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巴林銀行內控

巴林銀行內控

發布時間: 2021-01-12 20:49:45

內控失敗的國有企業有哪個

近年來,國內企業的重大危機接二連三地發生,整體來看,突出有三類重大風險:一是多元化投資,二是金融工具投機,三是生產安全事故。撇開生產安全事故不說,前兩類風險具有明顯的兩大特點:一是風險發生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巨大,動輒就會使企業「傷筋動骨」;二是同類事故在大型國有企業時有發生。鑒於此,我們稱此兩類風險為大型國有企業典型的高風險業務。下面我們通過案例對此兩類重大風險做深入分析。

中國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還是個新手,以投機為目的金融工具交易,勢必會成為國際金融大鱷的「盤中餐」。當然,中國企業從事金融工具的案例比起1995年巴林銀行破產案(股指期貨投機虧損14億美元)、1996年住友商社巨虧案(銅期貨投機虧損26億美元)和1998年美國長資公司破產案(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進行俄羅斯國債和日本股指投機虧損43億美元),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但是,單單中航油的損失,已經是國資委感受到了切膚之痛。其實早在1997年株洲冶煉廠就因為進行鋅期貨投機,造成虧損1億美元。然而,同樣的事件在2004年、2005年重新上演。

雖然我國政府多次強調國有企業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僅限於套期保值,但是國有企業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投機的行為屢有發生;核心原因還是投機心理和缺乏監管。因此,為降低國有企業金融工具投機風險,一定要加強金融工具投資的監管和相關業務操作的內部控制。

3.結合案例看大型國有企業的高風險業務控制

2006年7月國資委發布的《中央企業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中明確規定:非主業投資占總投資的比重一般控制在10%以下;自有資金占總投資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上;總投資規模不能超出企業財務承受能力,企業資產負債率要處於合理水平。2006年10月國資委下發的《關於做好2007年度中央企業財務預算工作的通知》,特別強調:央企要加強對外投資、收購兼並、固定資產投資以及股票、委託理財、期貨(權)及衍生品等投資業務的風險評估和預算控制,及時跟蹤和評測高風險業務的風險水平。

從國資委的相關規定和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多元化投資和金融工具投機確定為大型國有企業的高風險業務是確切的。因為,一方面大型國有企業獲取從事高風險業務的資金更容易,獲得金融工具交易資格(尤其是境外期貨、期權)也更有先天優勢;另一方面此兩類業務風險的發生對大型國有企業的打擊是致命的。

為了防止大型國有企業的高風險業務發生,企業應當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控制:

(1)建立正確的風險文化和意識

收益與風險是共存的。建立正確的風險文化和意識,就是要不能因為強調利潤和規模增長,把業績提高依賴於高風險業務,而忽視從事高風險業務的高風險性。

(2)完善高風險業務控制制度,並加強監督檢查

現在大型國有企業涉及到高風險業務的管理制度比較少,因為這些業務涉及到決策,又多屬於新興業務。另外,國有企業普遍缺乏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從而也導致制度嚴肅性和權威性的喪失。主要的原因有企業領導人不重視內部控制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力量薄弱等。

(3)完善法人治理,建立決策者的制衡機制

大型國有企業管理的行政色彩比較濃,法人治理沒有完善,內部人控制現象還比較嚴重,管理層獨斷專行是導致決策失誤的主要原因。大型國有企業最大的風險是戰略決策風險;一方面表現在戰略方向選擇的錯誤,另一方面表現在對戰略風險認識和管理不到位。

(4)加強國資監管,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雖然十六大已經明確國資委對國有企業要做到「管資產、管人、管事」,但是國資委對對國有企業的監管還比較落後。主要原因是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監管的技術和手段還比較落後,比如還沒有建立一套可行的風險預警機制。

