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建檔立卡總結
1. 什麼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建立貧困戶的相關檔案,把貧困戶的困難程度記錄在案,並分發相應的貧困卡。
建檔立卡主要目的是,識別出農村貧困對象,搞清農村貧困戶的分布情況、貧困狀況、貧困類型、致貧原因,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村和貧困戶檔案。
為建立完善新指標體系下對貧困戶、貧困村的動態監管和分類幫扶機制奠定基礎。同時,也為部門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搭建共享的扶貧工作信息平台。
(1)貧困戶建檔立卡總結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細則:
1、標准
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識別標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確保完成國家農村扶貧標准識別任務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地實際,按本省標准開展貧困戶識別工作,納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統一管理 。
2、規模
原則上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3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規模8249萬人為基數。省級統計數大於國家發布數的,可在國家發布數基礎上上浮10%左右。
個別省級統計數與國家發布數差距較大的,上浮比例可適當提高;具體識別規模經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後,由省扶貧辦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 。
3、做法
採取規模控制,各省將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貧困戶識別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2. 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什麼好處嗎
當然有用。為貧困戶建檔立卡,就是為了便於政府對貧困戶的管理,適時對貧困戶進行監控和資助,讓真正的貧困戶得到應有的幫助。
3. 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記錄怎麼填寫
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記錄應按實際情況寫即可,具體包括時間,地點,哪些領導及工作人員上門入戶,表達對貧困戶的關心,鼓勵貧困戶等。
註:
1、國務院扶貧辦有個扶貧開發系統,縣級以上扶貧辦大多有查詢許可權,建議去當地咨詢是否在檔或扶貧政策。直接向相關人員咨詢。
2、建檔立卡貧困戶是按照「戶主申請、村民小組提名、村民代表評議和票決、村委會審查、鄉(鎮)政府審核、縣扶貧辦復核、縣人民政府審批」的程序進行確定的。
村委會有扶貧對象民主評議和票決的會議記錄及代表簽名,鄉鎮人民政府和縣扶貧辦有扶貧對象審核的相關記錄和檔案資料,縣扶貧辦對鄉鎮上報的扶貧對象信息資料進行最後把關,確保沒有爭議或爭議解決後報縣人民政府批准,統一建立縣級檔案,並按要求錄入全國貧困農戶信息系統。
3、「貧困戶的建檔立卡」是指貧困戶信息進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子系統》簡稱「建檔立卡」及業務系統不對貧困戶開放查詢功能,目前貧困戶無法登錄網站查詢。不過有些地方開放了查詢功能,大家可以以當地出示的公告為准。
(3)貧困戶建檔立卡總結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應動態了解掌握所幫建檔立卡貧困戶具體生活實際、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並根據了解的困難和問題,制定詳細、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具體幫扶措施。
要強化幫扶責任人對於各項幫扶政策的了解和知曉度,幫扶責任人要清楚掌握各項扶貧政策,准確把握扶貧政策的扶持對象、適用條件、補貼金額等相關內容。結合《煙台開發區精準扶貧手冊》,做好扶貧政策宣講,讓結對貧困戶清楚明白政策規定。
幫扶責任人要清楚了解結對幫扶的貧困戶家底,可參照貧困戶家中存放的脫貧實錄,重點了解身體狀況、子女情況、致貧原因、脫貧時間等基本情況。要認真填寫《煙台開發區精準扶貧手冊》和《精準幫扶責任卡(副卡)》,做好記錄。
落實「三清三明六個一」走訪要求,因戶施策,逐戶落實,讓每一戶貧困群眾過冬有干凈保暖住房、有取暖設備、有禦寒衣服、有節日食品。幫助年老體弱的貧困戶打掃住宅和庭院衛生、清洗衣物。
4. 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低保戶之間是包括關系還是包含關系
.建檔立卡貧困戶
建檔立卡對象:包括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內區。
建檔立卡容的目的:通過建檔立卡,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村和貧困戶檔案。
2.低保戶
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給予最低生活保障。
申請農村低保待遇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持有所在市常住農業戶口;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所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3、家庭實際生活水平低於所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5. 脫貧後還是要建檔立卡嗎
脫貧後不一定需要建檔立卡。
脫貧後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已脫貧(享受回政策),一種是已脫貧(不享答受政策)。
前者仍然是建檔立卡戶,和未脫貧戶一樣享受幫扶政策。後者就不再是建檔立卡戶了,雖然有檔案,但不再是建檔立卡戶,這一類一般是屬於建檔後的「四類人員」才轉的,多是有樓房有車之類的。
(5)貧困戶建檔立卡總結擴展閱讀:
2017年8月1日,人社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社會保險扶貧工作的意見》,明確了社會保險扶貧政策和措施。
