂府雜錄》記載的「陳平用木偶美人解冒頓圍困劉邦」故事的可能性。據唐杜佑《通典》記載:「窟儡子,亦曰魁儡子,作偶人以戲,善歌舞,本喪家樂也,漢末始用之於嘉會」。這說明到了漢末,已有了喪葬、嘉會並用,且具表演功能的木偶。到了隋代,木偶的製作高度發達,已從演百戲(古代雜技的總稱)、歌舞發展到表演故事片斷,形成了木偶戲的雛形(詳見《大業拾遺記》)。唐代,木偶藝術日漸成熟、高超。據《明皇雜錄》載:唐玄宗被李輔國迫遷西內時,曾作過一首詠吟傀儡的詩:「刻木牽線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一說此詩為梁鋥作),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當時木偶戲的逼真及觀賞者的感受。封演撰《封氏見聞記》載:唐「大歷中,太原節度使辛雲京葬日,諸道節度使人修祭。范陽祭盤最為高大,刻木為尉遲鄂公突厥斗將之戲,機關動作,不異於生,……又設項羽與漢高祖會鴻門之像,良久乃畢」。由此可見,唐代木偶不但成為表演完整故事,可供人們欣賞的藝術形式(盡管它還不時的為喪葬服務),而且已發展到「閭市盛行焉」(見杜佑《通典》)。宋元時期是木偶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據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當時汴京開封瓦舍(宋代城市裡娛樂場所集中的地方。作者注)很多,其中最大的有「大小勾欄(百戲雜劇演出場所。作者注)50餘座」,「可容數千人」。
木偶戲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戲曲形式。 中國的木偶戲興起於漢代,至唐代有了新的發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戲。宋代是我國木偶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木偶的製作工藝和操縱技藝進一步成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明代木偶戲已流行全國各地,經濟發達的南方各省區木偶戲更為繁榮,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說。清代以後木偶戲進入全盛時期,不僅流行范圍廣,而且演出的聲腔也日益增多,出現了遼西木偶戲、漳州布袋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邵陽布袋木偶戲、高州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川北大木偶戲、石阡木偶戲、陽提線木偶戲、泰順葯發木偶戲、臨高人偶戲等分支。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為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葯發木偶五種

『伍』 國內和國外有哪些傳統的游戲,文化,工藝像魯班鎖的榫卯工藝什麼的,傳統的機關術什麼的。

建築算么,,

『陸』 皮影戲起源於何時

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發祥於中國陝西,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顧名思義,皮影是採用皮革為材料製成的,出於堅固性和透明性的考慮,又以牛皮和驢皮為佳。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正是由於這些特殊的材質,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後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顯得瑰麗而晶瑩剔透,具有獨特的美感。沿襲傳統戲曲的習慣,皮影人物被劃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個類別,更加特別的是,每個人物都由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十一件連綴組成,表演者通過控制人物脖領前的一根主桿和在兩手端處的兩根耍桿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
中國皮影戲起源於何時,因文獻不足,無法確知。可確定的是最遲在北宋時,中國影戲已極成熟,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尚未發展成熟之際,宋代的影戲已能表演完整、生動的三國故事,一些記載宋人生活的著作如《東京夢華錄》、《夢粱錄》、《武林舊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戲的盛況,除了一些有名的藝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繪革社」的影戲組織出現。宋代以後至明清,影戲一直盛行,受到宮廷和民間的喜愛,普及全國各地,與各地曲藝、語言、習俗結合,發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戲藝術。

『柒』 皮影戲是不是傳統節日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 部》:「年,谷熟 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 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 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路神生日(元月初五):
元月初五,「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 「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 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 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 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 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 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填倉節(正月二十五):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

「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歷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

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這一天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穀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撤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糧囤形狀,並在裡面放一些五穀雜糧,象徵五穀豐登。按照民間傳說,正月二十五填倉,是為了紀念一位好心的無名氏倉官。

◎正月晦:
農歷每月的最後一天稱為晦日,此日無月,正月的晦日受到先民格外的重視,被當做一個節日來過,稱為「晦節」或「正月晦」。唐代,正月晦日還曾與三月三日、 九月九日並稱「三令節」,成為一個盛大的節日。三令節時,士女泛舟游樂,在水濱舉行盛大飲宴,皇帝也賞賜群臣、與百官同樂。

