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哪些上市公司內控出現危機

哪些上市公司內控出現危機

發布時間: 2021-01-15 14:08:41

1. 從會計角度解釋金融危機的產生

作為CDS的賣方,正確的披露應該是既在資產一邊確認獲得類似年金的固定費用的收益,也應在負債一邊根據第三方違約發生的概率,及時計提自己的或有負債或准備等。這也符合財務會計的謹慎性原則。此外,財務報告中的問責制,要求誠實披露即使是對自己不利的消息。在對高杠桿的披露上,雖然投資銀行在年報上體現了自身的杠桿比率,但是由於有表外業務SIVs等的存在,真實的杠桿比率則更高。所以在對CDS和SIVs等工具的披露問題上,相應的銀行和機構並沒有做到誠實的披露,也就意味著企業實際存在更高的風險。
(3)或有事項披露。或有事項,是指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其結果須由某些未來事件的發生或不發生才能決定的不確定事項。常見的或有事項主要包括:未決訴訟或仲裁、債務擔保、產品質量保證(含產品安全保證)、承諾、虧損合同、重組義務、環境污染整治等。東亞國家對擔保的披露很少,而熟悉東亞經營環境的人都知道,幾乎所有的大公司和銀行都經常為其關聯或無關聯的企業提供融資擔保。如以銀行擔保貸款為例,在東亞各國,企業的普遍做法:一是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為實力較弱的企業提供借款擔保,以幫助後者獲得貸款;另一是許多企業集團為取得借款相互提供擔保。如果這些交叉擔保借款不予以披露,則一方面為銀行不良債權的形成留下了隱患,另一方面許多效率低下,不具備盈利性的項目在股東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得了資金,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一旦市場略有波動,就會出現企業償付危機的連鎖反應,進而引發銀行的兌付危機。
以上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缺陷,掩蓋了公司真實的財務狀況,造成信息的嚴重不對稱,誤導了投資者,當市場出現波動,出現投資者沒有預料的情況,投資者就會恐慌,紛紛撤資,進而出現金融市場的混亂,最終引發金融危機。
(二)薄弱的內部控制難以應對金融風險
內部控制的目的包括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經營管理效率,防範和控制財務風險,實現單位經營管理目標。良好的內部控制能起到防範風險的作用。內部控制薄弱,就會降低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最終難以承受金融風險的沖擊。
1、金融企業內部控制鬆懈難以抵制金融風險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要求其必須實行資產負債管理.以資金來源控制資金的運用, 防止超負荷經營.保持資產與負債的期限、數量、結構相對應.提高資產的流動性。降低不良資產比例.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經營效益。在金融危機中,被整頓、兼並、重組的銀行大多是在經濟過熱的環境中,沒有能夠嚴格貫徹風險控制的經營原則,盲目追求高利潤,甚至銀行資金流入證券市場,潛伏著巨大的風險。一旦遇到市場環境的急劇變化,就難以應對。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內部的經營管理不善,不按資產負債管理原則經營,各種制度如貸款審批制度、貸審分開制度、貸後跟蹤制度、貸款回收責任制度、會計核算制度、內部稽核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等沒有嚴格執行。
亞洲金融危機中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缺陷。表現之一是在會計管理上存在帳外經營、弄虛作假的現象。許多金融機構為了逃避管制,獲得巨額收益,放鬆了會計管理,搞帳外經營。比如,日本山一證券公司倒閉的直接原因是帳外債務高達21億美元。還有些金融機構弄虛作假,編造會計信息,如大和銀行紐約分行隱瞞嚴重虧損,虛報利潤。表現之二是在內部財務會計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內控制度。許多亞洲國家的金融機構在內部牽制制度上存在嚴重缺陷。如,大和銀行在美國債券市場上的交易完全由井口俊英一人負責,交易過程和交易紀錄只有他一人知道,最終釀成巨額虧損。內部控制制度的另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經常性的檢查和監督。在許多亞洲國家,金融機構的內部稽核常常是走過場,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導致銀行的經營狀況惡化、經營風險大增。
在次貸危機中,對借款人進行認真而詳細的審查是銀行發放貸款的第一個步驟,也是銀行過濾風險的重要基礎。本來住宅抵押貸款的取得,銀行是有相當嚴格的標准,貸款人一般需要滿足5C 標准( 既品德,能力,資本,抵押品,經營環境和聯系性),才可以得到貸款。同時借款人在得到款項以後還需要嚴格的執行協議並受到發放貸款機構的監督。但隨著住房價格的上漲和資產證券化的發展,貸款機構為了擴大自己的利益, 開始放寬甚至取消相關標准,規避內部控制,最終釀成金融危機。
2、非金融企業內部控制薄弱難以應對風險
在金融危機來襲時,非金融企業遇到的最大困難莫過於流動性不足,以致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終導致停產,倒閉。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貨幣大幅度貶值,房產等抵押品的價值下跌,導致許多在經濟過熱的時候大量負債的企業無法償付債款,銀行等金融機構產生大量不良負債,出現擠兌風潮,結果是大家都對市場失去信心,金融機構收縮信貸,不敢輕易貸款,企業出現資金斷流,流動性危機。許多經營多年的大牌企業也都紛紛重組,兼並,甚至倒閉。中小企業更是缺乏資金進行生產,有的只能停業。這些紛紛停產,倒閉的企業,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在經濟繁榮的時候,抱有過於樂觀的態度,過度負債。負債是可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為股東帶來收益,但是當負債上升到一定比例時,負債帶來的破產風險就會超過收益。
發生金融危機的亞洲國家內部控制形同虛設,致使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作用程度普遍偏高。當這些國家受到外部沖擊,在海外的銷售額下降而又不能被其國內需求平衡時,企業的利潤額下降會變得很顯著,甚至會造成企業的巨額虧損。危機過程中揭示出來的公司和金融機構的財務問題遠比想像得嚴重,貨幣貶值又進一步使它們的財務困境惡化。當金融風暴來襲時,自然經不起沖擊,加劇金融危機。
