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
❶ 怎樣才知道是否屬於建檔立卡貧困戶
可以向當地村委會查詢,村委會那裡有名單,並且建檔立卡戶的名單都會被公示的。
到當地扶貧部門查看,當地村委會公示窗會有貧困戶公示名單,而且一般貧困戶都會辦理建檔立卡貧困戶證件。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指已經完成審批流程,建立了貧困檔案,納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動態管理,並獲得《扶貧手冊》的貧困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以戶為單位,其人均純收入處於國家扶貧標准線以下。
(1)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在完成審批流程,建立了貧困檔案,納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動態管理,並獲得《扶貧手冊》後,就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以戶為單位,其人均純收入處於國家扶貧標准線以下。
扶貧標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國家每年都會根據物價指數等因素相應調整。農民人均純收入是指按農村人口平均的農民純收入,其中,農民純收入指的是農村居民當年從各個來源渠道得到的總收入,相應地扣除獲得收入所發生的費用後的收入總和。
農民人均純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稅金和上交承包費用-調查補貼)/農村居民家庭常住人口。在計算貧困戶人均純收入時,大病救助、危房補助、易地搬遷、一次保險賠付、扶貧物資等5類收入不能計入。
參考資料來源:寧鄉農業信息網—建檔立卡的概念、標准和程序
❷ 什麼建檔立卡戶又怎麼知道我們家是不是 建檔立卡戶
完成了扶貧對象的簽字手續,就是知道他是要為貧困戶建立一個檔案辦一張卡。
貧困家回庭建檔卡答制度簡稱建檔卡。它指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堅持有效連接的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根據縣作為一個單元規模控制、分級責任,准確識別、動態管理建立每個貧困家庭文件卡國家扶貧信息網路體系建設。
扶貧開發的建立檔案卡是准確地識別貧困家庭和村莊,理解貧困狀況,分析貧困的原因,找出需要幫助,確定主體的幫助,實現幫助措施,進行評估和有效性,實現動態管理,檢查負責人的性能和窮人的扶貧。
(2)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戶籍戶的作用:明確戶籍戶的貧困狀況,實現精準扶貧和動態扶貧。一旦救助完成,貧困家庭就可以很好地退出隊伍,恢復到普通農民的地位。也就是說,窮人可以和大家一起富裕起來。
扶貧在家庭手冊:扶貧手冊有財政困難的家庭是指普通高中的學生建立了電子信息文件在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依照有關規定扶貧開發工作計劃為扶貧開發和扶貧手冊。
戶籍家庭貧困線:2008年,將絕對貧困標准與低收入標准相結合,將1067元作為貧困標准,隨著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相關因素的變化,該標准進一步提高到1196元。
❸ 建檔立卡戶和貧困戶有區別嗎
建檔立卡戶和貧困戶是有區別的,具體如下:
1、建卡立檔戶和貧困戶是包括關系:
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就是要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所以建檔立卡對象包括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
2、建檔立卡戶和貧困戶的標准不一樣:
這兩類人員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貧窮」,只是認定的標准不一。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建檔立卡戶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各省)在確保完成國家農村扶貧標准識別任務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地實際,按本省標准開展貧困戶識別工作,篩選出符合建檔立卡戶的家庭上報。
(3)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農村貧困戶分為:絕對貧困戶、相對貧困戶。
1、絕對貧困戶
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准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並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2、相對貧困戶
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於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
❹ 低保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區別是什麼
農村貧困戶:分為絕對貧困戶和相對貧困戶;絕對貧困戶指的是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難以維持最低生活的需求,甚至難以生存;相對貧困戶指的是,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能夠勉強支撐家庭生活,但是不足以達到整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2017年我國農村貧困戶的標準是年收入低於3335元。
建檔立卡戶:就是已經完成了審批,把貧困戶程度記錄在案,建立了貧困檔案,並獲得貧困卡的家庭。
(4)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所以每個省市的低保標准也有很大差異。享受該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類:
1、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2、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3、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建檔立卡貧困戶採取規模控制,各省將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貧困戶識別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❺ 精準扶貧是建檔立卡的意思嗎
精準扶貧和建檔立卡是不一樣的。精準扶貧的對象是建檔立卡戶,建檔立卡為精準扶貧提供參考的依據,但由於資金或其它的原因,進入建檔卡的農戶不一定都能享受到扶貧。建檔立卡是基礎,扶貧是手段和過程,脫貧是目的。
精準扶貧就是要解決錢和政策用在誰身上、怎麼用、用得怎麼樣等問題。扶貧必須要有「精準度」,專項扶貧更要瞄準貧困居民,特別是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務必重點用在貧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確的方向上。扶貧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萬不能拿扶貧的錢去搞高標準的新農村建設,做形象工程不能實現扶真貧。
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就是要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檢查幫扶責任人履職情況和貧困對象脫貧情況。對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進行監測和評估,分析掌握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為扶貧開發決策和考核提供依據。
