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勞動技能培訓大綱
㈠ 如何組織開展農村貧困勞動力應技能培訓
先調查當地的勞動力情況再根據調查結果因地制宜的進行技能培訓
㈡ 如何加強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
能給他們帶來經濟收益的肯定都願意培訓。
㈢ 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有哪些要求
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是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增強我國產業競爭力的一專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農村屬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要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按照不同行業、不同工種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訓內容,實行定向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鼓勵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用人單位開展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各級財政都要安排專門用於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資金。為提高培訓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訓效果,應由農民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政府對接受培訓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貼和資助。要防止和糾正各種強制農民參加有償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的錯誤做法。
㈣ 貧困戶務工人員家庭培訓有什麼具體要求嗎
(一)貧困戶鑒定標准
1.農戶參加貧困戶評選的必要條件
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以務農和務工為主,且2013年家庭人均純收入低於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戶,優先評為貧困戶
(1)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
(2)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
(3)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
(4)多個子女在讀高中或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
(5)未成年的孤兒;
(6)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
(7)軍烈屬困難家庭,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戶,不得評為貧困戶
(1)有汽車等高檔消費品的農戶;
(2)有工程機械設備或其它從事經營活動機動車輛的農戶;
(3)有擔任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教師、退休人員等國家公職人員的農戶(因重大疾病、重大災難致貧的除外);
(4)有長期僱傭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戶;
(5)家庭成員中有現任村幹部的農戶;
(6)因賭博、吸毒、好逸惡勞等原因致貧的農戶;
(7)在縣城或集鎮有店面等非自身居住性用房的農戶。
(二)貧困戶評定程序
1.提出申請。農戶自願提出書面申請,填寫《貧困戶申請書》(參考文本一)。
2.召開戶主大會。農戶所在村小組召開戶主大會,按照比較排除法推薦出貧困戶候選名單連同會議記錄(參考文本二),報行政村匯總後報鄉鎮。
3.入戶調查。各鄉(鎮、場、管委會)組織鄉、村幹部逐一上門入戶調查,核實貧困戶情況,並填寫《貧困戶登記表》(一戶一表)。
4.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對入戶調查後的名單進行聽證、評議,形成初選名單,形成《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會議記錄》,填寫《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統計表》(參考文本三)。
5.第一次公示。各行政村對聽證、評議後的貧困戶初選名單進行公示(參考文本四),既要在村部、村主幹道等村民比較集中的活動地點公示,同時還要在各村小組(自然村落)公示。要通過廣播的形式將初選名單進行公告(公示公告不得少於三天,並拍照留底備查),經公示無異議後將《關於審核確認貧困戶的報告》和《村貧困戶初選名單》(參考文本五)一並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㈤ 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有哪些要求
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是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增強我國產業競爭版力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權性工作。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要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按照不同行業、不同工種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訓內容,實行定向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鼓勵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用人單位開展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各級財政都要安排專門用於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資金。為提高培訓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訓效果,應由農民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政府對接受培訓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貼和資助。要防止和糾正各種強制農民參加有償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的錯誤做法。
㈥ 如何依託精準扶貧,搞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
開展貧困地區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的目的,提高農民素質,增強農
民創業能力,是國家實施新階段扶貧開發,幫助貧困地區農民
增收脫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