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內控執行存在的問題

內控執行存在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1-24 04:04:40

⑴ 當前時期,企業財務內控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各自怎麼表現

1.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各種各樣的新情況、新問題,對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原有的內控制度已難以覆蓋所有的風險點,迫切需要新制度來加強內部管理,但企業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完善充實的新型內部控制制度,只能在原有制度基礎上不斷改進,給企業的發展留下風險隱患。同時,我國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比較薄弱,直接限制了財務內部制度發揮作用。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制定的財務內控制度缺乏科學性,主觀因素較多,內控人員的崗位職責劃分模糊,相關控製程序也不規范,從而使得內控制度流於形式。不健全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直接造成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失控,使得財務內部控制應有的功能喪失,企業內部治理機制異化。

2.內部自我評價和監督機制缺位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僅應該擁有科學合理的控制方法和程序,還必須具備自我評價和監督機制,在監督內部制度有效運行的同時,不斷規劃和完善財務內控制度,以滿足企業不斷變化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目前,我國企業偏重於設計財務內部控制的控制手段,而往往忽略缺乏對財務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和監督。一方面,企業雖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內控系統,但無法對其正常運行進行檢查和評估,可能會導致財務控制系統失效;另一方面,由於受到內部監管體制和內審人員素質的制約,企業的內部審計管理趨於形式化,審計部門單位模糊,審計監督責任不明確,無法對內控制度進行有效監督。

3.財務預算管理缺乏科學性和實用性
對於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來說,只有制定和切實執行完整有效的預算管理機制才能保證整個財務內控的效果,預算管理制度是財務內控的骨架和精髓。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我國企業普遍制訂了預算制度,但財務預算缺少時效性和准確性,各部門的財務預算也缺乏溝通和交流,亟待改進。首先,企業的預算管理僅僅關注於生產經營階段,強調生產成本的節約和控制,而缺乏全面預算觀念,忽略了完整財務預算指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其次,沒有相應的跟蹤、分析和評價制度來對預算的執行進行監督,從而無法衡量預算完成情況和執行效果,使得企業預算流於形式;再次,對預算執行的考核手段陳舊,單一的激勵方式也難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4.企業內控信息傳遞滯後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這需要各個部門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和合作。對於許多企業來說,由於規模不斷擴大,管理層次的不斷增加,使得不同管理層次之間、相同層次的不同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收集和交流日益困難。在傳統的信息管理體制下,信息的傳遞速度降低,而傳遞成本不斷提高,嚴重製約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由於信息傳遞手段滯後,使得內部控制的信息交流缺乏暢通的渠道,信息失真現象嚴重,無法實現全面、准確、快速傳輸信息的目標,難以共享相關內控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內部控制的程序和措施沒有較好地貫徹到財務部門,使得內控效果大打折扣。

⑵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對實施內部審計的認識存有偏差。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無論是各級政府領導,還是部門、單位的領導大都認為行政事業單位不具有生產功能,沒有成本核算,財務只是對本部門或本單位內部的一些收支行為進行的記賬活動,沒有必要再開展內部審計。這種認識雖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有所改變,但是近年來,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對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又產生了一種新的偏差,認為近年財政部門實施了預算外資金和罰沒收入的收支兩條線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編制了部門預算、資金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物資的購買實行政府采購,行政事業單位不需要再開展內部審計了,有些領導將內部審計等同於紀檢監察,對內審的職能和作用認識發生了錯位。這些錯誤的觀念,嚴重地阻礙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
2.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不到位。內部審計機構是單位內部設置的履行獨立檢查職能的部門,其任務是檢查和評價單位的各種經濟業務活動內容是否符合國家相關的財經法規。內部審計對其所檢查的經濟業務活動要提出分析、評價、建議、咨詢,其基本要求是內部審計要具有獨立性。沒有獨立的內審機構,內審工作就很難開展。目前的行政事業單位內審機構的設置狀況是:少部分行政主管部門設置了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大部分行政主管部門雖然也設置內部審計機構,但基本上沒有配備相應的審計人員而是與財務部門兩塊牌子一班人馬;部分行政主管部門雖然配備了審計人員,卻沒有相應的獨立審計機構,如有些單位將所屬內審機構置於監察室或紀委之下,根本談不上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事業單位基本上沒有設置獨立的審計機構,只有極少數較大的隸屬省級以上的事業單位才有一個不健全的內部審計機構。
3.內部審計的領導層次不清,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獨立性和有效性受限。內部審計工作的性質特徵決定其領導層次愈高,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獨立性和有效性才愈有保障。然而,縱觀目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層次狀況,不難發現,很大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是由單位分管財務的負責人分管的,少數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是由紀檢書記分管的,甚至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是由財務部門負責人兼管的。內部審計是部門單位實施內部監督,依法檢查會計賬目及其相關資產,監督財政收支和財務收支真實合法效益的活動。如果是分管財務的負責人分管審計,顯然內部審計監督基本難以真正發揮其作用;如果是分管紀檢監察的領導分管審計,由於分管紀檢監察的領導一般不過問財務、物資財產管理,一般情況下難以完成內部審計的主要任務;如果是財務負責人兼管內部審計工作,那麼實施內部審計就難以達到獨立審計的要求,這樣的監督只能是流於形式。
4.內部審計工作定位不準確,目標不能做到與時俱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應緊緊圍繞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中心,應在服從、服務於本部門、本單位總體目標的前提下適時開展內部審計工作,而實際工作中有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往往不能根據本部門、本單位總體工作目標的變化適時調整其工作目標,致使審計工作目標脫離本部門、本單位的總體目標,因而削弱了內部審計的工作效果。有的行政事業單位雖然也制定了一些內部審計工作目標,但實際工作中,忽視了內部審計操作和管理中的責、權、利相統一原則,沒有對審計工作目標進行科學的分解,並在此前提下,輔以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責任制度。甚至有少數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審計工作定位在按照領導的意圖對本部門、本單位的開支進行整頓,應付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內部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往往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內部審計工作常常處於例行公事的應付局面之中,從而影響了審計目標的實現,致使內審效果不理想。
5.內審人員的素質不能適應內審的要求。內審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較好的專業知識,即當前的內審人員不僅要掌握審計、財務知識,更要掌握經濟學及其它方面的知識。但目前,從數量上看,內審人員還不能適應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需要;從結構上來看,一方面,內審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多是年齡較大財務人員,另一方面,內審人員大部分是由長期擔任財會工作或紀檢監察工作的人員轉任或兼任,這些人員雖然具有一定的財會知識及經驗或紀檢監察工作閱歷,但對審計工作還不勝任,而且這支隊伍也不穩定。從審計人員自身來說,有的是安於現狀,有的是對內部審計工作崗位不滿意,因而不能及時更新知識和充實審計知識。嚴重降低了內審工作的質量,也削弱了內審工作的力度。
6.內審工作內容過於單一,無法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目前不少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僅限於開展財務收支審計,糾正違紀違規事項,實施審計的事後監督作用,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化,行政事業單位的改革進程的加快,必將給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時由於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中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和財會人員素質的提高,賬務處理上的差錯將會越來越少,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一財務收支審計已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新形勢的要求,內部審計工作必須不斷拓寬自身的工作內容才能適應現代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
7.制度不完善,導致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議難以執行。國家現行頒布的關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法規中,除了一些行業部門制定的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外,與社會審計和國家審計相比,國家審計機關沒有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制定詳細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具體審計准則和實施細則,這種法規的滯後性,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在實施具體的審計工作時,顯得無章可循,出具的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議沒有法律的強制性,基本上是帶有強烈的「人治」色彩,因此在執行審計意見和審計建設的過程中,常常會遭遇到被執行部門的抵制,使審計意見和建議難以切實落到實處。
8.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不規范。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同政府審計和注冊會計師審計相比較,內部審計工作有較大的靈活性,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內部審計作為一種內部財經監督工作,必須按照規范程序進行。雖然不少行政事業單位,特別是一些行業主管依據審計法規,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一些內部審計工作,但是仔細分析將不難發現,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屬於一種會計導向型審計,它主要檢查本部門、本單位內部的會計記錄是否正確,有無疏忽引發的錯誤,資產是否安全完整,計劃是否完成,政策是否遵守等。這種會計導向型的內部審計在目前所開展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中屬比較好的。有的行政事業單位所開展的內部審計工作基本是按照領導的意圖隨意開展,既沒有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也沒有按照規章操作,因而常常使內部審計工作陷入無序狀態之中,如超出職責范圍審計、操作程序違規、審計方法和手段不當等,從而既影響審計的效率效果,同時也伴隨著較大的審計風險的產生。
二、解決當前內部審計工作中出現問題的主要措施
1.通過綜合手段,提高對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一種經濟監督活動,不能削弱,只能加強。要把審計與強化內部經濟監督管理聯系起來。通過各種媒體的宣傳、行政發文、政府審計、財政監督等手段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領導、職工、財務人員、具體從事內部審計的工作者對搞好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只有認識提高了,才能不斷拓寬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路子,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內部審計保駕護航,服務本部門、本單位中心任務的作用。
2.建立健全獨立的內審機構。行政事業單位,特別是行政主管部門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是搞好系統內部審計的基本保證。在對行政事業單位機構實施改革的時候,我們不能強行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都要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但是各行業的行政事業主管部門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如果行業主管部門都沒有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勢必不利於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應強調與其它職能部門相對獨立,特別要求的是與財務、紀檢、監察部門分設,不能有行政隸屬關系,內部審計機構要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獨立行使內部審計職能,對本單位主要領導負責並報告工作。
3.正確定位內部審計工作的落腳點,進一步明確內部審計工作的思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必須把定位點確立在為部門或單位領導的決策當好參謀助手,促進加強部門和單位內部管理,規范其各項財務收支行為,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根據這種定位,衡量內部審計工作成效的標准,也主要應看其在定位點上的作用發揮得如何,而不能單純地看查出了多少違紀違規問題和多少違紀違規金額。行政事業單位要搞好內部審計工作,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把思想從傳統計劃經濟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用市場經濟的觀點去觀察、分析和處理審計工作中所檢查出來的問題。及時向本部門、本單位的領導提出決策依據和可行性建議,為領導的決策服務,把服務寓於監督之中。在具體的審計工作中,對審計發現的問題要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後果,立足於幫助,使之改正或找出妥善的解決辦法,恰當作出處理和給出建議。要正確地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不能只講監督不講服務,也不能只講服務不講監督,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而是要把二者統一起來。
4.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規章制度,做到按章開展內部審計。堅持依法審計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證。為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必須依據國家的審計法律法規和國家的財經法規建立內部審計規章制度,按照內部審計規范所規定的程序、方法、內容等開展各項審計工作,從而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規范化。為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應加強學習和培訓,熟練地掌握有關法律法規和內部審計規范;其次,應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的控制制度和激勵機制以及責任制度,規范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行為,克服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切實維護內部審計工作的嚴肅性。
5.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和手段,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通過實施「三個結合」不斷改革內部審計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一是事前審計與事中、事後審計相結合,即將審計監督的關口前移,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或初始階段;二是微觀審計與在宏觀方面發揮作用相結合,既從宏觀調控和宏觀管理的要求出發安排審計項目,又在審計若干具體項目後,綜合加以分析,找出共同性或傾向性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意見和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為規范單位財務收支行為提出建議;三是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既要恰當進行處理,又要深入分析產生的原因,從幫助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加強管理工作等方面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使之不再有重復發生的可能。
6.加強審計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按照建設一支政治強、作風硬、品德好、業務精的內部審計工作隊伍的目標,通過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組織學習和培訓、開展審計理論和實務的研討,不斷總結內部審計工作實踐經驗等途徑,大力加強審計隊伍的思想作風和業務建設,使審計人員政治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以適應新形勢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更高要求。具體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的管理辦法,妥善解決好他們的激勵、待遇等問題,充分調動內部審計人員的積極性;二是要嚴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入口質量關,要把那些政治思想和業務素質較高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較強的、為人正直的同志調整到內部審計崗位上來;三是要抓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培訓工作,與財務人員一樣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和後續教育培訓制度,加強崗位培訓,不斷更新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內容,增強業務技能,以切實提高他們的綜合業務素質;四是要明確審計人員職責,嚴肅審計紀律,審計部門是監督部門,這決定了審計隊伍的素質應該更高、審計紀律更嚴。

