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採取扶貧

採取扶貧

發布時間: 2021-01-01 13:51:43

1. 十三五規劃期間我國將採取哪些措施實現全面脫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近日發布,《綱要》中提出,要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創新扶貧工作機制和模式,採取超常規措施,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綱要》中提出,要按照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要求,切實提高扶貧實效,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要創新扶貧開發方式。根據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對貧困人口實行分類精準扶持。通過發展特色產業、轉移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生態保護扶貧、教育培訓、開展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等措施,實現約5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通過實行社保政策兜底,實現其餘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脫貧。探索資產收益扶持制度,通過土地託管、扶持資金折股量化、農村土地經營權入股等方式,讓貧困人口分享更多資產收益。
要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全面做好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工作。加強貧困人口動態統計監測,建立精準扶貧台賬,加強定期核查和有進有出動態管理。建立貧困戶脫貧認定機制,制定嚴格規范透明的貧困縣退出標准、程序、核查辦法。建立扶貧工作績效社會監督機制,開展貧困地區群眾扶貧滿意度調查,建立扶貧政策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和扶貧成效第三方評估機制。
《綱要》中提出,要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重點,持續加大對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扶貧投入力度,增強造血能力,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要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解決貧困地區通路、通水、通電、通網路等問題。構建貧困地區外通內聯的交通運輸通道。建設15.2萬公里通建制村瀝青(水泥)路。加強貧困地區水利建設,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大力扶持貧困地區農村水電開發。加大貧困地區農網改造力度。寬頻網路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加大以工代賑投入力度,支持貧困地區中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整村推進,加快改善貧困村生產生活條件。
要提高貧困地區公共服務水平。把建檔立卡貧困戶放在優先位置,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切實保障貧困戶住房安全。改善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提高教育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集中實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貧項目,推動貧困地區縣級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達到國家標准。
《綱要》中提出,要完善扶貧脫貧扶持政策,健全扶貧工作機制,創新各類扶貧模式及其考評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支撐。
要強化政策保障。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優先保證扶貧開發用地需要,專項安排貧困縣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加大貧困地區土地整治支持力度,允許貧困縣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在省域范圍內使用。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資源佔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方式進行補償。完善資源開發收益分享機制,使貧困地區更多分享開發收益。加大科技扶貧力度。實施貧困地區人才支持計劃和本土人才培養計劃。
要健全廣泛參與機制。健全東西扶貧協作和黨政機關、部隊、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定點扶貧機制。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扶貧開發,引導社會扶貧重心下移,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創新參與模式,鼓勵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公益信託基金,實施扶貧志願者行動計劃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計劃。著力打造扶貧公益品牌。
要落實脫貧工作

2. 國家為什麼採取一系列舉措推進減貧扶貧

國家要採取一系列的扶貧政策,就是為了縮小國家的嗯,貧困差距逐漸的使農民擺脫貧困,使農民能夠過上一個比較富裕的小康生活,也同時能夠促進國家的安定穩定

3. 扶貧措施包含哪些

一是產業發展脫貧:

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

二是轉移就業脫貧:

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

三是易地搬遷脫貧

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四是教育扶貧:

主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措施,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逐步消除因學致貧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五是健康扶貧:

主要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六是生態保護扶貧:

主要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個方面,提出了11項重大生態扶貧工程和4項生態保護補償方式,使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實現脫貧;

七是兜底保障:

主要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通過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脫貧問題;

(3)採取扶貧擴展閱讀

貧困戶認定的程序:

認定貧困戶需要經過5個步驟:農戶申請—村民主評議—村公示公告—鎮審核公示—縣審核公告。

1、農戶向村委會提交申請;

2、村委會收到農戶申請後,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評議,產生初選名單;

3、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對初選名單簽字後在村裡張榜公示;

4、鄉鎮對各村上報名單進行審核,將結果返回各村再公示;

5、再次公示無異議後,鄉鎮將名單報縣扶貧辦審核認定,並在全縣公告貧困戶名單)。

4. 扶貧辦採取幾方面措施實現減貧任務

今年要實現再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將採取多方面措施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回的開展,其中包括完善機答制,提升扶貧工作質量,始終保持扶貧資金嚴管嚴查的態勢,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理念,引導他們破除陳規陋習,鼓勵支持和帶動貧困群眾靠自己的雙手脫貧。

三,嚴格考核監督,今年要繼續加大這方面的工作,通過嚴格的考核監督來夯實扶貧的基礎。

5. 我國農村扶貧的方式有哪些

我國農村扶貧的方式有:
第一,因地制宜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合理地開發礦業,有計劃地進行能源建設,發展交通運輸業。
第二,發展橫向經濟聯合,把貧困地區開發和發達地區發展結合起來,引進信息、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第三,組織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工商企業、科研單位和中等專業學校、高等院校等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聯系,開展對口支援;組織能工巧匠和技術力量幫助貧困地區培訓科技人才。

第四,國家在資金、稅收等方面採取特殊的優惠政策。分別情況減免一定的稅收,資金適當集中,統籌安排,配套使用。

扶貧是保護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市場。臨時工基本待遇,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旨在扶助貧困戶或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參考資料-----中國政府網)

