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采購管理內控

采購管理內控

發布時間: 2020-11-22 00:46:32

『壹』 如何做好政府采購內部控制

完善政府采購監管和運行機制,這是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向我們廣大政府采購工作者提出的一項新任務。該文件用一段的篇幅,明確指出要「堅持管采分離,進一步完善監管和運行機制」,那麼呢?依筆者之見,各級財政部門和集中采購機構應義不容辭地擔當這一重任。這是因為各級財政部門(即各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和各級集中采購機構,一個是「管」的主體,一個是「采」的主體。管采分離就是針對這兩大主體提出的,所以,這兩大主體相互之間不得摻和,不得推諉。各自都要緊緊圍繞「管采分離」這一主題,分別去認真落實《意見》所要求的。「完善政府采購監管和運行機制」這一重要任務。具體講:
對各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來說,在堅持管采分離上,首先要不缺位,要按照《意見》所明確的職能要求去認真履行。
即「財政部門要嚴格采購文件編制、信息公告、采購評審、采購合同格式和產品驗收等環節的具體標准和程序要求」;建立統一的專家庫、供應商產品信息庫,實現動態管理和加強違規行為的處罰;會同國家保密部門制定保密項目采購的具體標准、范圍和工作要求,防止借采購項目保密而逃避或簡化政府采購的行為。其次,要不越位,就是
不得同時履行監督管理和采購操作的職能。
不能去做集中采購機構份內的事,如組織招標評標、組織簽訂合同、組織項目驗收等等,不一一列舉。再次,就是要創新監督方式,實施有效監督。就是一要改革重事後監管的格局,要通過建立監督與處罰並舉的動態監控體系,實現對政府采購當事人操作執行行為的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全過程監督。要建立嚴格的懲治制度,以查處促管理。實現從合規性監督向合規與效益並重監督模式轉變的突破,不斷提升監控的實效。二要改革監管環節與監管手段單一的格局,實行從采購需求確定、采購事項審批、采購操作執行、項目評審決策,到合同履行驗收等重點環節都實施監控的突破,充分發揮財政預算和國庫支付等財政手段的作用,及時預警、發現和糾正采購操作執行中的偏差,以提高監督的有效性。三要改革政府采購監管機構孤單監管的格局,切實強化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就是要實行「三完善」:①完善財政部門內部各職能機構相互聯動的綜合性監督,實行財政部門內部各職能機構齊心協力,共同參與的政府采購監督活動;②完善聯合監督。要在加強紀檢、監察、審計、主管部門等各自對政府采購實施行政監督職責的同時,建立上述各部門都參加的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監督管理的協調與配合,實施聯合執法監督檢查,以切實增強聯合監督的效果;③完善社會監督。要把供應商、評審專家和社會代理機構等全部納入社會監督范圍,健全考核評價制度、采購信息發布制度、評標結果公示制度、不良行為公告制度和政府采購市場禁入制度,實現政府采購監管形式由被動型、模糊型、表面型向主動型、針對型、有效型轉變的突破。另一方面,還要在集中采購業務代理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打破現有集中采購機構完全按行政隸屬關系接受委託業務的格局,允許采購單位在所在區域內擇優選擇集中采購機構,實現集中采購活動的良性競爭,
對各級集中采購機構來說,在堅持管采分離上,首先,亦要按照《意見》所明確的職能要求去認真履行。
即:集中采購機構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組織采購活動,規范集中采購操作行為,增強集中采購目錄執行的嚴肅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在組織實施中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采購代理費用和其他費用,也不得將采購單位委託的集中采購項目再委託給社會代理機構組織實施采購。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實現采購活動不同環節之間權責明確、崗位分離、責任到人的有效管理。重視和加強專業化建設,優化集中采購實施方式和內部操作程序,實現采購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格、采購效率更高、采購質量優良和服務良好的工作要求。其次,
要建立健全以實現集中采購機構規范化操作要求為目的各項規章制度。當前
主要建立健全業務接待制度、經濟責任制度、內部工作程序、工作規則、考核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等制度,以從制度上促進政府采購運行機制的完善。再次,集中采購機構要健全政府采購項目質量管理機制,
實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一是強化采購文件的質量控制。要統一采購文件格式,不斷完善充實,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
對特殊采購文件應予以細化。其技術指標不能明確的,應聘請政府采購專家對技術指標等進行論證和明確,使采購文件客觀、合理、准確和規范。二是強化
評標定標的質量控制。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上進行質量控制。要通過採用分析法、因素法、對比法、查
閱法等來科學選擇,使確定的
評標定標方法
能保證公平、公正
。另一方面,要從工作環境上進行質量控制。
建立以「四個系統」(監控系統、屏蔽系統、會務系統、變聲系統)為基礎的專業評標區。實現專家與供應商不見面,專家與專家之間不見面的評標定標格局。建立「電腦現場抽取、語音自動通知評委」和「專家獨立評審」的評標環境。組織評審結果咨詢會。在現場公布評審結果後,未中標的供應商可以通過會務系統,在雙方不見面的情況下,就自己未中標的原因進行質詢,並且會後還要將評標結果進行2-3天期限的公示,以保證評標結果的合規性和公正性。三是強化采購合同的質量控制。
主要注意:合同是否報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備案;采購項目金額是否符合政府采購預算;合同的主要條款是否符合採購文件的規定;合同是否包括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對合同的履行、驗收及付款等提出的特殊要求;簽訂的采購補充合同有否改變原合同的其他條款。補充合同所增加的金額有否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的10%。
②實行全方位的內部控制。就是在加強上述質量控制的同時,還要加強崗位控制、內部組織機構控制、授權批准控制、三級復核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系統控制等。第四,
腳踏實地。從每一個環節抓起,從每一個程序做起。並著重在三個環節上把好關:一要把好采購方式關,集中采購機構經辦人員不得與采購人串通一起,隨意變更采購方式,確須變更的,必須按照規范程序,一層一級的報批。二要把好對投標供應商的資格審查關,
做到資格審查「七一致」,即要求投標供應商名稱與單位營業執照名稱、企業資質證書名稱、安全生產許可證名稱、項目經理及項目部人員和領取圖紙光碟人員所在單位名稱、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的甲方名稱、社會養老保險單位名稱以及投標保證金出票單位名稱,這七方面名稱必須全部一致,以切實防範投標供應商冒名頂替。
三要把好采購信息公開關。做到「三個必須」:①政府采購的信息必須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尤其是公開招標信息,從發布的第一天起就必須刊載在各指定媒體上。②政府采購的信息發布渠道必須廣泛,且首先要保證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布。③信息公開的內容必須全面、完整、准確。