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哪些問題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內控意識不足,內控制度弱化,對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缺乏積極性、主動性;
2、會計基礎工作較為薄弱,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有的單位會計人員是一崗多職,崗位之間沒有起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作用;
3、監督考核機制不到位,內審機構大多與會計部門平行,依附於執行機構,權威性和獨立性不夠;
4、忽視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與考核掛鉤的監督機制,形成重考核,輕內部會計控制的現象;
5、內部控制環境受其上級部門影響比較大。

⑷ 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策略是指哪些

一、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1.內部控制環境不理想。企業內部控制無法超越制定、管理、監督制度的人的價值觀和職業操守。
2.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無法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執行體系。多數公司治理結構不盡人意,流於形式,缺乏實際的指導意義。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三套班子一套人馬」,責、權、利的劃分形同虛設。
3.內部審計監督機構不健全,獨立性不夠。許多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形同虛設,不具備進行監控所需要的權力。
4.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夠清晰。忽略了內部控制主要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崗位、所有員工之間的一種自我約束、相互監督、防範風險機制。
二、企業內部控制的改進措施。
1.強化企業高級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完善內控環境。在制定內部控制有關規定時,需要明確高級管理者對內部控制應負的責任,從高級管理者抓起,高級管理者要做好模範示範作用。同時結合崗位責任制定相應考核辦法,使企業自上而下共同執行內部控制的要求,從而推動企業內部控制的健康發展。
2.完善並優化公司治理結構。①提高外部獨立董事的比重,避免外部獨立董事成為「花瓶」。作為獨立的仲裁者,外部獨立董事可以代表股東監督、制約管理當局和控股股東,防止管理局和控股股東侵害股東利益,最大限度的維護股東權益。②在董事會下設立主要由外部董事組成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在內部控制方面,評價內部控制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評價公司的行為守則。
3.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一個通暢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利於企業的內部控制效率,能夠及時、准確收集到企業產品的銷售信息以及反饋意見,員工也能夠直接掌握企業的內部控制結構,明確自己的職責。
4.建立企業文化。首先,需要將企業全體人員融入到一個統一的文化環境當中,建立統一的信念、意識、價值觀、經營理念,才能將內部控制制度更好地執行與推廣。其次,需要加強企業全體人員的道德建設與人格塑造,提升業務水平和操作技能,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提高自律意識。
5.順應內控外部化趨勢,整合內外部監督資源。首先,應建立起完善的內部監督機制,並在企業中得到有效貫徹執行。其次,要強化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人員不再局限於監督內部控制是否被執行,而是通過獨立的檢查和評價活動,針對內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促進管理層進一步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實力。

⑸ 從五大要素分析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

風險可以分為三類,即可預防風險(內部風險)、策略風險和外部風險。為追求盈利而自願接受的策略風險和外部風險是無法通過制定規則來規避的,但規則卻可以協調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有效地改變或避免內部風險。內部風險,大多與企業內部的舞弊和疏忽有關,建立並執行嚴格的內部控制系統是降低此類風險的主要手段。

企業應當如何制定規則來控制內部風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會計學教授、EMBA學術副主任、首席財務官課程(CFO)學術主任蘇錫嘉在中歐管理論壇上,就「危機中的企業和企業中的危機」的主題,深入講解企業領導者如何在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有效管理風險,提升經營業績等問題。

COSO是在美國做舞弊調查的機構,延伸到了內部控制,提出內部控制的框架。COSO最基本的內部控制框架,(是)所謂的「三目標、五要素」。三目標,一是有效率且有效果的使用公司資源,後面兩個目標是COSO加上去的——財務報表和合規。在三個目標中形成了從下到上、從基本到高端的五個要素。

一、控制環境。控制環境就是要建立企業的文化,讓正直的人能得到重用。企業文化看不見、摸不著,但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做管理就是要形成企業裡面的小環境,這個小環境讓每個人都有意願把自己身上光明、陽光的一面展現出來,把自己身上負面、不體面的東西想辦法壓下去。前兩年美國有個團隊做了一個研究,對美國財富500強的大公司說請給我一張名單,去年你們公司管理團隊流失的人有多少個?列出來後告訴我有哪幾個人,公司如果有可能的話是一定想辦法留住他們的。他找這些人一個一個地去問,很多人給的理由居然是什麼?我看到辦公室里很多同事上班用公司的電話講私人的事情,或者用公司的信封寄私人的信件,我不願意和這些人成為同事。這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公司文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聚集在一起,把不認同這個價值觀的人驅離公司,久而久之,所有留在公司的人都是具有同樣價值觀的人。

公司是由人組成的,所以一個好的公司文化必須要從建立、從招到最合適的人開始。招聘員工其實風險非常大。因為環境誠信有問題,怎樣保證這些人正直、可靠,這是非常關鍵的。運作到後面,要建立各種各樣的機制、機構,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並形成一定的經營風格、管理風格;很多時候,一把手決定了這個企業做事情是什麼風格,而且很多風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環境中,防範風險的難度比其他環境大一些。

二、風險評估。風險是將來要發生的可能,在它沒發生之前就找出來,難度很大。風險有各種各樣的分類,一是內部風險,自己做事情能解決掉的風險;二是外部風險,市場環境突變、自然災害等等;還有固有風險、剩餘風險。

風險識別的關鍵是看到每個風險發生的幾率有多大?產生的損失有多大?如果發生的損失可能非常大而且發生的概率非常大,最好的辦法是咱們不幹這個事情。我造成的風險可能非常大,但發生概率並不是太高,什麼辦法?轉移,一個辦法是買保險,(把)部分(風險)轉移給別人;還有找人合資,找人分享。如果發生概率挺大(但)損失不會太大,最典型的是產品出質量問題,對策是加強質量控制措施,減少不良頻率的發生。如果我採取措施防範,可能成本抵不上得來的好處。

你真正樹立(風險)觀念以後,你的行動變得完全不一樣。有兩家公司在日本福島地震(中)的表現,告訴你(要)有風險意識。今天晚上誰都不要回家,立刻查出來世界上有什麼東西只在日本福島地區生產的,不管跟我們公司有沒有關系,全世界去找,不管價錢統統買下來,一個晚上整個公司撲在這個(事情)上面。第二天全部做完以後,現在回去睡覺,大家等著數錢吧!說起來道德上有點惡劣,但從商業敏感度來講絕對厲害。第二個例子是上海汽車在福島地震的第二天早上9點鍾緊急召開集團辦公會議,董事長只提一個問題,福島地區生產如果不恢復,上海汽車生產可以維持多少時間?因為汽車很多配件都是日本生產的。全公司立刻報上來,6個月。第二個問題,繼續查零配件世界上有沒有可代用的東西?一項一項落實,報告上來每一樣東西世界上都有替代品。又問,能不能用?不能。因為所有汽車零部件用上去必須要有一個認證過程,認證過程多長?最短9個月。董事長說從今天開始全公司全力以赴解決認證問題,一定要在6個月之內解決認證。公司對於風險防範的事情,一有點事情立刻想到(會)受什麼影響,一天都不能耽擱。

風險還有一些思考,第一是應不應該迴避風險?你要想清楚一點,做企業本質上講就是冒險,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願意冒險的,不願意冒險的人不可能會成功。但我們永遠想清楚,企業需要冒險,但必須是只冒可以承受的風險,絕對不冒不能承受的風險。比如,我說我掏1塊硬幣拿出來跟你玩,翻到正面你給我5塊錢,翻到反面你給我5塊錢,挺好玩的,玩一下。我再說,翻到正面你給我5個億,翻到反面我給你5個億?玩不玩?你這時候不會想萬一我今天賺了5個億晚上怎麼花這個錢呢?你首先想到(的是)萬一我輸了,我到哪裡拿5個億還給這傢伙?我能不能承擔起這個風險?我才做。如果成功了會有多大的好處?