正月晦也與「送窮」這一風俗密切相關。送窮習俗源於有關「窮神」(即窮鬼)的傳說。《四時寶鑒》記載:「高陽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棄破 衣,是日祝於巷,曰除貧也。」高陽氏,即傳說中炎黃聯盟的首領顓頊.《文宗備問》雲:「昔顓帝時,宮中生一子,性不著完衣,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 著,宮中號為窮子。其後以正月晦日死,宮人葬之。相謂曰『今日送窮子也』。」

◎中和節(二月初一):
二月初一為中和節,這是有確切記載的在唐代確立的節日,後來不復存在。但民間仍以二月朔為節,那就是太陽的生日。民間認為,農歷二月初一是太陽星君誕辰,太陽星君即太陽神,與月亮神太陰星君相對,亦稱炎火帝君。人們出 於對太陽神的崇拜和農業生產的需求,祭祀太陽星君。這種習俗源於上古,當時曾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國家典禮。祭祀太陽星君一般用太陽糕,也叫「太陽雞 糕」,因為俗傳太陽中有雄雞(或說烏鴉)。清代祭太陽習俗特別盛行,太陽糕也成為一種節物。

◎春社日: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無定日,先秦、漢、魏、晉各代擇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
春社日時在農歷二月初一,祭祀土神,祈求豐收,有飲中和酒、宜春酒的習俗,說是可以醫治耳疾,因而人們又稱之為「治聾酒」。宋代李在詩中寫道:「社翁今日沒心情,為乏治聾酒一瓶。惱亂玉堂將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廳」。

◎春龍節(二月初二):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花朝節:
花朝節又稱「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農歷二月初二舉行,也有十月十二、十月十五元宵節的。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游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

◎寒食節:
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的前一、二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紀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清明: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 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 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 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上巳節(三月初三):
上巳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上巳」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周禮》鄭玄註: 「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在流行。上巳節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 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當時的情形。
古代上巳節活動:
祓除畔浴,修禊之事。
流觴曲水,是文人臨水宴飲、吟詩做賦的節日,最著名的是王羲之蘭亭之會。
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
春遊踏青,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大好時機,此時野合,有所不禁。近世仍未絕跡,《善化縣治》中就有記載。
宋代以後,上巳節風俗漸漸衰微。

◎立夏節:
立夏節在立夏日。古代有「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祝融」的儀式。近代民間,有嘗新和秤人之習,此日人們把將熟之小 麥、大麥穗在火上烤熟吃,以享新麥之鮮;或用秤秤人之輕重以祈福。立夏節民間嚴禁家人坐在門檻上。許多人還習以立夏日的陰睛測一年的豐歉,認為立夏時下場 雨最好,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

◎端午(五月初五):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 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 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 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 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夏至節:
在農歷芒種後十五天為夏至,該日日照最長至終極,北半球白晝從此漸短。農歷夏至是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時河南民間多以食涼面條為慶,俗稱「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節在漢代已有,宋代官員還放假三天。

◎雨節(五月十三):
五月十三日為雨節,又稱下雨節、竹醉日,傳說是黃帝誕辰。山東民間又傳說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鄄城傳說,這天還是關公單刀赴會之日,赴會之前要磨刀。梁山傳說此日「關公磨刀斬小妖」。臨沂傳說,這一天一般都有雷聲,乃是關老爺的霍霍磨刀聲。淄川傳說,「五月十三,關老爺磨刀殺許三。」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這天往往下雨,所以民謠唱道:「大旱不過五月十三。」
民間以為,如果五月十三這天不下雨,而且驕陽似火,說明這一年一定是大旱之年。舊時,一些地區往往舉行祈雨儀式,以鄆城最為隆重。鄆城上至知縣,下至百姓,都要參加祈雨儀式。縣志記載,從明代以來,有幾十個知縣祈過雨。民間祈雨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是請大王、佛爺和關老爺顯靈。民間把宋代因不滿賈似道當政投水而死的謝緒尊為大王。據說,他生時關心人民疾苦,死後,百姓有求必應。請大王顯靈的儀式十分別致,人們把一條小蛇放在鋪著黃表紙的盤子里,供在神棚里,然後焚香燒紙,叩頭祈禱。請關老爺顯靈的儀式比較復雜,也比較常見,把關帝塑像搬到烈日下曝曬一段時間,然後用水澆濕塑像。如果塑像太大,不易搬動,就代之以「掃佛」等活動。