『貳』 政府采購業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一)落實主體責任。
采購人應當做好政府采購業務的內部歸口管理和所屬單位管理,明確內部工作機制,重點加強對采購需求、政策落實、信息公開、履約驗收、結果評價等的管理。
集中采購機構應當做好流程式控制制,圍繞委託代理、編制采購文件和擬訂合同文本、執行采購程序、代理采購績效等政府采購活動的重點內容和環節加強管理。
監管部門應當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重點完善采購方式審批、采購進口產品審核、投訴處理、監督檢查等內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規程。
(二)明確重點任務。
1.嚴防廉政風險。牢固樹立廉潔是政府采購生命線的根本理念,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針對政府采購崗位設置、流程設計、主體責任、與市場主體交往等重點問題,細化廉政規范、明確紀律規矩,形成嚴密、有效的約束機制。
2.控製法律風險。切實提升采購人、集中采購機構和監管部門的法治觀念,依法依規組織開展政府采購活動,提高監管水平,切實防控政府采購執行與監管中的法律風險。
3.落實政策功能。准確把握政府采購領域政策功能落實要求,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切實發揮政府采購在實現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目標中的作用。
4.提升履職效能。落實精簡、統一、效能的要求,科學確定事權歸屬、崗位責任、流程式控制制和授權關系,推進政府采購流程優化、執行順暢,提升政府采購整體效率、效果和效益。

