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局內控制度工作方案
Ⅰ 內控審計部門崗位設計相關問題
集團這么大是應該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直接在內部審計部門中分不同的科,內控和審計可以不分家,如果項目排起來,估計人員還是不夠用的。可以在每個下屬公司中先把部門設起來,如果公司大可配2個專業人員,以及分管的領導,公司小,配1個專業人員,分管領導。集團總部,人員配備的力量要比較如,如果整個集團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了,那就可以開展相應的內部審計。
Ⅱ 法務屬於什麼內控審計部門還是運營管理部
公司內部審計其實是公司最後最重要的一道關口,防範錯弊,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對企業的長治久安是功不可沒的。這就決定了審計絕不是查查賬就可以了,還應該通過與被審單位溝通,持職業懷疑的態度關注企業的業務流程,梳理流程,總結風險點,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公司其他部門可能各部門說各部門的好,但審計應該做企業的第三隻眼,站在相對獨立的角度去看問題,敢於向高管問責。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董事長重視審計,並賦予審計應有的權利。經營方面的損失。
一般來說現代內審有以下幾個作用:
(1)風險評估及預防風險評估是指內部審計對風險的識別及評價和評估相應措施應對風險的過程和方式。風險預防是指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各方面經濟活動的檢查監督,找出薄弱環節,盡早提前發出警報,起到風險的預警作用,再進行風險控制。內部審計通過將風險評價和風險預防做為審計工作的重點,經常而及時地了解企業各方面的狀況,發現企業存在或是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建立健全風險評價機制,幫助企業高層注意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2)監督與再控制企業由於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業務日趨復雜等使得企業高層很難直接控制各方面的經濟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需要專門的監控機構對企業的以上情況進行監督與評價,達到其控制企業的目的。內部審計不僅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控制,還要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進行評價,並提出改進以後工作績效的建議。
(3)咨詢職能隨著市場風險變得越來越復雜,集團下屬企業自身判斷能力是不足,以及企業各部門業務專業知識的狹窄,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工作和咨詢活動,它在企業中承擔著咨詢的職能。內部審計能針對企業中存在的不合理事項進行制止,預防出現更大的管理漏洞和經營方面的損失。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Ⅲ 企業在建立內控體系的過程中 各部門的制度是由審計部來起草還是由各部門自己起草
具體看的部門設置和部門職權劃分
有的在企管部 有的在風險控制部 有的在審計部
內部控制需要制定、實施和監督
建議制度可以由風控部或者法律部制定 審計部負責監督實施、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Ⅳ 商業銀行的內控管理職能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
我覺得挺對。
內控和內審屬於中後台,相對於前台業務部門,激勵考核方式總是有所差異的。
比如業務部門偏重於業務考核,指標完成情況等。
中後台部門則注重管理考核,比如部門制度、管理機制完善與否,每年查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事前控制如何,這些都是中後台部門考核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