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信息登記不精準
❶ 如果貧困戶生活在一塊,戶口本是分開的,算不算識別不精準
不能算識別不精準。因為戶口分開時,兩個家庭都是貧困戶,兩個貧困戶生活在一起應該還是貧困戶。原因是沒有哪個方面能夠證明貧困戶➕貧困戶= 不貧困戶。
❷ 貧困戶八不準正策是什麼
針對部分群眾反映低保不公的問題,漢川市制定了簡單、易操作的農村低保 「五必須」、「八不準」辦法。
對於以下情況之一的不準納入農村低保:
1、對申請農村低保的家庭,其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明顯高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的;
2、45歲以下,夫妻雙方身體健康,無特殊困難的;
3、有電腦、空調、冰箱等高檔非生活必須品或汽車、卡車等車輛的;
4、近期購買商品房的或進行高標准裝修的;
5、有私營項目且收入穩定的;
6、不配合調查,或瞞報的;
7、經濟條件好單獨把弱勢群體分離出來辦低保等。
(2)貧困戶信息登記不精準擴展閱讀: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夠維持當地農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飯、穿衣、用水、用電等費用確定,並報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要隨著當地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適時進行調整。
農村低保申請條件:
1、凡具有本市正式農業戶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戶籍;
所在區縣當年農村低保標準的農村居民均屬保障范圍;
2、夫妻一方持有本市農業戶口,其配偶及子女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區縣農業戶口,在現居住地定居一年以上,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所在區縣當年農村低保標準的人員;
3、其他符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人員;
4、具有正常勞動能力,無正當理由拒絕勞動而造成生活困難的人員以及採取規避法律(法規)行為造成無經濟來源、生活困難的人員不屬於農村低保范圍。
❸ 建檔立卡對貧困戶的信息咋核實登記
貧困戶的信息需要先經過村裡面的核實。
然後就是鎮裡面相關部門足以核實。
❹ 精準扶貧登記時家人少登記了一個
一、資助對象教育精準扶貧資助的對象為在我校就讀,具有全日制學歷教專育正式學籍和我省戶籍的農屬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二、資助項目和標准1.資助項目: 「兩助一免(補)」;2.資助標准:除享受原有的國家助學金外,新增以下資助項目:(1)扶貧專項助學金,標准為1000元/生·年;(2)免(補助)學費,標准為本科3830元/生·年。三、受理需提交的材料1.「貴州省貧困戶登記卡」原件(審核)及其復印件一份;2.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資助申請表一份;3.身份證復印件一份;4.學校發的銀行卡復印件一份,並在卡上寫上姓名,學號。
❺ 美國,加拿大如何防止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信息不準確或未及時更新
為確保農村低保及民政救災救濟的順利實施,使農村貧困人口早日脫貧,專下路鎮扎實開展農屬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做到「三到位」,確保工作不重不漏、准確無誤。 一是組織到位。鎮成立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鎮長任組長,駐村領導及駐村幹部為成員,實行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戶的工作責任制,嚴格考核; 二是宣傳到位。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發放宣傳資料、召開群眾大會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同時建立鎮對村的經常聯系制度,加強溝通聯系; 三是程序到位。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鎮幹部及村組幹部逐戶進行調查登記,逐項填寫調查登記表。群眾參與貧困戶建卡全過程,對最終確定的建卡貧因戶進行張榜公示,真正做到了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
答案,支持我一下。
❻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有證件嗎
有扶貧卡和扶貧手冊這些相當於證件的東西。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目的是:版
1.要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權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
2.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檢查幫扶責任人履職情況和貧困對象脫貧情況。
3.對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進行監測和評估,分析掌握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為扶貧開發決策和考核提供依據。
(6)貧困戶信息登記不精準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相關明細
1.整體做法
採取規模控制,各省將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貧困戶識別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2.登記內容
《扶貧手冊》包括家庭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幫扶責任人、幫扶計劃、幫扶措施和幫扶成效等六個方面內容。登記的標准時點為2013年12月31日,標准時期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❼ 我家被評定貧困戶精準不到位
陝西省,安康市,嵐皋縣,怎麼都沒有到我們那裡來看!這里太腐敗了。縣里和村裡都是貪官。有車有房是貧困戶。沒車沒房不是貧困戶。
❽ 2、對貧困戶、貧困人口不能精準識別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如果不能精準識別的話,會讓很多家庭出現不合理的糾紛矛盾。
❾ 貧困戶評定的六個不準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