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脫貧必須指標
1. 甘肅省精準扶貧戶上脫貧的12項指標是什麼
甘肅省建立精準扶貧工作12項指標是:
(1)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當年貧困線,並達到或高於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
(2)有安全穩固住房,人均安全穩固住房面積等於或大於30平方米;
(3)飲用安全水,有條件地區接通自來水;
(4)適齡兒童接受9年義務教育;
(5)主要勞動力接受了技能培訓;
(6)有增收門路;
(7)全部人口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8)符合條件人口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9)有簡易衛生廁所或衛生廁所;
(10)有通訊設備,有線廣播電視入戶,接通互聯網;
(11)無因病、因學、因婚借貸;
(12)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大於等於當年國家扶貧標准
(1)貧困戶脫貧必須指標擴展閱讀:
甘肅省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總的要求:
為實現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就是通過對貧困村、貧困戶的准確識別並建檔立卡,全面掌握貧困人口的數量、分布、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門路、幫扶措施和幫扶責任等,使所有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
做到對扶貧對象精準化識別、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對扶貧目標精細化管理、對脫貧責任精準化考核,改「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如期穩定脫貧。主要包括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
精準識別是指通過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等步驟,將貧困村和貧困戶有效識別出來,並建檔立卡。
精準幫扶是指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村和貧困戶,深入分析致貧原因,落實幫扶責任人,逐村逐戶制定幫扶計劃,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準管理是指對扶貧對象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建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實時反映幫扶情況,實現扶貧對象的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為扶貧開發工作提供決策支持。
精準考核是指對貧困村和貧困戶識別、幫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對貧困縣開展扶貧工作情況的量化考核,獎優罰劣,保證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
2. 脫貧的標准到底是什麼
我國現行脫貧標準是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為2300元,2014年現價脫貧標准為2800元。綜合考慮物價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現價計算的標准。按每年6%的增長率調整測算,2020年全國脫貧標准約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脫貧原則標准:《扶貧剛要》規定: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縣脫貧的主要標准為:貧困縣貧困發生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達到國家規定標准。實現貧困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2)貧困戶脫貧必須指標擴展閱讀:
農村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原則標准:《扶貧剛要》規定:2020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即: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貧困戶 「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飲水;三是有基本農田;四是有增收產業;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資質證書;六是有基本社會保障;七是實現家裡有餘糧;八是實現手頭有餘錢。
打攻堅戰,實打才有勝算;啃硬骨頭,實干方能破局。這既是源於實踐的經驗,也是進一步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地方,精準識貧、扶貧異化成了繁瑣表格,各種展板報表滿牆掛,各種評比檢查不停息,不僅基層幹部苦不堪言,許多群眾也被弄得雲里霧里。這種只顧「面子」、不要里子的形式主義之風,有百害而無一利,必須加以糾正。
3. 貧困戶脫貧退出是什麼意思
貧困戶脫貧退出是指貧困戶家庭收入達到脫貧標准,擁有了穩定增收的途徑,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就可以宣告這戶貧困戶脫貧推出或者脫貧越線。
4. 貧困戶退出標準是什麼
退出標准。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即「兩不愁、三保障」);在此基礎上做到戶戶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廣播電視。
退出程序。
(1)確定目標。每年11月底前,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根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將下一年度貧困人口減貧任務下達到有關鄉鎮和行政村;行政村確定預脫貧戶並在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標注。
(2)民主評議。每年11月底前,村「兩委」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後提出當年擬退出貧困戶,經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擬退出貧困戶認可,在村內公示無異議後,由鄉鎮政府上報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4)貧困戶脫貧必須指標擴展閱讀
