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孔子的機關

孔子的機關

發布時間: 2021-01-06 16:48:25

A. "吾"字可以加什麼偏旁以及各個字的組詞

"吾"字可以加偏旁變成語

【所有組詞列表】:宿語、頌語、縮語、談語、說語、睡語、術語、世語、手語、飾語、疏語、套語、審語、詳語、維語、問語、外語、同語、天語、禪語、諂語、長語、楚語、非語、耳語、黨語、粗語、的語、詞語、刺語、出語、答語、時語、剩語、聖語、市語、暗語、案語、按語、謗語、白語、筆語、傖語、騷語、腐語、高語、詭語、古語、鳳語、瘋語、告語、方語、飛語、蜂語、凡語、翻語、俄語、發語、敕語、粹語、獨語、對語、定語、和語、獷語、漢語、華語、恆語、諢語、穢語、會語、回語、矯語、解語、吉語、寄語、機語、嬌語、交語、傑語、講語、結語、要語、魘語、啞語、訊語、遙語、諧語、秀語、玄語、訓語、羨語、曉語、小語、物語、狎語、無語、細語、西語、閑語、謔語、英語、游語、語種、語源、語轉、語脈、隱語、語議、語意、語塞、語體、語序、語病、音語、囈語、硬語、咽語、言語、讞語、妍語、遮語、引語、語辭、語態、語燕、語文、語調、語逆、語令、語默、語諭、語族、語怪、語訛、譫語、語兒、語詞、語難、語誤、語弊、語素、語聲、語笑、語鈴、語風、語澀、語句、語柄、語系、語感、語學、語勢、語話、語戲、諛語、語泄、語林、詔語、語讖、語別、贅語、坐語、姿語、中語、造語、爭語、真語、只語、稚語、語次、語言、屏語、傾語、禽語、俏語、蛩語、潑語、駢語、評語、謙語、倩語、清語、情語、熱語、鵲語、軟語、誆語、樂語、誡語、魯語、曼語、連語、了語、詈語、儷語、里語、老語、漏語、浪語、麗語、辣語、闌語、快語、誑語、俊語、訣語、考語、敬語、迥語、警語、京語、論語、寐語、目語、妙語、蠻語、美語、眯語、耦語、僻語、片語、旗語、謬語、篇語、排語、膩語、昵語、詩語、失語、生語、私語、散語、實語、深語、熟語、述語、送語、標語、弁語、本語、參語、跋語、拗語、三語、神語、鄙語、訕語、謂語、微語、文語、溫語、畏語、枉語、徒語、土語、下語、寤語、絮語、笑語、些語、妄語、踏語、體語、訴語、書語、俗語、瑣語、誶語、危語、戲語、通語、倒語、燈語、大語、單語、妲語、代語、導語、道語、丑語、侈語、辭語、常語、讖語、傳語、冰語、讒語、補語、賓語、別語、表語、查語、才語、成語、悖語、惡語、兒語、東語、反語、鐸語、訛語、浮語、番語、蜚語、法語、放語、膚語、斷語、梵語、鈍語、短語、釣語、諦語、低語、德語、詆語、語格、語匯、箏語、雜語、贊語、語鳥、贈語、詐語、誅語、助語、致語、指語、狀語、朱語、轉語、鑄語、注語、庄語、祖語、左語、醉語、壯語、主語、咒語、粵語、語錄、語度、直語、語國、語氣、語阱、語畫、語尾、語忌、語說、語數、語偷、語鋒、余語、語冰、語論、語嘿、語典、語例、韻語、語境、語心、語語、語常、譯語、遺語、楹語、溢語、議語、用語、鸚語、鶯語、詠語、迂語、語類、語忘、優語、語法、語支、語致、語雲、摘語、語助、語音、吳語、相語、晤語、險語、校語、鄉語、湘語、虛語、晏語、學語、雅語、褻語、新語、形語、野語、宴語、眼語、贗語、燕語、艷語、諺語、密語、夢語、鈴語、略語、率語、迷語、謎語、眉語、仂語、俚語、讕語、冷語、立語、理語、謾語、漫語、流語、鳥語、母語、名語、民語、判語、默語、批語、譬語、偶語、俳語、腦語、平語、箝語、鉗語、悄語、淺語、潛語、綺語、起語、空語、看語、雋語、寬語、款語、劇語、決語、苦語、景語、靜語、口語、今語、禁語、謊語、家語、盡語、歡語、慧語、佳語、偈語、詼語、話語、鶴語、乩語、好語、合語、豪語、哄語、呼語、過語、國語、胡語、誹語、誥語、附語、風語、廢語、瞽語、苟語、故語、復語、分析語、孤立語、坊中語、混合語、禁中語