企業冒險,影響生死存亡的風險是決定。中國人經常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非常虛偽的,因為在現代的商業社會里,疑不疑人是對他負不負責,最好的(是)我不給你任何犯錯誤的機會。所以我到每一家公司做獨董,給做風險控制、內部管理的人只給你八個字,相對獨立、合理歡迎。

我們鼓勵創新,創新是不是等同於冒險?是不是一旦創新、風險控制一定會差?越是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更多使用控制。創新和控制其實是不矛盾的,真正要創新有效,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投錢,這不是創新。

如果你面臨如下選擇,一種是犧牲核心員工以消除重大風險,二是保護核心員工但可能留下重大風險,你選擇哪一個?保護核心員工和消除重大風險,哪一個更重要?消除重大風險。首先把風險堵上再說,牽涉到不管什麼人以後再說,再冤枉這一刀必須斬下去。從道理上講,風險防範為上,保護核心員工為次;但真正叫你動手,那個人看上去那麼的無辜,你現在為了一點風險要把他先宰下來,你下得了手嗎?如果下不了手,臨陣畏縮,你覺得這個人有沒有罪?應不應該受到處罰?這些都是在實際風險控制中非常實際的問題。碰到這些讓你困惑的(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往往覺得下不了手,但下不了手,真的導致風險爆發的話很可能整隻船就沉下去。我讓大家想一想,被誤傷的這個人心裡會怎麼樣?會不會怨恨?電影裡面的「007」真是高尚,回到警察總部來毫無怨言,而且要繼續拼殺,實際工作中沒人做得到。沒人做得到會怎麼樣?帶來下面一個問題,這些人如果證明真的是冤枉的,應不應該、能不能夠讓他回來官復原職?基本規律是打死也不能讓他回來。

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簡單的例子。雷諾汽車前幾年發生一件事情,一個副總舉報、揭發另一個副總把公司機密的商業資料透露給競爭對手,拿出證據來,公司董事會震怒之下把那個副總和手下一幫人全部開除了。一年之後,事實證明舉報是陰謀報復,誣告的副總再開除,(被冤枉的)那個副總要求回公司,雷諾(說)要多少錢可以商量,回來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為什麼?不僅是心態變了,你要想清楚,當時公司上下經過一場非常劇烈的政治變動,把那條線的人調出去了,現在如果讓它回來,公司不得安寧,他要回來(整)原來整過他的人,每個人重新站隊,這個公司折騰不起,(所以)不能回來。你要想清楚,個人對於公司來講永遠是次要的。

三、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有很多措施。有一家公司,所有的存貨采購,任何東西采購進來,如果十天之內沒一個人領用的話,總經理的電腦上會有一個紅燈亮起來,(他)立刻查當初是誰提出請購的?請購理由是什麼?批准理由是什麼?為什麼買進來以後十天沒用?資金成本由誰承擔?這個(制度)建立起來以後,類似錯誤不會犯第二次。公司不怕犯錯誤,最怕犯重復性的低級錯誤,這是公司不能忍受的。

建立控制制度,有些事情非常重要:

一是區分不相容職務,就是奉行一個基本原則——兩個人干一件事情總比一個人自己干要安全,因為兩個人有一個監督和約束。有些工作天生不能由一個人干,比如會計和出納不能由一個人干。我舉一個例子,這是企業擔保的職能,把擔保這個環節中牽涉到幾個管理環節,我1、2、3、4、5、6、7列出來,至少有7個職能,哪幾個必須由不同的人做。現在,不相容職務如果劃分出來,做出來以後仍然出問題,這種風險在哪裡?什麼情況下不相容職務分離開來最後還是出事了?串通。所有的控制措施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串通。怎樣解決串通的可能?這是每個公司都絞盡腦汁的事情。有的比較小的企業、有些老闆會有一些私人的獨門秘訣。有些老闆說,我的獨門秘訣就是今天出納不在、會計在的時候說,你小子注意,出納反映好幾次了,你經常上班的時候遛出去,會計聽到(之後)對出納恨得都牙癢癢的;(但)等到他們兩個人哪一天說穿了、說透了,(老闆)就慘了,所以這不是控制,這是權謀。也有一些人說,我的基本原則是這兩個人絕對不能一男一女,特別不能年齡相近,一定不能是同鄉,不能(是)一個學校畢業的等等,讓你兩個人共同語言越少越好。怎麼解決串通問題始終是一個困惑。關鍵崗位必須強制連續休假10天以上,休假期間一定有人頂崗。比如新加坡把英國銀行搞垮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工作特別辛苦,好幾年都沒有休假了。他怎麼可以休假?他一休假全部都要露餡的。

二是明確崗位責任,我一再強調必須要有書面的崗位責任承諾書,每年要簽一次,(這)帶來兩大好處。第一個好處是每年對每個崗位重新做一個復核,對他承擔的責任做一個提醒,盡管是例行公事但至少是一個提醒。第二個,一旦有什麼事情上法庭,有法律作用的文件,也就是說你承諾過必須盡到這個責任,如果你沒有做到,(在)法律上必須負責任。崗位責任承諾書,現在基本上大的公司一定要你簽,但崗位責任承諾書本身公司要有認證和復核,最怕你沒有準確描述。

三是作業流程圖,把每一個步驟落實到紙面上,你先走什麼、後走什麼。比如供應商評選,這件事情在每個公司中都是一個非常非常煩人的事情,為什麼?因為很多作業流程都是非正式的,一旦非正式的東西放在紙面上來會發現無窮無盡的爭吵。碰到類似的問題,四個部門的負責人放在一起,這個事情做下去了,一旦劃到流程圖不行了,必須先到他這里,我用流程做下去,四個人全部跳起來說,這怎麼行呢?現在的話如果我同意了,你們3個人分分鍾可以否決我,我說什麼意思啊?現在他們3個人不同意的東西,我連看到的機會都沒有了?一旦劃到流程誰有權做什麼,因為牽涉到不同部門的利益、牽涉到責任再劃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麻煩。

四、信息與溝通。現在是信息時代,讓信息在企業中間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這是極其關鍵的。對於信息控制,關鍵的一點就是在合適的時間讓人得到合適的信息。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到太難了。現在每個企業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但天量的信息每天在產生,究竟起什麼作用?企業里幾乎沒有人說得清楚。企業接觸信息的授權在絕大部分企業里都是不精細的,信息系統由於很多看不見的東西,只要有人在裡面有機會打一個補丁,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有的補丁損失還有一些,有的補丁帶來很大的(損失)。

上海有一家法資超市,歐尚超市,裡面有個小夥子管計算機系統,每天營業結束關門以後,他把營業數據匯總統計送到法國總部,這註定了他每天下班都在其他人之後。有時候他肚子餓,他有一天晚上肚子餓就走到超市拿麵包,我在上班工作,拿一個麵包吃,數量萬一和計算機的數字不對,要負責任的。(於是)他就吃一個麵包,打一個補丁,弄完以後發現這一招很簡單,肚子餓就到前面拿麵包吃。千不該、萬不該,一天有個裝卸工是他朋友,肚子餓不餓,要不要吃麵包?你隨便拿。你怎麼有這個本事?我保證你沒有問題。到底怎麼弄的?我老實告訴你們,我在計算機打一個補丁,誰也看不出來。那個人比他多一個心眼,麵包可以拿,那錢也可以拿啊!他說不對,錢我拿不到,錢都在收銀那裡。他說你別管了,收銀員我搞定,計算機你搞定,這個人就買通收銀員。他招募了20多名收銀員,計算機上做一個補丁。(後來)法國總部發現這家分店每天營業額不如以前,好幾個人查也查不出來。後來有一次法國來的人,非常偶然,撿起小票一看就知道,打出去有一個抵扣項,幾個月的時間(他們)拿了200多萬。超市是利很薄的行業,一個店拿掉200多萬是非常大的數字。

計算機系統如果被人做手腳是非常危險的,但計算機系統用得好,有時候可以幫助你控制,畢竟計算機是毫不留情的。我有一個學生經營星巴克咖啡,他說有一家店老是懷疑有問題,因為這家店的營業收入和消耗怎麼都對不起來,總覺得有問題。後來仔細分析發現,兩家店串通,我們賬上只進3杯,我給你還是給5杯,最大的可能就是每次收銀機(打開)出來的時候,如果要做手腳停留的時間一定比平時長。他就測算這家店每次超過多少秒的收銀行為出現的概率和其他分店是不是不一樣?一分析,明顯多,就知道這家公司肯定有問題,計算機告訴你的不可能有假,專門在收銀機上偷偷裝了攝像頭,一查就查出來了,所以電腦可以幫助你把握風險,這是信息的質量問題。