貧困村
1.退出標准。貧困村退出以貧困發生率為主要衡量標准,原則上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統籌考慮村內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等綜合因素;在此基礎上做到村村有集體經濟收入、有硬化路、有衛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網路。
2.退出程序。
(1)確定任務。每年11月底前,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根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將下一年度貧困村退出任務下達到有關鄉鎮和貧困村,並在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標注。
(2)退出申請。每年11月底前,根據擬退出貧困村「兩委」提出的申請,縣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進行初審並在貧困村所在鄉鎮公示無異議後,上報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
(3)審核公告。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對擬退出貧困村組織有關部門或第三方評估核查。對符合退出條件的貧困村,由市級政府批准退出,並在貧困村所在縣公告。
(4)備案銷號。市級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將貧困村退出結果報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備案。縣級扶貧部門負責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省脫貧攻堅「六有」大數據平台中對退出貧困村進行銷號標注。
參考資料:網路-四川省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退出實施方案
5. 貧困戶在什麼條件下才算是脫貧
貧困戶達到以下條件就算是脫貧。
貧困戶達到「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
建檔立卡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4000元以上(包括務工收入、生產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等)。
貧困戶退出政策:
按照民主評議、入戶核實、農戶確認、公示公告、備案管理的程序執行。
民主評議:經村民小組推薦,通過支村兩委組織村民代表評議小組民主評議的方式確定擬脫貧戶。
入戶核實:駐村工作隊、鄉鎮(街道)駐村幹部、結對幫扶責任人和支村兩委入戶核實。
農戶確認:農戶簽字確認,自願退出。
公示公告:鄉鎮(街道)對擬脫貧名單在鄉鎮、村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7天),公示無異議,報縣市審批,縣市抽查復核後,將批準的名單進行公告。
備案管理:縣市將名單報省、市扶貧辦備案,並在扶貧系統中將農戶標識為「脫貧」。
(5)貧困戶脫貧必須指標擴展閱讀:
努力幫助貧困戶脫貧
2017年11月2日17時許,湖口縣馬影鎮新塘村7組貧困戶許海啟的家,來了一位特殊客人。
黨的十九大代表、中國電信九江分公司督導、向東班班長向東。向東在他家向馬影鎮的鎮村幹部、湖口縣金砂灣學校教師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許海啟的妻子和兒子已病逝,兒媳婦已經改嫁。
現在,他和11歲的孫子一起生活,是中國電信湖口分公司對口幫扶的精準扶貧戶,他的孫子今年在金砂灣學校讀五年級。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今天和我一起來的,還有我愛心團隊的夥伴,我們將盡力幫扶許海啟家盡快脫貧。」向東說。
沒有桌子、沒有音響、沒有麥克風,大家圍著向東而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我們不僅要做到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還要做到讓他們在學校吃得飽、穿得暖、學得快樂。」
向東說,「我和公益夥伴一起發起的威德慈善基金『向東班益啟助學』項目,將資助許海啟的孫子在學校的所有生活費用,直到中學畢業。
另外還將資助金砂灣學校4名家庭貧困的學生,讓他們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向東的話音剛落,屋內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金砂灣學校校長江軼強說:「我們一定全面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讓每一個貧困學生茁壯成長。」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貧困戶脫貧標准和退出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努力幫助貧困戶脫貧
6. 貧困戶被不知情的情況下脫貧了怎麼辦
貧困戶家庭收入達到脫貧標准,擁有了穩定增收的途徑,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就可以宣告這戶貧困戶脫貧推出或者脫貧越線,這並不需要貧困戶簽字認可。
如果你們家還是貧困,根本就沒脫貧,但是村幹部把你們的名單上報上去了,你可以向當地的政府機關反應,尋求幫助。
2016年貧困線約為3000元,2015年為2800元。中國目前貧困線以2011年2300元不變價為基準,此基準可能不定期調整。2011年確定的貧困線標准,農村(人均純收入/年)貧困標准為2300元,這比2010的1274元貧困標准提高了80%。
按2011年提高後的貧困標准(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300元人民幣/年),中國還有8200萬的貧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13%,佔全國總人口近十五分之一。經過此次大幅上調,中國國家扶貧標准線與世界銀行的名義國際貧困標准線的距離為史上最近。
國際貧困標准(國際赤貧標准)為一人一天1.9美元。
(6)貧困戶脫貧必須指標擴展閱讀:
2018年脫貧標准線:
1、有穩定持續的收入。2018年人均收入不低於3200元。持續穩定說的是要有自己的產業或者門路,收入能夠穩定。暫時性大額收入不算。
2、醫療有保證。簡單的說能看得起病,不能因病再次貧困。
3、教育有保證,學生能夠上學,不能產生因沒錢上學而不上學。
4、住房有保證。住房說的是不住危房,不能因房子問題出現傷亡現象。危房必須要經過危房改造。
5、飲水有保證,必須是安全用水。安全用水是指自來水,飲水衛生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