拼 音 yǔ yù

部 首 訁

筆 畫 9

基本釋義:

[ yǔ ]

1.話:~言。漢~。英~。~錄。~匯。~重心長。

2.指「諺語」或「古語」:~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3.代替語言的動作:手~。旗~。

4.說:細~。低~。

[ yù ]

告訴:不以~人。

B. 有幾個題請教一下!希望指點. 1、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2、刺使制度...

1、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務院.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其執行機關是最高行政機關,即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這個答案百分之百正確.2、刺使制度推行的目的是 C、加強中央集權 解釋:地方實行刺使制度,利於對地方的管轄,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這個答案百分之百正確.3、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生於公元前551年 (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逝於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魯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私學的創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他的思想早就傳及亞洲各國,今天他是為世界所公認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人,他對後世的教育活動產生了深 遠的影響. ?一、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動 ?孔子生在一個有貴族血統的家庭,先世為殷人,系宋微子的後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時,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宮廷內訌中被殺,木金父亦被降為士,並「絕其世」,即被剝奪去卿大夫的世襲地位.為了區別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華氏之逼逃亡魯國(今山東)定居 .孔子的父親孔紇(字叔梁)是魯國貴族孟獻子屬下一個「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兩次戰功,提升為陬邑(今山東曲阜南)大夫.孔紇大約六十幾歲時同一個年紀不滿二十歲的姑娘 顏徵在成婚.年齡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階級地位的懸殊.傳說他夫妻倆因祈禱山神來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靈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稱「 尼山」,位於曲阜城南).?孔子三歲時,先喪其父,十七歲時,又喪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視禮儀之教.生活貧困,促使他較早為謀生做事,學會多種本領,他自稱:「吾少也貧,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時期在季氏門下當過委吏(管理倉庫),還當過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觸到社會 下層,了解到人民的一些願望和要求.?孔子生長於當時的文化中心——魯國,在周禮的熏陶下,六歲「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十五歲時,就確立了堅定不移的學習志向,「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他學 習 魯國保存 的中國古代文化,從中尋求治國救人之道.這一基本方向,決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點.?孔子最大的抱負,是希望有機會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說:「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話,一年的時間就差不多了,三年就會大有成效.孔子約自30歲起,就奔走於齊魯之間,希望通過從政來實現他的理想.但經 過十多年的努力,終未獲得統治者的重用.於是,他就招收弟子從事講學活動.直到51歲,魯定公任他為中都宰.後來,他「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攝相事」.後因和魯國執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間,他並未停 止辦學.見自己的政治抱負在魯國不能實現,55歲時,他便率領弟子周遊列國.孔子先後經過衛、曹、陳、宋、蔡、鄭、楚等十幾國,一面宣講自己的政治主張,一面堅持流動教學, 68歲時返回魯國.此後,他專門從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雖然沒有達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卻是成績卓著的.孔子大約在30歲( 前522年)左右時,從事創辦私學活動,開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魯國從政和周遊列國期 間,不斷廣收弟子,隨時隨地講學,前後從事教育工作達四十餘年.他一生以「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從事著教育工作,這是他之所以獲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條件. 孔子在教學過程中,搜集並整理出《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作為教材,對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還通過教學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統地論述,對後世的教育影響極大.《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有「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說:「受業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養了這么多人才,可謂教育碩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喪禮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喪畢 ,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弟子及魯人往 從冢而家者百有餘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學說和他的事跡,弟子們各有記錄,後來匯編成一本書,名為《論語》,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二、重視教育的作用 ?