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稅收扶貧理論

稅收扶貧理論

發布時間: 2020-12-21 02:17:14

A. 《扶貧,慈善性捐贈物資免徵進口稅收暫行辦法》所稱的受贈人有哪些

受贈人,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從事內人道救助和發展容扶貧、慈善事業為宗旨的全國性的社會團體。包括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和宋慶齡基金會。

B. 個人企業扶貧捐款還需要繳納稅收嗎

1、首先,捐款這個行為是不用納稅的。
其次,捐給紅十字的捐款100%免稅。是指免所得稅。
再次,捐款所花的錢是稅後利潤。所以,企業在捐款時,不但不用交稅,而且還可以抵減之前已經繳了的稅金。
最後,捐款和交稅是兩回事,所以不是從裡面扣款交稅的。
2、慈善機構(慈善組織)或稱公益組織,是非營利組織。任何人士捐款給法定認可的慈善組織,可以獲得有關的扣稅優惠;而任何人士捐款給沒有慈善組織資格的非營利組織,該筆捐款不能申請用作相對的扣稅。

C. 國家級扶貧龍頭企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減免那些稅負

發展和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關鍵,是引導和吸引工業生產要素注入農業農村、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載體。安徽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對全省農業乃至整個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我省經濟發展和稅收的效應分析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經濟發展和稅收的效應,主要體現在「量的擴張」和「質的轉變」兩個方面。
在量的擴張方面,2000年以來,我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十大主導產業初具規模,農產品市場開拓能力明顯增強。至2005年底,按照《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標准,全省被認定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有20戶;按照規模較大、帶動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標准,被認定為省級龍頭企業的有155戶。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效整合了農產品產、銷主體。在20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安徽豐原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濟人葯業有限公司、安徽鴻潤集團、安徽霞珍集團、安徽和威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建有原材料生產基地或養殖基地,形成了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安徽稼仙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安徽豐大股份有限公司、合肥華泰集團等企業通過訂單形式,形成了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另外,在省級龍頭企業中,一些企業根據自身特點,構建起公司加合作組織加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格局和區域板塊經濟,有效整合了市場主體。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和擴大了民間投資。20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民營企業15戶,國有控股或參股企業4戶,中外合資企業1戶;155戶省級龍頭企業中,民營企業戶(含行業協會)143戶,國有控股或參股企業8戶,中外合資企業4戶,民營企業成為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主體,引導了民間投資方向,擴大了民間投資領域和規模。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稅收收入增長。2005年,全省20戶國家級和155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00多億元,實現利潤約20億元,繳納各項稅收近9億元,其中繳納所得稅2億多元。一些龍頭企業已成為地方支柱性稅源。如安徽豐源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繳納各項稅收7456萬元,其中地方稅收6332萬元,占同期蚌埠市地方稅收總收入的7%;安徽金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2005年累計繳納各項稅收38185萬元,成為阜陽市重點納稅戶之一,對促進稅收收入的穩定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產業鏈條的延伸。20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以禽、畜產品為原料的加工製造企業7戶;以農產品為材料的糧、油生產和加工企業6戶;以經濟作物為原材料的生物製造和加工企業6戶;種子製造企業1戶。在155戶省級龍頭企業中,糧、油加工企業34戶;禽、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29戶;食品生產企業19戶;棉、麻、絲織品加工和流通企業19戶;農特產品加工企業12戶;水產養殖企業8戶;中葯製造企業5戶;農林產品加工企業5戶;農副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5戶;其他企業19戶,初步形成了以農、林、畜、水產品加工製造為主體的主導產業,延伸了產業鏈條,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升級。農業產業化是實現農業產業升級的根本途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為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擴大經濟總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從2001年以來,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得到較快發展,通過對農、林、水、畜等產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一方面挖掘和拓寬了農、林、水、畜等產品的銷售渠道和市場,改變了傳統的農業經營模式,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提供了可靠保證;另一方面,通過農林產品深加工,擴大了企業規模,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了勞動力轉移和安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所從事的農林產品加工製造業,大多為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同時,產業鏈條的延伸,為挖掘農村地區生產潛力、推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提供了有效途徑。
二、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及相應稅收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較快,農業產業化總體水平明顯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為「三個不相適應」,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與農業大省的地位不相適應,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與以資源主導型農業向加工主導型農業轉變的理念不相適應。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偏少。不論是國家級龍頭企業還是省級龍頭企業,我省的企業數量偏少,難以形成產業集群。