◎分龍節(五月二十):
夏歷五月二十是分龍節。現在通常的看法都認為這是毛南族和畲族的節日,其實華夏民族的分龍日才是正源。據考證,分龍節最早來源於遠古的祈雨方式--雩舞。《周禮•司巫》:「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論語•先進》:「風乎舞雩」。古人認為,翡翠鳥能預知雨水。頭戴翡翠鳥羽毛做成的羽冠,即是用一種巫術的方式,呼由東方七宿組成的龍喚雷雨的到來。
《左傳》雲:「龍見而雨」。這里的「龍」,即東方七宿組成的「龍」。《左傳》:「建巳之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雨而 大,故祭天,遠為百穀祈膏雨。」龍星從出現至消失,至少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這段時間正是播種前後地里急需雨水的季節,分龍節很可能與古代「龍」星出現 前後的「舞雩」習俗有關。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原來生活在一起的五條龍都要分開,各主一方晴雨。如果這一天還不下雨,人們就會考慮是否需要祈雨。宋代已有 此節,民間認為分龍日次日如雨,則多大水。民諺雲,二十分龍廿一雨,石頭縫里都是米。江南地區有以此日演習救火之俗。
分龍節復興,最有意義的是雩舞等巫儀民俗舞蹈的整理和保存。「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中的這段記述展示了往日華夏巫儀民俗的興盛和豐富多彩,建議政府積極為民眾發掘、整理雩舞、商羊舞等經典的華夏儺舞,作為分龍節的民俗展示活動。

◎天貺節(六月初六):
天貺節起源於宋真宗趙恆。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

天貺節的民俗活動,雖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地方還有殘余。江蘇東台縣人,在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並吃一種用麵粉攙和糖油製成的糕屑,有 「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說法。還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俗諺。「紅綠」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此諺的後一句,又作「家家曬龍袍」,在揚州有個解 釋,說乾隆皇帝在揚州巡遊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濕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換,只好等待雨過天晴,將濕衣曬干再穿,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曬龍 袍」之說。江南地區,經過了黃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來曬一曬,可免霉爛。此外還有給貓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所有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曬幹了,方才保存下來。因此寺院藏經也在這一天翻檢曝曬。

「六月六,請姑姑」。過去,每逢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的風俗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所以這一天也是「姑姑節」。

◎觀蓮節(六月二十四):
夏歷每年六月二十四是觀蓮節(2006.07.19),民間以此日為荷誕,即荷花生日。水鄉澤國的江南一帶,此日是舉家賞荷觀蓮的盛大民俗節日,泛舟賞荷,笙歌如沸,流傳數代,遍染荷香,成為漢民族最優美浪漫的節日之一。

◎七夕(七月初七):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 「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 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 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 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中元節(七月十五):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為 「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 「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一年以上者燒老包。

◎地藏節(七月三十):
農歷七月三十是一個宗教節日,名為「地藏節」。

地藏是在釋迦既滅以後,彌勒佛未生以前,世間眾生賴以救苦的一尊菩薩,地藏王曾經發誓要在普渡眾生以後始願成佛,因此常常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救助苦難。有的佛書上說地藏王就是閻羅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現的陰司主宰。

在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別是南京的清涼山相傳為地藏菩薩修煉之所,從月初起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到二十五 日以後尤為興旺,清涼山上下遊人很多,到處設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種各樣,一直到月底過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蓋山門」。

◎天醫節(八月初一):
八月初一,宋代以為天醫節,祭黃帝、岐伯。傳說黃帝咨於岐伯,人間始有醫書,後因以為神。早在南北朝時期,民間即有收集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炙的風俗,天醫節當因此而來。這一天山東民間也有天炙的習俗,早期用露水和硃砂,後來用露水研墨,點兒童的額頭或胸腹,多行於魯北和膠東地區。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採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時分用上好墨研磨成汁,然後使筷子沾墨點兒童的心窩及四周,謂之「點百病」。臨朐一帶,八月朔采豆棵上的露水儲存起來,據說這是龍的汗水,用來做飯可以醫治百病。當地還有用這露水和老桃葉作桃葉膏的習俗,凌晨(日出前),用一塊潔凈的布,到豆地里采露水,把露水和老桃葉一起放到鍋里,以破布鞋底為燃料,將桃葉熬成汁,撈出渣子,再將桃葉熬成稠糊,這就是桃葉膏。桃葉膏治療腹中郁積病,十分有效。沂南有采馬齒莧的習俗,據說這天採的馬齒莧,可以治痢疾。
濟南地區農村在這天吃黍米,叫作「來豐糕糜」,魯西北地區叫「來豐糕」,陽信一帶還獻糕祭場,以祈豐年。天醫節忌雨喜晴,農諺說:「八月初一下一陣,
旱到來年五月盡。」意思是此日下雨,來年必定春旱。

