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政府內控網址

政府內控網址

發布時間: 2020-12-23 12:59:39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應該是哪個部門負責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歸財政部管理。

2012年11月29日,財政部以財會〔2012〕21號 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該《規范》分總則、風險評估和控制方法、單位層面內部控制、業務層面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附則6章65條,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拓展資料: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

第三條 本規范所稱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製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範和管控。

第四條 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範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第五條 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

(二)重要性原則。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內部控制應當關注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大風險。

(三)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單位內部的部門管理、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

(四)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並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

第六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

第七條 單位應當根據本規范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並組織實施。具體工作包括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並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

② 誰有事業單位內控制度(有關資料越詳細、越多越好)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調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嚴明紀律,教育和監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遵紀守法,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綱要》和中共中央組織部、國家人事部《關於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專項獎勵,按國家和市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 公平合理、獎勵得當;
二 獎勵及時、注重實效;
三 獎勵與懲戒相結合;
四 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獎勵為主。
第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政處分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 堅持懲處與教育相結合;
二 堅持懲處與獎勵相結合;
三 堅持懲處公平得當;
四 堅持懲處及時公開。
第五條 市和區縣(自治縣、市)政府人事部門主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工作。
第六條 市和區縣(自治縣、市)政府人事部門綜合管理行政懲戒工作。

第二章 獎 勵

第七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獎勵:
一 忠於職守,積極工作,成績顯著的;
二 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作風正派,辦事公道,起模範作用的;
三 在工作中有發明、創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議,為國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
四 愛護公共財產,節約國家資財,有突出成績的;
五 在移民、扶貧、再就業等工作中成績突出的;
六 在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
七 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
八 防止或者挽救事故有功,使國家和人民利益免受或者減少損失的;
九 在搶險、救災等特定環境中奮不顧身,做出貢獻的;
十 見義勇為,捨己救人,維護社會公德和社會治安,表現突出的;
(十一) 同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有功績的;
(十二) 在對外交往中,為國家爭得榮譽和利益的;
(十三) 有其他功績的。
第八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的種類為:授予榮譽稱號、記一等功、記二等功、記三等功、嘉獎5種。
第九條 獎勵的基本標准:
對在工作中取得優良成績,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或者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績的,應當給予嘉獎;
對在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在本單位表現突出的,應當給予記三等功;
對在工作中做出較大貢獻,在本系統具有一定影響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跡的,可以給予記二等功;
對在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在全市或者全國具有重大影響的,或者有其他顯著事跡的,可以給予記一等功;
對功績卓著,有特殊貢獻的,可以授予榮譽稱號。
第十條 市政府有權給予本辦法規定的各種獎勵種類。其中授予榮譽稱號,記一等功只能由市政府批准。授予榮譽稱號的名稱統一規范為「先進工作者」,也可在其稱號前冠以系統名稱。特殊情況下需要授予榮譽稱號的,須經市人事局審核後,報市政府批准。
第十一條 市人事局有權給予本辦法規定的記二等功及其以下獎勵。其中記二等功,由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或市政府工作部門審核,報市人事局批准。
第十二條 區縣(自治縣、市)政府或市政府工作部門有權批准本辦法規定的記三等功及其以下獎勵,並報市人事局備案。
第十三條 區政府工作部門有權批准給予嘉獎,並分別報市、區人事局備案。
第十四條 需要上報國務院或國務院工作部門給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的,由人事局審核或人事局與有關部門共同審核後按要求上報。
第十五條 給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應嚴格評選條件和報批程序,控製表彰周期和數量。
第十六條 對獲得獎勵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頒發獎章或獎勵證書。獎章、獎勵證書按國家和省、市規定的式樣,由人事局統一監制。
對獲得獎勵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同時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獎金數額由財政局、人事局共同商定。

第三章 行政處分

第十七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政處分的種類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7種。
專業技術人員不適合受降職處分。
事業單位工人不適合給予降職、撤職處分。
第十八條 對於違反法紀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當根據其錯誤性質,情節輕重,危害大小,區別情況作出處理:
一 違紀情節輕微且未造成不良後果的,給予批評教育,免予行政處分;
二 違紀情節較重,給國家、集體和群眾利益造成一定損失或不良後果的,給予記大過以下處分;
三 違紀情節嚴重,給國家、集體和群眾利益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後果的,給予降職以上處分;
四 對觸犯刑律,被依法免予刑事處罰的,給予撤職或開除處分;受勞動教養或刑事處罰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十九條 給予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政處分,由所在單位或承辦機關以文件形式(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政處分審批表》,樣表見附件1)向主管機關報批。經批准後,按照管理許可權由行政任免機關作出處分決定。處分決定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行政處分審批表》存入本人檔案。