在華東地區六省一市中,我省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排第5位,比山東少25個,比江蘇、浙江、福建各少9個、8個和3個,僅多於產業結構中農業比重較小的上海和人口大大低於我省的江西;在中部地區六省中,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數量排第4位,僅僅多於山西和江西,與其他省市之間的發展差異較大。作為農業大省,省級龍頭企業也僅有155戶,不到全省企業總數的0.1%,而且分布不平衡,一些縣市沒有一戶龍頭企業。企業數量偏少,難以形成整體輻射和帶動能力,農業產業化的推動力不足,與我省作為農業大省的地位不相適應。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能力不足。從企業規模看,2005年,全國第一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平均固定資產為2.6億元,平均銷售收入為7.9億元;第二批國家級龍頭企業的平均固定資產為2.5億元,平均銷售收入為6.7億元。在我省20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規模最大,固定資產66.35億元,2005年銷售收入23.46億元,但其他19戶企業的規模都較小,平均固定資產不足5000萬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左右;實際平均銷售收入約9000萬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0%左右。從市場融資能力看,我省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多融資困難,資金緊缺。金融信貸在抵押、擔保等方面門檻較高,手續繁雜,企業往往難以完全達到條件;民間融資又受政策、資金來源等方面影響,難以及時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特別是在原材料收購環節,資金不足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從企業發展質量上看,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負債率偏高,資產報酬率較低。2005年,全國58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5%左右,而我省接近8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15個百分點,過高的負債率加大了企業生產成本,影響了企業發展能力。同時,由於缺少大企業的帶動和輻射,一些地區的種植業特色優勢和規模優勢缺乏強有力的龍頭企業的帶動和支撐。我省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平均每個企業帶動農戶數不足3萬戶,而全國國家級龍頭企業平均每個的帶動農戶數為7萬戶,是我省龍頭企業的2.3倍,這也是我省農業產業難以形成規模化的主導產業和產業集群的關鍵原因。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市場競爭能力較弱。一是產品質量和檔次較低。除豐原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數企業外,我省大多數龍頭企業都主要從事簡單的農林產品粗加工,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都較低,企業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較弱,市場競爭力不強。二是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我省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受意識、資金等方面的限制,長期以來對科研投入和技術創新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在全國第一批137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有121戶設立了專門研發機構,占企業總數的88%,有80戶獲得國家或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占企業總數的58%。而我省第一批6戶國家級龍頭企業中,只有1戶設立了專門研發機構,僅占企業總數的17%;在目前被確認的20戶企業中,也只有3戶成立了專門研發機構,僅占企業總數的15%,技術創新不足,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三是品牌培育力度不夠。隨著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競爭方式已從價格競爭為主轉向質量競爭為主,農產品品牌在市場競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就牛奶加工行業來說,以單位原奶收購創利稅衡量,非名牌企業僅為7.79%,而名牌企業為49.89%,後者是前者的6.4倍。我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分散,農產品品牌的開發和培育力度不夠,管理和使用不合理,質量標准不統一,導致名牌不多,品牌不響,在同行業中缺乏競爭力。有些雖經多年努力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在競爭中逐漸被淘汰,品牌持續時間短,不能形成企業競爭優勢。
農業產業化頭企業經營效益不高。效益是企業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但從總體上看,我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經營效益不高。除少數規模較大企業外,多數企業的利潤總額較小,人均利潤率偏低,一些企業甚至處於連續虧損;企業資產報酬率偏低,平均不足4%,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約2個百分點,而且呈逐年下降趨勢,影響了企業的後續發展和職工收入水平的提高。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稅收政策支持度不高。稅收優惠政策的覆蓋對象偏少。國家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只有國家級龍頭企業才能享受減免所得稅優惠,而同樣是為農業產業化服務,且規模較大、帶動能力較強的省級龍頭企業卻不能享受稅收減免,優惠范圍太窄,不利於調動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同時,企業之間的稅負不公也不利於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稅收優惠政策不利於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國家現行稅收政策規定,只有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林產品初加工的才能享受稅收優惠,而對於以農林產品為原材料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企業,卻沒有相應的稅收優惠。如將農產品生產成賴氨酸、燃料乙醇等生物化工產品,將棉花加工成紡紗或布匹,將家禽家畜加工成高級肉食製品,將林、木、水產品生產成傢俱或其他高級食品等,不屬於稅收優惠范圍,不利於拓展和延伸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稅收優惠政策的稅種覆蓋面偏窄。現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只有企業所得稅,覆蓋面最廣的增值稅卻未包括在內。但從實際情況看,農副產品生產和加工是微利行業,利潤水平較低,有的甚至虧損,能享受的所得稅優惠很少,其主要負擔的增值稅又不能減免,降低了稅收優惠政策的吸引力。一些稅收政策不合理。現行稅收政策規定,除國家規定免稅的財政補貼資金免稅外,企業取得的其他各項財政補貼資金都應納入應納稅所得額征稅。而目前一些地區為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對龍頭企業給予一定補貼,對其徵收企業所得稅,抵消了財政資金對農業產業化扶持的政策效應,影響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積極性,不利於農業產業化發展。另外,增值稅抵扣政策也不夠合理。現行稅收政策規定,農產品加工企業向農戶收購的農產品只能按13%抵扣進項稅額,但在銷售產品時要繳納17%的增值培,購進和銷售的稅負不平衡,加重了企業稅收負擔,不利於企業發展。