(三)審計監督弱化加大了金融危機的風險
審計主要職能是監督和公證,就是由審計人員通過對被審單位會計信息的審核檢查、判斷被審單位的經濟活動是否符合既定的標准。對違反標準的經濟行為予以揭露井提出糾正措施;根據被審單位的會計信息審核檢查的結果出具審計報告,對被審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見。審計人員很重要的一條職業道德就是獨立、客觀和公證。對於前面闡述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和內部控制缺陷問題等,審計人員是否發現,是否在審計報告中提出,並向有關部門揭露都與金融危機的發生有著一定關系。如果能及時發現這些問題,並提出建議,那麼就會減少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可惜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普普遍沒有注重審計監督。固然審計本身由於政府的干預,抽樣審計不可避免存在風險,加之會計技術和內容的復雜性等有局限性,但為世人所矚目的大規模、普遍性金融危機出現時,不能不說監管當局監督不力,其中當然包括審計當局難以逃脫的責任。
(四)違背謹慎會計原則削弱了抵禦金融危機的能力
謹慎原則是世界公認的會計原則,它要求各企業或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合理預計將來可能要發生的費用或損失,並要計人本期損益。也就是將可能要集中發生的大額損失或費用,在未發生之前就要有所准備、合理配比和適當分散。使會計資料所反映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建立在一種穩妥可靠的基礎上。
韓國的金融危機從表現形式上看,是一個外債償付危機。由於企業大規模投資造成外債太高。高負債率和不利的外部環境使許多企業破產或瀕臨破產的邊緣,銀行呆帳、壞帳急劇加大, 無力償還外債。此外,韓國沒有謹慎對待開放資本市場問題,韓國資本市場在條件尚未十分成熟時過早對外開放,結果引起匯市、股市大幅度波動,使經濟陷人困境。再如泰國,銀行要求財務公司計提壞賬准備金的比率平均為1.13% ,這在1996年經濟滑坡的局勢下,顯然是相差甚遠。從會計角度分析,說明這些國家的企業包括金融企業在內,沒有充分合理地預計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或損失和可能要出現的風險,該提壞帳准備金的沒有提,該提足的卻沒有提足,等到危機發生時,沒有足夠的資金彌補,違背了謹慎原則。
在本次的次貸危機中,金融機構的貪婪性促使其過度貸款,卻沒有考慮其潛在的風險,計提足夠的壞賬准備。在一些法律訴訟中多指控某些金融負債存在不當估計。如當帶追索權的抵押資產被打包證券化出售後,類似於應收賬款按質押取得借款處理,在不核銷該類債權的賬面價值的同時增加一項負債,有關債權的壞賬風險仍由出售抵押資產企業負擔,並合理提取用於質押資產的壞賬准備。抵押貸款機構既要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一個負債,又要按合理的方法計提壞賬。FASB Statement No.140《金融資產的轉移、服務權以及金融負債的解除》規定與帶追索權義務的金融資產相關的負債應以公允價值計量,FASB No.45解釋要求還需附註披露擔保品的性質、未來可能支付的最大金額、負債的賬面價值和可獲得擔保品的性質及可回收金額,但在一些法律訴訟中多指控該負債金額為不當估計,違背謹慎會計處理原則。
四、會計在防範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一)為防範金融危機提供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是通用的國際商業語言。一切金融交易、資金流動,都要通過會計核算來加以計量、分類和報告,都必須在會計憑證、帳簿、報表中加以記載和反映。它既服務於企業內部管理,又服務於投資者,以及與企業工作相關的財稅、金融及審計部門。因此會計是金融活動的信息源和資料庫。會計提供的金融活動信息是否及時、准確和完整,直接關繫到金融決策的時效性和正確性。會計信息滯後、失真和殘缺,是產生金融危機的重原因之一。如果會計核算是真實、全面、及時的,當金融風險起於青萍之末時,金融企業決策者重視會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就能及時發現並採取措施加以防範或化解。因此,為決策部門提供及時、真實、全面的會計信息,對於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通過內部控制提高企業自身免疫力
通過內部控制提高企業對金融危機的免疫力才是防範金融危機的根本。內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範各種風險。為了使各種風險控制在許可的范圍之內,建立內部控制必須以審慎經營為出發點,要充分考慮到業務過程中各個環節可能存在的風險,容易發生的問題。設立適當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步驟來避免和減少風險,並且設定在風險發生時要採取哪些措施來進行補救。如建立健全嚴密的會計櫃台監督制度,對資金流出進行事中監督,把差錯、事故消除在日常業務處理之中。又如在貸款程序上,加強財務監督,嚴格審查借款企業的會計報表,防止資本不足、資不低債、無力還貸的企業通過障眼法和種種不正當的甚至違法的手段,騙取貸款,把會計部門的財務監督與信貸部門的貸款「三查」制度結合起來。運用會計手段,通過檢查、分析借款企業的銀行帳戶、會計帳簿、報表,還可以有效地督促那些有錢不還的賴帳企業,及時還貸,以化解企業的不良資產。以上種種措施都可以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從而起到防範金融危機的作用。
五、防範金融危機的會計對策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進一步加強和發展,各國在經濟、金融方面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在給全球經濟帶來諸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金融不穩定因素大大增加。表面繁榮的背後,潛伏著較以往更大的能夠導致金融危機的風險。因此,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必須加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謹防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會計對金融危機具有一定的防範作用,那麼加強會計改革就顯得很有必要。
