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內控評價的概念

內控評價的概念

發布時間: 2021-01-16 18:59:58

㈠ 內部控制的含義及其要素是什麼

所謂內部抄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襲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採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應用於會計領域最廣泛的制度。
控制要素
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應當包括下列要素:
(一)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
(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三)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採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
(四)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企業及時、准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五)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㈡ 內部控制制度的概念界定

過去幾年,我國會計以至整個管理領域對內控制度的需求日益強烈。其根源並不是控制一詞所具有的「治人」與「治於人」的含義對人們的誘惑,而是在國外成功經驗和慘痛教訓的刺激下,我國黨和政府機關、企業及其他各類營利或非營利組織越來越傾向於將內控制度當作治本的手段,用來遏制領導幹部貪污腐敗、堵塞國有企業資產流失的漏洞、規避企業及其他營利或非營利組織的經營風險和制止虛假企業會計信息流入證券市場以至整個社會等等。國家有關部門、營利組織已經制訂並實施與內控制度相關的法規或政策:

1986年財政部頒發《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其中對內控制度作了明確規定;

1999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新《會計法》,將內控制度當作保障會計信息「真實和完整」的基本手段之一;

2001年6月財政部發布《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試行)》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

㈢ 內部審計中內部控制的某概念解釋

比如說一個合夥企業,擁有幾台機床,一共也就這幾台機床。有一天,某回合夥人答忽然把其中的兩台轉讓給第三人了。這第三人知道該合夥人是合夥企業的老闆,所以,他有理由相信該行為是有效的。
但是,就轉讓資產的合夥人來說,他的轉讓行為沒有徵得其他合夥人的同意,是私自行為。那麼,這時,就要通過內部控制來防範。
再舉個極端的例子,你上大學時,有一天發現同宿舍的手機放桌上,你就把它拿出去,100元賣給別人了。你這種出賣行為經授權了嗎?那你賣手機的行為是不是已執行了呢?

㈣ 政府內部控制概念和主要內容

一、企業內部控制概念及其理解 內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並予以規范化和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企業內部控制是以專業管理制度為基礎,以防範風險、有效監管為目的,通過全方位建立過程式控制制體系、描述關鍵控制點和以流程形式直觀表達生產經營業務過程而形成的管理規范。 二、企業內部控制「三五」指標(原則、目標、要素) (一)五原則 1、全面性原則。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各種業務和事項,實現全過程、全員性控制,不存在內部控制空白點。 2、重要性原則。在兼顧全面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並採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確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則。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痛恨死堅固運營效率。它要求企業完成某項工作必須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基本點或兩個以上的崗位和環節;同時,還要求俄履行內部控制監督職責的機構或人員具有良好的獨立性。 4、適應性原則。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加以調整。要求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具有前瞻性,實施的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評估,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補救。 5、成本消息原則。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要求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必須統籌考慮投入成本和產出效益之比。 (二)五目標 1、保證企業經營活動合規合法。守法和誠信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發展終將付出沉重代價。企業內部控制要求企業必須將發展至於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發展。 2、維護資產安全。資產安全是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應當為資產安全提供扎實的制度保障。 3、提高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報告質量。可靠及時的信息報告能夠為企業提供准確而完整的信息、支持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和對營運活動及業績的監控;同時,保證對外披露的信息報告的真實、完整,有利於提升企業的誠信度和公信力,維護企業良好的聲譽和形象。 4、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它要求企業結合自身所處的特定的內外部環境,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不斷提高經營活動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5、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這是企業內容之的終極目標。它要求企業將近期利益而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戰略要求、有利於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造長久價值的策略選擇。 (三)五要素 1.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影響、制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執行的各種內部因素的總稱,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內部環境主要包括治理結構、組織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企業文化、內部審計機制、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反舞弊機制等內容。 2.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影響企業戰略和經營管理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並採取應對策略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和內容。風險評估主要包括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風險應對策略所採取的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得以實現的方法和手段,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具體方式和載體。控制措施結合企業具體業務和事項的特點與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職責分工控制、授權控制、審核批准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系統控制、內部報告控制、經濟活動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信息技術控制等。 4.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及時、准確、完整地收集與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並使這些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在企業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傳遞、有效溝通和正確應用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信息與溝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機制及在企業內部和與企業外部有關方面的溝通機制等。 5.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是企業對其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與評估,形成書面報告並作出相應處理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監督檢查主要包括對建立並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整體情況進行持續性監督檢查,對內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進行專項監督檢查,以及提交相應的檢查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等。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是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五要素相互關系 內部環境是基礎,是企業建設內部控制的土壤,是一切內控制度、流程、控制點得以實施的根本條件。一個企業內控好壞,首先應該對其內控環境進行評價,如果環境不好,就需要更仔細和深入的進行建設,換句話說,如果環境建設得好,具備良好的風險意識和內控文化,即使一些小方面存在控制不足,也並不重要。 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這是內控體系核心三個環節。 風險評估是內控建設的方向。並不是說企業所有的任何的操作都需要管控,使用無比繁瑣的流程進行防範。內控體系強調成本效益原則,注重企業經營效果效率,就必須注重風險評估,以風險為導向的建設內部控制體系,非重大風險可以酌情簡化,但是重大風險就需要認真將制度、流程和控制環節建設好。 控制活動是內控體系的核心環節,應該是嵌入在業務流程當中得以保證實施,並應該注意留下控制痕跡以供檢查監督。 信息溝通包括信息傳遞和信息系統兩個部分。信息採集和信息傳遞指的是企業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各管理級次之間是否存在良好的溝通渠道。信息系統內控合規又是一個大課題,專門可以採用專門的框架進行建設,主要包括信息系統基礎環境、總體控制和應用層面控制三部分。 監督檢查是使內部控製成為閉環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這個環節內控工作就不是一個PDCA循環,或者說就不能不斷優化和提升,體系就是一個靜態而非動態的。監督檢查方式包括了自我評價和獨立評價,從實施頻率來分可以分為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註:PDCA即 Plan、Do、Check和Action) 總的來說,內部環境是基礎,風險評估是依據,控制活動室手段,信息溝通是載體,內部監督是保證。