孔子認為教育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國治國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業的發展要建 立 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論語·子路》記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過冉有之問,孔子扼要地闡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綱.從庶、富、教三者的排列關繫上看,孔子已直觀地認識到治理好一個國家,要有這三個條件.即勞動力、發展生產、 進行教化和發展教育事業. ?孔子對教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肯定態度.他在中國歷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 也 ,習相遠也」.這一理論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指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這個較為科學的命題,既是孔子「有教無類」的理論基礎,又 是孔子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結晶. ? 三、教育的對象比較廣泛,? 提倡「有教無類」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 接受 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首先在招生對象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 的辦 學方針,這也是孔子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有教無類」,東漢馬融說:「言人所在見教,無有種類.」梁朝皇侃說:「人乃有 貴賤,宜同資教,不可以其種類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則善,本無類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為了實現這一原則,孔子在 招 收學生時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誨焉.」只要本人願意學習,主動奉送10條干肉作 為見面禮,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表明,他的弟子來自各個諸侯國,有齊、魯、宋、衛、秦 、晉、陳、蔡、吳、楚等國,分布地區廣.弟子的成分復雜,出身於不同的階級和階層.大多數出身平民,如窮居陋巷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黎藿為食的子路,窮困至於三天不 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居室蓬戶不完上漏下濕之原憲,父為賤人家無置錐之地的仲弓.也有個別商人出身,如曾從事投機販賣的子貢.還有少數出身於貴族的,如魯國的孟懿子和南 宮敬叔,宋國的司馬牛等.孔子私學中,弟子品類不齊,各色人物都有,實是「有教無類」 的活標本,當時有人對此不理解,產生種種疑問.南郭惠子譏笑性地問子貢說:「夫子之門 何其雜也?」子貢曰:「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木隱栝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雖門下人品混雜,皆能兼收並蓄,教之成才 ,這說明教育家胸懷的寬大能容,教育藝術的高明善化. ?實行開放性的「有教無類」方針,滿足了平民入學受教育的願望,適應了社會發展需要, 孔 子私學成為當時規模最大、培養人才最多、社會影響最廣泛的一所學校,從總的社會實踐效果來看,是應該肯定的.「有教無類」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進步思想,他打破了貴族對學 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范圍擴大到一般平民,有利於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 ?四、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養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學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篤信好學, 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他的學生也頗有體會,如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可見,教道和學道是孔門師生共同的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的,因為這種主觀和客觀的統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許多有才乾的學生來. ?子夏曰:「學而優則仕.」從理論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學而優則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官員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學習成績優良是做官的重要條件,如果不學習或雖學習而成績不優良,也就沒有做官的資格.孔子 對實行「學而優則仕」的態度非常明確,他說:「先學習禮樂而後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後學習禮樂的是貴族子弟.如果要選用人才,我主張選用先學習禮樂的人.」學習與做 官有了密切的聯系,他鼓勵學生們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必擔心沒有官做,要擔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識本領學好沒有.弟子們受到此思想灌輸,頭腦中普遍存在為做官 而學習的念頭,既然已學為君子,不做官是沒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說出「不仕無義」,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積極向當權者推薦有才能的學生去擔任政治事務,但他在輸送人才時 也堅持一些原則:首先,學不優則不能出來做官;其次,國家政治開明才能出來做官,否則寧可隱退.孔子培養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遲地參加政治活動,他們「散游諸侯,大者為 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學而優則仕」和孔子倡導的「舉賢才」是一致的,確定了培養統治人才這一教育目的, 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義.它反映封建制興起時的社會需要,成為當時知識分子積極學習的巨大推動力量. 五、教學內容 ?根據《論語》,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學內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 、 忠、信.」