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村扶貧
『壹』 國家對農村扶貧有那些項目
以2018年政策為例:
一、就近就業補貼
為解決貧農村困農民的生計問題,國家給予就業性的扶持,幫助他們就近就業比如選聘他們在當地的種菌大棚工作。大型養雞場就業,還有公路綠化。
二、教育補貼
國家對農村貧困農民子女的教育補貼力度很大,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可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給予生活費補貼。小學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
三、九種大病專項救治補貼
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農民,可以享受專項救治補貼了,主要包括這九種大病:、直腸癌、兒童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四、整村推進
整村推進是國家在新一輪扶貧開發工程中所採取的一項扶貧措施。主要是集中資金、綜合扶持,改變村莊的落後面貌,整體推動貧困村的社區建設和經濟發展。整村推進是以自然村為單位,在村內修建道路、建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溝渠、興建沼氣、推廣種植、養殖項目等。
五、產業扶貧
通過招商引資發展農村產業是加快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引資主要領域有:邊境商貿開發、房地產開發、礦產開采、水能發電、旅遊資源開發、特色農副產品和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等。
(1)落村扶貧擴展閱讀:
農村精準扶貧
1、九大扶貧項目: 教育補助、醫療健康、危房改造、創業就業、保障兜底、基建設施、財政金融、特困群體、基層黨建。
2、扶貧補貼項目:
(1)危房改造,最高補助1萬元,重建最高4萬元,均勻每戶補助15400元規范。 農民申請補貼必須要本人寫出書面的申請材料交到村裡然後進行公示,在此期間如果沒有人有異議村委會就可以向上級申報通過批示後,農民就可以拿到危房改造補貼。
(2)異地搬遷,每戶住房建設人均補助3萬,人均住房面積25平米,原住房收回退耕。
(3)沒有主人的房子,現在很多農村人都將戶口遷往城市,在城裡買房,而留在農村的老人家已經去世,子女也是城市戶口了,所以農村多了很多無人居住的老房子,多年都沒有人打理,這樣無人問津的老房會被直接拆除。
『貳』 如何開展鄉村精準扶貧
一、分類聚焦精準識別。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從農戶申請、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告公示到鎮縣兩級審核,嚴格按程序開展工作,做到信息採集客觀真實。按照國家規定的識別方法、標准和程序,在全村貧困人口控制數范圍內組織工作力量對貧困人口進行再聚焦、再分類,分三類識別:第一類為「社會撫養貧困戶」,即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村痴、呆、傻、殘貧困戶。第二類為「優先發展生產貧困戶」,包括有一個高中以上在讀學生農村戶、大病大災致貧但尚未喪失勞動能力農村戶(已喪失勞動能力的則在第一類登記)、重度殘疾但有生產經營門路能自食其力的農村戶等三種戶群。第一、第二類貧困戶優先識別。第三類為「發展生產貧困戶」,即在上級下達的貧困人口控制數范圍內剔除第一、第二類貧困戶後按照相關條件識別出來的貧困戶。
二、因戶施策精準幫扶。針對貧困戶情況進行分類幫扶,確定責任人和幫扶的措施,全面落實扶貧責任制,做到一戶一策。第一類戶主要由民政部門認真落實好最低生活保障措施,組織社會各界開展愛心慈善活動,組織捐款捐物,盡量改善他們的生活生存條件。第二類戶主要按照扶貧規劃到戶、責任到人的「雙到」要求,組織動員全縣所有黨員、幹部和社會能人、企業法人實行「一對一」、「戶對戶」幫扶,不脫貧不脫鉤。做到每個戶有幫扶責任人,每個黨員幹部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幫扶對象。第三類戶主要掛靠和依託相關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組織生產發展,拓寬增收渠道,增加收入來源,享受相關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內容的到戶惠農、扶貧政策。
三、進退有序精準管理。對在冊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以年度為單位開展動態監測評估。根據村組代表會評議,並按規定程序公示無異議,已經脫貧的貧困戶,不再列入在冊貧困戶范圍,並在年度貧困戶數據更新時從資料庫中予以注銷;對確因相關原因致貧的貧困戶,經公示無異議,予以重新錄入貧困戶資料庫。年度貧困戶資料庫刷新及貧困戶的錄入、退出均應全程進行公示,從而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進退有序,確保扶貧信息真實、可靠。
『叄』 農村有哪些扶貧項目
2018年農村扶貧項目:
一、就近就業補貼
為解決貧農村困農民的生計問題,國家給予就業性的扶持,幫助他們就近就業比如選聘他們在當地的種菌大棚工作。大型養雞場就業,還有公路綠化。
二、教育補貼
國家對農村貧困農民子女的教育補貼力度很大,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可享受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給予生活費補貼。小學生每人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1250元。
三、九種大病專項救治補貼
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農民,可以享受專項救治補貼了,主要包括這九種大病:、直腸癌、兒童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四、整村推進