6. 這些年廣西來賓採取了那些扶貧措施

主要還是在農業種植方面,種植一些經濟蔬菜或者水果。

7. 【請你說一說近年來國家在「扶貧濟困」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實施以來,民族地區扶貧開發工作取得很大成績,貧困地區的農牧民收人明顯提高,未解決溫飽的人口逐年下降。據統計,1995年,民族八省區共解決400多萬人的溫飽問題,佔全國同年解決溫飽人口的80%。1996年解決了558萬人的溫飽問題。但是,由於歷史、自然、社會等原因,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問題仍然相當突出,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問題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少數民族地區不僅貧困面大,而且貧困程度最為嚴重。從貧困面的分布看,列入「八七計劃」國家重點扶持的592個貧困縣中,少數民族貧困縣有257個,佔43.4%。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地理環境封閉,經濟基礎薄弱,社會發育滯後,扶貧攻堅的難度較大。為保證如期完成扶貧攻堅目標,國家對少數民族貧困地區除了享受一般貧困地區的優惠政策外,還採取了一些特殊的扶持優惠政策:(1)放寬了少數民族貧困縣的扶持標准。1986年,國務院確定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的標準是:一般貧困地區1985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50元以下,但對革命老區和民族自治地方縣放寬到200元(牧區300元)以下。全國通過放寬標准而列人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有62個,其中,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有51個,佔82%。(2)在扶貧資金、物資上向少數民族貧困縣傾斜。對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銀行貸款規模和化肥、柴油、農膜等農用生產資料的安排優先給予照顧。國家新增加的農業投資、教育基金、以工代賑、溫飽工程等扶貧資金和物資,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分配比例應明顯高於其他地區。據統計,1995-1997年三年間,國家對民族八省區共計安排142億元扶貧資金,加快了民族地區的脫貧步伐。(3)實行優惠政策。放開國家計劃外農、林、牧、礦產品的銷售;允許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積極興辦適合當地資源優勢的中小型企業,經審批允許根據當地的特點和優勢對國家的產業政策作某些補充;繼續減免貧困戶的農業稅,對沒有償還能力的貧困戶所欠的扶貧貸款,適當延長其還款期限,停止逾期罰息,並允許停息掛帳;盡量減少貧困縣購買國庫券任務,對貧困戶免國庫券;核定貧困縣上交稅收基數,超收全留等。對民族貿易企業繼續實行低息、低稅,對民族貿易企業經營的農副產品和少數民族生產生活必需的工業品繼續實行價格補貼。扶貧信貸部門對解決群眾溫飽確有成效的農林牧開發項目,視其生產周期,在還貸期限、自有資金比例等方面放寬貸款條件,盡量簡化貸款手續,保證貸款資金隨扶貧項目實施進度及時到位。(4)國家在安排「以工代賑」資金時,將中、西部地區和少數民族貧困地區作為投放的重點。通過實物投入的方式,使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基礎條件得以改善,為脫貧致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據統計,從1995-1997年的三年間,國家對民族八省區共投人以工代賑資金50億元,佔全國以工代賑資金總數的41%0(5)加強牧區的扶貧工作。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有草原45億畝,占我國草原總面積的90%以上,佔少數民族自治地方總面積的49%,我國的六大草原基本上都在少數民族自治地方。1987年,國務院召開「全國牧區工作會議」,制定了牧區扶貧的有關政策措施,落實了每年5000萬元的牧區扶貧專項貼息貸款,確定了27個重點扶持的牧區貧困縣(其中26個縣是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將牧區的扶貧工作納入到全國扶貧工作的整體規劃之中。同時,國家有關部門也積極扶持牧區建設,從1986年到1993年,中央和地方僅投放在內蒙古、新疆、青海三省區的「防災基地」建設資金就達53458萬元,幫助這些地區進行以水、草、料、棚、飼料加工、牧民定居為主要內容的牧區基本條件和基礎設施建設。1995-1997年,國家對牧區草原建設各項補助專款共計42680萬元,極大地促進了牧區的經濟發展。(6)設立「溫飽基金」。針對國家當時重點扶持的141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貧困縣的特殊問題和困難,為了幫助他們盡快解決溫飽問題,國家從1990年開始設立「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溫飽基金」,由國家民委會同有關部門共同按項目管理。自1990年至1993年,共安排溫飽基金21286萬元,實施扶貧開發性項目221個,這些項目覆蓋了141個少數民族貧困縣中的117個縣,佔82%0這些項目的實施,使30萬貧困群眾解決了溫飽,有100萬貧困群眾不同程度的增加收入,促進了民族地區的扶貧工作。1994年,(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開始實施,溫飽基金的使用范圍從141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貧困縣增加到257個,資金規模也相應增加,從1990年的4500萬元增加到1997年的1億元,從1990年至1997年,溫飽基金共計安排54035萬元,實施項目563個。「溫飽基金」的設立,極大地改善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基本生產條件,促進了當地支柱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有效地帶動了少數民族貧困群眾解決溫飽問題。 (7)發動全社會力量參與民族地區的扶貧工作。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聯合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展智力支邊活動,幫助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訓人才、制訂規劃、進行項目論證和咨詢、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等,重點聯系廣西的左右江地區、貴州省的黔西南州和畢節地區,幫助這些地區解決了許多扶貧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提高了少數民族貧困縣幹部的科技素質,為促進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