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貧困戶安居工程
⑴ 談談如何做好扶貧攻堅工作
做到鼓足干勁。扶貧工作是一項真正關乎民生百姓,而又困難復雜的工作。從中央專政策到基層落屬實中間困難重重,這就要求扶貧幹部要有踏實肯乾的精神,要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干勁。拒絕虛假統計數字,真正做到走村入戶走訪貧困戶,拉近彼此距離獲得群眾信任,真實了解訴求,講解中央政策、產業補助等,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
做到善用巧勁。扶貧工作復雜繁瑣,如果沒有上級的有效支持,真正開展難度較大,基層幫扶幹部總是被一堆名目眾多的統計表格束縛,這就需要扶貧幹部善用巧勁,對常用工作數據做到了熟於心,才能輕松應對各類報表。此外,建立扶貧信息資料庫,在上級安排相關任務時,能迅速找到有關數據,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去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問題。同時,在工作中在扶貧工作中要學會累積經驗,善於總結,從數以千計的案例中提煉優秀經驗,總結失敗教訓。
⑵ 如何做好貧困戶一戶一就業的動員工作
就業,重要的民生工程。脫貧攻堅,是我們必須要打贏的一場重要戰役。解決就業,是變「輸血型」扶貧為「造血型」扶貧的重要方式,對於絕大多數貧困家庭來說,解決了就業,就能夠迅速擺脫貧困。
廣泛收集信息,搭建就業平台。配合縣扶貧部門開展貧困人口就業情況摸查工作,依據貧困人口數據信息,組織專門人員進村入戶,准確掌握貧困人口中已就業和有勞動能力、就業意願未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通過開展就業援助活動幫扶貧困勞動力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實現貧困大學生就業全安置、整合政府補貼類工作崗位安置就業、扶持發展脫貧工廠等載體吸納就業等舉措,確保有就業意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就業。
通過開展調研摸清轄區內適合居家就業的產業項目,挖掘有可分發回購業務的企業,並重點對轄區內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低收入人群和就業困難人員進行調查摸底,掌握他們對居家就業和培訓的需求情況,建立健全相關台賬;以鄉鎮(社區)為單位,根據當地產業發展實際,結合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低收入人群和就業困難人員的自身條件和實際需求,確定帶動居家就業的主要項目,原則上要實現「一鎮一品」、「一鎮一項」。各區(市、縣)至少要打造一個居家就業項目示範點。可重點引導從事家庭手工業(雕刻、刺綉、竹編、繪畫、飾品等工藝美術品製作、電子元件、服裝等產品加工裝配)、社區服務業(家庭服務業)、電子商務(網店經銷)、特色種養殖業等;鼓勵和支持企業帶動勞動者居家就業,把適於居家加工的產品、工序委託勞動者加工製作;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和群眾需求,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在市場優勢突出,產業基礎較好,群眾需求強烈的區域建立居家就業扶貧基地、居家就業扶貧車間,並逐步推廣;充分發揮企業和致富帶頭人、技術能人的引領作用,利用「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能人+基地十農戶」等模式,逐步提升居家就業產業的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水平。
同時,創新培訓模式,結合各鄉鎮(社區)確定的居家就業項目開展有特色有針對性的居家就業職業技能培訓,並納入當地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范圍,以培訓促進居家就業的數量和質量;培育壯大農村勞務經紀市場,充分發揮農村勞務經紀人掌握企業信息情況,積極引導企業將適合居家生產的產業鏈向鄉鎮(社區)轉移,帶動居家就業發展,並探索對農村勞務經紀人實行獎補的工作機制。
⑶ 如何做好扶貧工作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扶貧開發主要抓好三個重點即1、以實施整村推進為「切入點」 努力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2、以強化培訓為重點,努力促進貧困地區剩餘勞動力轉移,3、以扶持龍頭企業為「切入點」努力帶動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也就是「一體兩翼」。這三項工作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沒有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產業化調整結構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沒有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轉移和農業結構的調整,產業化扶貧這兩翼,貧困村和貧困農戶就富不起來。