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內控是業務發展的什麼

內控是業務發展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21 17:55:23

Ⅰ 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經歷了6個階段:

1、內部牽制階段

內部控制,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被人們提出、認識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中,早已存在著內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級形式,這就是內部牽制。

2、內部控制制度階段

1936年,美國頒布了《獨立公共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查》,首次定義了內部控制:「內部稽核與控制制度是指為保證公司現金和其他資產的安全,檢查賬簿記錄的准確性而採取的各種措施和方法」,此後美國審計程序委員會又經過了多次修改。

3、會計控制管理控制階段

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的概念。

4、內部控制結構階段

1988年4月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SAS N0.55),規定從1990年1月起以該文告取代1972年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1號》。該文告首次以內部控制結構一詞取代原有的「內部控制」。

5、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

1992年9月,COSO委員會提出了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該框架指出「內部控制是受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為經營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6、風險管理框架階段

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該框架拓展了內部控制,更有力、更廣泛地關注於企業風險管理這一更加寬泛的領域。

(1)內控是業務發展的什麼擴展閱讀:

企業的經營環境、經營業務、公司規模和組織結構是處於變化之中的,因此無論是公司層面的,還是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也應隨之改變,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體現為設計的科學性和運行的有效性的高度統一。

盡管我國目前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有關內部控制的規定,但作為系統工程,內部控制達到預想的效果並非一日之功。監管部門頒布的內部控制規范是通用性內部控制框架,企業需要據此建立針對特定企業的內控操作系統。

內部控制框架具體化的過程也是企業行使內部控制剩餘控制權的過程,企業對通用版內部控制框架的遵循程度以及剩餘控制權行使的恰當與否十分關鍵。

Ⅱ 內控到底是什麼

呵呵,這個問題很復雜的,復制文字給你講不清楚。華彩咨詢集團上面有很多資料可以下載,好像還有PPT、PDF之類的,建議你去看看,因為他們是這方面的第一權威。

Ⅲ 內部控制具體是指什麼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內部控制的目的在於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它是因加強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著眼於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側重於從錢物分管、嚴格手續、加強復核方面進行控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才逐步發展成近代的內部控制系統。

Ⅳ 如何處理銀行業務發展與內控管理的關系

日前復,孟村辦事處對轄制內各金融機構如何處理好業務發展與內控管理的關系結合合規文化建設以及案件防控「四項行動」的開展進行了大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通過討論提高了認識,明確了關系,教育了員工,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和執行力,夯實了業務發展與內控管理的基礎。業務發展與內部控制是銀行經營管理的兩大主題,正確認識和把握它們的關系,對於基層金融機構管理者尤其必要。要實現業務發展與內控管理同步發展這一總體目標,需從以下兩個方面把握。一、科學認識業務發展與內控的辯證關系首先,要深刻認識到兩者統一於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整個過程,其目標是一致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兩者的實現是以員工的有效操作為載體。其次,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一方面只有抓好內控,業務發展才能夠有更好的保障,偏重業務發展而輕視內控管理,業務發展只能是短暫的;另一方面不能因為強調內部控制就放鬆了業務發展,脫離了業務發展這個根本,內控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第三,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內控並不單純是投入,是消耗人力、物力。抓好內控同樣會減少成本支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經濟效益,同時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幹部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以此來

Ⅳ 什麼是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

控制要素:

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應當包括下列要素 :

(一)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

(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三)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採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

(四)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企業及時、准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五)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5)內控是業務發展的什麼擴展閱讀:

內部控制原則:

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

(一)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

(二)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三)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