◎中秋(八月十五):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 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 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 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重陽(九月初九):
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 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

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祭祖節(十月初一):
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祀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們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

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下元節(十月十五):
農歷十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 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歷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 辰,俗謂是日,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為人解厄。《中華風俗志》也有記載:「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 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 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又河北《宣化縣新志》:「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 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於道教用爐煉丹。

◎臘八節(臘月初八):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成道節」。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 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 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冬至: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 「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 「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 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尾牙節(臘月十六):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東南沿海一些地區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二月二日為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臘月十六日的做牙是 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一天,百姓家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還要在門前設 長凳,供上五味碗,燒經衣、銀紙,以祭拜地基主(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以前,如果老闆在來年不準備續聘的 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准他,暗示解聘之意。不過,這種風俗已漸絕跡。除了近年來日益盛行的尾牙聚餐外,按傳統習俗,全家人都圍聚在一起「食尾牙」。主 要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潤餅系以潤餅皮卷包豆芽菜、筍絲、豆於、蒜頭、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醬等多種食料。刈包里包的食物則是三層肉、鹹菜、筍干、香 菜、花生粉等,都是美味可口的鄉土食品。

◎祭灶節(臘月二十三):
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 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 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除夕(臘月三十):
農歷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分享

『捌』 皮影的美術特點

皮影戲表演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中國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皮影戲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製品的通用稱謂。中國皮影藝術,是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巧妙結合而成的獨特藝術品種,是中華民族藝術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顆精巧的明珠。

皮影戲是讓觀眾通過白色布幕,觀看一種平面偶人表演的燈影來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場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用手工,刀雕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

皮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它的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耒,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所以流傳甚廣。不僅如此,皮影戲還對國內外文化藝術的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戲曲劇種,就是從各路皮影戲唱腔中派生出來的。中國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原理,以及皮影戲的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都起過先導作用。西方世界從十八世紀的歌德到後來的卓別林等世界文化名人,對中國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過高度的評價。建國後,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也曾多次以皮影戲來招待國內外賓客。然而,皮影戲藝術在遭遇「文革」劫難之後,瀕危的處境至今未能扭轉。

至於皮影戲中人物、景物的造型與製作,卻又是屬於我國的民間美術范疇。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裡也是獨樹一幟。它為了適應皮影戲的幕影表現形式,採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其臉譜與服飾造型生動而形象,誇張而幽默。或純朴而粗獷,或細膩而浪漫。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艷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製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皮影人製品(簡稱影人)不只是用於皮影戲的演出,而且每個人都可以用雙手耍玩娛樂,還可以置於窗前或白牆之上,作為室內藝術裝飾。由於皮影造型古樸典雅,民族氣味濃厚,既具有藝術欣賞性又有收藏價值,所以國內外很多博物館、收藏家、藝術工作者和皮影愛好者都藏有中國皮影。在國際交往中,也常有國人以中國皮影為上等禮品贈與國際友人。

概述

皮影的起源與發展

根據已故文學家孫楷第先生考據,皮影戲始於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時期(公元七世紀-八世紀)。當時是為佛教宣示輪回報應的佛法服務的。寺院中的俗講僧在超渡亡靈時,用影人作為死者的靈魂。

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與說唱藝術結合,成為當時興盛的市民文藝之一種,宋人高承著《事物紀原》說:「仁宗時,市人有能談三國事者,或采其說加緣飾作影人,始為魏、蜀、吳三分戰事之像,至今傳焉。」

宋代的《都城紀勝》一書中還介紹了影戲製做材料的演變和表演的內容:「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鏤,後用彩色皮(羊皮)為之,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這里所說京師人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今開封市)。宋代著名風俗畫家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汴梁的市井游樂中,就有傀儡影戲之類。