㈡ 求!!!由於內部控制失效給投資業務帶來失敗的案例

分析:一.原因 1.巴林集團管理層的失職 在考慮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是否稱職時,有一點必須先弄清楚,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沒有管理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或任何清算會員的事務的責任。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只是個供清算會員進行交易的交易場所。不過,即使如此,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還是有機會識別並反映其會員有不正當行為的徵兆的。 這種機會曾在1994年末和1995年初出現。當時,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發現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交易中存在若干異常,並向巴林集團提出了一些關於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征詢。這些原本是可能促成較早發現里森活動的。根據官委清盤人的觀點,如果巴林集團的管理層適當檢討並理解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在致該集團的信中所表述的憂慮,那麼倒閉是可能挽回的。官委清盤人認為巴林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回復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第二封信的態度尤其該受到嚴厲指責,該回信向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作出許多毫無基礎的錯誤保證。同樣,瓊斯對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的兩封信的態度,也反映了他對問題掉以輕心到了令人無法接受的程度。我們無法理解,瓊期作為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財務董事,何以未經獨立地詳細了解整個事件,就在里森草擬的回復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征詢里森交易活動的復函上簽字。 2.鬆散的內部控制 從巴林破產的整個過程看,無論是各國金融監管機構或國際金融市場都普遍認為,金融機構內部管理是風險控制的核心問題,而巴林的內部控制卻是非常鬆散的。據報載,在2月26日悲劇發生之前,巴林銀行的證券投資已暴露出極大的風險性,但竟末引起該行高級管理人員的警惕。1月份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約3024份,20天後,即持有合約16852份(短短20天內,合約持有額增長4倍)。到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約突破20000份,比在同一市場操作的第二大交易商持有頭寸多出8倍。這個信號由於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而沒有被巴林銀行的最高管理當局注意到從而做出應有的反應。總之,巴林很行本身的內部控制制度失靈了,預警系統失效,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巴林破產後不久,該銀行高級主管人員稱對尼克·里森在新加坡的所為一無所知,因為直到尼克·里森去職的那天,即2月23日星期四,公司的風險報告仍出現交易平衡。但是,據新加坡有關當局說,巴林在1995年2月頭18天里給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匯去1.28億美元作墊付維持金之用;據《金融時報》報道,英格蘭銀行行長埃迪·喬治(Eddie George)4月5日對英國公共財政部及內務委員會的國會成員說,巴林在未通知英格蘭銀行的情況下,擅自給其新加坡分部匯去7.6億英鎊現金。 破產前的巴林運作機構,里森主要是與巴林公司的倫敦總部、東京分部及香港分部交易。而在新加坡的期貨交易,僅有少數客戶,其中三個為巴林分支,另一個是巴黎國家銀行,每筆交易都會經過一家巴林分支,因此,巴林主管完全不知曉里森所作所為是不可能的。里森後來在獄中感慨:「對於沒有人來制止我的這件事,我覺得不可置信。倫敦的人應該知道我的數字都是假造的……這些人都應該知道我每天向倫敦總部要求現金是不對的,但他們卻仍舊支付這些錢。」可以說,巴林銀行的倒閉不是一人所為,而是一個組織結構漏洞百出的、內部管理失控的機構所致。 3.業務交易部門與行政財務管理部門職責不明 在巴林新加坡分部,尼克·里森本人就是制度。他分管交易和結算,這與讓一個小學生給自己改作業、打分沒什麼區別。這種做法給了里森許多自己做決定的機會。作為總經理,他除了負責交易外,還集以下四種權力於一身:監督行政財務管理人員;簽發支票;負責把關與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交易活動的對賬調節;以及負責把關與銀行的對賬調節。行政財務管理部門保留各種交易記錄並負責付款。雖然公司總部對他的職責非常清楚,尚並未採取任何行動,他們生怕因得罪他而失去了這個「星級交易員」。他既負責前台交易又從事行政財務管理,就像一個人既看管倉庫又負責收款。由於工作便利,尼克里森的代號為「88888」的誤差賬號用了1年多,直到1995年2月23日他辭職時才被發現。 倫敦總部也曾想到確定來自新加坡分部的利潤是否能夠長期持續下去,還派了一個審計組來到新加坡分部。審計組主要依靠里森提供的情況,編制了一個長達四頁的報告。他們對公司一般性風險有所了解,在報告中這樣寫道:「管制有可能被總經理一人取代」,「他負責前台交易及財務管理」,「可能會以集體的名義作交易,並保證按自己的意圖去交割和記錄」。但是報告接著又說,「鑒於行政財務管理方面缺少有經驗的資深骨幹,總經理必須積極兼任交易和後勤管理兩職,」同時報告還指出,「在巴林新加坡期貨部存在著離開交易正常軌道做違反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規章之事的可能」。審計組對里森的交易策略也非常了解--許多交易並非是低風險的套利,而是日經指數的單向高風險投賭,「雖然風險高,卻可能有更高的回報」。 4.代客交易部門與自營交易部門劃分不清 以一個公司的資本作交易叫做公司自營交易,除此之外,公司還可以代客戶交易。當然,第二種情況公司會問客戶收取一定的傭金或交易費。比如說我們大家熟悉的股票交易,公司一般根據客戶的要求做交易,當然有時也提供一些建議。由於公司僅僅按照客戶的要求代其行使權利,如有損失客戶自己負責。由於所得利潤歸客戶,出現維持金不夠的情況也應由客戶自己墊付。 尼克·里森所做的交易也曾受到巴林新加坡期貨部同行們的質詢,但是他總是說自己是代客戶交易。也有人提出尼克·里森在對巴林撒謊,因為代客戶墊付期貨合同的維持金是非常少有的事。在許多公司里代客戶交易與自營交易的混淆也帶來了管理上的困難,只有把兩者劃分清楚,才能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 5.獎金結構與風險參數比例失當 許多公司為鼓勵員工辛勤工作,採取發放獎金的辦法。一般根據員工的職務、工作經驗、工作成績以及其他諸多因素來確定,各個公司規定不一。當然,表彰工作成績是一回事,根據交易所得利潤支付大筆獎金,而不考慮公司的風險參數或公司的長期策略,則是另一回事。巴林一直將公司50%的毛利作為獎金發給雇員。這個百分數比絕大多數公司的高。巴林1994年的1億英鎊(1.61億美元)獎金在公司倒閉前幾天剛剛宣布分配。幾個主要總裁可望拿到100多萬英鎊。獎金時常是根據一個小組或個人在前一年所賺利潤決定的。這種把交易員的收入與他的交易利潤掛鉤的獎勵制度,最大的問題是刺激了交易員的貪利投機,高額的獎金使得雇員急於賺錢而很少考慮公司所承擔的風險。