(四)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五)成本效益原則。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Ⅵ 內控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能寫多少,今天先寫一部分,寫的可能會偏理論化一些。(一)? 可能是我這個人比較喜歡摳概念,或許是以前讀研究生時寫論文落下的毛病吧。大家在談內部控制時可能由於所處角度的關系,對內部控制會有各種各樣的看法。 A老闆說:小李,你找幾個人,搞一套內控手冊,應付下證監會檢查。 B老闆想:管采購的老王有點不對勁啊,趁這次搞內控,我得敲打敲打他。 C員工抱怨:搞啥內控啊,平白無故多了這么多工作量,我也沒看到有啥用。 D員工拍手稱快:就應該搞搞內控,要不然虛報費用、吃回扣,公司的錢都讓那些人揣自己兜里了。 E外審愁眉緊鎖:這公司內控太差勁了,我這個審計風險和成本咋控制啊。……好像內控是個筐,啥都往裡裝。 追根溯源,一般認為內控在早期是以內部牽制思想的形式存在的,在古羅馬時代,對會計賬簿實施的「雙人記賬制」某筆經濟業務發生後,由兩名記賬人員同時在各自的賬簿上加以登記,定期核對。現在財務和出納的崗位設計也是此種思想的體現。 之後,「相互牽制」逐步細化為「以職務分離和賬目核對為手法,以錢、賬、物等會計事項為主要控制對象」。而到了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概念,強調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對交易授權、資產安全等進行控制。 一直到90年代內控理論的里程碑——coso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誕生。 我覺得,內控其實一直都是一種管理思想,職責分離、授權、記錄等只是具體實現手段。如何理解內部控制思想,個人認為有兩個關鍵點——風險導向、利益相關者角度。這兩點其實也是存在內在關聯的。1、風險導向 進入二十世紀coso發布了內控整合框架的升級版——全面風險管理框架(ERM),盡管coso並不認為ERM是對內控整合框架的替代。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越來越受到重視,也被大家廣泛提及。 關於這一點也是有現實背景的。我們都知道,安然、世通的破產丑聞導致sox付諸實施。但sox實施遭到了眾多上市公司和行業協會的反對,為什麼?——成本太高。為什麼成本高?——因為採取的是自下而上、逐項檢查的方式,人工成本當然高。 這時SEC出來安撫上市公司:我也不想讓你們花這么多錢啊,你們要搞自上而下、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識別重大風險進行控制。PCAOB也應景的向外部審計師們推出了第5號審計准則——風險導向的內控審計准則。當然這些沒有根本解決問題,後面有機會再和大家聊聊。 說到底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是為了實現統一企業內外部需求、平衡企業成本收益的目的而出現的。這也是內部控制發展的趨向。2、利益相關者角度 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的發展趨勢,也可看做企業利益相關者之間博弈的體現。對於企業管理層來說,盈利、業績增長是最重要的,要控製成本;對於外部投資者或監管機構,由於信息不對稱,需要企業建立內部控制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准確(當然會計准則本身也可以看做博弈的結果)。 站在利益相關者角度思考,可以回到開篇看看ABCDE各方的想法,就會有更深層的理解了。機制設計理論中經常會提到的一個名詞叫激勵相容,這是一種制度安排,即讓行為人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正好與企業實現集體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相吻合。 因此,內部控制離不開控制目標。充分考慮利益相關方設置控制目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做到風險導向,激勵相容才有可行性。

Ⅶ 內控在業務發展的什麼階段最為重要

當企業快速發展階段,所有權與經營權進一步分離時有必要內控,做到任何個人或部門回不能單獨控制任何一答項或一部分業務權力的方式進行組織上的責任分工,每項業務通過正常發揮其他個人或部門的功能進行交叉檢查或交叉控制。

Ⅷ 銀行內控與業務發展的關系二者是否矛盾。要面試,怎麼回答

不矛盾,風控是基礎保障;隨著業務擴展渠道的拓展需要更先進的風控技術及管理模式,有了基礎保障才能更好的發展業務

Ⅸ 什麼是了解內部控制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內部控制的目的在於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它是因加強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著眼於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側重於從錢物分管、嚴格手續、加強復核方面進行控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才逐步發展成近代的內部控制系統。