從今年開始,我們要按照「突出重點,縮短時間,加大投入,提高效益」的思路,對剩餘沒有解決溫飽低收入的貧困村,分期分批,集中力量,加大力度,整村推進。真正實現「抓一批,脫貧一批」的目標。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把加快整村推進作為扶貧開發的重點任務,作為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切實增強工作的務實性、主動性、創造性,要工作上加大力度,在資金上安排重點傾斜,在扶持進度上優先安排。以「九牛爬坡人人出力」的勁頭攻艱克難。根據此戰略目標,結合我辦的業務范圍,和鹽、同、紅、扁擔溝吊庄管理區的扶貧開發的實際和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我認為,把扶貧工作拓展到農戶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實行產業化扶貧無疑是做好新形勢下扶貧工作的最佳選擇。
一、實施產業化扶貧必須面向市場,大力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實施產業化扶貧,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於改變傳統的就生產抓生產、就農業抓農業、就扶貧抓扶貧的工作模式,真正實現由."救濟扶貧"到「開發式扶貧」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產業化扶貧的關鍵是選准產業化發展項目。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當前大宗農副產品已明顯過剩,靠單純的糧食生產和傳統的種養項目難以保證農民穩定增收。同時,從近幾年農民增收情況看,農民收入增長的增長點已逐漸由農業向非農產業轉移。據統計,近年來全市農民純收人中,農業所佔份額下降,非農產業卻直線增加。因此,在扶貧項目選擇上,一方面要在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上下功夫,挖掘農業增收的內部潛力。按照面向市場、效益優先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調整農業結構,新上一批市場前景好、增收潛力大的農業扶貧項目,逐步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形成規模效應,增加農民收入。鹽同紅一線的貧困群眾已經創出了自己的品牌,比如:同心縣的「三紅一綠一黃一黑」(紅棗、紅蔥、枸杞;一綠是地模西瓜;一黃是馬鈴薯,一黑是「油葵」「三駕馬車」一起拉即1、是三紅一綠一黃一黑;2、是草畜產業;3、是勞務輸出,著力打造農業特色品牌,尤其以 建立「三紅」種植基地即4萬畝,枸杞800畝,地膜西瓜6.5萬畝和馬鈴薯28萬畝和油葵6萬畝最為突出。而鹽池也創出了自己特色品牌的八大產業:1、是以皮毛、肉絨為主的畜產品加工業,2、是以苜宿、檸條為主的草產業,3、是石油為主的鑽采業4、是煤炭、金屬鎂為主的礦產業、5、是以水泥、石膏為主的建材業、6、以甘草、苦豆子為主的葯材產業,7、是以蜂蜜、蕎麥為主的綠色保健食品業和生態旅遊業。因此扶貧項目的選擇應定位在實施生物工程、發展綠色食品上,重點實施三大扶貧項目,即以甘草、苦豆子為主的中葯材、以三紅一綠一黃一黑為主的種植業等、以皮毛肉絨加工的三大主導產業,力爭5年內三大產業總產值達到農業總產值的30%以上。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非農產業,拓展新的增收空間。進一步抓好勞務輸出,努力種好「鐵桿樁稼」,今年上半年,吳忠市勞務輸出達5萬多人次,人均創收達2.1億元,為貧困戶增收奠定基礎。要圍繞農業興辦工業,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努力繁榮城鎮經濟,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同時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努力提高非農產業在農民收益中的比重。
二、實施產業化扶貧必須創新機制,強化服務
1、是創新扶貧資金投入和管理機制。扶貧資金的使用要堅持最大效益原則,發揮扶貧資金的引導功能,充分調動農戶自身投入的積極性,形成以農戶自己投入為主體,扶貧資金投入為導向,信貸、外資和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體系。使用扶貧資金不能 「撒胡椒面」,要把有限的資金用在良種引進比如:購買架子羊、基地建設,「龍頭」培植和信息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上。所有渠道下達的扶貧資金都要按照「用途不變,渠道不亂」的原則捆綁使用,確保扶貧資金發揮最佳效益。2、是創新項目實施的組織領導機制。在組織實施上,要抓大戶帶規模,抓基地促生產,抓「龍頭」促銷售,通過實行規劃落實;資金傾斜,科技指導;流通 聯結、領導幫扶等扶貧到村到戶的措施,抓點示範,培植一批種養加運專也大戶和專業村社,建設一批示範基地和龍頭企業,形成一批脫貧致富的扶貧典型,帶動產業化扶貧的健康發展。 三是政府要強化服務職能。要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通過政策引導、幫助規劃提供服務來解決農戶迫切需要解決的信息、資金、技術、市場等問題,著力為扶貧項目的實施創造優良環境。當前,尤其要建立好產業化扶貧的技術支撐和信息服務體系,保障扶貧項目的順利實施。
三、實施產業化扶貧必須真正培育產業化經營的「龍頭」
