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貧困戶脫貧的條件
㈠ 2016年貧困戶標準是什麼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貧困戶識別程序:
1、公開貧困戶標准到村到組到戶;
2、公示貧困戶名單到村到組到戶;
3、公開評議。對有爭議的可上可下、可甲可乙的戶,村「兩委」要成立由老黨員、老幹部、老軍人、老教師和群眾代表參加的評議小組,進行評議;
4、村兩委研究決定;
5、公開公示結果;
(1)2016貧困戶脫貧的條件擴展閱讀:
貧困戶脫貧標准
(一)貧困人口退出。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該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退出,由村「兩委」組織民主評議後提出,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並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銷號。
(二)貧困村退出。貧困村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統籌考慮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在鄉鎮內公示無異議後,公告退出。
(三)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包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貧困縣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
原則上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區降至3%以下),由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提出退出,市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初審,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核查,確定退出名單後向社會公示徵求意見。
公示無異議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後向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報告。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及相關力量對地方退出情況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對不符合條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序的,責成相關地方進行核查處理。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縣,由省級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㈡ 貧困戶的具體條件是什麼如何辦理
貧困戶的界定,可以參照下面標准:1.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2.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5.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6.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7.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㈢ 貧困戶達到什麼樣的條件下算脫貧!
貧困戶士喪失勞動能力的,若有經濟來源。還能勞動這就不算是貧困戶,生活能自理么?經濟來源那就能脫貧。
㈣ 貧困戶在什麼條件下才算是脫貧
貧困戶的退出。貧困戶指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戶的退出以戶為單位,以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准、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為主要衡量指標。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超過當年國家貧困標準的低保家庭,視為脫貧人口。
貧困戶退出程序
第一步:預退出。2015年年底,縣根據省市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貧困退出規劃,計劃今後兩年每年減貧4871人,至2017年年底,全縣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2016年和2017年年初,縣將根據貧困戶退出規劃及上年度減貧計劃執行情況,下達貧困戶退出計劃(減貧計劃,下同),並與鄉(鎮)人民政府簽訂減貧責任書。鄉(鎮)在縣下達的年度退出計劃的基礎上,分解落實到村,並與各村簽訂減貧責任書。
村根據鄉(鎮)下達的年度貧困退出計劃,將任務分解落實到人,並將年度計劃退出的貧困人口報所在鄉(鎮),由鄉(鎮)在建檔立卡系統內作"預退出"處理。
第二步:精準扶持。縣、鄉、村以及"連心"工作隊、幫扶責任人要對照貧困戶退出條件和需求,因戶施策,制定扶持計劃,並加大扶持力度,進行重點扶持。
(4)2016貧困戶脫貧的條件擴展閱讀:
發展狀況
2018年7月2日報道,中國健康扶貧取得積極進展。截止至2018年7月,全國已有581萬因病致貧返貧戶實現脫貧,進度與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整體脫貧進度基本同步。
2018年8月10日,山東省2018年將基本完成17.2萬省扶貧標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任務,2000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貧困人口基本脫貧。
2018年11月,從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獲悉,在最近3年的時間里,內蒙古充分利用農牧業資源,全面推進產業扶貧工作,提升貧困地區農牧業產業發展水平,累計幫助18.96萬人脫貧。
㈤ 申請貧困戶的條件
農村貧困戶申請的條件有:
1、擁有當地農業戶籍並在當地常住;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申請前12個月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農村低保保障標准;
3、沒有經濟來源且自身無勞動能力的;
4、身體或精神殘疾無自理能力的;
5、孤寡老人或者是子女無法盡贍養義務的。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5)2016貧困戶脫貧的條件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年補助標准:一般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後,可以向當地政府咨詢相關補助標准,一般會以一個月多少錢或者說一年多少錢來計算,當然也會根據你的檔次來決定對應的補助,比如有省份的B級貧困戶每年補助標準是3320元。
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持補助:根據以往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扶持標准:2015年3000元一戶,2016年4000元一戶,相信2019年補助也會增加,大家可以咨詢當地政府。產業扶持是指國家對區域發展制定的補助,比如你的家鄉是專門種植水稻的,你剛剛好是貧困戶就有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