目錄

內部控制的定義
內部控制要素
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事前防範
事中控制
事後監督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階段
內部控制的作用(一)提高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二)保證生產和經管活動順利進行
(三)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
(四)保證企業既定方針的貫徹執行
(五)為審計工作提供良好基礎
內部控制的種類(一)內部會計控制
(二)內部管理控制
內部控制的目標
內部控制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十大問題
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執行原因內部控制的定義
內部控制要素
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 事前防範
事中控制
事後監督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階段
內部控制的作用 (一)提高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二)保證生產和經管活動順利進行
(三)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
(四)保證企業既定方針的貫徹執行
(五)為審計工作提供良好基礎
內部控制的種類 (一)內部會計控制
(二)內部管理控制
內部控制的目標
內部控制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十大問題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執行原因展開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的定義
所謂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採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續與措施的總稱。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要素
提出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等五個相互聯系的要素。 內部控制是為實現經營管理目標、組織內部經營活動而建立的各職能部門之間對業務活動進行組織、制約、考核和調節的方法、程序和措施。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迅速,但內控管理不容樂觀。中小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優化控制環境,明確控制目標,改善控制技術,並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系統,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 目前,受到薩班斯法的影響,財政部加強了內控標準的修訂,這需要立法學的指導。 審計准則方面的定義:內部控制是被審計單位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由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和執行的政策和程序。 內部控制是指一單位內部的管理控制系統,即為保證單位經濟活動正常進行所採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不僅包括單位最高管理當局用來授權與指揮經濟活動的各種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審核,分析各種信息資料及報告的程序和步驟,還包括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綜合計劃,控制和評價而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內部控制的目標,盡管理論界有多種表述,但最根本的是保護單位財產,檢查有關數據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提高經營效率,貫徹既定的管理方針等四個方面.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
包括:控制環境、會計系統、控製程序三個方面。 一般來說,企業資金的內部控制體系主要可以分為事前防範,事中控制和事後監督三個環節。
事前防範
首先,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嚴格的內控規章制度,包括《企業財務管理辦法》、《企業預算管理暫行辦法》、《資金計劃管理辦法》、《企業資金授權審批管理辦法》等一些與資金管理相關的制度。 在企業的資金管理過程中,要合理設置職能部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各司其職,建立財務控制和職能分離體系。充分考慮不兼容職務和相互分離的制衡要求。各部門、各崗位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格局。 另外企業還應當建立嚴格的審批手續,授權批准制度,以減少某些不必要的開支。明確審批人對資金業務的授權批准方式、許可權、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資金業務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
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主要體現在保障貨幣資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資金安全性控制。其范圍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應收應付票據的控制。主要方法有:賬實盤點控制、庫存限額控制、實物隔離控制等。
事後監督
在資金管理過程中,除事前防範,事中控制環節之外,資金的事後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每個會計期間或每項重大經濟活動完成之後,內部審計監督部門都應按照有效的監督程序,審計各項經濟業務活動,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各職能部門也要將本部門在該會計期間或該項經濟活動之後的資金變動狀況的信息及時地反饋到資金管理部門,及時發現資金的籌集與需求量是否一致,資金結構、比例是否與計劃或預算相符,產品的賒銷是否嚴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貨的控制是否與指標的一致,人、財、物的使用是否與計劃或預算相符,產品的生產是否根據計劃或預算合理安排等。 這樣既保證了資金管理目標的適當性和科學性,也可根據反饋的實際信息,隨時採取調整措施,以保證資金的管理更為科學、合理、有效。同時,將各部門的資金管理狀況與部門的業績指標掛鉤,做到資金管理的責、權、利相結合,調動資金管理部門和職工的積極性,更好地進行資金管理。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階段
內部控制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隨著外部競爭的加劇和內部強化管理的需要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縱觀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歷程,大致上經歷了以下六個階段: 1.內部牽制階段 2.內部控制制度階段 1936年美國頒布了《獨立公共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查》,首次定義了內部控制:「內部稽核與控制制度是指為保證公司現金和其他資產的安全,檢查賬簿記錄的准確性而採取的各種措施和方法」,此後美國審計程序委員會又經過了多次修改。1973年在美國審計程序公告55 號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定義作了如下解釋:「內部控制制度有兩類: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和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包括且不限於組織結構的計劃,以及關於管理部門對事項核準的決策步驟上的程序與記錄。會計控制制度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以及與財產保護和財務會計記錄可靠性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措施。」 3.會計控制管理控制階段 (1)內部會計控制。(2)內部管理控制。 4.內部控制結構階段 5.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 1992年9月,COSO委員會提出了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該框架指出「內部控制是受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為經營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1996年底美國審計委員會認可了COSO的研究成果,並修改相應的審計公告內容。 6.風險管理框架階段 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認為「企業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於戰略制訂並貫穿於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會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並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該框架拓展了內部控制,更有力、更廣泛地關注於企業風險管理這一更加寬泛的領域。風險管理框架包括了八大要素: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的作用