第四章 獎勵的撤銷和行政處分的解除

第二十條 獲獎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其獲得的獎勵:
一 偽造事跡,騙取獎勵表彰的;
二 申報獎勵表彰時隱瞞錯誤或嚴重違反規定程序的;
三 獲得榮譽稱號後,受到開除處分、勞動教養或刑事處罰的;
四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況。
第二十一條 撤銷獎勵,由原申報機關報請審批機關批准。特殊情況下,原審批機關可以直接撤銷其獎勵。
第二十二條 獎勵撤銷後,審批機關要收回其獎勵證書和獎章,停止其享受的有關待遇並追回已享受的經濟待遇。
第二十三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受到開除以外的行政處分改正錯誤的,按下列期限由原批准處分的機關(原批准處分的機關撤銷或合並的,由承繼其職能的機關或上級機關)予以解除:
一 警告處分滿半年;
二 記過、記大過處分滿1年;
三 降職、撤職處分滿2年;
四 開除留用察看處分,察看期滿後滿3年。
改正錯誤,是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行政處分期間,沒有再犯與受到行政處分的違紀行為同一性質的錯誤,也沒有其他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違紀行為。
第二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處分期間有特殊貢獻的,可以提前解除處分。提前解除行政處分的時間,不得少於規定的行政處分期限的一半。對於在處分期限內沒有改正錯誤的,可以適當延長解除處分的期限,延長解除處分的期限一般為半年,最多不超過1年。延長解除處分期限後,還未改正錯誤或重新犯有此類錯誤的,予以辭退或開除。
特殊貢獻,是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受行政處分期間,表現突出,有重大貢獻,獲得一等功以上獎勵的。
第二十五條 解除處分的程序為:
一 由本人提出申請;
二 所在單位提出解除處分的意見;
三 原批准機關作出解除處分的決定;
四 將解除處分決定(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解除行政處分審批表》,樣表見附件2)存入本人檔案,並以書面形式通知有關部門和受處分本人。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六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獎懲實行備案制度。有關單位應在每年1月將上一年度的獎懲情況報送同級政府人事部門。各區縣(自治縣、市)人事局應在每年1月將本地區上一年度的獎懲情況報送重慶市人事局。
第二十七條 集體所有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懲工作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由人事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③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包括哪些