(一)健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
健全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盡快完善現行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制定資本市場所急需的新的規范性法規,對上市公司必須披露的會計信息內容、時問、方式以及違規後的處罰應作出更詳盡的規定,增強其可操作性。尤其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將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成為完善外部風險管理機制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明確各類機構的作用、運作規范,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金融體系透明度的要求,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金融創新方面,實行必要的強制性信息披露措施,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管理,提高金融運行、金融風險、金融創新產品的透明度。
(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切實防範各種經營風險
進一步加強對高風險領域的內部控制,比如,對信用證管理的控制。此外,配合各項授權制度,制定嚴格的內部控製程序,將各種經營風險壓縮到最低限度。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監督制度的目標是:保證公司財產安全與完整;控制有關數據的正確性與可靠性;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 防止舞弊,控制風險。與此同時,在建立公司內控制度時,要具有前瞻性,要統觀時間與空間全局,通過在公司內部營造有利的控制環境,有效的會計系統和各種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控製程序,輔之以一定的控制手段如組織架構控制、授權批准控制、預算控制、實物控制、內部審計控制等,並將這些控制手段揉入到建立的各種經營管理的具體制度中,如固定資產的資、采購、報廢處理制度、物質進出保管使用管理制度、產品的保管與出庫管理制度現金收支與核算制度、費用報銷審批制度等,因為這些控制制度,都與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密切相關。建立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能有效保證會計信息資料披露的真實和完整性,而且能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果,從而能應對金融風險。
(三)加強外部監督體系的監管力度
要保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披露質量,不僅要搞好公司內部的整治和規范,同時要加強和完善公司外部的治理結構,保證中介機構對上市公司的監督質量。首先中介機構自身要本著對廣大投資者負責的態度,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執業水平;其次作為中介機構的行為主管約束部門( 如財政部門、證管部門、行業協會等) 要努力創造條件去能夠真正起到其應有的約束中介機構行為的職能作用; 第三,如果一旦中介機構在履行自身職能時出現有違職業道德或失職行為的,作為管理約束部門決不能姑息遷就,應加大處罰力度,通過外部監督機構的審計監督和加強外部中介監督機構的法律責任約束,以保證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四)健全會計法律法規體系
一是健全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立法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法規體系,制訂出具體的會計法規實施細則,明確會計信息披露違規行為的判斷標准和懲處方法,避免執法上的混亂,使有關法規更具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堵住會計信息披露不規范的法律漏洞;其次,有關管理部門應該加大執法力度,特別要嚴加追究違規公司領導人責任,強迫那些私慾膨脹、以身試法者能反省和收斂自己的趨利行為,使會計信息在法制的維護下恢復其本來面目。再次是完善證券法律法規體系。規范證券市場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必須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作為根本保障。
(五)提高會計人員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
一般情況下,會計人員是虛假會計信息的直接操作者,客觀地講,如果會計人員具備了較高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圍內可以有效防範和抵制虛假會計信息的出籠。加強會計教育,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積極開展對更新的會計知識的培訓及定期的檢查,對不具備條件的會計人員不允許上崗,要把定期開展期培訓與考試結合起來,給出上崗與否的標准。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質量的好壞和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是密不可分的,治理會計信息失真依賴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所以,只有不斷提高廣大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
六、結束語
金融危機的爆發是由各種因素引起的,會計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的因素。本文從會計角度分析近代幾次金融危機,進而提出防範金融危機的會計對策。目的是為預測,防範金融危機提供一點幫助。金融危機不斷發生新的變化,引發金融危機的因素也會出現變化。然而我們只有不斷的研究,吸取金融危機的教訓,才能更好的預防金融危機的再次發生。