內部控制主要是指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內部控制系統有助於企業達到自身規定的經營目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內部控制的作用會不斷擴展。目前,它在經濟管理和監督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提高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企業決策層要想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中有效地管理經營企業,就必須及時掌握各種信息,以確保決策的正確性,並可以通過控制手段盡量提高所獲信息的准確性和真實性。因此,建立內部控制系統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和可靠性。
(二)保證生產和經管活動順利進行
內部控制系統通過確定職責分工,嚴格各種手續、制度、工藝流程、審批程序、檢查監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單位生產和經營活動順利進行、防止出現偏差,糾正失誤和弊端,保證實現單位的經營目標。
(三)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
財產物資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內部控制可以通過適當的方法對貨幣資金的收入、支出、結余以及各項財產物資的采購、驗收、保管、領用、銷售等活動進行控制、防止貪污、盜竊、濫用、毀壞等不法行為,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
(四)保證企業既定方針的貫徹執行
企業決策層不但要制定管理經營方針、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貫沏執行。內部控制則可以通過袱定辦法,審核批准,監督檢查等手段促使全體職工貫徹和執行既定的方針、政策和制度,同時,可以促使企業領導和有關人員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遵守國家法規紀律的前提下認真貫徹企業的既定方針。
(五)為審計工作提供良好基礎
審計監督必須以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為依據,檢查錯誤,揭露弊端,評價經濟責任和經濟效益,而只有具備了睡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證信息的准確,資料的真實.並為審計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總之,良好的內部控制系統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項資源的浪費和錯弊的發生,提高生產、經營和管理效率,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的種類
內部控制制度的重點是嚴格會計管理,設計合理有效的組織機構和職務分工,實施崗位責任分明的標准化業務處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圍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內部會計控制
內部會計控制其范圍直接涉及會計事項各方面的業務,主要是指財會部門為了防止侵吞財物和其他違法行為的發生,以及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種會計處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例如,由無權經管現金和簽發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就是一種內部會計控制,通過這種控制,可提高現金交易的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
(二)內部管理控制
內部管理控制范圍涉及企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的各部門、各層次、各環節。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確保企業經營目標和有關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例如,企業單位的內部人事管理、技術管理等,就屬於內部管理控制。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的目標
根據財會[2008]7號《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內部控制包括五大目標: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建設應遵循的原則
一般來說,金融機構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應遵循以下原則: 1.有效性原則。要使內部控制充分發揮控製作用,在各部門和各崗位得到貫徹實施,建立的內部控制必須具有有效性,即各種內部控制制度包括最高決策層所制定的業務規章和發布的指令,必須符合國家和監管部門的規章.必須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必須真正落到實處,成為所有員工嚴格遵守的行動指南;執行內控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人(包括董事長、總經理)不得擁有超越制度或違反規章的權力。 2.審慎性原則。內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範各種風險.為了使各種風險控制在許可的范圍之內,建立內部控制必須以審慎經營為出發點,要充分考慮到業務過程中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容易發生的問題.設立適當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步驟來避免和減少風險,並且設定在風險發生時要採取哪些措施來進行補救。 3.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必須滲透到金融機構的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覆蓋所有的部門和崗位,不能留有任何死角和空白,做到無所不控。 4.及時性原則。是指內部控制的建立和改善要跟上業務和形勢發展的需要開設新的業務機構或開辦新的業務種類,必須樹立「內控先行」的思想.首先建章立制,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即使在金融創新的領域,也不能因為法律沒有規定或監管當局沒有要求而不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5.獨立性原則。內部控制的檢查、評價部門必須獨立於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執行部門,直接的操作人員和直接的控制人員必須適當分開,並向不同的管理人員報告工作;在存在管理人員職責交叉的情況下,要為負責控制的人員提供可以直接向最高管理層報告的渠道。
編輯本段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十大問題
一、出納領取銀行對賬單、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二、領導「一隻筆」審批,缺乏完善內控制度和流程保障。 三、過於依賴業務人員,企業資源掌握在個人手中,企業對業務開展失去控制。 四、內部控制制度文字描述性東西較多,清晰的流程圖和配套表單較少。 五、內部控制制度「救火式」的較多,制度體系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甚至政出多門,相互打架。 六、員工臨時休假或出差時,缺乏明確的工作交接制度。 七、人員招聘時注重筆試和面試的考察,忽視背景調查。背景調查是不難發現的。 八、關鍵崗位無強制輪換或帶薪休假制度。 九、過分強調控製成本,經常將效率作為弱化或逾越內部控制的理由。 十、說一套,做一套,制度放空炮。
編輯本段內部控制制度不能有效執行原因
主要有二:一是制度本身制定得不合理,或過於理想化,或隨著新情 況出現,原有制度已不能適應卻沒有及時修改,從而使得制度不具可操作性,自然也就不會被執行;二是 缺乏保證制度執行的機制,一些單位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既沒有檢查監督,又沒有相應的獎懲措施,內部 控制制度成為牆上擺設和一紙空文也就不奇怪了。為此,企業一方面需要提高制度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 加強制度執行力,不能為制度而制度。