龍頭」是產業化扶貧的支撐,只有通過各類「龍頭」組織的帶動,促進產、加、銷相互銜接,才能真正形成一體化經營的格局。「龍頭」企業或組織的帶動作用,有利於提高農副產品的商品轉化率和產品附加值,加快產業化扶貧的實施步伐,提高扶貧效益。結合鹽同紅一線的實際, 要大力扶持兩種「龍頭」:一是「龍頭」企業。扶貧資金不僅要向生產基地、農民,而且要向一批龍頭企業傾斜。當前,是以皮毛、肉絨為主的畜產品加工業,2、是以苜宿、檸條為主的草產業,以甘草、苦豆子為主的葯材產業,這些龍頭企業,一方面要加大對企業改制力度,擴大規模,改進工藝,提高質量。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新建一批高科技龍頭企業。二是中介組織。要鼓勵農民按照自願的原則,通過資本、技術、人力、 物力、信息的聯合,組建各類專業協會和銷售流通組織。政府要大力加強引導、扶持,提高中介組織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促成「支部+協會+農戶」的模式逐漸形成,努力創造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新機制。達到環節銜接緊,協調運轉快,服務功能強,綜合效益高的目的,真正把一家一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結起來。
總之,一定要強化市場觀念,並且要用工業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和現代化技術改造傳統農業,使農業在工業的反哺中得到拓展,在市場的培育中趨於集約化,在科技的孵化中走向現代化。從而通過推動科技興農戰略,帶動產業化扶貧,進一步把產業化扶貧這篇文章做大做強,把產業化扶貧這盤棋走活,從而加快農民脫貧致富的步伐。
⑷ 如何提升貧困戶自身發展意願
1.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要從加強貧困村自身建設和改善經濟環境著手,提升貧困村自我發展能力,通過傳授農民致富本領,在普及農業實用技術同時,加強新型實用技術、標准化生產、農產品品牌意識、投資意識、質量意識、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知識的培訓,提高農民自我組織、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以此強化農民「造血」功能,讓貧困村發展從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
2.科學規劃,精準實施。一是進一步做好「摸底」。對扶貧對象進行再核實、再比對、在分析,確保扶貧對象底數清,錄入數據完整、真實、准確,制約貧困原因分析精準,找准貧困戶脫貧需求。二是做好科學規劃。根據每個貧困村致貧主要因素和根源,結合當地村情村貌實際,聘請具有相關資質機構進行評估和規劃,落實具體幫扶措施,做到村有發展目標,戶有致富項目,做到有放矢,杜絕千篇一律和隨波逐流。三是做好「產業發展」。以當地特色支柱產業為基礎,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制定針對性強,行之有效的脫貧產業;積極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業經紀人,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以此培育壯大市場競爭主體。
3.強化宣傳引領。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廣泛宣傳宣講黨的精準扶貧政策,讓貧困群眾了解黨的工作方針、工作辦法、工作措施,樹立「脫貧」信心、決心,增強主觀能動性。二是幹部結對幫扶。堅持政府主導、部門主幫、幹部主動「三方聯動」,構建社會扶貧責任體系,將幹部駐村幫扶和萬名幹部直接聯系幫扶緊密結合,通過「1+1」、「1+N」形式實現全覆蓋,並落實嚴格責任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三是榜樣引領示範。樹立脫貧致富典型,發揮榜樣作用,優先扶持培養一批脫貧致富能手,在群眾中樹立帶頭脫貧致富、引領致富榜樣,用身邊的先進典型對貧困戶起到帶頭、示範、教育的作用。
4.提升幹部隊伍和農民整體素質。一是狠抓村級幹部隊伍建設。要通過組織和群眾結合,真正遴選出懂經營、善管理、年富力強、有責任感和事業心,能帶領一方群眾共同致富的能人進村級班子,並加強對他們的思想引導。同時,建立扶貧攻堅目標管理機制和工作激勵機制,以此建立村幹部的凝聚力和公信力。二是狠抓提升農民整體素質。加強對農村基礎教育投入,在保障農村貧困學生接受普及教育同時,對貧困學生給予生活補助,確保貧困村適齡人員受到相應的文化教育。讓貧困村真正走出 「貧困—低教育—再貧困」的怪圈,杜絕貧困文化和貧困現象的代際傳承。
⑸ 如何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動態管理
為確保高質量、高標准完成貧困戶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保康縣進一步強化責任、查漏補缺、嚴格規程、再加措施、再加力度確保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再上新台階。
