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扶貧的成就
① 寧夏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果
8月21日,寧夏回族自治復區成立60周年系制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發布會召開。寧夏回族自治區扶貧辦、人社廳、住建廳、農牧廳、衛計委和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向媒體介紹了寧夏成立60周年以來脫貧攻堅新成就。
結合特色優勢,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緊緊圍繞「一特三高」現代農業,制定特色產業精準扶貧規劃,宜農則農、宜牧則牧、宜林則林,大力發展草畜、馬鈴薯、冷涼蔬菜等特色富民產業。於2017年打造扶貧示範村109個、扶貧龍頭企業124家、規范培育扶貧合作社375家、提升發展致富帶頭人2103名。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助貧困人口挪窮窩。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寧夏先後組織實施了吊庄移民、扶貧揚黃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移民、「十二五」生態移民工程,累計搬遷移民120多萬。
② 關於我國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有哪些成功的歷史經驗的論文
1、2015年我國減少1000萬以上貧困人口
2、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0年的1.66億人,減少到的6000萬人左右,總共減少1億人。
3、整個十二五」期間貧困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了一番,增幅連續5年高於全國農村平均水平。貧困地區飲水安全、道路交通、電力保障等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全面完成,教育、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目標基本完成。
4、現在我國採用 ——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③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一是在來全國范圍推進源建檔立卡工作,基本摸清了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信息,實現貧困信息精準到戶到人,建立了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
二是大力推進駐村幫扶工作,進一步加大駐村幹部選派力度。全國累計選派駐村幹部277.8萬人,實現駐村工作隊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
三是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推進扶貧資金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開展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全面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
四是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明確規定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的標准、程序和後續政策,嚴格規范貧困退出,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質量。
五是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確定重點脫貧對象。強化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從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安排和項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④ 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
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版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權四以下。
按現行農村貧困標准,2013-2018年我國農村減貧人數分別為1650萬人、1232萬人、1442萬人、1240萬人、1289萬人、1386萬人,每年減貧人數均保持在1000萬以上。六年來,農村已累計減貧8239萬人,年均減貧1373萬人,六年累計減貧幅度達到83.2%,農村貧困發生率也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個省份的農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解決。
(4)攻堅扶貧的成就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大力推進建檔立卡、駐村幫扶、資金監管、規范退出等重點工作,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
在責任制度方面,形成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東西部協作機制等。
⑤ 分析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並論述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偉大意義
歷史性成就:一、按現行標准衡量,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生活水平顯著改善,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我國農村從普遍貧困走向整體消除絕對貧困。
二、東部地區率先脫貧,中西部地區貧困人口全面下降。改革開放之初,我國農村生產力低下,農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處於普遍貧困狀況。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東部發達地區已率先基本實現脫貧,中西部地區貧困人口也全面下降。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區域性整體貧困明顯緩解,為實現到2020年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減貧人口佔全球減貧超過70%,對全球減貧作出巨大貢獻。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通過深化改革和大規模的扶貧開發,貧困人口大幅減少,也為全球減貧作出了巨大貢獻。一是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七成。二是為全球減貧提供了中國經驗。
四、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生活水平明顯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聚焦貧困地區,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不斷加大投入和攻堅力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持續保持較快增長,與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差距縮小,生活消費水平明顯提高。
偉大意義:偉大意義:從歷史維度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將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中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從政治維度看,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從發展維度看,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國發展必須完成的底線任務。從治理維度看,在脫貧攻堅戰中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成為貧困治理的中國方案。
⑥ 十九大以來脫貧攻堅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十九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
⑦ 我國各省的脫貧攻堅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目前我國各省的脫貧攻堅已經最後階段,因為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年,所以脫貧攻堅力度很大,大部分省份基本上已經完成任務。
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哪些成就
從2012年底的9899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1660萬,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239萬人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內同志為核容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決定性成就。這個重大決定性成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的數據來體現。
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1660萬,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23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1.7%,減少了將近9個百分點。建檔立卡貧困村從12.8萬個減少到2.6萬個,有10萬個貧困村已經脫貧退出了。全國832個貧困縣已經有153個宣布摘帽,2018年預計還有280個左右要脫貧退出。
(8)攻堅扶貧的成就擴展閱讀:
脫貧攻堅的相關要求規定:
1、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強力推進。脫貧攻堅投入保障更加有力。作風建設和幹部培訓取得明顯成效;考核監督進一步完善。
2、強調脫貧攻堅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意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形成了內涵豐富、思想深刻、體系完整的脫貧攻堅戰略思想。
⑨ 如何看待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決定性成就。這個重大決定性成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的數據來體現。
六年來,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減少到2018年底的1660萬,累計減少貧困人口8239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1.7%,減少了將近9個百分點。建檔立卡貧困村從12.8萬個減少到2.6萬個,有10萬個貧困村已經脫貧退出了。
全國832個貧困縣已經有153個宣布摘帽,2018年預計還有280個左右要脫貧退出。之所以說是預計,是因為現在各省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對這些計劃退出的貧困縣進行檢查、驗收,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宣布。
應該說,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的成績是巨大的。2018年是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去年共減少貧困人口1386萬人,貧困發生率也比2017年下降了1.43個百分點,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以上減貧任務。
2018年脫貧攻堅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開局良好。二是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步伐加快。三是精準扶貧舉措落地落實。四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強力推進。五是脫貧攻堅投入保障更加有力。六是作風建設和幹部培訓取得明顯成效。七是考核監督進一步完善。
(9)攻堅扶貧的成就擴展閱讀: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通過關於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報告的決議、關於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後,2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
大會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銳意進取,埋頭苦幹。
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繼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