三、發揮稅收政策對農業產業化的促進作用
發揮稅收調節作用,要從制度層面上完善稅收制度和優化稅種結構;從操作層面上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全面、及時、准確落實好各項稅收政策,從而增強稅收政策的整體效能。
(一)調整現行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稅收政策理念。當前,農業仍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薄弱環節,也是國家政策應當重點扶持的對象,稅收作為重要經濟調節杠桿,對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加大稅收政策的支持力度。相應稅收政策的制定,既要符合稅法整體精神和原則,又要適應當前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需要。總體上,按照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目標和要求,本著「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針,遵循「稅負從輕、綠色環保、自主創新」的指導思想,調整政策理念。具體來說,稅收優惠政策可以著重從幾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加大稅收優惠力度。進一步減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大稅收減免力度,吸引資本、技術和人力等生產要素流入農業產業化領域,擴大投資主體,增強企業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二是促進農產品品質提升。在實行稅收普惠制的基礎上,調整稅收優惠政策的偏向度,鼓勵企業生產「綠色環保」和高檔、質優產品,增強產品的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力,擴大市場規模。三是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主創新。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產品科技含量,提升企業生產效益,提高產品附加值;鼓勵培育和生產名牌產品,對企業的品牌建設投入給予特殊稅收優惠,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二)擴大農業產業化稅收優惠的覆蓋范圍。調整稅收優惠的享受標准,對凡以農林等產品加工或流動為主業,通過各種利益機制與農戶相聯系,帶動農戶進入市場,能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企業,都給予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等稅收優惠,至少是對省級龍頭企業應給予同等稅收優惠,以拓展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和平台。對直接從事農林產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企業,給予農產品粗加工企業同等的稅收優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拓展產業鏈條。對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也應給予一定稅收優惠,以培育和健全農產品流通體系。
(三)優化稅收政策體系。一是調整增值稅。把生產型增值稅轉型為消費型增值稅,促進企業擴大投資規模,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將增值稅納入稅收優惠范圍,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給予一定增值稅減免。考慮到增值稅管理的特點,在減免方式上可採取即征即退或先征後返的方式。調整農產品收購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比例,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收購的農產品,在其銷售產品的銷售稅額中可按17%的比例抵扣進項稅額,以減輕企業稅收負擔。二是進一步完善企業所得制。盡快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對內外資農業產業化企業給予同等稅收優惠,公平企業稅負,增強內資企業競爭能力。取消現行不合理所得稅政策。農業產業化是一個投資大、周期長、回報率低的行業,應加大財政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力度,對龍頭企業取得的財政補貼資金,不應納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徵收企業所得稅。三是適當調整財產稅優惠政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因其經營特點,大多佔用的房產和土地面積較大,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的稅基較大,稅負較重,應給予適當減征。
(四)規范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管理。調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認定標准。目前,我國的農業產業化建設仍處於起步階段,龍頭企業的入圍門檻不宜過高,應適當降低企業規模認定標准。建議將中部地區國家級龍頭企業的總資產規模由7000萬元調整為5000萬元,將年銷售收入由1億元調整為8000萬元;將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的年交易規模由8億元調整為5億元,增加企業數量。嚴格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資格認定工作。稅務、農業、財政等部門應積極配合,制定科學、合理的認定指標體系,重點突出反映企業規模、企業效益、產品產銷率、企業輻射和帶動能力以及企業品牌建設等指標,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規范龍頭企業財務管理。受管理意識、人員素質和不合理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省一些龍頭企業財務管理混亂,財務指標失真,有的甚至人為造假,虛報企業資產、利潤、帶動農戶數等各項指標,騙取國家相關優惠,造成稅收流失,浪費國家有限資金,也不利於企業公平競爭。因此,要嚴格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建立和健全龍頭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對龍頭企業財務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促使企業如實反映企業資產、經營情況,促進企業規范化管理。認真落實好稅收優惠政策。堅持依法治稅,及時、准確、全面、規范地貫徹執行稅收政策,做到依法減免,防止騙取國家稅收優惠和偷逃稅行為;不斷健全和完善稅收管理措施,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為納稅人創造公平、合理的稅收環境。
加分哦!