㈢ 關於巴林銀行和英格蘭銀行的

巴林銀行只是抄一家英資商業銀行,而英格蘭銀行是英國中央銀行,兩者存在主體監管和被監管的關系。事實上,國際間認為英格蘭銀行是大國間最有市場監管和干預經驗的中央銀行。
而巴林銀行的倒閉主要在於巴林銀行的崗位職責風險內控監查和對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風險性的忽視。過分追逐盈利,而嚴重背離了商業銀行營業的最根本的基礎—安全性。而當時英格蘭銀行對巴林銀行拒絕給以最後介入和支持,確定了巴林的倒閉事實。
至於對英格蘭銀行的影響,倒是有人認為在整個事件中英格蘭銀行並沒有盡到央行監管職責,英格蘭銀行受此類事件拖累在銀行監管方面的能力和信譽受到嚴峻挑戰。但總的來說,英格蘭銀行作為英國銀行監管者的聲望和地位並沒有受到影響。國際金融機構也都因此對自身的監管措施和規范進行了檢查和改革。

㈣ 導致巴林銀行倒閉的最根本原因是什麼

新加坡巴林公司期來貨源經理尼克·里森錯誤地判斷了日本股市的走向。

1995年1月份,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別在東京和大阪等地買了大量期貨合同,指望在日經指數上升時賺取大額利潤。但日本阪神地震打擊了日本股市的回升勢頭,股價持續下跌。巴林銀行最後損失金額高達14億美元之巨,而其自有資產只有幾億美元,虧損巨額難以抵補。

(4)巴林銀行內控擴展閱讀:

在業務調整以及風險中心調整的過程中,由於商業銀行缺乏監控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經驗,「魔鬼交易員」違規交易造成嚴重損失的事件時有發生。2007年,法興銀行一交易員因從事未經授權的投機交易,最終導致71億美元損失,創下了截至目前違規交易損失的世界紀錄。

出現魔鬼交易員,並不是銀行體系共有的現象,更多的還是銀行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缺陷所致。國際銀行監管當局對商業銀行市場風險及操作風險的監控要求已大幅度提高,但對監管者和銀行業來說,相關風險並未消失,未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經濟透視:魔鬼交易員引發銀行內控制度之思

㈤ 巴林銀行的倒閉是由於金融監管不到位還是內部監控機制欠缺導致的為什麼

從巴林破產的整個過程看,無論是各國金融監管機構或國際金融市場都普遍認為,金融機構內部管理是風險控制的核心問題,而巴林的內部控制卻是非常鬆散的。

據報載,在2月26日悲劇發生之前,巴林銀行的證券投資已暴露出極大的風險性,但竟末引起該行高級管理人員的警惕。1月份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約3024份,20天後,即持有合約16852份,短短20天內,合約持有額增長4倍。