  1. 財務管理制度

    1.1現金管理制度

    1.2銀行存款管理制度

    1.3印章回的管理制度

    1.4預借款管理制度

    1.5報銷票答據的管理制度

    1.6會議培訓費的管理制度

    1.7差旅費管理制度

    1.8財務收支審批制度

    1.9財務分析制度

    1.10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2. 收費的管理制度

  3. 財務人員崗位責任制度第五章 賬務處理程序制度

  4. 會計工作交接、會計檔案管理和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5. 往來款的管理

  6. 行政事業單位收入的管理

  7. 行政事業單位支出的管理

④ 如何做好政府采購內部控制

完善政府采購監管和運行機制,這是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向我們廣大政府采購工作者提出的一項新任務。該文件用一段的篇幅,明確指出要「堅持管采分離,進一步完善監管和運行機制」,那麼呢?依筆者之見,各級財政部門和集中采購機構應義不容辭地擔當這一重任。這是因為各級財政部門(即各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和各級集中采購機構,一個是「管」的主體,一個是「采」的主體。管采分離就是針對這兩大主體提出的,所以,這兩大主體相互之間不得摻和,不得推諉。各自都要緊緊圍繞「管采分離」這一主題,分別去認真落實《意見》所要求的。「完善政府采購監管和運行機制」這一重要任務。具體講:
對各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來說,在堅持管采分離上,首先要不缺位,要按照《意見》所明確的職能要求去認真履行。
即「財政部門要嚴格采購文件編制、信息公告、采購評審、采購合同格式和產品驗收等環節的具體標准和程序要求」;建立統一的專家庫、供應商產品信息庫,實現動態管理和加強違規行為的處罰;會同國家保密部門制定保密項目采購的具體標准、范圍和工作要求,防止借采購項目保密而逃避或簡化政府采購的行為。其次,要不越位,就是
不得同時履行監督管理和采購操作的職能。
不能去做集中采購機構份內的事,如組織招標評標、組織簽訂合同、組織項目驗收等等,不一一列舉。再次,就是要創新監督方式,實施有效監督。就是一要改革重事後監管的格局,要通過建立監督與處罰並舉的動態監控體系,實現對政府采購當事人操作執行行為的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全過程監督。要建立嚴格的懲治制度,以查處促管理。實現從合規性監督向合規與效益並重監督模式轉變的突破,不斷提升監控的實效。二要改革監管環節與監管手段單一的格局,實行從采購需求確定、采購事項審批、采購操作執行、項目評審決策,到合同履行驗收等重點環節都實施監控的突破,充分發揮財政預算和國庫支付等財政手段的作用,及時預警、發現和糾正采購操作執行中的偏差,以提高監督的有效性。三要改革政府采購監管機構孤單監管的格局,切實強化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就是要實行「三完善」:①完善財政部門內部各職能機構相互聯動的綜合性監督,實行財政部門內部各職能機構齊心協力,共同參與的政府采購監督活動;②完善聯合監督。要在加強紀檢、監察、審計、主管部門等各自對政府采購實施行政監督職責的同時,建立上述各部門都參加的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監督管理的協調與配合,實施聯合執法監督檢查,以切實增強聯合監督的效果;③完善社會監督。要把供應商、評審專家和社會代理機構等全部納入社會監督范圍,健全考核評價制度、采購信息發布制度、評標結果公示制度、不良行為公告制度和政府采購市場禁入制度,實現政府采購監管形式由被動型、模糊型、表面型向主動型、針對型、有效型轉變的突破。另一方面,還要在集中采購業務代理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打破現有集中采購機構完全按行政隸屬關系接受委託業務的格局,允許采購單位在所在區域內擇優選擇集中采購機構,實現集中采購活動的良性競爭,
對各級集中采購機構來說,在堅持管采分離上,首先,亦要按照《意見》所明確的職能要求去認真履行。
即:集中采購機構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組織采購活動,規范集中采購操作行為,增強集中采購目錄執行的嚴肅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在組織實施中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采購代理費用和其他費用,也不得將采購單位委託的集中采購項目再委託給社會代理機構組織實施采購。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實現采購活動不同環節之間權責明確、崗位分離、責任到人的有效管理。重視和加強專業化建設,優化集中采購實施方式和內部操作程序,實現采購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格、采購效率更高、采購質量優良和服務良好的工作要求。其次,
要建立健全以實現集中采購機構規范化操作要求為目的各項規章制度。當前
主要建立健全業務接待制度、經濟責任制度、內部工作程序、工作規則、考核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等制度,以從制度上促進政府采購運行機制的完善。再次,集中采購機構要健全政府采購項目質量管理機制,
實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一是強化采購文件的質量控制。要統一采購文件格式,不斷完善充實,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
對特殊采購文件應予以細化。其技術指標不能明確的,應聘請政府采購專家對技術指標等進行論證和明確,使采購文件客觀、合理、准確和規范。二是強化
評標定標的質量控制。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上進行質量控制。要通過採用分析法、因素法、對比法、查
閱法等來科學選擇,使確定的
評標定標方法
能保證公平、公正
。另一方面,要從工作環境上進行質量控制。
建立以「四個系統」(監控系統、屏蔽系統、會務系統、變聲系統)為基礎的專業評標區。實現專家與供應商不見面,專家與專家之間不見面的評標定標格局。建立「電腦現場抽取、語音自動通知評委」和「專家獨立評審」的評標環境。組織評審結果咨詢會。在現場公布評審結果後,未中標的供應商可以通過會務系統,在雙方不見面的情況下,就自己未中標的原因進行質詢,並且會後還要將評標結果進行2-3天期限的公示,以保證評標結果的合規性和公正性。三是強化采購合同的質量控制。
主要注意:合同是否報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備案;采購項目金額是否符合政府采購預算;合同的主要條款是否符合採購文件的規定;合同是否包括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對合同的履行、驗收及付款等提出的特殊要求;簽訂的采購補充合同有否改變原合同的其他條款。補充合同所增加的金額有否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的10%。
②實行全方位的內部控制。就是在加強上述質量控制的同時,還要加強崗位控制、內部組織機構控制、授權批准控制、三級復核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系統控制等。第四,
腳踏實地。從每一個環節抓起,從每一個程序做起。並著重在三個環節上把好關:一要把好采購方式關,集中采購機構經辦人員不得與采購人串通一起,隨意變更采購方式,確須變更的,必須按照規范程序,一層一級的報批。二要把好對投標供應商的資格審查關,
做到資格審查「七一致」,即要求投標供應商名稱與單位營業執照名稱、企業資質證書名稱、安全生產許可證名稱、項目經理及項目部人員和領取圖紙光碟人員所在單位名稱、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的甲方名稱、社會養老保險單位名稱以及投標保證金出票單位名稱,這七方面名稱必須全部一致,以切實防範投標供應商冒名頂替。
三要把好采購信息公開關。做到「三個必須」:①政府采購的信息必須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尤其是公開招標信息,從發布的第一天起就必須刊載在各指定媒體上。②政府采購的信息發布渠道必須廣泛,且首先要保證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布。③信息公開的內容必須全面、完整、准確。