D. 為政府的扶貧項目提供建築服務是否有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的扶貧項目提供建築服務,是否有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應該是可有的吧?你可以像,當地的政府部門咨詢一下嘛。

E. 小額信貸的稅收政策

減緩貧困,實現小康是中國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在這一總體戰略中,小額信貸是一種保證信貸資金到貧困戶、廣大農民和微小企業手中的有效工具。
中國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迅速,企業總量已超過6000萬家,約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9%。目前,中國中小企業工業總產值、實際利稅和出口總額分別佔全國總量的60%、40%和60%,提供就業崗位佔全國城鎮就業總數的75%。從農村轉移勞動力的70%以上也在這些企業就業。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日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的大多數是微型和小型企業,實踐證明,大力發展微小企業,有利於繁榮城鄉經濟、擴大社會就業、改善人民生活,對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然而,微小企業發展仍面臨嚴重困難,其中最大困難之一是融資難,原因主要是微小企業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經營和財務報表不規范、企業治理機制不完善以及信息不透明等等。金融機構由於單筆貸款規模小、經營和徵信成本高、風險大,所以不願意向中小、微小企業放貸。改進對微小企業的融資服務,加快面向它們的融資產品和服務創新,實行利率市場化,是銀行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目前已有多種跡象顯示,一場小額信貸和中小企業融資的變革即將在中國展開。
1.類型。當前中國小額信貸項目,根據項目的宗旨和目標、資金來源和組織機構可分為三大類型:第一類,主要是以探索我國小額信貸服務和小額信貸扶貧的可行性、操作模式及政策建議為宗旨,以國際機構捐助或軟貸款為資金來源,以民間或半官半民組織形式為運作機構的小額信貸試驗項目。第二類,主要是藉助小額信貸服務這一金融工具,以實現2000年扶貧攻堅和新世紀扶貧任務為宗旨,以國家財政資金和扶貧貼息貸款為資金來源,以政府機構和金融機構(農業銀行)為運作機構的政策性小額貸款扶貧項目。第三類,農村信用社根據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信貸扶持「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的要求,以農信社存款和央行再貸款為資金來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開展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農信社的個人私營企業貸款和農戶貸款大體也可視為微小企業貸款。
2.發展階段。 從90年代初開始,在部分貧困地區先後開展的小規模的小額信貸試驗,主要著眼於嘗試解決我國信貸資金扶貧工作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在這些實驗項目中,開展時間較早、規模較大、規范較好的項目主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扶貧社」(英文簡稱為FPC)項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的四川和雲南項目、世界銀行的四川閬中和陝西安康項目、陝西商洛地區政府「扶貧社」項目等。據統計,到1996年底這類小額貸款試點項目資金規模達9000萬元,上述這些小額貸款扶貧試點項目運作的成效,引起相關部門和社會的關注。例如,始於1993~1994年初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扶貧社」項目,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項目當初所設定的政策目標和所要探索的解決「貧困農戶獲貸難、國家貸款還款難和提供貸款服務機構生存難」的途徑。
根據我國政府扶貧政策和扶持「三農」政策的變化和要求,到目前為止,我國小額信貸的發展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試點的初期階段(1994年初~1996年10月),主要是通過以上述第一大類型項目來開展活動的。這一階段的明顯特徵是,在資金來源方面,主要依靠國際捐助和軟貸款,基本上沒有政府資金的介入;重點探索的是孟加拉「鄉村銀行」(Grameen Bank)式小額信貸項目在中國的可行性;以半官方或民間機構進行運作,並注重項目運作的規范化。第二,項目的擴展階段(1996年10月~2000年),上述兩大類型的項目並行發展。這一階段的明顯特徵是,政府從資金、人力和組織方面積極推動,並藉助小額信貸這一金融工具來實現扶貧攻堅的目標。與此同時,人們在實施第一大類型的項目時也更注意與國際規范的接軌。第三,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全面介入和各類項目可能進入制度化建設階段(2000年至今)。作為正規金融機構的農村信用社,在央行推動下,全面試行並推廣小額信貸活動。這一階段的明顯特徵是農信社作為農村正規金融機構逐步介入和快速擴展小額信貸試驗,並以可能成為主力軍的身份出現在小額信貸舞台。同時,上述前兩大類型的項目有了很大分化,良莠不齊。此外,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對小額信貸表現出比以往更大的關注,並正在研究政策制定方面的問題。
另外,大約從第二階段開始,在某些地區,針對下崗失業低收入群體的城市小額信貸試驗也開始起步,但目前仍屬初期發展階段,規模有限。