五、監控。監控是到了最後一關了,就像足球場上的守門員繞過你進球了,所以所有公司領導一定想辦法讓你知道,你承擔的是最後的責任。很多人沒意識到我這個責任有多大。企業領導最後做監控通常用什麼手段來做?簽名。但太多人簽名簽得太隨意。

我曾經在一家大型企業做獨董,我就看不下去了,我說簽名簽得太隨意,我開董事會的時候要求董事會給我一個授權,我這個要求太冠冕堂皇了,沒人有理由否定,董事會一致同意給我這個授權。我拿著授權把風險控制的人召集起來,我說現在(我)得到董事會正式授權,允許我對監控做一次檢查,現在你們只聽我的,不聽任何其他人的,做什麼?替我把公司上上下下,從董事長、總經理開始所有人去年的簽名隨機抽查100個,列成表,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這個人說,你去年幾月幾日在什麼東西上簽名,現在請你告訴我當時簽名掌握了什麼證據?有什麼理由相信你這個簽名是負責任的?十有八九被問的人一頭霧水。我把所有調查下來的結果列成一張表攤到董事會桌面上,我說這就是我們公司的簽名。我這樣做會對很多人以後簽名起到非常大的提醒作用。

我同時(還)要做一件事,減少公司簽名的數量,特別是要杜絕幾個人共同簽名。幾個人共同簽名說起來是集體負責,其實是沒有人負責的。一方面減少簽名,另一方面做到每一個簽名的人必須讓他明白你承擔什麼責任。

簽名意味著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你掌握了簽名所需要的所有證據;第二,你明白簽名以後可能產生的後果;第三,你願意承擔簽名帶來的所有責任。所以一個公司要建立文化,讓簽名的人知道簽名意味著三件事情,如果沒有想清楚這三件事情你千萬不要簽,在這個立場上監控所起的作用。

企業現在大量工作實際上用中介在做,怎樣善於利用中介的力量幫助你?比如審計師,審計師承擔法定的發表獨立審計意見的責任,但(這)並不妨礙你請他們幫你一個忙。我到很多公司都會對審計師說,我知道你法律上沒有這個責任,但就算你幫我一個忙。什麼忙?第一,你到下面去看,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請你幫我注意觀察一下我下面的人在干什麼?哪怕他們在聊八卦的事情請你幫我聽一聽下面的人關心什麼?有沒有問題?第二,請你告訴我,我下面的人稱不稱職?你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這樣一來好處是什麼?好處是審計費用一分錢也不增加,但額外得到了一些你想要的信息。企業所有的中介服務,你應該想方設法想一想,能不能讓他多提供一點有價值的服務?

內部控制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是制度形成、裝訂成冊,鎖進抽屜,從此無人問津,這是最可怕的。所以每個企業要保證制度做下去有後續的行為,這時很多公司想有一套措施,保證制度的缺陷能夠得到及時的報告。所謂缺陷,一種是設計缺陷,一種是執行缺陷。有一家大型的集團公司採用的辦法是每一家分公司自己報,你今年內部控制有幾個設計缺陷,然後叫總集團審計部去查,兩個數字分別報到董事長這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羞辱,每一個分公司幾年以後要報內部控制結果的時候都戰戰兢兢的。你必須要有一個辦法讓下面的人不敢掉以輕心。

網上調查很多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最難的是什麼?絕對占第一位是一把手舞弊。這是中國特殊的問題。中航油在新加坡出事以後,當初我們想要一點面子,是不是讓中國證監會調查?新加坡交易所斷然拒絕,說讓我們調查,不能讓中國調查,他調查以後形成一個200多頁的調查報告,調查出來的第一個結論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第一個結論是中航油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世界一流的,他專門花了幾百萬的錢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而且他知道中國人比較講情面、講關系,兩個關鍵崗位,一個是風險控制官,一個是操盤手,(這)兩個崗位專門找了老外來做,兩個澳大利亞老外,這樣不講情面。但是這么好的一套制度居然會出這么大的一個漏洞,接下來的結論非常簡單,這套制度管住了所有人,除了陳久霖。換句話說,再好的制度只要有一個人可以置身制度之外,這個制度就是廢紙。好的制度涵蓋了所有人、所有的經營環節,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銷售付款,銷售、采購這兩個在所有製造性企業里都是最大的風險。銷售和采購正好是兩個階段,做采購的人在公司是孫子,在別人那裡是大爺;做銷售在公司里是大爺,到別人那裡是孫子。潛在利益非常多,銷售的人說我稍微晚一點付款行不行?最怕(的情況是)你給他的工資明顯低,而那個人還是每天陽光燦爛上班,十有八九這裡面肯定有補償機制在裡面。

內部控制,如果你的大老闆不是非常積極的想做這件事,我勸你千萬別去干,因為這件事情沒有真正高層的決心和熱情,你一定做不下去。因為這件事情牽涉到兩件事情對他影響最大。第一件事,利益格局;第二件事,成本。所謂利益格局是企業中間任何現行制度的改變,通常都會動到某些人的乳酪,你都不知道乳酪在哪裡,你無形之中會傷害一些人的利益。比如采購制度的改變、供應商的選擇,特別是一些公司推集中采購的時候,集團采購經常會碰到莫名其妙的障礙,這個障礙就是你動了某些人的乳酪。

公司做內部控制最經常出現的現象(是),公司老闆推一套新的控制制度,部門經理就會說,老總啊,我同意,我們公司真需要一套新的控制制度,這套控制制度我從心底里贊成,但恐怕今年業績完不成了,我個人覺得業績完不成沒關系,新的制度應該推。老闆一聽就急了,董事會承諾過。老總你不講理啊,你又要推制度,又要達到業績,這實在太難了,要麼這樣好不好?我知道業績承諾過、公告過,今年全力以赴先把業績做好,這個制度明年大家來推。這個話說完老闆會說什麼?老闆說看來也只有這樣了。明年還會不會推?十有八九提都不會有人提了。一個新制度推下去,如果你對阻力預先沒有足夠的估計,十有八九後果一定慘重。

二是收益與成本。你能夠防範的風險僅僅是一種可能,但你花下去的成本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字,很多人講我花錢有沒有必要?因為你說的風險怎麼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果你沒有思想准備就做不下去。

三是控制和效果。控製程序越多就越不爽、越不方便,節奏越慢。如果你要高效率的,能不能做到?這個東西有時候就是非常微妙的,有時候一個離奇古怪的念頭很可能證明是正確的念頭。恆大許家印當時投票(買足球隊),結果只要一票就夠了,許家印不管董事會其他人,做得風生水起。如果按照正常風險控制的程序,許家印這個足球(對)是無論如何不能買的,現在買下來對公司是正面還是負面的?看起來很可能是正面的。換句話說,風險控制如果嚴格按照程序未必讓你做出最有利的決策,(它的)作用主要是避免危險決策,但不能幫你形成最高效的決策。企業從根本而言是靠出好產品、好服務來掙錢的,不是靠好的風險控制掙錢的。所有企業的一切行為必須為企業創造價值。風險控制如果不能帶來經營改善,不能帶來價值增加,所有控制(行為)都不應該存在。所以必須要有經營觀念在風險控制裡面。

做風險控制本質上講,是一個非常讓人難受的工作。為什麼?風險控制(從)根本上來講,是一個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什麼呢?花的錢看得到,但真正產生的價值未必能看到。所以做這個行業的人非常苦惱的是風險控制要做到極致的是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一點事情都不出,但如果公司一點事情都不出,公司就會問要這些人干什麼?

我舉一個例子。現在外面有H7N9,禽流感得了這個病一定會死人,你相信我,花500元買這顆葯,你吃下去,一年真的沒有得這個病,我現在問你一句話,你會不會感激我?100%不會。因為你一年之後看,張三、李四、王五都沒有得病。這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永遠沒辦法證明本來就不會得病還是吃了我這個葯不得病。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雅量,很多時候,在成本壓力大的時候,這方面會捨不得投入;(但)等到你真正看出拿掉(風險控制)的作用,通常就太遲了。

⑹ 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公司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發表時間:2004-3-5 投票:0次0分 閱讀次數: 1984)