⑤ 什麼是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

控制要素:

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應當包括下列要素 :

(一)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

(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三)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採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

(四)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企業及時、准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五)內部監督。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5)政府內控網址擴展閱讀:

內部控制原則:

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

(一)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

(二)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

(三)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

(四)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

(五)成本效益原則。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⑥ 政府內部控制概念和主要內容

一、企業內部控制概念及其理解 內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並予以規范化和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企業內部控制是以專業管理制度為基礎,以防範風險、有效監管為目的,通過全方位建立過程式控制制體系、描述關鍵控制點和以流程形式直觀表達生產經營業務過程而形成的管理規范。 二、企業內部控制「三五」指標(原則、目標、要素) (一)五原則 1、全面性原則。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各種業務和事項,實現全過程、全員性控制,不存在內部控制空白點。 2、重要性原則。在兼顧全面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並採取更為嚴格的控制措施,確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則。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機制,痛恨死堅固運營效率。它要求企業完成某項工作必須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基本點或兩個以上的崗位和環節;同時,還要求俄履行內部控制監督職責的機構或人員具有良好的獨立性。 4、適應性原則。應當與企業經營規模、業務范圍、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加以調整。要求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具有前瞻性,實施的對內部控制系統進行評估,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及時採取措施補救。 5、成本消息原則。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要求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必須統籌考慮投入成本和產出效益之比。 (二)五目標 1、保證企業經營活動合規合法。守法和誠信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發展終將付出沉重代價。企業內部控制要求企業必須將發展至於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的發展。 2、維護資產安全。資產安全是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應當為資產安全提供扎實的制度保障。 3、提高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報告質量。可靠及時的信息報告能夠為企業提供准確而完整的信息、支持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和對營運活動及業績的監控;同時,保證對外披露的信息報告的真實、完整,有利於提升企業的誠信度和公信力,維護企業良好的聲譽和形象。 4、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它要求企業結合自身所處的特定的內外部環境,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不斷提高經營活動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5、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這是企業內容之的終極目標。它要求企業將近期利益而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戰略要求、有利於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造長久價值的策略選擇。 (三)五要素 1.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影響、制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與執行的各種內部因素的總稱,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內部環境主要包括治理結構、組織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企業文化、內部審計機制、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反舞弊機制等內容。 2.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影響企業戰略和經營管理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並採取應對策略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和內容。風險評估主要包括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風險應對策略所採取的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得以實現的方法和手段,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具體方式和載體。控制措施結合企業具體業務和事項的特點與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職責分工控制、授權控制、審核批准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系統控制、內部報告控制、經濟活動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信息技術控制等。 4.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及時、准確、完整地收集與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並使這些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在企業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傳遞、有效溝通和正確應用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信息與溝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機制及在企業內部和與企業外部有關方面的溝通機制等。 5.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是企業對其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與評估,形成書面報告並作出相應處理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監督檢查主要包括對建立並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整體情況進行持續性監督檢查,對內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進行專項監督檢查,以及提交相應的檢查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等。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是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三、五要素相互關系 內部環境是基礎,是企業建設內部控制的土壤,是一切內控制度、流程、控制點得以實施的根本條件。一個企業內控好壞,首先應該對其內控環境進行評價,如果環境不好,就需要更仔細和深入的進行建設,換句話說,如果環境建設得好,具備良好的風險意識和內控文化,即使一些小方面存在控制不足,也並不重要。 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這是內控體系核心三個環節。 風險評估是內控建設的方向。並不是說企業所有的任何的操作都需要管控,使用無比繁瑣的流程進行防範。內控體系強調成本效益原則,注重企業經營效果效率,就必須注重風險評估,以風險為導向的建設內部控制體系,非重大風險可以酌情簡化,但是重大風險就需要認真將制度、流程和控制環節建設好。 控制活動是內控體系的核心環節,應該是嵌入在業務流程當中得以保證實施,並應該注意留下控制痕跡以供檢查監督。 信息溝通包括信息傳遞和信息系統兩個部分。信息採集和信息傳遞指的是企業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各管理級次之間是否存在良好的溝通渠道。信息系統內控合規又是一個大課題,專門可以採用專門的框架進行建設,主要包括信息系統基礎環境、總體控制和應用層面控制三部分。 監督檢查是使內部控製成為閉環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這個環節內控工作就不是一個PDCA循環,或者說就不能不斷優化和提升,體系就是一個靜態而非動態的。監督檢查方式包括了自我評價和獨立評價,從實施頻率來分可以分為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註:PDCA即 Plan、Do、Check和Action) 總的來說,內部環境是基礎,風險評估是依據,控制活動室手段,信息溝通是載體,內部監督是保證。