為貫徹落實國家規定,進一步做好全省社保扶貧工作,湖北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扶貧辦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切實做好社會保險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2017年8月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四個方面助力社會保險扶貧工作。
《實施意見》主要明確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四個方面的扶貧政策。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湖北: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員養老保險政府代繳
6.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什麼意思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簡單來說,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根據一定的收入標准,來對各個地區的貧困農民進行建檔,然後給與一定的經濟扶持。這樣可以幫助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人減輕經濟負擔,早日脫離貧困。
專項扶貧措施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建檔立卡貧困戶首先是在縣扶貧辦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貧困人口規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然後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系和幫扶責任人,進行相關的資助和扶持。
(6)貧困戶建檔立卡總結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標準是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識別標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各省)在確保完成國家農村扶貧標准識別任務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地實際,按本省標准開展貧困戶識別工作,納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統一管理。
原則上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3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規模8249萬人為基數。省級統計數大於國家發布數的,可在國家發布數基礎上上浮10%左右;個別省級統計數與國家發布數差距較大的,上浮比例可適當提高。具體識別規模經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後,由省扶貧辦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
7. 什麼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專項扶貧措施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7)貧困戶建檔立卡總結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對象:包括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
建檔立卡的目的:
通過建檔立卡,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村和貧困戶檔案。
為建立完善新指標體系下對貧困戶,貧困村的動態監管和分類幫扶機制奠定基礎。同時也為部門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搭建共享的扶貧工作信息平台。
查詢是否建檔:
1.有些地區開放了「建檔立卡戶查詢系統」,可以直接上網後在系統中中輸入姓名及身份證號進行查詢自己是否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2.國務院扶貧辦有個扶貧開發系統,縣級以上扶貧辦大都有查詢許可權,建議去當地咨詢是否在檔或扶貧政策。
3.直接相關人員咨詢為准。
8. 什麼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建立貧困戶的相關檔案,把貧困戶的困難程度記錄在案,並分發相應的貧困卡。
專項扶貧措施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做法:採取規模控制,各省將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貧困戶識別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8)貧困戶建檔立卡總結擴展閱讀:
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就是要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檢查幫扶責任人履職情況和貧困對象脫貧情況。
對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進行監測和評估,分析掌握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為扶貧開發決策和考核提供依據。
精準扶貧: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9. 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那些享受
建檔立卡貧困戶
建檔立卡貧困戶
首先,必須解釋一下建檔立卡。建檔立卡:就是建立貧回困戶的相關檔案,把貧答困戶的困難程度記錄在案,並分發相應的貧困卡。
這樣顧名思義,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已經完成審批流程,建立了貧困檔案,並獲得貧困卡的貧困家庭。
二、建檔立卡的目的
主要目的是,識別出農村貧困對象,搞清農村貧困戶的分布情況、貧困狀況、貧困類型、致貧原因,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村和貧困戶檔案。為建立完善新指標體系下對貧困戶、貧困村的動態監管和分類幫扶機制奠定基礎。同時,也為部門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搭建共享的扶貧工作信息。
參考自政務網 扶貧辦
註:各地具體實施細則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