宋代影戲相當繁盛還表現在製做鏤刻影人的藝人,成為見於記載的專門行業。宋《武林舊事》有「小徑紀」一項,記載有「鏃影人」即刻鏤影人的行業。「武林」是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的別稱,這說明從北宋至南宋,影戲又有了新的發展。因為需要眾多,才會有專門刻鏤影人的行業。當時影戲還有不同的種類,《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章說:「丁儀、瘦吉等弄『喬影戲』(滑稽影)」;《都城紀勝》「雜手藝」條說:「有『手影戲』一種」;《武林舊事》元夕條雲:「或戲於小樓,以人為『大影戲』,兒童喧呼,終夕不絕」。在南曲曲譜中有「大影戲」曲調一種。

「喬」字在當時作「偽裝」解,瓦子諸藝中有「喬相撲」一種,就是滑稽摔跤,「喬影戲」可能是由真人模擬影人的動作形式,做出種種滑稽可笑的樣子,引人發笑。如果當時的影戲不是極為喜聞樂見,就難有「喬影戲」之說。

「手影戲」從字面講可能是以手的各種形象表現各種影象,可能是今天人們利用燈光,在粉壁上,以雙手變化,在燈光投影下做出各種動物形象的游戲表演,也可能是手上表演的小形影戲。

「大影戲」明確說明是以「人為」之的表演,從這段記載可以推想,宋元時代一些戲曲從傀儡、影戲中吸收動作和音樂滋養的情況。

元代統治者把影戲做為宮廷和軍中娛樂,成吉思汗的大軍,遠徵到歐亞大陸的廣大地區,中國的影戲也被傳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國家,後來又輾轉傳入土耳其。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有流傳。十四世紀初,波斯有位歷史學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記載一段有趣的影戲交流史料:「當成吉思汗的兒子繼承大統的時候,曾派遣演員去波斯講演一種藏在幕後的戲曲」(即為影戲)。

明代影戲繼續在都市和村鎮流行,它不只受到廣大下層民眾喜愛,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從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說《剪燈新話》的作者瞿佑的一首詠贊影戲的詩中,可見一斑。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明代影戲還保存著宋代講史的傳統,這段影戲表演的就是公元前三世紀劉邦和項羽爭奪中央領導權的戰爭——楚漢相爭的史實:

南瓦新開影戲場,堂明燈燭照興亡。

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說霸王。

清代,特別是清末民初,20世紀初葉,皮影戲在中國廣大地區傳播開了,並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風格。

皮影戲的流傳與風格

皮影戲流傳的地域極為廣闊,最北到黑龍江省,最南到廣東省,西部到青海省都有皮影戲,中原地區陝西有牛皮娃娃影,江浙有羊皮影和山西有紙窗影。有的省區還有不同流派,如河北省就有西派和東派之分,西派為北京影,又稱蒲團影,東派為灤州影,也叫樂亭影或唐山影。

有的省區,在皮影造型上有共同特點外因唱腔和音樂,表演方法的不同又分別有不同的流派和流行地區,如陝西的皮影,按聲腔和流行的地區的不同就有「阿宮腔」、「八步景」、「碗碗腔」、「弦板腔」、「拍板皮影」、「商洛道情」、「關中道情」、「安康道情」、「陝北碗碗腔」、「安康越調」等的區別。如「拍板皮影」主要流行在陝西潼關、華陰一帶,又稱「老腔皮影」,據說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開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聲調豪放、激越,唱時幕後各人分任劇中角色,惟挑竿的為唱者之主,其他人員幫腔。樂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緊張時,一人用力拍板節奏,形成特色,故稱「拍板皮影」。所演劇目多為表現「春秋戰國」和「三國」歷史故事為主,無才子佳人戲。

「弦板腔」主要流行於陝西咸陽、乾縣、禮縣、禮泉、興平、寶雞、鳳翔等地以及甘肅東部地區。據說清代嘉慶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間流傳。唱腔有「慢板」、「緊板」、「滾板」、「氣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劇目有500多本,現已整理出350本,武戲較文戲多,除「三國」、「列國」等連台本戲外,也有《碧玉簪》一類才子佳人戲。

「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陝西省華山北麓的華縣、華陰及大荔等地區。故亦名華劇。其音樂唱腔婉轉優美、柔和細致。樂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形如小銅鍾)、邊鼓、雲鼓、手鑼、大鑼、馬鑼、梆子、嗩吶、大號等。『碗碗』為其主要擊節樂器,故名「碗碗腔」。耍竿子者專管人物表演,不唱不白,彈月琴者兼打邊鼓、堂鼓、手鑼,並在幕內專唱和白,故名「前首」;掌二弦者兼管鐃鈸、哨吶、大號;敲碗碗者帶打梆子、大鑼、馬鑼、鉸子等,僅五人就可以唱全劇。挑竿者雙手掌竿,以作人、馬各種動作。文場動作與生人無異;武戲跌打廝殺,馬上馬下,極為生動。傳統劇目有250餘種。

