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脫貧的貧困戶
A. 貧困戶在什麼條件下才算是脫貧
貧困戶達到以下條件就算是脫貧。
貧困戶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以上(包括務工收入、生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等)。
貧困戶退出政策:
按照民主評議、入戶核實、農戶確認、公示公告、備案管理的程序執行。
民主評議:經村民小組推薦,通過支村兩委組織村民代表評議小組民主評議的方式確定擬脫貧戶。
入戶核實:駐村工作隊、鄉鎮(街道)駐村幹部、結對幫扶責任人和支村兩委入戶核實。
農戶確認:農戶簽字確認,自願退出。
公示公告:鄉鎮(街道)對擬脫貧名單在鄉鎮、村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公示無異議,報縣市審批,縣市抽查復核後,將批準的名單進行公告。
備案管理:縣市將名單報省、市扶貧辦備案,並在扶貧系統中將農戶標識為「脫貧」。
(1)全部脫貧的貧困戶擴展閱讀:
努力幫助貧困戶脫貧
2017年11月2日17時許,湖口縣馬影鎮新塘村7組貧困戶許海啟的家,來了一位特殊客人。
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督導、向東班班長向東。向東在他家向馬影鎮的鎮村幹部、湖口縣金砂灣學校教師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許海啟的妻子和兒子已病逝,兒媳婦已經改嫁。
現在,他和11歲的孫子一起生活,是中國電信湖口分公司對口幫扶的精準扶貧戶,他的孫子今年在金砂灣學校讀五年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今天和我一起來的,還有我愛心團隊的夥伴,我們將盡力幫扶許海啟家盡快脫貧。」向東說。
沒有桌子、沒有音響、沒有麥克風,大家圍著向東而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我們不僅要做到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還要做到讓他們在學校吃得飽、穿得暖、學得快樂。」
向東說,「我和公益夥伴一起發起的威德慈善基金『向東班益啟助學』項目,將資助許海啟的孫子在學校的所有生活費用,直到中學畢業。
另外還將資助金砂灣學校4名家庭貧困的學生,讓他們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向東的話音剛落,屋內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金砂灣學校校長江軼強說:「我們一定全面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讓每一個貧困學生茁壯成長。」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貧困戶脫貧標准和退出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努力幫助貧困戶脫貧
B. 2O18年貧困戶脫貧標準是多少
第一,有穩定持續的收入。2018年人均收入不低於3200元。持續穩定說的是要有自己的產業或者門路,收入能夠穩定。暫時性大額收入不算。
第二,醫療有保證。簡單的說能看得起病,不能因病再次貧困。
第三,教育有保證,學生能夠上學,不能產生因沒錢上學而不上學。
第四,住房有保證。住房說的是不住危房,不能因房子問題出現傷亡現象。危房必須要經過危房改造。
第五,飲水有保證,必須是安全用水。安全用水是指自來水,飲水衛生有保證。
(2)全部脫貧的貧困戶擴展閱讀:
第一步:預退出。2015年年底,縣根據省市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貧困退出規劃,計劃今後兩年每年減貧4871人,至2017年年底,全縣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2016年和2017年年初,縣將根據貧困戶退出規劃及上年度減貧計劃執行情況,下達貧困戶退出計劃(減貧計劃,下同),並與鄉(鎮)人民政府簽訂減貧責任書。
鄉(鎮)在縣下達的年度退出計劃的基礎上,分解落實到村,並與各村簽訂減貧責任書。村根據鄉(鎮)下達的年度貧困退出計劃,將任務分解落實到人,並將年度計劃退出的貧困人口報所在鄉(鎮),由鄉(鎮)在建檔立卡系統內作「預退出」處理。
第二步:精準扶持。縣、鄉、村以及「連心」工作隊、幫扶責任人要對照貧困戶退出條件和需求,因戶施策,制定扶持計劃,並加大扶持力度,進行重點扶持。
第三步:摸底調查。年終,對「預退出」的貧困人口進行摸底調查,調查人員應包括村委會幹部、村民小組長、駐村工作隊幹部、貧困戶幫扶幹部等,填寫貧困戶退出摸底調查表(附後)。
第四步:民主評議。摸底調查之後,由村委會組織召集相關人員召開民主評議會,對摸底情況進行逐戶討論,擬定退出貧困戶名單,並在行政村所在地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七天。
參加民主評議的村民代表必須是作風正派、責任心強,對貧困戶家庭較了解的村民、村小組幹部或村幹部。
村民代表大會對年度擬退出對象的初選要綜合考慮貧困戶的收入、家庭經濟狀況、致貧原因的緩解、住房、家庭成員的上學和就醫等情況,歷年來得到扶持的貧困戶應先列為擬退出對象。
第五步:入戶核實。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鄉(鎮)人民政府組織相關人員(不得少於3人),對擬退出貧困戶進行逐戶核實,確定全鄉(鎮)貧困戶退出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
第六步:批准退出。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核批准,縣審核後,報設區市、省備案,待設區市、省聯合委託的第三方評估核查後,由縣批准並在各行政村公告。
第七步:退出處理。貧困戶經批准退出後,即錄入信息檔案,由鄉(鎮)在建檔立卡系統內進行「脫貧退出」處理。
C. 關於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的問題
由於家庭情況實在是困難
D. 雲南什麼時候達到全部脫貧,就是不再有建檔立卡貧困戶
建檔立卡是省扶貧辦為了進行精準扶貧開展的前期准備工作,主要是摸清貧困人口的情況。脫貧後已經不屬於建檔立卡戶了。
建檔立卡貧困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專項扶貧措施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做法:
採取規模控制,各省將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貧困戶識別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E. 農村貧困戶有哪些幫扶政策
農村貧困戶幫扶政策如下:
1、教育扶貧政策
享受對象:我縣在籍全日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校學生(剔除穩定脫貧對象戶),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中職教育、高等教育(含高職高專、本科)各階段學生給予政策資助,確保貧困學生不因貧而失學,家庭不因學而致貧。
幫扶政策:教育保障實行「1+N」的模式。
2、健康扶貧政策
享受對象: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
幫扶政策:
貧困人口健康體檢和簽約服務:每年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健康體檢率100%;實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服務率100%。
「先診療後付費」服務:農村貧困人口在縣域內醫療機構住院,住院前和住院中只需繳納少量費用,並提供醫療卡、身份證即可享受診療服務,出院時按結算費用支付個人自付部分。
3、醫療保障政策
享受對象: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
幫扶政策:
代繳參保費用。扶貧對象個人繳費部分由縣財政、民政部門根據政策給予全額資助。
落實慢性病補助。對30種門診慢性病實施補助,按病種分別補助1000至2000元。
實行「一站式」結算。
實施意外傷害險。
4、易地扶貧搬遷政策
享受對象:有搬遷需求且自願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農戶。
幫扶政策:
設定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標准,建新房必須拆除舊房。
堅持「保基本、促脫貧」的目標要求,做到「兩公開」(公開評定搬遷對象、公開搬遷政策)、「兩不準」(不準超面積建設、不準搬遷戶因建房增貧)、「兩配套」(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脫貧項目)、「一統配」(政府統一建設,實行「交鑰匙工程」)。
5、農村危房改造政策
享受對象: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
幫扶政策:農村危房改造實行分級補助;對於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的特困戶,通過提高補助資金額度,解決特困戶住房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