中國會計視野社區 作者:
一.總則
1.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較長,單位價值較高,並在使用過程中保持原有實物形態的資產。
2.本公司規定固定資產的標准:使用期限超過一年的房子、建築物、機器設備、運輸車輛、儀器儀表,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於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設備而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期限超過二年的資產;或資產金額在1000元以下,但公司認為有控管必要的資產。
3.固定資產中辦公設備和廠房歸口管理部門為辦公室,除此之外的固定資產歸口管理部門為設備科。財務部負責固定資產的綜合核算,全面掌握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情況,以及正確計提折舊等財務核算。
二.固定資產的分類
為加強管理,便於組織會計核算,將固定資產按照經濟用途、使用情況和所有權綜合分為七大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經營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須用固定資產、土地、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三.固定資產的計價
1.固定資產的計價方式
1.1外購的,按照買價加上支付的運輸費、包裝費、保險費、安裝成本、交納的有關稅金等計價。
1.2建造的,按照建造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全部支出和安裝費用計價。
1.3其他單位投資轉入的,按照評估機構評估確認或投資各方在合同協議中約定的價值計價
1.4融資租入的,按照租賃協議或合同確定的價款加運輸費、途中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計價。
1.5接受捐贈的,按照發票帳單所列金額加負擔的運輸費、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計價。無發票帳單的,按照同類設備的市場價,或通過評估確認的價值計價。
1.6在原有固定資產基礎上進行改、擴建的,按照原固定資產的價值,加上因改、擴建而發生的支出,減去改、擴建過程中發生的固定資產變價收入後的余額計價。
1.7盤盈的,按照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計價。
2、固定資產的價值一經確定入帳,除改建擴建、局部改照和特定事項經評估結構評估確認,以及國家政策規定需調整帳面價值外,不得自行調整其帳面價值。
四、固定資產的折舊
1 下列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a 房子、建築物
b 在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車輛、工具器具;
c 季節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各類設備,以及經營租出和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
d 已投入使用但尚未辦理手續的固定資產。
2 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2.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2 按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3 各類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
類別 折舊年限
房屋 建築物 20
機器設備 8-10
運輸設備 5
電子設備 2-5
4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4.1根據財政部頒發的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結合本公司的具體情況,折舊方法採用平均年限法。
4.2 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為固定資產原值的4%。
4.3 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資產折舊率和折舊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a 年折舊率=(1-4%)×原值/ 折舊年限
b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c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4.4 固定資產折舊根據上述有關計算公式按月計提。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次月開始折舊。當月減少或停用的固定資產,從下月起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其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不再補提折舊。
4.5按照規定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分別按用途性質計入製造費用、管理費用和營業費用等。
五、固定資產的控制與管理
1.固定資產實行歸口分級管理。各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設立專職或兼職管理員,負責固定資產具體管理。
2.建立管理台帳。管理部門按照固定資產類別、名稱、規格型使用部門、和存放地點,統一編號,編制固定資產目錄,建立固定資產台帳和檔案。各使用部門也應有相應的使用明細帳,定期記錄使用、保養、修理等情況。
財務部按月與管理部門核對,管理部門按月和使用部門核對,以確保帳、卡、物,數量、金額相符。
3.固定資產的增加按以下規定辦理
3.1固定資產的請購
3.1.1請購部門於申請增添固定資產時,應填寫「請購單」,經部門經理審核,並註明請購日期、請購單位、用途說明、品名、規格、數量、需要日期、建議廠商等資料。
3.1.2 將「請購單」送交歸口管理部門復核增添該項資產之適用性及必要性 ,如公司內部可調撥者,按「固定資產內部轉移通知單」通知相關部門,並在「請購單」上備注欄填注調撥情形後,將「請購單」退回請購單位自行歸檔。如公司內部無法調撥者,按『審批許可權表』送交財務總監、總經理審批,50萬(含)至100萬須董事長審批,100萬(含)以上須董事會審批。
3.1.3采購部接到經批准「請購單」後, 則辦理采購程序,依采購程序辦理完成核簽。
3.2 固定資產采購處理程序
3.2.1 采購部在執行固定資產采購程序時,應先向供貨商詢價,並取得廠商之報價單,進行比價,以報價較低且品質佳之核准廠商為采購對象,單批次5萬以下(含)尋找至少兩家以上的供應商進行詢價比價;單批次5萬以上至30萬尋找至少三家以上的供應商進行招標采購,並報財務總監審批;單批次30萬以上尋找至少三家以上的供應商進行招標采購並組織招標小組確定出最優方案,報財務總監、總經理審批。
3.2.2 依請購單填寫訂購單並與供貨商聯絡訂購事宜,按一般采購程序辦理。
3.2.3 重要固定資產或單台5萬元以上或單批10萬以上的采購,采購單位應與廠商簽訂購買合同。合同一式二份,由采購部與供貨商分別留存一份;采購部應復印一份留存,原件與發票交財務做為付款入帳之依據。
3.3 固定資產驗收處理程序
3.3.1 采購人員應與廠商聯系送貨時間及地點。固定資產送達時,請購單位、采購人員、管理部門均應派員會同點收數量、檢查品質及規格是否與「請購單」相符。
3.3.2 固定資產驗收合格後,管理部門開具「設備分配通知單」 並登記「固定資產管理台賬」。采購人員將固定資產交請購單位使用。
3.3.3 采購部將「請購單」、「訂購單」、「設備分配通知單」、「發票」一同送交財務做付款入帳之依據。月末貨到票未到,應將除發票外的單據送交財務做暫估入賬處理。
3.3.4 管理部門按「固定資產編號規則」編制固定資產編號並製作固定資產編號標紙,黏貼於固定資產上,並將資料添於「固定資產管理台賬」上。
3.3.5資產金額在人民幣1000元以下者,會計帳列費用,但公司認為有控管之需要者,應添入「固定資產管理台賬」加以單獨控管,但不須編進「財產目錄明細表」。凡符合公司資產列管不列帳政策者,於驗收後亦應賦予固定資產編號,黏貼固定資產編號卷標。
應定期追蹤列管不列帳資產之使用情形。
3.4固定資產帳務處理
3.4.1財務須復核各項單據之簽核是否完整。復核訂購數量與驗收數量是否一致。如有差異時,應按貨到不符之處理程序辦理。復核發票金額、「訂購單」金額及合約所列金額是否一致。如有差異時,應向有關負責單位追查原因並作成適當處理,一致則依入賬付款作業流程。
4. 固定資產的減少
4.1. 固定資產出售處理程序
4.1.1各類固定資產如有汰舊換新、無法修復、修理費用過高或閑置等情形時,使用單位主管將設備提交管理部門鑒定決定處理方式並配合採購部尋找可能買主及比較出售價格。
4.1.2使用部門應依據出售資產資料至設備科「固定資產處置申請單」一式三聯;註明使用部門名稱及代號、固定資產編號、品名、規格、數量及出售原因,呈部門經理復核,送交采購部。
4.1.3 采購部依據各部門所填寫之「固定資產處置申請單」依照編號,聯合管理部門選定處置方式、尋找可能買主及比較出售價格,送財務總監、總經理審批,報廢損失達5萬(含)至20萬送董事長審批,20萬(含)以上送董事會審批。
4.1.4 總經理批准「固定資產處置申請單」後,應交由采購部辦理出售事宜。采購部辦理固定資產出售後,應於「固定資產處置申請單」註明實際出售金額及有關費用,送財務總監復核;並將所收取之出售固定資產款項,依據現金收入程序將現金繳回財務出納人員。
4.1.5「固定資產處置申請單」一式三聯,第一聯由管理部門自行留檔,並更新「固定資產管理台賬」;第二聯連同相關單據送交財務作帳務處理,第三聯送回原使用單位存查。
4.2 固定資產報廢處理程序
4.2.1 各類固定資產如以達到不堪使用狀態,且無法修復或修復費用過高時,使用單位主管應建議是否應予報廢。
4.2.2 凡決定應予報廢之資產,使用單位人員提請管理部門鑒定並編制「固定資產處置申請單」,註明使用部門之名稱及代號、固定資產編號、品名、規格、數量及報廢原因,經部門經理復核後並送交財務總監、總經理審批。
4.2.3 管理部門應依已核准之「固定資產處置申請單」辦理報廢事宜,註明實際處置情形,並更新「固定資產管理台賬」。
4.3 固定資產的出租出借
4.3.1 出租固定資產,由原固定資產使用部門提出可出租清單,經事業部、設備科等部門審核,報總經理(或分管副總)批准後辦理有關手續。租賃協議由設備科牽頭,召集財務部等部門和有關業務人員與租入方商定,報總經理(或分管副總)批准後,由財務部辦理固定資產出租手續,並按租賃協議收取租金。收取的租金沖計提的折舊。協議期滿後,由設備科負責催回。
4.3.2 出借的固定資產比照上述規定辦理。
4.4 固定資產的內部轉移
4.4.1 固定資產的內部轉移,由管理部門提出意見,並填寫「固定資產內部轉移通知單」,經使用部門、接收部門、管理部門等部門會簽後,交財務部作內部轉移帳務處理。
4.5 固定資產的封存及啟用
4.5.1 固定資產由使用部門向管理部門提出封存(或啟用)申請(須由分管副總簽字),經管理部門、事業部、財務部會簽後,由財務部辦理轉帳手續。
4.6 長期投資投出的固定資產,按公司對外投資的管理制度辦理
5.固定資產之維修
5.1故障送修
5.1 .1 當固定資產故障,本單位無法自行維修時,使用部門人員編制「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一式四聯,註明各項固定資產資料並於固定資產送修數據域內註明損壞原因、請修內容及希望完修日期,經部門經理復核後,送交管理部門處理維修事宜。
5.1 .2 管理部門於接獲使用部門所傳來之「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後,應尋找適當維修廠商,進行維修。
5.1 .3 管理部門尋得適當廠商後,應將送修廠商、預計維修金額及預定完成日期註明於「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送交財務總監、總經理審批。
5.1 .4 「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經審批後,第一聯送回使用單位存查;第二聯及第四聯由管理部門自行歸檔;第三聯送財務暫時歸檔,做為日後付款入帳之依據。
固定資產送修完成回公司時,管理部門應會同使用部門辦理驗收,並於留底之「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第二、四聯驗收欄內註明驗收情形。
5.1 . 5管理部門應將「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及相關資料送交部門經理復核,並將「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第二聯歸檔;第四聯連同發票等單據並填寫「請款單」送交財務課申請付款。
5.1 .6 財務人員應核對「請款單」、「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及 發票等相關憑證是否相符無誤。如相符,則編制憑證並依財務付款審批程序辦理付款事宜;如有不符,應查明其原因。編制憑證時,財務人員應評估維修費用是否資本化。若屬應資本化之維修費用,則應依「固定資產維修申請單」中之驗收資料更新「電腦財產目錄明細表」。
5.2 定期維護
5.2.1 各項固定資產應由管理部門訂定定期檢驗、維護之周期,並協同相關部門落實實施。
5.2 .2 各項固定資產需要送外檢驗或維護時,比照『故障維修』程序處理。
5.3 固定資產維修管理
5.3 .1固定資產的修理分為中小修理和大修理。大修理是指房屋建築物的翻修、改建、改造,機器設備全面拆卸更換主要部件。此外均為中小修理。
5.3 .2 機器設備的中小修理由使用部門負責。房屋建築物的中小修理由使用部門提出,經分管副總審核後組織實施。發生的費用記入使用部門的成本、費用。
5.3 .3 房屋建築物的大修由辦公室歸口,按項目編制年度計劃和費用預算。機器設備的大修由設備科歸口,按使用部門、設備編號,編制年度大修理計劃和費用預算。大修理費用列入當年度技改技術資金預算,經財務部綜合平衡、報公司總經理批准後,由歸口部門組織實施,財務部按預算計劃嚴格控制。如超計劃,應及時調整,追加計劃報財務總監和總經理批准後,由財務部執行控制。
5.3 .4 大修理費用按固定資產原值的3‰按月預提。每月發生的大修理費用,由歸口部門根據大修理項目設立明細帳,單獨核算。每月將核算資料報送財務部。財務部按歸口部門上報的資料結轉大修理費用。
5.3 .5預提的大修理費用年終不留余額,實際支出數大於預提數的差額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小於則沖減有關成本、費用。
6 固定資產的清查
6.1為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確保帳卡、帳物、帳帳相符,應於每年終對固定資產全面實地清查盤點一次。
6.2財務部每月對固定資產進行抽盤,並編寫固定資產抽盤報告。
6.3盤點工作由管理部門組織,財務部配合,具體職能部門負責實施。
6.4盤點應編制固定資產盤點清冊,經盤點人員和使用部門負責人簽字,對出現的盤盈、盤虧現象,分別由使用部門負責查明原因,並填寫盤盈、盤虧清單,經管理部門、財務部會簽。
6.5盤盈的凈收入和盤虧的凈損失,報財務總監及總經理批准後,財務部負責作帳務處理,分別列入營業外收入和支出科目。
六 其他
1、該管理制度自2003年7月1日起執行。
2、其他規定與本制度有相矛盾之處以本制度之規定為准。
3、本辦法未涉及及不詳清楚的部分以財務的解釋為准。