從以上簡單例舉,即可以看出皮影戲在陝西一省內就有多種唱腔,多種流派的表演藝術,它的音樂吸收曲藝、戲曲,又滋補了戲曲與音樂的不足,流傳地域極為廣闊,各地的皮影戲都有獨特風格,實在是中國皮影戲獨具的特色,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

皮影戲的價值與貢獻

中國皮影藝術源於生活還於生活。它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由皮影藝術構成的文化氛圍,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國。皮影戲是我國走出國門、闖入世界最早的戲劇藝術。它自13世紀先後傳入亞歐各國到現在,都一直受到外國人的喜愛。早在1781年,德國文豪哥德就用皮影戲來慶賀他的生日,使得賓客驚喜不已。在土爾其,至今還盛行著皮影戲的傳統文娛活動。我國的皮影劇團每到國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贊譽。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觀賞的幕影藝術,國外學者公認中國皮影戲是近代發明電影的先行。

在國內,有《豬八戒吃西瓜》、《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紅軍橋》、《濟公鬥蟋蟀》、《漁童》等諸多美術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與動作技巧來製作的。有唐劇、華劇、隴劇、黃龍戲等十餘個地方戲,都是

在當地皮影戲曲調中直接派生出來的新劇種。皮影戲藝術還為戲劇舞台上創出了風趣幽默的「皮影步」和皮影造型技巧,為舞台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皮影戲音樂,是在不同地區分別融匯當地民族器樂、民間曲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唱腔豐富,韻律優美,板式靈活多變,在我國音樂領域里自成一體。它與其他樂種也起著互相取補、互相促進與提高的作用。

皮影戲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畫、佛像、戲曲臉譜、戲曲服裝、民俗裝束與剪紙等民間藝術的精髓,製作之生動精美,可引無數國內外人士、博物館垂涎。在人民大會堂里也有以皮影畫為裝飾的大型屏風,展示了我國民間皮影的藝術價值。

中國皮影藝術是中華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千餘年耒,她為中華大地生生不息的兒女增添了無數年節與豐收的喜悅,寄託了對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對未來無窮的嚮往。它是歷代廣大民眾的精神食糧。

過去在農村、廠礦、部隊、機關、學校都常有業余皮影戲社團組織,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

我國先民所發明的皮影戲,是利用幕影原理,將表演的影子與音樂伴湊和說唱配音聯合運用最早的一種視影藝術。國際電影史理論界公認,皮影戲藝術是後來發明電影的先導。

在當代的電影藝術中,皮影技術還為動畫製作提供了一種新的便捷工藝手段,為美術片創出了新品種。從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術片《豬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來部吸取皮影表現技法的美術片問世。

皮影戲自古也是隨軍的一種娛樂工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內皮影藝人也曾奔赴前線陣地進行慰問演出。在抗日戰爭和土改時期,不少皮影藝人配合時局編演新戲,成為宣傳革命的輕騎。

中國皮影藝術之中,還蘊涵著許多歷史信息。學者們可從中研究中國歷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問題。

皮影戲還是最早傳入西方的表演藝術。波斯的歷史學家雷士丹丁的記載,只是成吉斯汗大帝的軍隊在波斯演出影戲的情況。1767年法國一位名叫居阿羅德的傳教士,把中國皮影戲的全部形式和製作過程帶回法國,成為一種時髦的外來藝術,並且在此基礎上創造了法國的影戲,到1776年又間接傳入英國。

1774年,德國大詩人歌德(公元1749–1832年)曾在展覽會上向德國觀眾介紹中國皮影戲。他本人極為喜歡這一古老的東方藝術,1781年8月28日,在他32歲生日的時候,他以舉辦中國影戲演出來慶祝自己的生日,並以此招待來自王宮的貴賓。

十八世紀的外國傳教士帶走的是唐山和北京的皮影,他們開始是喜歡皮影戲的鏤刻藝術,做為中國民間的工藝美術品帶回去的,他們觀摩了皮影戲演出的獨特形式,更感興趣,於是就把皮影戲的整個操作方法介紹到本國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