⑦ 如何做好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工作

該通知專門向各單位發布了《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此前不久的10月30日,財政部內部控制委員會成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兼任內控委主任;11月5日,財政部召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實施內部控制工作會議,專題部署落實主體責任和實施內部控制工作,樓繼偉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一系列緊鑼密鼓的舉措證實,財政部正在政府部門中帶頭推進內控工作。‍‍‍‍‍‍
‍‍ 財政內控已做好頂層設計‍‍
《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於今年9月底,就已經財政部黨組會議審議通過。這可謂是財政部門加強內部控制的頂層設計。‍‍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研究生部主任鄭洪濤表示,財政部此次實施內部控制並沒有推倒重建,而是在新的形勢下對單位組織結構和職能進行重新梳理和科學劃分,根據業務屬性特徵,合理匹配財政部各部門的權力與責任,健全相互牽制的職能和崗位機制。
‍‍‍‍‍‍‍‍ 在貫徹落實新預演算法、推動完成財稅體制改革任務以及推進各級政府事權規范化法律化的過程中,關於如何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有效履行財政職能,各級財政部門亟需這樣一份指導性文件。‍‍‍‍‍‍‍‍
‍‍‍‍‍‍事實上,《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做到了這一點。
‍‍‍‍ 北京艾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吉津海說,《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第一章總則的第一條開宗明義提出,「按照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強化流程式控制制」,突出了用制度管權、管事、管錢,這既落實了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要求,又體現出內部控制的核心理念。‍‍‍‍
‍‍ 另外,《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還確定了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要素、遵循原則,要求建立包括基本制度、專項風險管理辦法、各單位內部控制操作規程在內的三級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確定了財政部內部控制組織管理架構,明確了內部控制方法和主要內容,進行了內部控制職責分工,並要求做好內部控制檢查和報告。‍‍
‍‍ 「從這一基本制度來看,財政部此次內部控制建設大致呈現兩大特點。」吉津海說,一是組織架構科學。財政部成立內部控制委員會,下設內控辦公室並設在監督檢查局,負責內部控制工作的部署、檢查、考評;各單位設置內控管理崗和內控管理聯絡員,負責本單位內部控制具體建設工作;並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通過日常監督、內審、巡視、紀檢監察等多種手段督促內控建設不斷改進完善。這一架構層級清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位,形成管理閉環。‍‍
‍‍ 二是推進路線清晰。財政部首先制訂了內部控制基本制度作為部屬各單位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的指導性文件,然後將財政部門重大風險梳理劃分為8大類,再由各單位制定本單位內部控制操作規程。這樣一來,逐級細化,層層分解,既便於分解操作,又利於相互協同。‍‍
‍‍ 鄭洪濤還對財政部此次內部控制建設中以信息化手段為平台固化各種風險控制過程和關鍵點以及加強檢查和監督評價的做法表示贊賞。「各部門溝通融合並進行信息系統固化,是真正實施內部控制的必由之路。同時,財政部門的各項風險控制,不會是一個部門和一個環節就能完成的,需要協防共管,需要各司局在不同層次和不同環節上都要進行協商交流,不斷進行改進完善。」‍‍
‍‍ 填補政府層面內控制度空白‍‍
‍‍ 內部控制分為企業內部控制和政府內部控制,政府內部控制又分為政府層面內部控制和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單位層面內部控制也即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 東北財經大學中國內部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劉永澤表示,企業內部控制方面,財政部等部門已經聯合發布了內控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相關制度規范已成體系;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方面,財政部已經發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並開始實施;政府層面內部控制方面目前還是空白,財政部此次率先發布財政部門的內控制度並予以執行,填補了這一空白。‍‍
‍‍ 吉津海也認為,隨著《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的制訂,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政府內部控制體系,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也就有了起點和依據。‍‍
‍‍‍‍ 上述說法是理論意義上的,而對於政府部門來說,財政部加強內控工作還具有現實意義。‍‍
‍‍ 劉永澤認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主要是為了確保單位獲取的公共資金規范使用,而政府層面內部控制主要解決的是如何規范公共資金的分配與管理。相互制衡與流程化是內部控制的兩個重要特徵,在預算分配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標准和流程,使決策、執行與監督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實現權責對等、主體責任明確,這樣才能防止分配過程由個別人說了算,防止「跑部錢進」和尋租行為出現。財政部門負責國家預算資金的分配與管理,財政部門加強內部控制,實際上也就解決了政府層面內部控制的相當大一部分。
‍‍ 吉津海通俗地解釋說,《財政部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主要針對政府如何「分錢」進行規范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主要針對各單位如何「花錢」進行規范管理。‍‍
‍‍ 對各級財政部門及其他單位形成內控「參考書」‍‍
‍‍ 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依法治國為主題,並將政府內部控製作為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 劉永澤認為,財政部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正是推動我國財政部門主動加強對政府內部權力制約的現實舉措和實現途徑。「依法治國是全方位的,覆蓋從國家層面到單位層面。在政府的各個層級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正是依法治國的具體化。希望財政部加強內部控制的舉措能夠進一步推廣到各級財政部門,從而自上而下地形成整個財政部門的內部控制體系。」而且,鄭洪濤還表示,作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制訂部門,財政部門深入實施內部控制,將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實施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目前,還有一部分單位和部門的觀望情緒和僥幸心態比較重。‍‍
在組織內控實施工作時,各級財政部門自身建立內部控制的經驗與體會也會成為「參考書」與「助推器」。‍‍