****分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實施辦法
(發表時間:2004-3-9 投票:0次0分 閱讀次數: 1462)

中國會計視野社區 作者: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內部控制審計,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保證審計工作質量,根據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標准《內部控制審計規范》和****分公司《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結合公司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的具體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內部控制是公司為了保證信息資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保證遵循政策、計劃、程序、法律和法規,保護資產安全,經濟、有效地利用資源,以及保證完成所制定的經營計劃任務或目標,使各項業務活動正常、有效進行而在內部設立的管理控製程序。
第三條 內部控制審計是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符合有效性及科學合理性所進行的測試與評價。
第四條 內部控制審計既可以作為獨立的審計項目組織實施,用以完善內部控制,也可以作為實施其他審計項目的一個程序或方法,以便確定對其依賴程度和進行實質性測試(即審計)的范圍、重點及方法,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減少審計風險。
第二章內部控制的范圍、措施及方式
第五條 內部控制的范圍指與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或審計事項有關的控制制度,一般分為:
1.內部財務會計控制:針對財務會計信息的完整、真實的控制,包括為保證會計信息的正確性、財務收支的合法性,以及維護財產物資的安全與完整而採取的有關組織、分工、程序、方法和標准等方面的控制。
2.內部經營管理控制:針對經營管理活動過程的控制,包括為保證經營決策、方針和政策的貫徹執行,保證經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實現經營目標而採取的有關組織分工、程序、方法和標准等方面的控制。
第六條 內部控制的措施有:
1.預防性控制:為防止錯誤和舞弊的發生而採取的控制;
2.檢查性控制:把已經發生和存在的錯誤檢查出來的控制;
3.糾正性控制:對那些由檢查性控制查出來的問題的控制;
4.指導性控制:引導或促使期望發生的有利結果實現而採取的控制;
5.補償性控制:針對某些環節的不足或缺陷而採取的控制。
第七條 內部控制的方式包括:
1.組織機構控制:通過對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分工,明確劃分職責范圍而形成的控制制度。
2.責任分工控制:通過確定不同工作崗位任務、責任和許可權,以及對不相容崗位職務進行分離、分工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3.業務程序控制:通過制定有關經濟業務處理程序和操作規范而進行的控制。
4.授權批准控制:對經濟業務處理進行一般授權審批和特殊授權審批方面的控制。
5.計劃預算控制:在經營計劃、財務預算等方面對經濟活動的控制。
6.會計質量控制:為保證經濟活動信息真實、准確、公允、可靠,確保財產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而採取的控制。
7.人員素質控制:對業務經辦人員思想品質、業務技術和工作能力與其所擔任的控制責任是否相符的控制。
8.內部審計控制:通過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對單位內控制度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鑒證、檢查和評價而實施的再控制。
第三章審計的內容和依據
第八條 內部控制審計的內容是對構成內部控制的財務會計控制及經營管理控制的各要素進行測試與評價。
內部控制審計內容包括:內部控制健全性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測試;內部控制合理科學性綜合評價;內部控制實質性測試。
第九條 內部控制健全性檢查評價,是通過檢查被審計單位現有的內部控制制度,評價各項業務系統應設置的控制環節和控制措施是否齊全完整,各個控制環節的控制功能是否達到內部控制的設計要求,是否適應本單位的特點和管理需要,能否起到應有的控製作用。
第十條 內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測試,是在內部控制健全性檢查評價基礎上,測試被審計單位有關經濟業務活動的運行與相關內部控制的符合程度,評價各控制措施在實際經濟活動中是否得到貫徹執行,是否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第十一條 內部控制合理科學性綜合評價,是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設置的合理性、科學性,控制的有效性、適度性,以及能否保障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和規范化管理進行的總體評價。
第十二條 內部控制實質性測試,是指審計人員為了檢查被審計單位具體經濟業務信息、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正確性和完整性,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及相關資料項目金額進行的實證性審核檢查。
第十三條 內部控制審計依據:
1.進行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檢查評價,應當依據規定的管理規則和模式,並考慮是否與被審計單位的生產經營規模及特點、管理機制、管理層次相適應。
2.進行內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測試,應當依據被審計單位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
3.進行內部控制實質性測試,應當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股份公司及分公司有關規定。
第四章審計程序、方法和要求
第十四條 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進行審計時,應遵循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標准《內部審計規范》規定的審計工作基本規范。通常按下列程序進行:首先進行內部控制健全性檢查,這包括調查內部控制和描述內部控制,並進行初步評價;然後進行內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測試、內部控制實質性測試和內部控制綜合評價。
第十五條 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性檢查及初步評價的審計程序包括:
1.調查內部控制:
① 審前或進駐被審計單位後,審計人員應通過查閱組織系統圖,收集、審閱和分析被審計單位各項有關的規章制度、業務處理程序和人員職責分工等資料,以及向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調查,了解和掌握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情況。
② 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進行調查時,應當考慮被審計單位業務規模、復雜程序、控制類型和控製程序等,恰當地確定調查范圍。
③ 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現狀進行調查時,應當關注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環節、控制執行憑證、控制執行記錄形式和控製程序運用的連續性。
2.描述內部控制:
① 將被審計單位或審計事項的內部控制運行情況通過文字敘述或流程圖等書面形式重新描述出來,以供測試和評價。
② 根據現有內部控制描述有關業務的運行流程和控制點,再根據理想模式和專業判斷,著重描述應設立的控制點,特別是關鍵控制點設立情況。
③ 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調查時,可採取下列方法進行描述:文字敘述法,即用文字說明內部控制;調查表法,即利用預先編制的表格形式,通過回答回答表格中設計的提問,來說明內部控制;流程圖法,即以圖解形式,運用符號說明內部控制。
3.內部控制健全性檢查,是根據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調查和描述,分析和評價已建立的內部控制與其生產經營規模、特點、管理機制、管理層次的適應情況、覆蓋程度,以及業務處理程序控制中應該設立的各項控制點是否設立,各項控制措施是否齊全、完整。
4.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應當考慮下列因素:控制措施存在與否;存在的控製程序是否准備執行,有無可操作性;是否存在失控環節;失控的性質和原因;失控對控制系統的影響;審計方案對內部控制的依賴程度;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5.符合有效性測試的重點是:對內部控制的執行記錄、制約職能分工、操作狀況等,這些有助於確定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和有效程度。
第十六條 內部控制符合有效性測試一般採用審計抽樣證據檢查、重復檢查、實地觀察等方法,其內容包括:
1.業務測試:針對業務控製程序,在確定審計的業務系統中,選擇若干筆業務,沿著規定的業務處理程序進行穿行測試,觀察、檢查制度中規定的各項控制措施(即控制點,特別是關鍵控制點)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的執行情況。
2.穿行測試:既可採取順查法,也可採取逆查法,重點是檢查在這些事項的業務處理過程中,各控制環節的處理手續是否按規定辦理,內部控制是否按規定發揮了作用。
3.功能測試:針對業務控製程序中的關鍵控制點,選取若干筆業務,檢查各項控制措施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效果。
第十七條 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實質性測試,應按照審計工作程序的有關規定,採取檢查、監盤、觀察、計算、分析性復核、查詢及函證等審計方法,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會計報告及相關資料項目金額進行實證性審核檢查。
第十八條 對內部控制進行綜合評價重點是以下幾個方面:
1.內部控制的適用性、科學性,即被審計單位所設立的內部控制,是否有利於促進股份公司進一步深化改革、搞好持續重組,有利於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有利於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增強公司的發展動力,以及促進股份公司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實行低成本戰略,其滿足性、最優性和適度性如何。
2.各項控制措施方面存在的缺陷對相應的控制點的影響及控制點方面存在的缺陷對各項業務系統內部控制的影響,揭示可能產生的後果。
3.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系統性、牽制性、協調性進行整體的分析與評價。
4.針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所存在的缺陷、薄弱環節,建議從哪些方面進行完善和加強。
第十九條 對內部控制進行綜合評價的要求:
1.要突出重點,著重評價與審計事項有密切管理的內部控制及與審計目標和范圍有關的業務控制;
2.評價既要著眼於內部控制是否能夠起到保護財產、防止弊端的作用,又要看其是否能夠保證和促進經濟業務活動的順利進行;
3.對內部控制的評價及提出的建議、措施應明確、具體,針對性強。
第二十條 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進行健全性檢查初步評價後,是否進行符合有效性測試,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一般比較健全、完善的控制制度,才對其進行符合有效性測試。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進行健全性檢查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可不進行符合有效性測試,而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
1.相關內部控制不存在;
2.相關內部控制雖然存在,但並未有效運行,或存在嚴重弊端;
3.易於發生錯弊的業務環節,存在固有風險,以及控制風險高的業務;
4.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可能大於進行符合性測試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
5.對被審計企業規模小的,不進行符合性測試,直接實施實質性測試程序。
第二十一條 審計人員確定對內部控制的可依賴程度時,應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重點關注可能存在的構成內部控制局限性的主要因素為:
1.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受制於成本與效益原則;
2.內部控制一般僅針對常規業務活動而設計;
3.控製程序可能因管理部門無視其存在而失效;
4.即使是設計完善的內部控制,也可能因執行人員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斷失誤以及對規定的誤解而失效;
5.內部控制可能因有關人員相互勾結、內外串作弊而失效;
6.內部控制可能因執行人濫用職權或屈從於外部壓力而失效;
7.內部控制可能因經營環境、業務性質的改變而削弱或失效。
第二十二條 內部控制審計如作為獨立審計項目,應按規定編寫審計報告,書寫審計意見書;如作為進行其他審計的一個程序或方法時,可將測評結果在有關審計工作底稿或審計報告中予以反映。
第五章附 則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由審計監察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發表於 2005-05-10 23:08