『叄』 如何做好政府采購內部控制

  1. 完善法制體系,規范操作程序。加快政府采購法律體系建設,盡快制定與政府采購法配套的單行辦法或具體規定,包括政府采購具體程序管理、政府采購活動文件管理、政府采購合同管理、政府采購質疑與投訴管理、政府采購監督檢查、政府采購人員專業崗位任職要求、集中采購機構考核等,形成以政府采購法為核心、以財政部相關辦法為主體、以政府采購招標、投標等環節控制為重點的統一的政府采購制度體系。

  2. 健全內部風險控制體系,規范采購行為。首先,嚴格職權劃分和不相容崗位的分離。

  3. 加強監督體系建設,實施有效監督。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是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購制度的重要保證。

  4. 建立指標評價體系,完備預警機制。要建立政府采購評價制度和評價體系,促進政府采購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政治效益的綜合、全面、協調提高。

  5. 健全信息共享體系,構建電子化政府采購。信息風險是目前政府采購風險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實現信息公開、及時、准確,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風險,應積極構建電子化政府采購,其存在的潛在價值有助於更好地實現政府采購的基本目標和原則。

  6. 建立信用體系,加強供應商誠信管理。建立供應商誠信制度,一方面要實行注冊登記制度,規定供應商准入政府采購市場的資格和條件,制定供應商資格申報、審查、認定管理辦法,對供應商准入資格進行審批、備案、年檢;另一方面要建立供應商信息庫,做好供應商履約情況記錄,建立健全其經營業績考核資料,並定期將記錄及考核資料匯總報送管理機構,以便對其進行全面監督。對違規的供應商,可以借鑒香港有關部門的做法,通過行業協會條例來對其進行處罰。

『肆』 如何加強在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的管理

想要加強公司在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的管理,使得采購陽光化,使用采購管理系統。
現代企業離不開采購,隨著客戶需求的多元化與企業的發展壯大,采購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日益重要。采購涉及到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以大量金錢交易,企業極需准確實時的信息化平台對采購進行科學、透明化的管理。8Manage SPM可對采購每個環節進行嚴密的跟蹤與管理,從需求到交付,對企業采購執行過程進行科學管控,把采購中人為干預的程度降至最低。
可以從客戶需求的源頭控制企業的采購需求與計劃,每一個采購需求量都有據可依,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規的多采購或少採購的情況,從根本上減少人為干預而導致的不必要的損失。系統支持從客戶合同自動生成采購需求,根據不同的采購需求分派不同的采購負責人,企業也可以通過8Manage 的產品庫功能分析產品的細分需求,通過BOM(物料清單)功能進一步分析具體的物料需求並生成詳細的采購計劃,同時系統支持把采購計劃導出PDF報表以方便進行匯報或其它核對工作。
支持從客戶合同自動生成采購需求與計劃
支持按部門、費用等級等設置審批流程
自動校驗采購預算並審核
按預設條件自動分派采購負責人
支持基於BOM單的采購與一次性物資采購

『伍』 采購與付款內部控制主要包括哪些控制環節和控制流程

包括以下10個作業,具體的控制流程,請留Mail
供貨商管理作業
請購作業
采購作業
進口作業
驗收作業
驗收差異作業
應付帳款作業
預付款項作業
付款作業
投保作業

