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的種類
① 貧困類型有哪些
貧困類型有:
1、城鎮和農村最低保障家庭子女;
2、農村低收入純農戶家庭子女;
3、特困職工家庭子女;
4、孤殘學生;
5、革命烈士或因公犧牲軍人、警察子女;
6、少數民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7、家庭遭遇突發性、不可抗力變故,造成人身或財產的重大損失的困難學生。
家庭遭遇突發性、不可抗力變故,造成人身或財產的重大損失的困難學生。需提供所在村委證明、鎮政府確認和因病致貧、因災致貧的材料,如病歷、大病葯費單據等原件。
除符合以上條件外,還具備以下條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兒、父母患有嚴重疾病或殘疾(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難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證》、《社會扶助證》、《最低生活保障證》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費與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列為特困生。
(1)貧困戶的種類擴展閱讀:
參照市民平均消費水平,貧困生的界定標准暫定為:
1、本人月平均生活費、家庭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平時生活節儉,完成學業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
2、家庭所在地處邊遠經濟較落後的農村地區,或父母下崗無固定經濟來源,以及殘疾學生、單親、父母離異(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3、少數民族學生,及少數本人雖未主動申請但家庭確實貧困,且有相關證明情況屬實的學生,可列為貧困生。
除符合以上條件外,還具備以下條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兒、父母患有嚴重疾病或殘疾(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難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證》、《社會扶助證》、《最低生活保障證》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費與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列為特困生。
用於資助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2000元,按月發放。每年9月30日前,學生向學校提出申請。在同一學年內,申請並獲得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可同時申請並獲得國家獎學金或國家勵志獎學金。
同一學年內,申請並獲得國家助學金的學生,可同時申請並獲得國家獎學金或國家勵志獎學金。試行免費教育的教育部直屬師范院校師范類專業學生,不再同時獲得國家助學金。
②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醫報銷種類分別是什麼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醫報。修總類分。令是什麼貧困戶?農村都有我多給他們點兒好處,因為他。家裡有困難,有的人家吃飯都費勁。所以說黨的政策是太好。
③ 貧困類別怎麼填寫,在線等
這個就是讓你填寫什麼原因導致貧困的
比如因病,因災等等
根據你的個人情況填寫
不清楚就私聊
希望你懂了
④ 13種家庭經濟困難類型是什麼
13種家庭經濟困難類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包括:
1、城鎮和農村最低保障家庭子女;
2、農村低收入純農戶家庭子女;
3、特困職工家庭子女;
4、孤殘學生;
5、革命烈士或因公犧牲軍人、警察子女;
6、少數民族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7、家庭遭遇突發性、不可抗力變故,造成人身或財產的重大損失的困難學生。
(4)貧困戶的種類擴展閱讀:
家庭經濟困難類型界定標准:
參照市民平均消費水平,貧困生的界定標准暫定為:
1、本人月平均生活費、家庭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平時生活節儉,完成學業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
2、家庭所在地處邊遠經濟較落後的農村地區,或父母下崗無固定經濟來源,以及殘疾學生、單親、父母離異(低收入家庭)的學生;
3、少數民族學生,及少數本人雖未主動申請但家庭確實貧困,且有相關證明情況屬實的學生,可列為貧困生。
除符合以上條件外,還具備以下條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兒、父母患有嚴重疾病或殘疾(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難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證》、《社會扶助證》、《最低生活保障證》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費與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列為特困生。
⑤ 民政局針對困難戶的低保救助有哪幾種
民政局針對困難戶的低保救助的種類:
1、城鄉低保要堅持「城鄉一體、標准有別、分類實施」的動態管理機制,做到應保盡保:
要加強低保救助工作的針對性。針對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堅持動態管理,科學設計救助政策,按照分類施保的原則對農村低保、五保對象等特殊困難群體給予政策傾斜;針對救助對象在醫療、住房等方面的突出困難,實施分類救助。
2、加強敬老院建設,做好農村五保供養農村五保供養:
要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對符合五保條件的對象應及時納入五保供養,死亡的要及時注銷。對散居的五保對象要落實包戶人進行照管。
3、實施農村醫療救助,啟動城市醫療救助:
繼續資助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在鄉老復員軍人和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做好農村醫療救助,對民政對象大病醫療費報銷取消門檻費。
(5)貧困戶的種類擴展閱讀:
享受困難戶的低保救助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類:
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困難家庭:民政救助猶如「及時雨」
⑥ 困難群眾住院門診慢性病救助申批表裡身份類別怎麼填寫
低收入人群?
⑦ 這什麼是低保的A類B類C類。
A、B、C三類低保人員,是按照困難的等級劃分的。
A類為最困難的
即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撫養人的「三無對象」,屬長期重點保障戶,按照常保標准全額補助並發放愛心救助卡,這類人員,一年審核一次,保費最高。
B類為較為困難的
即家庭主要成員為老、弱、病、殘等靠自身努力難以改變貧困狀況的家庭,需要長期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按照非常保標准差額補助,高於平均補助水平,也是每次提標的重點,保費次之。
C類為較為短期的保障對象
即家庭主要成員有勞動能力,比較年輕、身體較好、有就業潛力的各類待崗失業人員,屬隱性就業問題突出、就業幾率大的家庭,保費最少。
(7)貧困戶的種類擴展閱讀:
各類低保人員核查時間
A類即對於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的「三無人員」,可每年核查一次;
B類即對於短期內收入變化不大的家庭,可每半年核查一次;
C類即對於收入來源不固定、成員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條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原則上實行城市按月、農村按季核查。
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明確戶籍狀況、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是認定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三個基本條件。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將加強低保金發放的精細化管理。動態核查,確保低保對象隨家庭經濟狀況變化,「能進能退」,補助水平有升有降。
⑧ 如何知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是什麼類型的貧困戶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完成登記內容和登記步驟的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戶是包括關系。
建檔立卡識別貧困戶,將是未來實施精準扶貧的前提。
一、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戶
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為國家農村扶貧標准,貧困戶即為達到此標準的貧困家庭。
完成國家農村扶貧標准識別任務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按各省標准開展貧困戶識別工作,達到農村扶貧標準的可以建檔立卡貧困戶。
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步驟
1、規模分解。各省按照《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參考方法》,將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後的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
2、初選對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並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3、公示公告。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審核後二次公示,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公告。
4、結對幫扶。各縣統籌安排、研究對貧困戶的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系和幫扶責任人。
5、制定計劃。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結合貧困戶需求和實際,制定幫扶計劃。
6、填寫手冊。已確定的貧困戶填寫《扶貧手冊》,內容包括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人、幫扶措施、幫扶計劃和幫扶成效等六個方面。
7、數據錄入。將《扶貧手冊》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並進行數據審核。
8、聯網運行。各省扶貧辦錄入數據在本省內試運行,並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9、數據更新。貧困戶信息需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實現貧困戶動態調整。
(8)貧困戶的種類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識別貧困戶,是未來實施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制度完善建立精準扶貧新模式,明確精準扶貧對象界定、精準扶貧對象識別程序等,做到「扶真貧」。
我國農村全面採用『建檔立卡』的方式來進行貧困精準識別,但在部分地區,不少農村貧困村民填寫信息的真實情況無法得到保證,阻礙了精準幫扶的識別工作。
我國目前尚未形成針對貧困數據的全國統一的網路和資料庫,導致各地在貧困識別、貧困幫扶工作中存在空白點,真正貧困的人群、特別是流動性大的部分人群有可能得不到有效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