2. 發展戰略涉及的風險有哪些

1.戰略管理為達到內部控制中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一種管理控制手段或是實現戰略目標的控制方法;
1.1 風險管理為實現企業整體內部控制目標,進而對影響目標實現的風險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的一種風險評估機制;屬於內部控制體系中的風險評估要素;
1.2 內部控制實質為一種由全體員工為合理保證實現企業目標的一系列控制活動。詳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
2.各自關系
2.1戰略管理,戰略管理的目標實為實現戰略目標,戰略目標作為內部控制的五大控制目標之一,涉及企業長遠利益的實現問題,因此戰略管理其實是內部控制體系中為實現戰略目標而執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動;
2.2風險管理,風險管理的目標實為評估影響目標實現的風險並提出風險管理策略;內部控制體系中的一大要素即是「風險評估」,其實為達到內部控制目標的風險評估機制,如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應對。
3.總結
以前我國《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提到的內部控制的定義及實質內容來看,戰略管理、風險管理實為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一種有效控制活動和管理工具,從屬於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如果你所指為CPa教材中的《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一書,我想可能是作者從有利於讀者理解的角度,從不同唯度來闡釋現代企業管理的方法和理念。

3. 有哪些企業是由於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因素而產生危機的

如某保險公司,內控制度有,但因為在執行的環節中部分審批環節的疏漏,造成銀保客戶經理直接把客戶的保費轉走,造成了公司的巨大損失。

4. 經濟危機對我國內部控制有何影響

國家都不像國家啦,平民就不要理那麼多你不能改變什麼,關心自己就好

5. 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企業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具有哪些現實意義

