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扶貧感受
Ⅰ 我是一名精準扶貧的小學生作文
那是去年春節前的一天,下雪剛晴沒幾天,天很冷,爸爸帶我一起去他們的扶貧村。
汽車一路顛簸,中午我們到了這個偏僻的村莊。
這個村叫陳村,村裡的書記是一位面目慈祥的老爺爺,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吃過午飯,老書記和爸爸商量了一會兒,決定把扶貧的麵粉和衣服,錢先分給5戶村裡最窮的人家。我也隨爸爸一戶一戶的去送東西。
讓我吃驚和心痛難忘的是第5戶人家,姓陳,一進門,院牆和房子很破舊。主人是一個矮小的啞巴媽媽和三個孩子。聽書記爺爺講,前年他們的爸 爸因病去世了。大女兒11歲,二女兒和我一樣大,小弟弟才4歲。他們一家是村子裡最窮最可憐的人家,現在由他們的大伯來照顧著。我看到房子里沒什麼傢具,牆角有幾袋糧食,炕上只有一床很破的被子,他們穿的衣服很舊。廚房的灶台上有一碗酸菜很多的麵糊糊湯。快過年了,難道他們就吃這些嗎?怎麼沒有肉、雞、魚、菜、爆竹、新衣服呢?我問爸爸,可爸爸沒吭聲,臉色很不好。
爸爸他們把麵粉、錢、衣物等扶貧的東西送給了他們,我也把自已用壓歲錢買的3個鉛筆盒、50本本子、200支鉛筆送給了三個小朋友。
天快黑了,要走了。忽然,爸爸對書記爺爺他們說:「陳書記,你們幾個先走,我一會兒就來」。爸爸拉著我的手,等了一會兒,從他上衣口袋裡掏出了100元錢,給了那個大點的女兒。我們就出來了。路上我發現爸爸眼睛裡噙著淚水……我心裡也很難受……。
這是爸爸第二次去扶貧村。我是第一次。
Ⅱ 小學生脫貧攻堅作文600
小手牽大手,助力脫貧攻堅
我一直很好奇:究竟什麼樣的自己才是最真實的?偶爾細想,發現其實最不了解我的人其實就是我自己。
我是一個膽小鬼,喜歡望著天空發呆;喜歡天藍色;喜歡一個人唱歌;喜歡一個人流淚;喜歡在大家面前哈哈大笑,以為那樣就可以隱藏我的憂傷。不喜歡和別人交流;不喜歡被人看穿;不喜歡我在乎的人難過。更多的時候,我會將我的壓抑用大段大段憂傷的文字表達出來。
在學校里,同學門常說我很孤獨,很憂郁,很冷傲,面對這些,我只是笑,盡管那笑不是發自我內心的。我覺得在學校的我好虛偽。
回到家裡,我緘默著。不想開口和他們說一句話,甚至會刻意的迴避。家裡的人很傷心,但更多的是無奈。我知道,他們不想給我壓力。對於我冷漠的態度,我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長大了就要獨立。我所謂的獨立,就是惟我獨尊,與外界毫無交集。在家裡的我,是恬靜的。
我想我是真的長大了,有僅僅屬於自己的秘密了。我漸漸學會了給自己所有的東西上鎖,連心也如此。有時會覺得很累,會迷茫,會無措,但不再找人幫忙,任失敗蔓延。這時的我,保存著僅有的孤傲。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以至於我們分不清哪個才是最真實的自己。在面對復雜的自己時,我會嘆息:原來純真的童年已悄然走遠。
Ⅲ 精準扶貧對小學生有什麼好處
緩解家庭壓力。
Ⅳ 扶貧小學生賀卡祝福語
祝福是心聲,祝福是交流,祝福是牽掛,祝福是鼓勵,祝福是感謝,祝福是希望。向貧困地區的小朋友送祝福,那是牽掛和鼓勵。
Ⅳ 感恩扶貧的作文400字
父母撫育我們,可我們可曾想過感恩?
——題記
現在,人民的生活已經達到了奔小康的水平,可是,在如今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時代,也造就了一代「啃老族」,大學畢業以後,「啃老族」以工作不好找為借口,繼續寄住在父母家。可他們曾想過,父母為了供他們上大學付出了多少精力!有的父母一天打兩份工,為的只是讓自己的孩子能去上大學,可他們呢?度過大學四年迷迷糊糊的「象牙塔」生活。
他們大學畢業,學業無成,連工作都找不到,什麼事都靠父母,認為父母照顧他們是理所當然,父母心中想:孩子學習不好沒關系,只要他找到工作,有一顆孝心就足夠了。可他們呢?從小到大就沒有讓父母省心過。我想知道,看過這篇文章的人,有多少是孝子?
