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戶貧困戶區別
㈠ 低保戶和貧困戶有什麼區別嗎
沒多大區別,復低保戶是制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也就是說低保戶是享受了國家生活保障補助的貧困戶。
㈡ 低保戶和貧困戶,都是怎麼判斷的
不是一回事。
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也就是說低保戶是享受了國家生活保障補助的貧困戶。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㈢ 請問貧困戶和低保戶有什麼區別
建檔立卡戶和低保戶的區別:
一、國家標准不同
1、低保戶是指因殘疾或疾病符合國家標准專,住房或收入低屬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2、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二、評定標准不同
1、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准也有很大差異。主要有以下: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三、收入最低標准不同
1、所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已經完成審批,把貧困戶的貧困程度紀錄在案,建立了貧困檔案,並獲得貧困卡的貧困農村家庭。
2、農村低保戶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戶籍所在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戶口的農村居民。
㈣ 低保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有區別嗎
有區別,區別如下:
一、國家標准不同
1、低保戶是指因殘疾或疾病符合國家標准,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2、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二、評定標准不同
1、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准也有很大差異。主要有以下: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三、收入最低標准不同
1、所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已經完成審批,把貧困戶的貧困程度紀錄在案,建立了貧困檔案,並獲得貧困卡的貧困農村家庭。
2、農村低保戶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戶籍所在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戶口的農村居民。
(4)低保戶貧困戶區別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般包括低保戶和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兩者的區別就在於精準扶貧的貧困戶家裡還有勞動力可以通過生產勞動發家致富,低保戶包括因為種種原因生活困難只能吃國家救濟的家庭,除了臨時失業的,基本上不可能再脫離這個層次。
申請農村低保待遇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持有所在市常住農業戶口。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於所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3、家庭實際生活水平低於所在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參考資料:
低保戶-網路
建檔立卡貧困戶-網路
㈤ 貧困戶和低保戶的區別及補助方式是什麼
你好!現在大部抄分貧困戶襲應該都被納入低保戶進行補助了。
貧困戶是一個泛稱,指生活比較困難,國家標準是人均年收入低於683元的家庭。
貧困戶沒有專門的政府補助,逢年過節或者領導高興時來慰問慰問,金額多少不定,又是還是其他物資,不一定是現金。
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准也有很大差異。低保戶是按月或者年,固定發放標准按時發放低保補助的。
享受該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類:
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㈥ 精準扶貧戶和低保戶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精準扶貧戶是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農村扶貧標准回,有答勞動能力的農戶。低保戶是指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戶,主要是因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
2、認定條件不同
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而低保戶是針對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3、性質不同
精準扶貧戶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主要是帶動貧困人群致富。
而低保戶是指因重度殘疾或疾病喪失勞動力家庭,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主要是給與最低的生活保障。
4、直屬部門不同
低保主要由民政部門管理,精準貧困戶識別管理主要由扶貧部門管理。
㈦ 貧困戶和低保戶的區別是什麼呢
貧困戶和低保戶的區別有認定條件、優惠政策、劃分標準的不同。
1、認定條件:
貧困戶指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多個子女在讀高中或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未成年的孤兒;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軍烈屬困難家庭,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低保戶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2、優惠政策:
貧困戶是不定期的補助,低保戶每月有低保金。
3、劃分標准:
貧困戶指生活困難家庭,沒有專門政策補助,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65元的家庭;低保戶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7)低保戶貧困戶區別擴展閱讀:
有很多人認為家裡條件不好的就是貧困戶、低保戶,其實農村低保戶和貧困戶也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低保戶是每個月或者每個季度都能領到一定的補貼,而貧困戶則是國家採取各種方式扶貧,很多地區都有扶貧工作隊。方式上有金融扶貧、產業扶貧等。
低保戶的評定標准由村鎮決定,而貧困戶的評定還要按照年人均純收入統籌來考慮。一般來說,貧困戶評定後,會用過建檔立卡,來分析貧困戶致貧原因以及貧困戶的生活狀況等,然後還會鼓勵、告訴你怎麼賺錢等。總的來說,貧困戶並不等於低保戶。
㈧ 低保戶和困難戶有什麼區別
低保戶是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低保戶一般是因為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這些農民一般很難通過後期努力脫貧了,所以國家會給這些農民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讓他們可以在農民生活下去。
而困難戶其實並沒有準確定義,一般指得是特困戶,特困戶的認定要比低保戶嚴苛,只有未滿十六周歲的孩子,高於六十歲的老人,和殘疾人才能被認定為特困戶。
(8)低保戶貧困戶區別擴展閱讀:
民政部正式發布《特困人員認定辦法》,就特困人員的認定標准、申請程序等作了詳細規定。根據辦法。
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具備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法履行義務能力的,應當列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第四條 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應當依法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1.無勞動能力;
2.無生活來源;
3.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第五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本辦法所稱的無勞動能力:
1.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2.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3.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肢體殘疾人;
4.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情形。
㈨ 貧困戶和低保戶有什麼區別
低保戶和貧困戶有什麼區別?
要說貧困戶跟低保戶有什麼區別,其實有一些專概念是重合的,但屬是區別也是挺大的。貧困戶一般是指家庭年收入低於國家貧困標準的,那就會被認定為貧困戶。現在國家對於這種貧困戶非常看重,都會想方設法進行扶貧,爭取早日可以脫貧致富。
所以說貧困戶只是暫時的,是會變動的,一旦家庭年收入高於貧困標准了,那就不再屬於貧困戶了。貧困戶可以通過農民自己的努力改變富起來的。
而低保戶可以說比貧困戶更加貧困,他們一般是因為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這些農民一般很難通過後期努力脫貧了,所以國家會給這些農民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讓他們可以在農民生活下去。
而這些低保戶往往都是長期貧困戶,沒有勞動能力,只能夠領取低保金一直生活下去的,是貧困戶中的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