到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約突破20000份,比在同一市場操作的第二大交易商持有頭寸多出8倍。這個信號由於我們所不知道的原因而沒有被巴林銀行的最高管理當局注意到從而做出應有的反應。總之,巴林很行本身的內部控制制度失靈了,預警系統失效,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巴林破產後不久,該銀行高級主管人員稱對里森在新加坡的所為一無所知,直到里森辭職的那天,即2月23日,公司的風險報告仍出現交易平衡。

但是,據新加坡有關當局說,巴林在1995年2月頭18天里給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所匯去1.28億美元作墊付維持金之用;

據《金融時報》報道,英格蘭銀行行長埃迪·喬治4月5日對英國公共財政部及內務委員會的國會成員說,巴林在未通知英格蘭銀行的情況下,擅自給其新加坡分部匯去7.6億英鎊現金。

(5)巴林銀行內控擴展閱讀

1992年,28歲的尼克·里森被巴林銀行總部任命為新加坡巴林期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兼首席交易員,負責該行在新加坡的期貨交易並實際從事期貨交易。

從1994年底開始,里森覺得日本股市將上揚,未經批准就做風險極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區交易市場上的差價獲利。在已購進價值70億美元的日本日經股票指數期貨後,里森又在日本債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貨市場上作價值約200億美元的空頭交易。

不幸的是,日經指數一路下跌,並於1995年1月跌至18500點以下,在此點位下,每下降一點,便損失200萬美元。里森又試圖通過大量買進的方法促使日經指數上升,但失敗了。

隨著日經指數的進一步下跌,里森越虧越多,眼睜睜地看著10億美元化為烏有,而當時整個巴林銀行的資本和儲備金只有8.6億美元。盡管英格蘭銀行採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但都以失敗告終。後經英格蘭銀行的斡旋,3月5日,荷蘭國際集團以1英鎊的象徵價格,宣布完全收購巴林銀行。

㈥ 中國銀行應該從巴林銀行倒閉實踐中吸取什麼教訓

1995年國際著名的巴林銀行倒閉案至今讓我們記憶猶新,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總經理兼首席交易員,年僅28歲的尼克里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擅自從事巨額的金融期貨交易,結果因投資失敗造成10億美圓的虧損。這一案例我們可以得到這樣幾點啟示:
一、完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在新加坡巴林公司,里森一人身兼交易和監察二職,嚴重違反銀行內部控制規定,這是整個事件的根源。對於中國銀行來說完善內控制度可以做到以下幾點:1、在改革新形勢下,商業銀行的業務不斷變化和快速創新,修訂和完善規章制度尤為重要。一是建立科學性和實用性兼容的內控制度操作規程,避免因程序遺漏導致的風險。二是建立涵蓋內部控制和會計控制的實體性稽核規范,制定相應的稽核標准體系,為提高稽核質量提供客觀依據。三是建立稽核工作制度,加強稽核人員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確保稽核信息真實可靠。四是建立後續稽核和再稽核制度,強化對稽核人員的行為約束,提高稽核質量,促進稽核成果有效轉化。五是建立稽核聯動機制,理順稽核關系,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和被稽核單位的稽核合作,增強查防案件的協同效應。2、重點崗位重點監控。3、實行授權授信控制,包括授權批準的范圍、層次、責任、程序等。4、建立事前、事中、事後監督體系,以保證內部控制機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稽核關口前移,實施超前防範。將過去傳統性的事後稽核為主的方法,轉換為事前、事中稽核為主的超前防範。事前稽核,主要是對經營決策,措施出台進行事前審議、論證、監督,事先發現經營可行性和效益性方面的利弊因素,參與決策,及時對信貸、財務收支等方面的正確性、合理性及效率、效益進行有效稽核。事中稽核,是對規章制度,經營管理過程的監控和對正在進行的業務活動是否真實、合理、合法、合規和有效,及時糾偏取正。因此,把事前、事中稽核監控的觸角伸展到決策領域,這樣就能對經濟業務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利弊因果,事先發現,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財務的失誤和損失。超前實施防範,通過事前、事中稽核,幫助商業銀行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達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防患於未然,把問題和差錯事故消滅在萌芽之中。5、嚴格違規必究的處罰機制,樹立規章制度的權威,對於違反規定的應堅決按標准處罰。在巴林銀行案中,對於里森的違規行為,巴林銀行總部高層始終置若罔聞,這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6、進行人性化管理,實施以德治行,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與管理。
二、完善商業銀行監管體系。除需要做好自身的內部控制外,金融系統應盡快完善行業監管體系,實現監管的法制化、科學化、高效化,使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相結合,充分體現外部審計的獨立性,著重做到以下幾點:1、完善主體法律,制定金融法律實施細則。2、構建科學的金融監管信息系統,增強信息的透明度和准則性。3、建立高效的金融風險預警體系。4、加強對海外分支行的監管,嚴格按《商業銀行境外機構監管指引》執行,同時加強現場檢查和處理力度。5、加強行業自律與社會監督。
三、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應建立嚴格的「防火牆」。1、要規定金融集團下的銀行、證券、保險及各子公司的資金和業務等的比例限制,設置資金、業務和規模的「防火牆」。2、建立關於金融集團的內部交易和對外交易的強制信息披露制度,制定信息公開的程度、准則性、完整性的准確要求,設置信息完全的「防火牆」。3、正確對待衍生產品投資,控制投資風險在一定的可承受的范圍內。隨著國際金融業的迅速發展,金融衍生產品日益成為銀行、金融機構及證券公司投資組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當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時,尤其是從事衍生產品業務時,應對其交易活動制定一套完善的內部管理措施,包括交易頭寸的限額,止損的限制,內部監督與稽核等。