⑧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1.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建設滯後
在改革進程中,企業作為經濟領域的細胞,較早開始進行改革,財務管理制度和控制規范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與國際接軌,逐步規范和完善起來。相比較而言,眾多事業單位,尚缺乏具有可參考操作的具體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監督制約措施。客觀上環境不夠充分,從單位的領導到員工都欠缺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更談不上要求去設計和建設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即使建設了一套內部控制體系,也缺乏相應的認識和能力去執行內部控制制度。
2.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環境存在薄弱環節
(1)內部控制意識相對薄弱
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缺乏內部控制理念,內控意識淡薄,重事業發展,輕內部控制。在建立內部控制中存在誤區,認為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簡單,運轉環節少,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簡單地將財政的部門預算控制等同於內部控制,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內控制度。有的單位只注重製度的制定,忽略了其執行情況和執行效果,導致內控制度的制定走過場。
(2)崗位設置不合理
由於事業單位經濟業務較為簡單,人員較少,崗位安排不盡合理,許多單位存在一人多崗、不相容崗位兼職現象。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沒有很好的分離制約,存在出納兼復核、采購兼保管等現象,出現管理漏洞。規模較小的單位,會計、出納、資產管理等不相容職務均由一人擔任,內部審計制度則根本沒有。
(3)會計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薄弱
建國以來,我國很多事業單位都因承擔著某一專業領域的技術工作而設立,進而發展壯大。這些事業單位在人才的引進、培養方面,尤其重視這一技術領域,而忽視了對財會等「輔助」崗位的專業人員的培養。不少單位的財會人員,都是由其他技術人員轉崗而來的,會計業務素質較低,缺乏對違法違紀行為的辨能力,在執行會計制度、法規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偏差和錯誤,從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3.內部控制執行不力,制衡機制「失靈」
事業單位不同於企業法人管理結構,其內部控制制度實際上是「授權監督」機制,而這種授權機制很容易造成內控制度失效。很多事業單位實際上從事的工作是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的延伸,以提供某方面社會公共服務為其主要職責。在社會公眾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作用極其微小的狀況下,個別事業單位很容易造成「公眾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個人化」,倘若事業單位對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追求偏離了公共服務這一公共機構的基本價值,內部控制自然也是形同虛設。眾所周知,事業單位會計監督人員受單位領導管理,其行為必然受控於管理層,反映管理層的意圖和目的,體現管理層的意志,領導層往往凌駕於內控之上,致使內部控制監督「名存實亡」。