整村推進是國家在新一輪扶貧開發工程中所採取的一項扶貧措施。主要是集中資金、綜合扶持,改變村莊的落後面貌,整體推動貧困村的社區建設和經濟發展。整村推進是以自然村為單位,在村內修建道路、建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溝渠、興建沼氣、推廣種植、養殖項目等。
五、產業扶貧
通過招商引資發展農村產業是加快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引資主要領域有:邊境商貿開發、房地產開發、礦產開采、水能發電、旅遊資源開發、特色農副產品和民族手工藝品加工等。
(3)落村扶貧擴展閱讀:
扶貧是保護貧困戶的合法權益,取消貧困負擔。政府幫助貧困地區加大人才開發、完善農民工人才市場。臨時工基本待遇,建立發展工農業企業、促進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對貧困農村實施規劃,旨在幫扶貧困戶生存和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截至2015年底,我國還有5630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83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以下統稱貧困縣)和12.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多數西部省份的貧困發生率在10%以上,民族8省區貧困發生率達12.1%。
『肆』 關於農村扶貧的政策
社會發展視角下的中國農村扶貧政策的文獻綜述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375
更新時間:
2009-9-22 11:23:53
韓嘉玲
/
孫若梅
/
普紅雁
/
邱愛軍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6924(2009)02-067-076
中圖分類號
貧困作為一種復雜而影響廣泛的社會現象,一直是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等多種學科重點研
究的課題之一;學者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從不同的角度來闡釋貧困及貧困發生的原因,其中包括收
入貧困、素質貧困、資源貧困、文化貧困等各種觀點。本文將集中討論社會發展對貧困的理解,應用社會
發展的視角分析
1978
年以來中國政府為解決農村貧困而制定和實施的扶貧政策,
並對新世紀農村扶貧政策
進行分析和展望。
一、社會發展對貧困的理解
(
一
)
扶貧戰略的簡單回顧
對貧困及貧困原因的理解決定著扶貧戰略的選擇。在上世紀
50
、
60
年代,國際發展界與新興民族國家政
府都把經濟增長視作解決貧困問題的重要戰略,其背後的理論假設就是將貧困問題簡單地等同於經濟收入
不足的問題。如果貧困就是一個營養攝取標准不足和經濟收入低下的問題,發展經濟、提高收入水平自然
也就成了扶貧政策的核心內容。
經過近
60
年的探索與實踐,
國際發展界已經逐漸認識到貧困不僅僅是一個
單純的經濟收入問題,而是涉及健康、教育、社會資本、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社會公正、參與權利、性
別平等、個人尊嚴等多種復雜因素的社會問題。從上世紀
80
年代起,人們就已拋棄單純依靠經濟增長來解
決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後問題的思路,
轉而強調經濟與社會兩個方面的共同發展,
並陸續提出了參與式發展、
可持續發展、以人為中心的人類發展等新的發展理論。
伴隨發展經驗與理論的不斷積累,國際發展界對貧困問題的認識也日益深入。上世紀
90
年代,著重從社
會公正角度來研究發展問題的理論與工具被逐步整合為社會發展理論,英國國際發展部、世界銀行等重要
的國際發展機構也開始成立專門的部門以研究、實施和推廣這些理論與工具。社會發展理論以實現更加公
正的發展作為自己的核心目標,提出了公正優先的發展原則、權利為本的發展原則、優先關注弱勢人群原
則、參與的原則、包容性原則、社會責任原則等重要的發展原則。這也為全面而深入地認識貧困問題、設
計更為有效的扶貧戰略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伍』 精準扶貧,不掉一村,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出自哪裡
這個口號 出自來 宜賓屏山縣自
為烏蒙山片區的重點貧困村,萬渦村山高坡陡、異常缺水,共有81戶建卡貧困戶。甩掉貧困「帽子」是村民們的心願,更是黨委政府的工作重點。為此,屏山縣全面貫徹落實「把精準扶貧各項措施落實到戶落實到人」的精神,持續打響扶貧攻堅專項戰役:從安排縣級部門負責人掛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到所有單位齊抓共管、邀請專家「問診」,確保全縣扶貧工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向貧困徹底『宣戰』,首先是健全責任體系,激發縣、鄉、村的整體聯動攻堅機制。」據屏山縣委主要負責人介紹,從2013年起,該縣堅持幹部「駐扎在村、下沉到戶」,要求縣、鄉、村三級幹部與貧困戶簽訂「扶貧脫貧雙向責任書」,並將完成情況納入幹部年度考核和述職述廉中。
『陸』 駐村扶貧工作隊成員必須住在村裡嗎
駐村扶貧工作隊成員必須住在村裡嗎,我認為應該一分為二來說這個問題。
如果以扶貧的實際效果為目標,從人性化的角度來看等等,那就不應該限制工作隊員一定要住在村裡;但如果不管效果只從紀律性角度來要求,那就另當別論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倒是村裡如果有什麼事情,電話隨時聯絡找得見駐村幹部,有急事可以第一時間趕到村裡就可以了。駐村幹部也是人,如果為了扶貧就丟開家裡,感覺也不夠人性化。
扶貧扶貧,就要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而沒必要糾纏於住不住村裡。其實,對於一些扶貧中冒出來的形式主義,最近人民日報專門刊發評論,對這些現象進行了批評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