有助於全面提復升企業經營管理制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是內控體系的核心問題,尤其是在當前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時代背景下,內控規范體系對於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可持續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6. 公司融資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一、融資內部控制 [2]
企業缺少融資內部控制的制度與工作流程,也是產生融資風險的根源。通過制度和流程設計,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為了便於融資企業結合自身的情況建立融資內部控制制度,我們對融資內部控制辦法作如下歸類說明:
(一)融資目標控制
1.融資成本目標;
2.融資過程費用預算目標;
3.資金方及潛在資金方滿意度目標;
4.融資服務單位及其他合作方目標;
5.融資的工作進度目標等。
這些目標,便於引導企業融資團隊的行為,也便於企業進行末期考核。
(二)融資工作流程式控制制
1.各部門職責分工與交叉;
2.各部門的工作規范。
(三)融資團隊行為控制
主要是權力、義務、責任制度與激勵辦法。
二、融資危機管理
(一)企業診斷與融資風險評估
在該階段,主要是通過對企業現狀進行診斷與評估,找出可能產生融資風險的關鍵點。
(二)建立融資風險預警體系
這是識別和發現風險的關鍵環節。在該階段,需要選擇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標和一些敏感的現象和信息,建立融資預警體系,以便在風險即將出現前,能夠通知有關部門及時採取措施。在該階段,採取的主要工作步驟包括:
1.尋找合適的指標或信息;
2.對這些指標或信息進行合理取值,建立「紅線」、「黃線」、「綠線」,或者稱為警戒線。
3.建立信息傳遞機制,以便危機出現時,能夠保障信息的暢通。
(三)設置融資危機處理預案
融資危機處理預案是指預先准備的、當危機出現時擬採取的措施,主要應該包括:
1.組織和人員准備;
2.財務安排;
3.外部專家及融資服務機構的利用
(四)預案的採取和危機的化解
在該階段,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危機類別,採取不同的處理預案,及時化解風險,把損失和危害控制到最低點。
(五)危機的善後處理
在該階段,主要是總結經驗教訓,完善制度、工作流程,並迅速恢復正常的經營秩序,這也是融資風險控制部門職責中不可或缺的。

7. 求論文,題目:加強會計監督與應對金融危機

加強會計監督與應對金融危機

摘要近年來,上市公司會計造假案件的連續曝光,使人們更加關注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強化會計監督的呼聲越來越高。本文闡述了強化會計監督職能的必要性,通過對會計監督施行的現狀及其弱化原因的分析,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和完善會計監督職能的途徑和對策。
關鍵詞會計監督;內部控制;必要性

一、加強會計監督職能的必要性

會計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監督職能,對於改善單位經營治理、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有非同平常的意義。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監督職能的作用越來越凸顯出來。
第一,有效實現單位經營方針和目標的需要。會計監督利用會計核算所提供的資金、成本、利潤等價值指標,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的控制與指導調節,以此促進單位改善經營治理,提高經濟效益,從而實現其經營方針和目標。
第二,保護單位各項資產安全和完整的需要。會計監督職能通過對資產的控制,嚴格限制無關人員對資產的接觸,防止貪污、盜竊現象的發生;通過定期的財產清查,確定各項資產的實存數和賬面數,查明賬實不符的原因和責任,從而加強對資產的保護,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
第三,保證單位財務活動合法性的需要。會計工作是一切財務收支的「關口」,一切財務收支活動只有通過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程序後,才能得以認可和實現,並在會計上進行真實、完整的反映。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便是真正起到「把關守口」的作用,財務收支中的任何違法違紀問題都會得到有效的制止和糾正,從而保證單位各項財務活動的合法性。
第四,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需要。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越來越嚴重,2006年審計署組織力量對1290家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損益情況進行審計,發現會計表嚴重失真的企業佔68%,各類違紀問題金額達1000多億元,上市公司中也出現了嚴重的會計造假事件。會計信息失真已嚴重影響到我國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經濟建設。因此,加強會計監督是防止會計信息失真的有效途徑。
第五,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需要。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活而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各單位的經濟活動必須在法律、法規、制度答應的范圍內進行。只有實行有效的會計監督,規范會計行為,打擊違法犯罪,才能促進有序競爭和有效配置資源,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既然會計監督職能在改善經營治理、保護資產完整、控制財務收支、維護經濟秩序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近年來會計監督職能又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二、我國會計監督施行的現狀

會計監督職能伴隨著會計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我國經過了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生活逐步與國際接軌,會計監督體系逐漸建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現階段也還存在著不足。
目前,社會上有一些部門和單位受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的驅動,會計工作違規違紀,弄虛作假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會計信息失真,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的利益,同時也阻礙了國家宏觀調控和治理的正常進行。比如,在2007年3月財政部公布的對159家企業2006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抽查表明,抽查的159戶企業中147戶資產不實,157戶利潤額不真,這嚴重阻礙了會計工作秩序的正常進行。這些問題的發生主要體現在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