(5)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主要包括3個內容:
一是精準識別。針對誰是貧困人口,將制定一個貧困人口識別的辦法,通過有效的程序識別出來。
二是精準幫扶。針對貧困情況,確定責任人和幫扶的措施,確保幫扶的效果。
三是精準管理。要建立起貧困戶的信息網路系統,錄入貧困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確保扶貧的信息真實、可靠。建檔立卡就是精準管理的措施
❻ 精準扶貧和貧困戶建檔立卡有什麼區別
精準扶貧和建檔立卡戶本身是一是一個概念,沒有本質上的分別。
1、其實建檔立卡戶和精準扶貧戶是一個概念,也就是說,建檔立卡戶也就是精準扶貧戶,每個地地區的叫法可能會不太一樣,在些地區也叫扶貧戶或貧困戶,正規的叫法應該是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2、農村精準扶貧戶,也就是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享受到的扶貧優惠政策也是非常多的,在2013年的時候,國家開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工作,對農村收入、吃穿住、教育、醫療等方面,存在問題的貧困戶進行了精準識別。
(6)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主要包括三個內容:
1、精準識別,針對誰是貧困人口,將制定一個貧困人口識別的辦法,通過有效的程序識別出來。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總的原則是「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
2、精準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貧困居民識別出來以後,針對扶貧對象的貧困情況定責任人和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效果。
3、精準管理,要建立起貧困戶的信息網路系統,錄入貧困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確保扶貧的信息真實、可靠。建檔立卡就是精準管理的措施。
每戶都建立了檔案,然後對這些家庭進行一個精準的幫扶,實施這些幫扶政策,為的就是能夠讓更多的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改變窮困的生活條件,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
每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他們貧困的原因也是不一樣的,還有家庭情況也不一樣,所以在享受的政策方面和補貼金額方面,也會存在一定差異,還有就是在不同的地區補貼力度和政策也會有所差異,但是大體上也差不多。
❼ 什麼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專項扶貧措施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7)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對象:包括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
建檔立卡的目的:
通過建檔立卡,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村和貧困戶檔案。
為建立完善新指標體系下對貧困戶,貧困村的動態監管和分類幫扶機制奠定基礎。同時也為部門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搭建共享的扶貧工作信息平台。
查詢是否建檔:
1.有些地區開放了「建檔立卡戶查詢系統」,可以直接上網後在系統中中輸入姓名及身份證號進行查詢自己是否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2.國務院扶貧辦有個扶貧開發系統,縣級以上扶貧辦大都有查詢許可權,建議去當地咨詢是否在檔或扶貧政策。
3.直接相關人員咨詢為准。
❽ 什麼建檔立卡戶又怎麼知道我們家是不是「建檔立卡戶'
扶貧對象已完成簽名手續,是知道自己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
建檔立卡貧困戶制度簡稱建檔立戶卡。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就是要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落實幫扶措施,開展考核問效,實施動態管理,檢查幫扶責任人履職情況和貧困對象脫貧情況。
(8)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建檔立戶卡的作用:建檔立卡戶的貧困狀況是調查清楚了的,可以實現精準的扶貧,動態扶貧,一旦幫扶完成,可以很好的退出貧困戶行列,回歸到普通農民身份。也就是脫貧戶,可以和大家一起奔小康了。
建檔立戶中的扶貧手冊: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指符合國務院扶貧辦發布的《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方案》相關規定,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建立電子信息檔案,持有《扶貧手冊》的普通高中學生。
建檔立戶的扶貧標准:2008年,絕對貧困標准和低收入標准合一,統一使用1067元作為扶貧標准。此後,隨著消費價格指數等相關因素的變化,標准進一步上調至1196元。
❾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什麼意思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簡單來說,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是根據一定的收入標准,來對各個地區的貧困農民進行建檔,然後給與一定的經濟扶持。這樣可以幫助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人減輕經濟負擔,早日脫離貧困。
專項扶貧措施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建檔立卡貧困戶首先是在縣扶貧辦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貧困人口規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然後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系和幫扶責任人,進行相關的資助和扶持。
(9)扶貧戶是是不是建檔立卡戶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標準是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識別標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各省)在確保完成國家農村扶貧標准識別任務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地實際,按本省標准開展貧困戶識別工作,納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統一管理。
原則上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3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規模8249萬人為基數。省級統計數大於國家發布數的,可在國家發布數基礎上上浮10%左右;個別省級統計數與國家發布數差距較大的,上浮比例可適當提高。具體識別規模經省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後,由省扶貧辦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