Ⅹ 如何認識銀行業務發展和加強內控管理之間的關系

業務發展與內部控制是銀行經營管理的兩大主題,正確認識和把握它們的關系,對於基層金融機構管理者尤其必要。
首先,要深刻認識到兩者統一於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整個過程,所指向的目標在本質上是完全一致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兩者的依靠力量也是一致的,都必須調動和發揮全體幹部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其次,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可偏廢的。一方面只有抓好了內控,業務的發展才能夠有更好的保障,僅偏重於業務發展而輕視內控管理,業務發展只能是短暫的、不真實的;另一方面不能因為強調內部控制就放鬆了業務發展,脫離了業務發展這個根本,內控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第三,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內控並不單純是投入,是消耗人力、物力。抓好內控同樣會減少成本支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經濟效益,同時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幹部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以此來支撐和促進各項業務持續健康安全發展。業務發展水平提高了,反過來會促進內控向縱深推進,防範和化解風險能力就更強,發展的質量就更有保障。
要實現業務發展與內控管理同步發展這一總體目標,科學認識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前提,更重要的是還要正確實踐兩者之間的關系。
基層金融機構管理者處於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要轉變經營理念和方式,堅持速度和質量相協調、發展與內控相匹配的原則。具體而言,要增強三種能力,即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及人本管理能力。

增強統籌協調能力,就是要著力轉變經營增長方式,努力追求資本、規模、速度、風險、效益的持續動態平衡。一方面強化內控管理能力,從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有利於業務發展出發,既控制和化解風險,又控制內控管理的邊際成本,提高邊際效益。另一方面當發展與內控發生沖突時,不能為了做業務就不計風險,也不能因為強調合規就簡單地放棄發展,畏縮不前。
增強貫徹執行能力,就是要堅決將總行、省聯社的戰略意圖和部署安排層層傳導到位、落實到位,認真將各項規章制度不折不扣執行好,真正產生作用。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加大過程管理力度,從細節入手,做到經營管理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每一項成果都是精品,形成認真嚴肅、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和習慣,確保工作成效與上級行的要求完全符合。
增強人本管理能力,就是要以共同發展遠景凝聚全體員工,不斷加強員工隊伍素質建設和思想政治建設。以創造和諧銀行為契機,將銀行事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緊密相連,通過強化民主管理、深化行務公開、開展業務競賽等各種形式,調動全員參與行務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培育發展意識和合規文化,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使「發展是硬道理」和「合規人人有責」的理念植入到每個員工心裡,為持續發展和內控建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