⑺ 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哪些問題及對策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相關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執行財經法規制度不嚴格,財經紀律觀念淡薄,辦事不講規則、程序、手續,憑習慣、經驗辦事。
2.財務工作缺乏連續性,經常有「領導換,會計變」的現象,客觀上增加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波動,造成亂賬現象發生。
3.少數單位對發票、支票等重要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不按財務管理要求制定票據管理制度。大多數單位即使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也往往流於形式,造成制度化管理監督機制弱化。
4.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的修訂普遍不完善和不及時,與新的財經法規和制度銜接不好,與單位情況變化和制度實際執行情況不相適應。財務管理制度不符合實際、不便於執行,直接損害到財務管理的權威性。
(二)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方面的問題

主要在兩方面:1.貨幣資金管理有漏洞,資金安全存在隱患。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事業單位的會計、出納等不相容職位沒有嚴格分離,有的崗位互串,單位對出
納工作監督不到位,很少對庫存現金進行盤點。大額開支使用現金支付,白條抵庫、公款私存現象在部分單位仍然存在。公款私存具體表現有:(1)各種行政事業
性收費、罰沒收入以及學會的會費收入等不入賬。(2)租金等其他應列入本單位財務會計部門賬內或應交存財政專戶的收入不及時入賬。收款不用合法收據,用白
條代替。(3)通過虛列支出、資金返還等方式將資金轉到本單位財務部門賬外,設置小金庫。2.固定資產管理不規范。目前,一些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存量及
流量管理不嚴,普遍存在「重購建、輕管理」的現象,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處置、出租、出藉以及調撥、報廢等方面管理不規范,資產使用效率低下,並造成了
國有資產的流失。具體表現:(1)固定資產管理較為混亂,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上隨意性很大,設施和設備購建論證不充分,造成閑置。(2)有的單位沒有
明確的管理制度,或者固定資產的驗收、保管、維護工作流於形式。有的單位不按要求對固定資產定期進行清理和盤點,或者是固定資產不入賬,形成賬外資產,致
使總賬與明細賬不相符、賬面資產與實際資產不相符。
(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缺乏系統的、有效的控制
1.目前,我國事
業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家投入,國家是事業單位凈資產的終極所有者,但國家並不要求償還其提供的資產,也不要求分享經濟上的利益,而是將這些資產交給公
共事業單位自行經營和管理。國家對其投資,但並不對其進行財務管理。2.事業單位一般對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投入表現積極,對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
研究相對不足,造成投資的所有者缺位,資金使用管理薄弱,導致資源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少數單位超支浪費現象嚴重,超標購買小汽車、公款旅遊、公款吃
喝、公款進行高檔消費,致使單位的會議費、招待費、車輛燃修費居高不下。
(四)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主要有
以下幾個:1.重視預算收支,忽視預算編制和評價,使現有資金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認為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就是從財政「要錢、花
錢」的過程,對編制預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而採取應付的態度,形成了在實際工作中遇事才跑財政的局面,導致預算推行難度大。2.因為忽視預算編制,因而
形成了財務決策的隨意性,產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亂」現象,致使專項資金預算執行大打折扣。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支出審批制度不嚴格,隨意擴大開支范圍,
巧立名目發放獎金,提高補貼標准;隨意改變資金的用途,「專款不專用」的現象經常發生。3.部分單位雖然編制了預算,但對預算資金使用效益不進行跟蹤審
計,即使跟蹤調查,也是分析膚淺、總結簡單,效益考核基本是走過場,成本考核幾乎是空白,從而使好多項目難以取得預期的社會效益。
(五)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一些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部分單位內部未設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內部審核監督僅由一人或多人專職或兼職代理。部分單位內部未實行統一的財務管
理。2.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夠合理,業務交叉過雜,人員兼職過多,職責不明確。3.會計事前、事中、事後審核監督流於形式。有相當一部分單位未設內
審機構,已建立內審機構的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但更多的還是有章不循,將已訂立的制度「印在紙上,掛在牆上」,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審計,內部監督執行大
打折扣。遇到具體問題時過分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制制度名存實亡,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4.個別單位為了小團體利益,要求會計人員在會計數據上做文
章,或假賬真算,或真賬假算,造成賬實不符、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以達到偷漏稅金、隱瞞資產、虛假業績的目的。一些應當建賬的單位不建賬目,不按制度規
定設置會計科目,保管憑證、賬簿、會計報表及有關的合同、協議等資料,想混水摸魚、僥幸過關。5.有的把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支出分散到科室管理,違反了
「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規定。
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和完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的相互約束機制

事業單位要在國家宏觀管理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建立起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對現金的管理,財產的審批,審批許可權的分配,財務
計劃的制定和實施,資金的籌集和使用,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和評價都要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制度制定要體現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即制度的制定必須結合
單位實際,不能生搬硬套,內部財務制度的條文在表述上應盡量通俗易懂,操作方便,並與日常會計核算的實務緊密聯系。應用完善的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約束財務行
為,減少或避免各種違反財經紀律問題的發生。對薄弱環節和重要崗位要加強控制,細化責任,做到制度管人、責任到人。不相容職務一定要分開,保證資金安全。
所有資產都要定期核對,切實做到賬賬、賬實相符。還應經常對財務管理制度和會計核算流程執行效果進行評價,當國家財經法律法規有變動和修改,或評價發現內
部控制出現薄弱環節時,應當及時加以改進和完善。
(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隊伍建設,適應新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

1.事業單位領導要帶頭認真學習有關財政、財務管理的法律法規,不斷提高執行財務管理制度的自覺性,增強財務管理和依法理財的能力。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管
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從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定期聽取本單位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情況匯報,支持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督促下屬部
門和職工增強財務管理意識,保障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的落實。2.要加強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教育,不斷提高財會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的政治和業務
素質。要有計劃地吸收一些年輕的、具有會計或審計專業學歷、懂業務的人員充實財會和內審崗位,不斷加強財務管理力量。3.要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
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和政策水平,適應新時期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新形勢的需要。對在單位理財活動中有突出表現的人員,應加以獎賞和重用。
(三)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財政檢查、外部審計並重,嚴肅財經紀律,加強財務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有條件的應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或確定專職的內部審核監督人員。嚴格財務管理程序,明確職能,強化責任,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嚴格控制支
出標准。並定期開展內部財務檢查,
對單位財務收支進行全面審查,向單位行政辦公會或職工大會通報檢查結果並提出改進措施,及時發現和糾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事業單位在加強內部控制的同時,要主動接受來自外部的監督。要認識到內部監督有其局限性,來自外部的財政、審計、稅務、紀檢以及上級部門的財經監督可使單
位管理更加規范和合規合法,彌補內部監督的不足。財政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對各種專項資金要建立跟蹤反饋制度,加強監
督,掌握資金流向,把各種專項資金管好、用好。對各種財政違法行為,一經查出,嚴肅處理,堵住各種漏洞,防治腐敗。要特別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監督檢查力度,
對預算外資金來源、金額和去向等的合理性問題進行核查,對預算外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行考核,防止預算外資金濫收和違規使用等現象。
(四)強化預算管理,加大預算約束力度