我們中國孝敬的美好品德去哪了?如今的社會上的現狀就是:父母在外拚死拼活,而這幫不孝子在家裡享清福!
感恩,他們做到了嗎?他們感恩了嗎?誰來拯救我們中國的美好品德?
Ⅵ 小學生扶貧作文
那是去年春節前的一天,下雪剛晴沒幾天,天很冷,爸爸帶我一起去他們的扶貧村。
汽車一路顛簸,中午我們到了這個偏僻的村莊。
這個村叫陳村,村裡的書記是一位面目慈祥的老爺爺,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吃過午飯,老書記和爸爸商量了一會兒,決定把扶貧的麵粉和衣服,錢先分給5戶村裡最窮的人家。我也隨爸爸一戶一戶的去送東西。
讓我吃驚和心痛難忘的是第5戶人家,姓陳,一進門,院牆和房子很破舊。主人是一個矮小的啞巴媽媽和三個孩子。聽書記爺爺講,前年他們的爸 爸因病去世了。大女兒11歲,二女兒和我一樣大,小弟弟才4歲。他們一家是村子裡最窮最可憐的人家,現在由他們的大伯來照顧著。我看到房子里沒什麼傢具,牆角有幾袋糧食,炕上只有一床很破的被子,他們穿的衣服很舊。廚房的灶台上有一碗酸菜很多的麵糊糊湯。快過年了,難道他們就吃這些嗎?怎麼沒有肉、雞、魚、菜、爆竹、新衣服呢?我問爸爸,可爸爸沒吭聲,臉色很不好。
爸爸他們把麵粉、錢、衣物等扶貧的東西送給了他們,我也把自已用壓歲錢買的3個鉛筆盒、50本本子、200支鉛筆送給了三個小朋友。
天快黑了,要走了。忽然,爸爸對書記爺爺他們說:「陳書記,你們幾個先走,我一會兒就來」。爸爸拉著我的手,等了一會兒,從他上衣口袋裡掏出了100元錢,給了那個大點的女兒。我們就出來了。路上我發現爸爸眼睛裡噙著淚水……我心裡也很難受……。
這是爸爸第二次去扶貧村。我是第一次。
但,我永遠也忘不了這戶人家和那三個小朋友!等長大了,我一定要幫助他們,改變他們貧困的面貌,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Ⅶ 關於《小學生扶貧手冊》的日記
,我很高興得答應了。
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不知不覺的到了楊柳。
進入楊柳,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棟棟不但矮小而且破爛不堪的房屋,房屋裡外沒有自來水,只是在房屋後面有一條清澈小溪能供人飲用......
我們來到了指定地點以後,拿出了扶貧物品、食品,媽媽單位的領導把物品、食品分成了八份,然後把我們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各拜訪兩家特別貧窮的居民......
安排完畢了,我與媽媽和幾個叔叔一組,我們先來到了一位老奶奶家,只見老奶奶的房屋破爛不堪,桌子的灰塵就象幾個月沒有擦過似的,她的屋頂上有幾個破洞,只要下雨,雨就會漏下來,進入老奶奶的房間,我看見了她睡覺的床,說是床一點也不象床,她的床不象我們的床軟綿綿的,而是用一塊木板放在支架上,然後放上一張草席就行了,睡上去硬硬的,她的被子薄薄的,蓋上去一點都不暖和,我們看了以後,把帶來的物品、食品給了老奶奶,老奶奶對我們感激不盡......
後來我們又來到一戶人家,這戶人家有兩口人,也十分貧窮,他們看到我們來扶貧,有一個居然激動得哭了起來,我們也把帶來的物品、食品給了他們,他們也高興得不得了,然後我們看了他們的豬圈,裡面只有一頭小豬,這頭小豬瘦瘦的,看見了我們便有氣無力的叫了幾聲,好像在說:「我餓了。」我趕忙把手中的麵包給了它一點,它過來聞了聞便吃了起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小豬吃麵包呢!也許是小豬太餓了吧!)
扶貧完後,我的眼框濕潤了,我問媽媽:「媽媽,山下還有一些貧困居民,為什麼我們不去?」媽媽說:「因為那不是我們的扶貧區。」我似信非信的點了點頭。
通過這次扶貧,我懂得了一個人不要浪費糧食和錢財要向貧困山區的人學習節約!
Ⅷ 小學生怎樣寫自己享受教育扶貧政策感受體會
結合扶貧政策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寫,緊緊把握生活實際,不要假大空。也可以寫一件扶貧幹部做的讓你感動的事,以小見大突出政策福利。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