以文學、品行、忠誠和信實教育學生,是指教學內容包括四個基本方面;二曰: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是指孔子教學的主要科目;三曰:《詩》、《書》、 《禮》、《樂》、《易》、《春秋》等「六書」,是奴隸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總之,可以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應該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的培養等三 個部分.這三個方面,從教育內容的結構,以及社會的需要和個人人格形成看,應該說是初步完整化了.這是孔子在教學內容發展史上的貢獻.孔子對這三方面不是等量齊觀的,他認 為「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編的「六書」,是中國第一套較完整的教科書,從荀子的《勸學》篇開始尊為「經 」 ,故後世稱為「六經」,除《樂經》已亡佚,其他「五經」在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是學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藝」與「六經」的不同在於:「六經」偏重於文化知識, 屬於文的范圍;「六藝」則偏重於才能和技術的訓練.因「禮、樂」也具有這方面的性質,所以也列在「六藝」中,「射」是射箭,「御」是駕車,都屬軍事課程. ?總的來說,孔子的教學內容有三方面特點:其一,偏重社會人事.他的教材,都屬於社會 歷 史政治倫理方面的文化知識,注重的是現實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靈.他雖不是無神論者,但對鬼神持存疑態度.他不談「怪、力、亂、神」,不宣傳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內容列 為教學科目,這種明智的態度,成為中國古代非宗教性教育傳統的開端.其二,偏重文事.他雖要求從政人才文武兼備,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關軍事知識技能的 教學居於次要地位.其三,輕視科技與生產勞動.他所要培養的是從政人才,不是從事農工的勞動者,他不強調掌握自然知識和科學技術,他既沒有手工業技術可傳授,也沒有農業技 術可傳授.他認為社會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與小人職責不同,君子不必參與小人的物質生產勞動,所以他從根本上反對弟子學習生產勞動技術, 樊遲要學種田、種菜,他當面拒絕. ?六、孔子的教學特點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題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南宋朱熹的《論語集注》雲:「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並了解學生的特點.孔子了解學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兩種.第一,通過談話.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個別談話,也有聚眾而談.如有一次有意識地向子路提出一個假定性的問題:「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字路並未說話,僅以高興默認,孔子便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第二,個別觀察.他通過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由表及裡地洞 察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單憑公開場合的表現作判斷還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還不夠,還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觀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徹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 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他還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系時說:「學而 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 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 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 狀 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就是說,在教學事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詞表達出來,此 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七、樹立教師的典範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後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他回答子貢的提問時說:「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學生面前評價自己說:「若聖與仁, 則吾其敢.抑為(學)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也.」他為後世的教師樹立了六個方面的典範: ?學而不厭.教師要盡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 尚的品德,這是教人的前提條件. ?溫故知新.教師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借鑒有益的歷史經驗認識當代的 社會問題,知道解決的辦法. ?誨人不倦.孔子30歲左右開始辦學,40多年不間斷地從事教育活動,就在從政的5年間,也仍 然從事傳授,周遊列國時,也隨處講學.有的學生品德很差,起點較低,或屢犯錯誤,他也 不會嫌棄,耐心誘導,造就成才.「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對學生的愛和高度負責,是他有誨人不倦教學態度的思想基礎. ?以身作則.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 化 學生.「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 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學相長.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 而是可以教學相 長 的.他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答疑解惑,經常共同進行學問切磋.不但教育了學生,也提高自己. ?總之,孔子是一個「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國歷史上教師的光輝典範,他所體現的「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已成為中國教師的優良傳統.以上答案本人認為也不錯.4、若熱帶較現在的范圍擴大2個緯度,則南北半球的熱帶各擴大1個緯度.因而黃赤交角為24°26′.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