三、會計監督弱化原因的分析

我國會計監督法律約束機制不健全,導致企業會計監督不力
新的《會計法》雖已頒布,但是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卻沒有跟上。前幾年發生的「瓊民源」事件,對我國證券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嚴重損害了公眾股東的利益,但是卻沒有相應的法律條款對其直接責任人進行制裁,使得會計監督形同虛設。再者,在會計監督過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比如說會計監督、審計監督概念模糊,執法機構職責、許可權有待明確。很多企業將審計監督等同於會計監督,而事實上審計監督是對會計監督的再監督,它側重於事後監督,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對同一經濟事項的監督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隨著我國經濟多元化的發展,假如會計監督體系還不健全,也就難以適應復雜多樣的經濟活動。
企業治理體制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失調
我國企業內部治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體現在有的單位是根本就沒有內部監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單位雖建立了相應的制度,但這些制度形同虛設,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以致會計秩序混亂,徇私舞弊現象經常發生。內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難逃其咎。
會計人員綜合素質不高,職業道德觀念有待加強
一般來說,企業虛假的會計信息也是出自於會計之手,因此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道德觀念在會計監督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改革開放加快了會計與國際接軌的進程,因此前些年我國會計人員奇缺,而現階段,雖解決了量方面的問題,但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和業務水平偏低,會計人員的監督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缺乏職業風險意識,職業判定能力弱,自我治理能力差,惟命是從,在權大於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會計信息失真在所難免。

四、加強和完善會計監督的對策

會計監督的功能是指會計監督對社會經濟以及企業經營的作用。從宏觀上來講,合理地利用會計監督,可以促進社會經濟運行的規范化和合理化,排除社會經濟運行中不必要的阻力,也能推進廉政建設,節約使用資金,使社會經濟運行更加秩序化,並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從微觀上講,通過有效地履行會計監督,至少可以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有利於企業經濟活動更加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有利於企業提供更加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有利於約束財產所有者、企業經營者的經濟行為;有利於企業節約開支,提高經營效益。由此可見,會計監督權利的履行對國家和企業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健全會計監督法律保障體系,為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提供法律保障
會計監督的有效實施,離不開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必須加強我國法律體系的建設。建立和完善統一的會計准則,滿足企業多元化經營的需要,明確會計監督、審計監督的執法職責和許可權,以實施清楚明了的監督職能,加大法律法規的處罰、賠償和執行力度,強化相關配套法律及相關法規的實施,加快會計法律體系的建設步伐,使會計監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強化完善內部監督
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可以看作是內部控制制度在會計工作方面的具體規定,內部控制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存在企業經營活動和經營治理,就需要相應的內部控制。這就要求各單位依法建立嚴格的會計核算程序,提出可操作性強的防錯糾弊的內部控制辦法。此外,企業還應當對參與購貨、銷售、生產等經營活動的各部門制定互相控制、互相監督措施,建立違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追究制度,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切實執行。
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監督治理,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強化會計監督的根本要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財務人員的需求不斷增加,一大批人員加入到會計隊伍中來,使會計隊伍迅速發展壯大,但就其個人素質,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另外,新的經濟現象不斷涌現,會計方面所涉及的學科和內容不斷增加,需要進行研究,很有必要進行培訓,以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水平。
加大職能部門監督力度
國家財政、審計、稅務、銀行、證券監管等職能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會計監督檢查,進行宏觀調控。在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礎上,規定單位外部監督層次,將內部監督配合協調一致,為會計人員創造了良好的會計工作環境,為確保會計監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學的基礎。稅務監督是政府部門對各企業會計工作監督的主要手段,財務會計資料是其監督的基本內容之一。因此,假如稅務監督的職能到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財務會計工作中的違法違紀問題;財政監督應當以會計信息質量為主要對象。各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社會經濟秩序,財政部門作為治理會計工作的職能部門,應當承擔起治理和監督的職責。
加強和規范社會監督,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
社會監督應該以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為主。由於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是一種外部監督,使得會計監督不再僅是依靠企業會計人員自身道德約束進行,而是成為一種有社會獨立審計中介機構和政府官員參加的有保障的制度,也使得這種監督得以長期卓有成效地維持下去。通過注冊會計師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審計,可以規范會計秩序,防範會計信息失真,糾正會計信息差錯,提高會計信息信譽,促進企業內部治理水平的提高。
新聞媒體監督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監督形式。由於新聞媒體是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具有導向作用,所以能夠對企業形成強有力的約束。在我國,新聞媒體監督日漸成熟,許多會計造假事件就是由新聞媒體揭露出來的,體現了媒體監督的威力。因此政府監管部門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給信息傳遞所帶來的便利優勢,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從而更好地發揮媒體監督的作用,全方位地實施會計監督。
綜上所述,會計監督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不僅是企業對過去經營狀態的終結,也是企業對現階段經營發展的一種促進力量,是企業在經營發展中、在各項投資中取得最大效益的保證。企業只有扎扎實實地做好會計監督工作,才能在市場經濟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潮流中取得成功。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