⑨ 什麼叫國務院內控車輛

簡單說法:

政府內部采購控制的車輛。沒有購置稅,是市面上車型價格的60%甚至是50%,可以過戶。

具體解釋:

由國務院牽頭

海關、財政部、商務部、公安部、發改委5部委聯合辦公

對這批全新進口的賓士、寶馬、奧迪、保時捷等世界著名品牌高檔車(零公里,一車一手續,車輛車況全部良好,完整,原裝車,無事故,無切割)進行內部處理

提供國務院內控小轎車證明、免購置稅單、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落地證、進口車登記證、交易發票等,確保所申購的車輛在全國各地均無條件任意銷售與上牌。

(9)政府內控網址擴展閱讀:

《國家內控車購置操作程序》

由國務院牽頭海關、財政部、商務部、公安部、發改委5部委聯合辦公,對這批全新進口的賓士、寶馬、奧迪、保時捷等世界著名品牌高檔車(零公里,一車一手續,車輛車況全部良好,完整,原裝新車,無事故,無切割)進行內部處理,提供國務院內控小轎車證明、免購置稅單、進口機動車輛隨車檢驗單、落地證、進口車登記證、交易發票等,確保所申購的車輛在全國各地均無條件任意銷售與上牌。

每次申報數量為100—500輛,總數量完全可以保證。

購車款加上居間服務費用,每輛車的總核算價格不高於市場價的55%。

1、按國家的申報要求,購車方公司必須提交的手續:

1)公司法人營業執照(正副本)、稅務登記證(國、地)(正副本)、組織機構代碼證(正副本)、銀行開戶許可證、國家商務部頒發的進口汽車經營許可證(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的二代身份證的一次原件彩色掃描件(即:均為由購車方企業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公章後的第一次的彩色掃描件);

2)上述證照、資質的副本原件(供國家主管部門領導將原件與上述彩色掃描件進行審核比對);

3)資金證明書、付款保證書、授權查詢函、認購書、大款(車款)三天內的銀行對賬單、小款三天內的對賬單。上述文件均以公司的辦公箋紙原件形成(對賬單原件須粘貼到箋紙原件上),每頁內容與落款之間的空白處均貼附法定代表人二代身份證的正反面一次原件彩色掃描件,均由法人簽字並加蓋公章;

4)購車方公司法定代表人的5張免冠照片;

2、重點說明:

1)如購車方公司對如何准備上述申報手續不明確,可帶原件、公章及資金證明到北京完成;

2)如購車方不具備國家商務部頒發的進口汽車經營許可證,操辦方可協調解決。

3、購車方購置實力的要求:

擬購100輛時,購車方對公賬戶的購車資金不少於7000萬元人民幣,個人銀行卡小款不少於1000—1500萬元人民幣。擬多購時,對公賬戶的購車資金及小款均相應增加

4、操作程序:

1)購方公司法人或主要負責人(帶法人授權委託書)來京,嚴格按申報要求做手續並上報手續;

2)國家有關部門對上述手續以及大小款資金進行核查,確認無誤,通知購方看車,簽訂居間服務協議後,派專人帶領到指定的存車庫房看車。

3)看完車無疑義後,選定所購車型,等待驗車通知函,而後進行逐車檢驗。

4)等付款通知函下達後,與國家指定的部門進行一次性結算購車款。結算時,一次性付清居間服務費。

5)提車時間表由購方擬定,由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協調安排。購車款可提一批車付一批款,購車方到京攜帶的小款不低於10萬元人民幣/每輛。

注:資質審核、來京看車、驗車、辦理手續、繳款、提車都不收取費用,只是在購車款一次付清同時,一次性支付居間服務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