㈦ 從內部控制的5要素出發分析巴林銀行的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第一,投資者必須控制好風險。里森期貨交易虧損的直接原因是對市場行情判斷的失誤,他認為日本經濟在關西大地震後會馬上恢復過來,而事實上日本經濟已積重難返,關西大地震加快了日本經濟的下滑,日經225指數從1995年1月初的19500點,已下跌到2002年初的10000點以下,而美國一些對沖基金在1990年初日經225指數達到39000後就一直拋空,獲利豐厚。當然里森如果意識到行情判斷錯誤,能夠控制好風險,及時止損,也不會出現風險事件,但里森相反,孤注一擲與市場進行對賭,試圖使大市反轉,最終導致了巴林銀行的倒閉。

第二,金融機構內部建立有效的相互制約機制。從巴林銀行新加坡期貨公司開始交易的第一天到其倒閉之日,里森一直既是前台的首席交易員,又是後台的結算主管,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崗位,都是由里森一人把持,為其越權違規交易提供了方便。當1994年8月,內部審計人員指出該期貨公司沒有實行崗位制約的嚴重性時,巴林銀行集團高級領導層漠然視之。在長達幾年的時間里,內審部門沒有及時發現該公司長期以來使用「88888」賬戶進行越權違規交易以及嚴重虧損的問題。這些都充分暴露了巴林銀行在內部控制上存在的許多漏洞。

第三,必須加強對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和重要崗位業務人員的資格審查和監督管理。由於里森業務熟練,被視為有才乾的人,對其委以重任,卻疏於監管,甚至當問題隱隱暴露出來後,管理層也未給予足夠的重視,使事態逐漸擴大,導致銀行的倒閉。

㈧ 巴林銀行事件對我國的啟示是什麼

啟示來是:銀行業從事金融衍生品源交易要大力加強許可權制度和內部監管制度建設,其它意義可以自由發揮。

巴林銀行事件中,一個職員竟能短期內毀滅一家老牌銀行,究其各種復雜原因,其中,不恰當的利用期貨「杠桿效應」,並知錯不改,以賭博的方式對待期貨,是造成這一「奇跡」的關鍵。

雖然最後很快抓住了逃跑的李森,但如果不能抓住期貨風險控制的要害,更多的「巴林事件」還會發生,包括我們個人投資者中間的小「巴林事件」。

(8)巴林銀行內控擴展閱讀:

李森是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負責人,年僅28歲,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他以銀行的名義認購了總價70億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數期貨,並以買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貨市場買進了價值200億美元的短期利率債券。

如果這幾筆交易成功,李森將會從中獲得巨大的收益,但阪神地震後,日本債券市場一直下跌。據不完全統計,巴林銀行因此而損失10多億美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該行現有的8.6億美元的總價值,因此巴林銀行不得不宣布倒閉。這家有著233年歷史,在英國曾發揮過重要作用得銀行換了新主。3月2日,警方將李森拘捕。

㈨ 巴林銀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在設置上存在什麼缺陷使得欺詐行為發生而且欺詐

去問下尼克.李森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