㈤ 請問內控與風控區別

內控包括風控,內控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活動與溝通、內部監督。內控更全面更系統。而風控指控制企業財務損失風險。

㈥ 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的概念等於內部控制審計嗎

王小與小明的概念等於王小明嗎?

區別,王小是一個人,小明是另一個人。。王小專明更是跟他兩沒關屬的第三個人。。

內部控制是內部控制,內部審計是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審計是內部控制審計,三個完全不同的東西。。

具體是什麼自己網路,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

網路如下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內部控制的目的在於改善經營管理、
提高經濟效益。它是因加強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著眼於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側
重於從錢物分管、嚴格手續、加強復核方面進行控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才逐步發展成近代的內部控制系統。

內部審計之父索耶關於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對組織中各類業務和控制進行獨立評價,以確定是否遵循公認的方針和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和標准,是否有效和經濟的使用了資源,是否在實現組織目標。

內部控制審計就是確認、評價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過程,包括確認和評價企業控制設計和控制運行缺陷和缺陷等級,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進內部控制建議。

㈦ 內控自我評估報告 內控評價報告是一個概念嗎

是一個概念。

㈧ 內部控制概念框架下所說的風險是指什麼

內控的風險指的應該是企業可能因為未預期之不利事件的發生而造成其績效品質及目標不能達成的因素。

依照COSO內控模式,在控制環境下,企業之流程式控制管分為三步,就包含風險評估:
1.確定組織之目標
2.評估風險
3.決定所須之控制

而要使風險管理發揮功效,又要具備幾個重點,比較麻煩就不在這說了。

㈨ 什麼是內部控制風險與內部控制一樣的概念嗎不要復制網上的哦。麻煩詳細說說

說內部控制風險的人不多,一般都是說內部風險控制。
如果是內部的風險控制,網路說的很詳細了,實踐中重點注意幾個點:一是內部風險控制服務的是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這兩者關系很微妙。二是內部風險控制是一個體系,不是一兩個部門或者制度能完成的。三是內部風險控制有成本,採用怎樣程度的內控體系取決於成本和收益的平衡。

㈩ 內部控制制度概念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劃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制度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兩大類。內部管理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沒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例如,企業單位的內部人事管理、技術管理等,就屬於內部管理控制。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指那些對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有直接影響的內部控制。例如,由無權經管現金和簽發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編制銀行存款調節表,就是一種內部會計控制,通過這種控制,可提高現金交易的會計業務、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企業單位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於: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包括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的正確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企業單位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評價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企業財務管理系統電算化已經普及,但計算機信息失控、破壞情況日趨嚴重,從而造成責任不明、相互推卸等問題,其關鍵在於計算機核算軟體存在著密碼缺乏牽制性,常用的密碼設置方法已不適應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管理和發展,所以財務管理電算化應提高會計信息的保密程度,避免信息泄漏及對實體信息破壞。內部控制貫穿於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企業存在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就需要加強內部控制,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