一是強化責任,主動作為,思想認識要再提高。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敏感度高的系統工程。各鄉鎮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項目辦主任是第一責任人,把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當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為鄉鎮分管領導當好參謀,切實把建檔立卡工作抓好、抓實,尤其要注重抓好村級檔案的規范工作,健全基礎數據,夯實工作基礎,為爭取各項資金及優惠政策鋪平道路。
二是查漏補缺,提升標准,各種檔案要再規范。各鄉鎮要根據檢查組反饋的意見,認真組織一次工作自查,全面查漏補缺,及時糾偏改錯。按照貧困戶檔案目錄要求,進一步檢查所在鄉鎮、村檔案資料,查找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錯誤;村要高標准地建好紙質檔案,紙質檔案要與電子檔案相符一致,確保檔案資料與檔案目錄一致,有條件的村和重點村必須有電子檔案,並配備扶貧專櫃。
三是嚴格規程,動態管理,基礎工作要再扎實。要健全完善縣、鎮、村協調一致、資源共享的扶貧檔案管理體系,真正形成"四有":戶有卡(農戶登記表)、村有冊(按檔案目錄將資料收集裝訂成冊)、鎮有檔(建立電子檔、紙質台帳)、縣有庫(資料庫)、"三專":專盒(縣扶貧辦統一印置的檔案盒)、專櫃(扶貧檔案專櫃)、專人(專門負責保管的人員)的工作格局,有的放矢為實施扶貧到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要加強對村會計的業務培訓指導,強化扶貧建檔立卡的動態管理,形成常態化、機制化、規范化的態勢。
⑹ 貧困戶的具體條件是什麼如何辦理
貧困戶的界定,可以參照下面標准:1.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回2.相對貧困答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5.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6.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7.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⑺ 如何做好睏難戶工作
首先,要激發貧困戶銳意進取的鬥志。在幫扶工作中我們發現,扶貧幫困,首要任務是要喚起貧困經營戶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們要積極地與貧困戶進行溝通,為其規劃人生藍圖,制定一系列幫扶措施。針對貧困戶的生活和思想現狀,不拋棄、不放棄,派專人對其進行教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加大黨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煙草行業對扶貧幫困政策的宣傳力度,讓貧困戶產生強烈的社會歸屬感,榮辱感,幸福感。二是要經常性地與貧困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探討人生價值和生命真諦,尋找貧困戶自身的優勢,助其摒棄悲觀厭世的消極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三是要使貧困戶清楚意識到外在的幫扶只是一時的,只有堅定信心,自身強大,擁有一技之長,奮發有為,才可以徹底擺脫貧困,邁向終生的富裕。只有貧困戶自身擁有勇往直前的決心,克服困難的信心,幫扶工作才能夠取得更大的成效。
其次,要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是改進幹部工作作風、增進同人民群眾感情的重要手段,是化解群眾疾苦、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手段,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舉措,黨員幹部在這項工作當中具有義不容辭的帶頭表率作用。一是要建立完善黨員幫扶制度,形成工作長效機制。確定貧困戶幫扶的范圍及標准,採取組織安排或黨員幹部個人選擇的方法結成對子,可以一對一,可以多對一,也可以一對多。二是對不同的貧困戶採取不同的幫扶措施,生活困難的給予物質上幫助,染病抱恙的給予生活上照顧,學習工作上有困難的給予幫助指導。三是做好幫扶情況反饋工作。黨組織要經常通過發放意見反饋卡或調查訪問等途徑向貧困戶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給黨員幹部提醒指導,幫助他們改進工作措施和工作方法,實行動態管理考核。
再次,要切實提高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國家局卷煙上水平號角早已響亮吹響,結合當下推進的「235」教育實踐活動,乃至株洲煙草提出的建設「四個株煙」的宏偉藍圖,以及株洲煙草宣貫的企業「容」文化理念,都應該與貧困經營戶結對幫扶工作緊密地聯系起來。理論源自於實踐,與實際工作沒有掛鉤的口號都是空洞的,是經不起檢驗的。因此,在幫扶工作當中,我們一是要提升貧困戶的卷煙經營能力。及時傳遞卷煙貨源供應資訊,加強貧困戶的卷煙經營指導並提高其品牌培育意識。對其中成長較快的貧困戶要樹為典型,發揮其功能輻射作用,以其成功經驗帶動其他貧困戶共同進步。二是定期與貧困戶舉行面對面交流座談會,就破解貧困戶經營能力提升的瓶頸等課題進行探討,制定解決的相關辦法,明確往後的幫扶工作思路。同時,貧困戶也可以為煙草的發展建言獻策,與企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實現客我雙贏。三是為貧困戶建立幫扶檔案。詳實記錄貧困戶的自然情況,以及卷煙經營能力現狀等基本信息,並有針對性地對貧困戶每一時期的進步狀況進行客觀仔細描述,作為幫扶措施實施的重要依據,為確保幫扶工作取得實效提供有力保證。
