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基礎
㈠ 什麼是扶貧政策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具體措施:
一、精準建立「三區三州」教育扶貧台賬
1.建立建檔立卡貧困教育人口底數台賬。
2.建立教育扶貧基本情況台賬。
3.建立教育扶貧工作推進台賬。
1.保障義務教育。
2.發展學前教育。
3.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4.加快發展職業教育。
5.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6.實施好「三區三州」現有免費教育政策。
7.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全覆蓋。
8.加大少數民族優秀人才培養力度。
三、面向「三區三州」實施推普脫貧攻堅行動
1.組織開展基層幹部和青壯年農牧民普通話培訓。
2.同步推進職業技能培訓與普通話推廣。
3.強化學校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基礎性作用。
四、多渠道加大「三區三州」教育扶貧投入
1.發揮政府投入的主體和主導作用。
2.發揮金融資金的引導和協同作用。
3.集聚「三區三州」教育對口支援力量。
(1)扶貧基礎擴展閱讀:
意義:
中國由於歷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區之間和地區內部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部和中、西部經濟技術水平有很大差別,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生產力發展十分緩慢。
採取積極扶持措施,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致富,加快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對加強社會安定團結,加速社會主義建設,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發揚革命傳統,鞏固國防都有重要的作用。扶貧在構架和諧社會,增進城鄉居民親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義更為突出。
許多貧困地區的地下礦產資源和地表生物資源都比較豐富,有些還是國家經濟建設重要的急需的資源,有計劃地開發這些地方的經濟,可以帶動社區的發展;從全國整體考慮,開發這些地區可為將來國家經濟建設戰略重點轉移,有計劃地大規模地建設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礎。
參考資料:
扶貧-網路
㈡ 我國精準扶貧基本方略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精準扶貧基本方略的核心內容,就是要針對貧困人口差異化的致貧原因分類施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四個基本問題,做到「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新時期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要切實轉變觀念,將扶貧的思路和舉措轉到精準幫扶上,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重點解決好不愁吃、不愁穿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問題。要注重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內生動力,加快脫貧步伐。
(2)扶貧基礎擴展閱讀
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基本方略的脫貧攻堅戰,產生了多個方面的重要影響。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宗旨和政治優勢、制度優勢。大批黨員幹部深入基層,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為貧困群眾辦實事,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更加密切,鞏固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黨和社會各界全面動員,政府、市場、社會協同發力,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的精神得到煥發,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文化傳統得到弘揚,先富幫後富,走出了中國特色扶貧開發路子,強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㈢ 精準扶貧基本知識 1,什麼是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回運用科答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㈣ 扶貧開發的基本思路是什麼
扶貧開發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貧困人口為基本對象,以貧困村為目標,以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增加收入為重點,不斷加大扶貧開發的工作力度和資金投入,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完善其機制的措施有:一是國家繼續增加扶貧資金投入,切實做到扶貧到村到戶。對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口,實行社會救濟,適當提高救濟標准。二是對缺乏基本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積極穩妥地進行生態移民和易地扶貧。對低收入貧困人口,著力幫助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產業。三是健全扶貧投入機制,所有扶貧資金的使用都要實行公示、公告和報賬制度。
㈤ 全國扶貧對象基礎信息管理系統的網址是什麼
國務院扶貧辦 http://www.cpad.gov.cn/
2017年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系統入口http://cpadis.cpad....
㈥ 精準扶貧基本做法
1、識貧,就像識穴,須練就堅實的識功。
只有把功夫用在深入調查、反復核對、查缺補漏、認真分析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才能一清二楚、瞭然於胸。在此過程中不能有一絲懈怠,來不得一點馬虎,摻不得一點水分。
2、精準扶貧,講究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而異,必須「點對點」服務、「一對一」救助、「多對一」幫扶,不摘帽不松勁,不脫貧不脫鉤,扶上馬送一程。
而不是盲目施策,最忌「大水漫灌」、淺嘗輒止。真正落實好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五個一批」工程,做到分門別類、分層實施、分兵突圍。
(6)扶貧基礎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
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
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