『陸』 采購成本控制是否等於采購業務內部控制

設計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制度最基本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因企制宜」,靈活兼顧。1、相互牽制原則。一項完整的采購業務,如果是經過兩個以上的有相互制約環節對其進行監督和核查,其發生錯弊現象的可能性就很小。就具體內控措施來說,相互牽制必須考慮橫向控制和縱向控制兩個方面的制約關系。從橫向關系來講,完成某個環節的工作需有來自彼此獨立的兩個部門或人員協調運作、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證明;從縱向關系來講,完成某個工作需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和環節,以使下級受上級監督,上級受下級牽制。例如,在材料采購控制系統中,采購部門只有憑領導審批後的采購單或合同
(縱向牽制)進行采購,而采購的材料必需經過驗收(橫向牽制)後,才能辦理有關手續。因而只有經過橫向關系和縱向關系的核查和制約,才使發生的錯弊減少到最低程度,或者即使發生問題,也易盡早發現,及時糾正。2、成本效益原則。企業最關心的是經濟效益,如果單純從控制的角度來考慮,參與控制的人員和環節越多,控制措施越嚴密,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發生的錯弊現象就越少,但因控制活動造成的控製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設計采購業務內部控制時,一定要考慮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產出效益之比,要根據企業自身經營的實際情況,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科學設立,力爭以最小的控製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3、崗位責任原則。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的設立是與企業的管理模式緊密聯系的,企業按照其推行的管理模式設立工作崗位,並賦予其責、權、利,規定相應的操作規程和處理程序。在設置崗位時必須考慮到授權崗位和執行崗位的分離、執行崗位和審核崗位的分離、保管崗位和記賬崗位的分離等,通過不相容職責的劃分,各部門和人員之間相互審查、核對和制衡,避免一個人控制一項交易的各個環節,以防止員工的舞弊行為。4、協調配合原則。設計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制度要有利於各部門之間、人員之間相互配合、協調同步、緊密銜接,避免只管相互牽制而不顧辦事效率的做法。

『柒』 如何設計采購和銷售內部控制制度題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管理制度辦法的集合,是管理控制措施的綜合體現,是管理者實現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因此,設計一個基礎好、結構佳、適用強、易操作的內部控制制度體系,需要做大量工作,而隨著客觀情況和管理控制手段的不斷變化,對管理控制內容也需要不斷加以補充、修訂和完善。因而在對內部控制制度設計與完善的過程中,應務必注意以下問題。
1.體例設計應能滿足修改完善的需要

內部控制制度體例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和骨架,如果考慮不周、設計不好,會有可能因某種變動或修改而對整個制度體例傷筋動骨,以致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解決。非特殊情況和特殊需要,內部控制制度的體例是不需要做重大調整的。因此,對體例設計就應充分考慮它今後能適應不斷修改完善的需要。比如,根據管理需要增補或刪除一些業務流程、控制步驟或控制點,調整某些控制方法,完善某種控制手段等等。僅以內部控制制度條目的編號排序為例,體例設計中運用諸如1.1、1.2、2.1、2.2……等排序方法,就可較好地解決對業務流程、控制步驟和控制點隨時進行增補、修改或刪除的需要。另外,在文字描述方面,凡屬普遍適用的內容,如基本原則、要求,一般規定、方法,盡可能在制度大綱中描述,而不宜在業務流程中描述。對可能或必然會發生變化的方法及運作要求等,可以在文體大綱中採用指向的方法加以明確,如「參見某某方法」、「執行某某規定」、「另行制定」等。對內部控制制度體例設計作上述考慮,無外乎是確保制度整體結構在一定時期的基本穩定,以適應不斷修訂和完善的情況。

2.流程設計應與企業控制目標相適應

針對控制目標,業務流程可以有多種設計思路和方法,如:按會計科目設計,按經濟業務類型設計,按經營單位或管理部門設計等。按會計科目設計,是以會計科目為基礎,根據經濟業務事項對會計行為等進行控制;按經濟業務類型設計,是以經濟事項為基礎,結合管理部門和管理行為對經濟事項進行控制;按經營單位或管理部門設計,是以管理控制主體為基礎,結合經濟事項和管理行為對單位或管理部門進行控制。無論按照哪一種思路和方法設計業務流程,都有其無法迴避的缺陷,都有交叉或重復的內容,需要設計者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結合控制目標,進行比對權衡。在上述三種模式下,可以單一模式進行設計,也可以兩種以上相結合的模式進行設計。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採用哪種模式,都應對交叉或重復的內容作適當調整,否則會在檢查評價過程出現重復計分或重復扣分的情況,這樣也會影響評價結果的客觀性。

這里有兩點還需提及,一是在進行流程設計前應對企業現有經濟業務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類、整合與提煉,避免因經濟事項不同但控制過程和控制手段完全相同的業務重復設計流程,進而使業務流程顯現出分類不清、雜亂無章的情況。二是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之初,由於經驗和認知程度所限,以及經濟業務未定型(如改革調整和業務變化)等原因影響,致使出現有些業務流程暫時還難以著手設計,或是雖然能夠設計但難免有紕漏的情況,這正是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增補和完善而應努力去做和不斷去做的工作。