財務管理工作包括制定預算、執行預算和監督、考核預算執行情況三部分內容,可見,預算工作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預算管理應堅持預算編制、執行、評
價並重的原則,徹底改變「只重預算執行,忽視編制和評價工作」的預算管理方式,科學、合理地編制部門預算,大力推廣「零基」法、績效編制方法,實行預算內
外綜合統籌,將全部收支編入預算。另外,要進一步細化預算收支項目,落實政府收支分類改革措施,切實保證預算與實際相符。同時,要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
廣泛採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進行評價分析,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五)積極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保證財務管理科學、高效

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通過改變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和會計業務處理程序,可以強化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從源頭上遏制行政事業單位腐敗,杜絕胡亂花錢、鋪張浪
費現象,達到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目的。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方式以資金控制為目標,以加強財務收支監督為重點,可以成立會計核算中心,以高效理財為
取向,將所有賬戶及會計業務處理權集中到會計核算中心,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力求核算、管理、監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
總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有必要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強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職能,使其充分發揮作用,把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促進事業單位健康發展,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⑻ 有哪些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部控制認識不到位不少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有的認為,憑個人觀察、經驗控制來評價經營成果就足夠了,不必依靠現代管理方法監督經營全過程;有的對內部控制不夠重視,只注重短期利益,為了降低管理成本,不設或盡量少設內控機構,更談不上建立長期有效的內控體系;更有甚者認為,企業內部控制就是指有關企業成本、資產安全和資金控制等方面的會計控制,對內部控制的建立局限於會計控制。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雖然有部分中小企業建立了一定的內控制度,但仍然不夠全面,沒有覆蓋到企業所有的部門和人員,沒有滲透到企業的各個業務領域和管理流程中,達不到國家財經法規和相關制度對內控制度的要求。個別中小企業甚至沒有書面的內控制度,人治痕跡明顯。有的中小企業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有的中小企業未實行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沒有必要的內部牽制與制衡。由於內控制度不健全,部分中小企業人為捏造會計數據、私設小金庫、亂攤成本、隱瞞收入、虛報利潤、惡意逃繳稅款等。3.內控主體素質不夠高作為內控行為主體,部分中小企業領導者對國家財經法紀、公司治理和財務制度等學習不夠、理解不深,實際工作中卻主觀臆斷、獨斷專行,給內控建設帶來一定難度,也給企業造成相當損失;部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沒有及時跟上,特別是一些民營家族式中小企業,甚至讓不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任職關鍵崗位,這些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能力,更談不上對企業內控制度和體系的合理完善。內控主體素質不夠高,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4.內部組織機構不完善在經營權和所有權尚未完全分離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內控機構的建立健全還有待時日。有的中小企業形式上建立了董事會、監事會,但真正的法人治理結構卻並未到位,董事會和經營層基本上是同一人員,內控建設流於形式。有的中小企業從成本效益考慮,內部組織機構設置不齊全,或者完全違背內控要求,由同一個機構兼管諸多不相容職責。組織機構的不完善,使內控體系根本無法建立起來。5.內部監督機制薄弱部分中小企業內部監督機制比較弱,主要表現在:有的沒有設置內審機構,使內控監督處於真空狀態;有的內審機構缺乏獨立性,不能正確評價財務信息及各組織機構的績效;有的只重視程序和流程監督,在實際運行中對高管層難以進行有效地監督;有的集體審批機制不嚴謹,缺乏相應的民主程序;有的重要或關鍵崗位人員與高管有「近親」關系,不敢或不願抵制高管的「霸道」或錯誤行為;有的缺乏工會、黨團組織,職工董事、職工監事以及職工代表大會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的解決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規模大小不一,業務性質特點各自不同,建立一套完整、科學並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組織結構,形成縱橫聯系的分工、協調、制約和監督機制。這樣必然會堵塞漏洞,強化管理,減少違法違紀現象,防止貪污盜竊行為和各種舞弊行為的發生,必然會使企業走上持續、高效的發展之路。
1.建立健全內控體系
(1)建立組織規劃控制機制某些相互關聯的職務不能集中於一個人身上,各組織機構的職責許可權必須得到授權,並保證在授權范圍內的職權不受外界干預,每類經濟業務在運行中必須經過不同的部門並保證在有關部門間進行相互檢查。在對每項經濟業務的檢查中,檢查者不應從屬於被檢查者,以保證被檢查出的問題得以迅速解決。
(2)建立授權批准制度應該對企業內部部門或職員處理經濟業務的許可權加以控制。單位內部某個職員在處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授權批准,否則就不能進行。
(3)實行預算控制企業編制的預算必須體現其經營管理目標,並明確責權。預算在執行中應當允許經過授權批准對預算進行調整,以使預算更加切合實際,應當及時或定期反饋預算執行情況。
(4)實行實物控制一是應嚴格控制對實物資產的接觸,如限制接近現金、存貨等,以減少資產的損失;二是定期進行財產清查,做到賬實相符。
中小企業可以安排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實施內控監督和評價,提出建議,督促各個內控環節不斷改進控制,增強規范內控制度與有效執行制度的自覺性,使企業幹部職工積極參與到內部控制的體系中去。
2.內控制度的設計原則
(1)政策性原則。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設計必須首先符合並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然後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財務管理的要求進行設計。
(2)有效性原則。設計內控制度的目的就是規范管理行為,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內控制度的設計必須以「有效」為前提,盡量做到內控環節不宜過長而又環環相扣,使人操作起來切實有效;必須有利於控制和檢查,具有了解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手段和途徑,同時要根據執行情況和管理需要不斷完善,以保證內控制度更加適應管理需要,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
(3)賬、錢、物分管原則從目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來看,嚴格貫徹賬、錢、物分管原則是內控制度設計的重中之重。任何一項經濟業務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續辦理,多人經手,共同負責,努力克服貨幣資金、財產物資及有關賬簿的管理混亂現象,防止企業資產的流失。特別是企業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業務,每日終了,應及時計算當日收入、支出合計數和結存數,逐日逐筆進行日記賬登記;月份終了,日記賬余額必須與有關總賬余額核對相符,做到日清月結。同時,對財產物資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隨時反映賬面數與實存數,保證賬實相符。這樣能夠防止貪污盜竊行為的發生,保障企業財產的安全。
3.責權利結合,實行責任追究制度企業各級管理部門和人員必須明確各自的職能和責任,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可以把財務指標落實到單位和個人(採取直線制組織結構的指標可直接落實到個人),並賦予財務管理責任人相應的管理許可權,根據履行職責的情況在年末進行考評,依據考評結果,分別給予物質、精神獎勵或處罰。對於履行職責差的人員,一定要有追究責任的過程。
4.建立員工培訓機制前已述及,中小企業的員工整體素質較低,而科學的內控體系又與員工的素質密切相關。因此,企業應結合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員工培訓機制。通過培訓,使員工更具工作責任感,明確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要使員工認識到,內控制度不是哪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員工的集體行為,從而達到整體提高員工素質的目的。
5.加強內部審計控制內部審計機構應直接對企業最高領導層負責,保持相對獨立性。企業通過內部審計制度對各級管理層的財務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評價,包括企業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情況、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各級管理人員的績效、內控環節的協調情況等。內部審計機構的組成人員應該由企業最高層直接聘任,讓業務能力強、思想素質高、敢說真話、敢於堅持正義的員工從事內部審計工作。
6.企業負責人必須高度重視內控制度並自覺接受監督事實上,一套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的順利實施,企業負責人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離開企業領導的高度重視,再好的控制體系也顯得軟弱無力而流於形式。許多企業領導不重視內控制度,其根本原因在於嚴密的內控制度不僅控制一般的員工,而且控制企業領導。一些中小企業領導習慣於一人說了算,而不習慣受到限制,尤其是資金方面的限制,這就為內控制度的執行設置了障礙。企業領導必須自覺接受內控制度的制約,力求使內控制度在企業內部隨時發揮作用。
新修訂的《會計法》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必須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必須在對外提出的財務會計報告中簽名並蓋章,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必須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單位會計中的違法行為,除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外,還要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會計法》的這些規定,客觀上對單位負責人形成了制約。鑒於此,首先,單位負責人有責任和義務保證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建立健全並發揮作用;其次,企業負責人在重視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同時,應當支持、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為會計人員撐腰,幫助他們解決履行職責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在單位內部為會計人員實行有效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再次,單位負責人要以身作則,帶頭執行制度,不得干預、阻撓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更不能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及其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⑼ 內控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企業內部控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企業內部控制是關繫到企業發展壯大乃至生存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針對中國企業發展的特徵和特點,從如何面對企業風險以及如何克服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的弱點出發,從人員配置到資源的有效銜接和業務流程的規范等各個環節進行梳理,找出它們的共性和規律,從而制定出基於風險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框架與設計,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安全發展。
企業內控制度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旨在為實現經營的效果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符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等目標提供保證。將內部控制結構分為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5個要素。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