總之,貧困經營戶幫扶工作不止是單單地響應一次號召,踐行一次活動,而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想取得實際成效,離不開貧困戶自身的積極進取心、黨員幹部的率先垂範,以及貧困戶卷煙經營能力的提升。只有凝心聚力、共謀發展,才能使「扶貧幫困」的帆船在正確的航道上平穩地航行,到達成功的彼岸。
⑻ 淺談如何做好扶貧工作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要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首要的是打好基礎,要逐縣調研,逐鄉調查,逐村摸底,逐戶走訪,逐人核對,澄清底子,建檔立卡,做實台賬,應扶盡扶。要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該扶持的人口請進來,把不該扶持的人口甄別出去,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建立健全縣、鄉、村、戶脫貧檔案和貧困戶脫貧認定機制,加強檢測督查,嚴格審核把關,認定一個、扶持一個、脫貧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返貧的要重新錄入,做到扶貧到人,脫貧到人,有進有出,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假扶貧、被脫貧、數字扶貧、宣布脫貧現象的發生。
其次是扶貧措施要實。
一是帶著細心去走訪,做到有的放矢。走訪戶前,要認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況以及走訪的群眾類型(五保,低保,扶貧戶,勞動力情況等)。群眾對政策的知曉了解情況。
二是帶著誠心去走訪,做到將心比心。在走訪過程中,盡可能地到群眾家中看一看,聽一聽,採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請教的語氣,重點了解群眾家庭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群眾要實話實說。對於有些群眾當面不情願說的話,可留下公示的電話,希望能聽到他們的真實聲音和期盼。
三是在走訪過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生活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因病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群眾年老、身邊無人照料、房屋破舊、生活貧苦),要在走訪時一 一進行了解記錄。
四是要調整好心態。在走訪困難群眾時候,要將群眾當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
五是要改變工作作風。在處理困難群眾問題時候,要結合有關政策的基礎下,要有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講兩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兩次,三次,來調處解決問題。
⑼ 如何進一步做好扶貧工作
扶貧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是生活上扶貧,就是通過民政求助、危改政策、醫療保障、教育補助、等措施,讓貧困戶可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不發生餓死、冷死、無錢醫病病死等現象。二是生產上扶貧,通過教育培訓引導貧困戶發展生產,自力更新,脫貧致富。第一種扶貧方式是輸血式的扶貧,見效快,但失效也快,對於無勞動力貧困戶可以長期使用,對於有勞動力貧困戶不易長期使用。為了使貧困戶有效脫貧,使用第二種扶貧方式是最有效的。貧困戶現在缺的不是生活用品,缺的是獨立生活的勇氣和技能。
做好扶貧工作,我建議:
調整幫扶責任人組成,從生產上扶貧。正如文中第一個問題中提到的,現在的幫扶責任人大部分來自於機關單位,對農業生產不熟悉,只能從生活上去幫扶。為了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建議在村裡選一些種養能人、經營能手與貧困戶結成對子,可以是一對多的形式,一戶帶若干戶脫貧。因為都是同村人,相互都認識,幫扶起來很方便。另外,由於這些種養能手熟悉村的自然條件,知道養什麼、種什麼可以得到最大效益,因此由他們來指導貧困戶發展生產最合適。而機關單位的幫扶責任人可以根據需要,幫助購買一些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等,可以不經常入戶。
制定助脫貧獎勵辦法。正如前文所打的比如,貧困戶就是個未成年人,政府就是父母,父母在生活上滿足了孩子的需求,但在教育方面必須交給學校,請老師來教。那老師教得好,學校、家長是不是應該獎勵老師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政府應該制定一個獎勵辦法,對帶領貧困戶脫貧的個人或者企業進行獎勵,發動社會力量一起參與到脫貧攻堅戰斗中,讓幫人的人得到應有的回報,這樣才是長效脫貧的根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