3.控制步驟與控制點設計應關注重點

從嚴格意義上講,每個業務流程就是一個業務鏈,這個業務鏈可能是自成一體的閉環,也可能與其他流程連接後形成閉環。在這條業務鏈上,按照管理行為屬性可以分割成若干段即流程步驟,每個步驟又可以分割成若干執行點即控制點。若將控制步驟與控制點在一個流程中進行細分,可以分出很多,好比一個人從甲地步行到乙地,每一步都可以設為控制點並分出若干步驟一樣,若不加分析地按照自然狀況去設計,業務流程將會很冗長,點位過多則會使控制點分值普遍偏低或過小,重點不突出,同時給檢查評價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因此,按照重要性原則,建議忽略那些既無關緊要、又無特殊要求的一般作業點,強化那些管理要求的重點、關鍵點和「拐點」,並將這些點進一步劃分出關鍵控制點和一般控制點。同樣按照重要性原則,在控制點分值設計上,賦予關鍵控制點以較高的分值,以突出和強化重點,進而引導執行者和管理者提高對控制重點的關注程度。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可以使流程設計重點突出,也可以使業務流程設計和檢查評價工作相對簡化,提高檢查評價工作的效率。

4.控制點設計應與控制點檢查相結合

內部控制制度所規定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著管理環境、管理條件和管理手段的變化而變化。內部控制制度對控制點的規定,有可能被實際控制中更加嚴格合理的要求打破,因此需要對制度規定的控制點進行修訂或完善;相反,制度對控制點的規定是先進合理的,則實際控制方法必須遵循制度規定。制度規定的調整變化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這是制度規定與實際操作的辯證關系。從嚴格意義上講,檢查點設計應與制度規定的控制點一致,若制度設計本身尚暫時存在一定缺陷,對控制點的檢查設計就不能拘泥於現行制度規定,而應根據管理實際進行設計,進而以此為基礎對制度規定進行修訂或完善,以使兩者進一步相互一致。控制點設計與控制點檢查是相互作用的關系,因此在控制點設計時注意結合控制點的檢查。

控制點設計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控制要件。從管理學的角度講,有管理控制手段,就應有相適應的管理控制要件,管理控制要件是實現一定管理控制手段的有效載體,是充分必要條件。檢查評價實際是根據經濟業務事項針對管理控制要件及其關聯情況進行檢查評價,管理控制要件是內部控制制度設計以及檢查評價的關鍵之所在。管理控制要件一般包括: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單,會計記錄,工作台賬,工作記錄,執行文件,制度規定,會議紀要,處理依據,相關批件,合同協議,以及其他控制、約束與限定手段。

5.崗位不相容設計與控制許可權的設定

崗位(職務)不相容與控制許可權要求,是內部控制制度的精髓。內部控制就是強調對一項經濟業務,不能由一個人或一個部門包辦,必須要有牽制、制約和相互監督,以確保一項經濟業務嚴格按照確定的流程全程貫通,實現管理者管理控制的目標。崗位(職務)不相容與控制許可權設計,必須滿足控制目標的需要,同時兼顧工作效率問題。在這兩者中,滿足管理控制要求是第一位的,萬不可只因考慮工作效率,而削弱相互牽制和監督的作用。企業在崗位(職務)不相容設計中,可能會因為人員不足或定編所限難以設定,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對不相容崗位(職務)設計可以有幾種方法,如:可以在同一層級的不同部門間設計,也可以在不同層級的不同部門間設計等,目的就是要做到不相容,做到相互牽制和相互監督。

對控制許可權的設計,應遵循重要性原則並區分應承擔的責任,在明確控制許可權時,對於必須經由集體研究討論的重大經濟業務事項,必須經過集體研究討論一致後才可審批;按照所承擔的責任,對於必須由法定代表人或某一層級負責人審批或審定且不允許授權的事項,必須由法人代表或該層級負責人審批或審定;對於某些允許授權審批的重要事項,可以實行授權審批形式,但制度中必須明確不能因為被授權人的不同而將授權人的責任轉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