F. 扶貧項目免不免稅收

好多扶貧項目是免稅的。
具體可以國家稅務總局官方網站首頁查看支持扶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

G. 扶貧資金要不要稅收

就扶貧資金不要稅收。
扶貧產業資金只是為了突出扶貧效應,瞄準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精準分類,精準施策,制定差別化扶貧政策,集中各類資金和資源向扶貧對象傾斜,向貧困人口產業發展集中。

H. 愛心消費扶貧券屬於什麼稅收分類編碼

愛心消費扶貧券本身屬於非應稅項目,不能開具發票,所以無該稅收分類編碼。
當使用愛心消費扶貧券消費時,針對的消費項目(商品或服務)開具發票,比如用愛心消費扶貧券購買萍果或柑桔,那麼選擇萍果或柑桔的稅收分類編碼開具發票。

I. 企業扶貧支出是否納稅調整

企業扶貧支出,超標准部分需要做納稅調整

現行企業所得稅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的捐贈,是指納稅人通過中國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民政等公益事業和遭受自然災害的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納稅人直接向受贈人的各項捐贈,不允許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基本規定:「納稅人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以內的部分,准予扣除」,但是國家為了鼓勵納稅人對一些特殊事業、特殊地區的公益、救濟性的捐贈行為,在《條例》頒布後,又有針對性地調整了部分公益、救濟性捐贈支出標准。在本文筆者就國家特殊規定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支出標准及計算方法進行了整理。
公益、救濟性捐贈支出標准分類如下:
一、允許1.5%比例扣除
由於金融、保險企業的特殊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金融、保險企業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027號)規定:金融、保險企業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支出,在不超過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1.5%的標准以內可以據實扣除。
二、允許10%比例扣除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53號)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國家批准成立的非營利性的公益組織或國家機關對宣傳文化事業的公益性捐贈,經稅務機關審核後,納稅人繳納企業所得稅時,在其年度應納稅所得額10%以內的部分,可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
上述宣傳文化事業的公益性捐贈,其范圍為:
1.對國家重點交響樂團、芭蕾舞團、歌劇團、京劇團和其他民族藝術表演團體的捐贈。
2.對公益性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革命歷史紀念館的捐贈。
3.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捐贈。
4.對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所屬的非生產經營性的文化館或群眾藝術館接受的社會公益性活動、項目和文化設施等方面的捐贈。
三、允許全額扣除
1、向紅十字事業捐贈。《關於企業等社會力量向紅十字事業捐贈有關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30號)規定:從2000年1月1日起,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包括中國紅十字會)向紅十字事業的捐贈,在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時准予全額扣除。
2、向老年服務機構的捐贈。《關於對老年服務機構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97號)規定:從2000年10月1日起,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政府部門向福利性、非營利性的老年服務機構的捐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准予全額扣除。 這里所稱老年服務機構,是指專門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化、護理、健身等多方面服務的福利性、非營利性的機構,主要包括:老年社會福利院、敬老院(養老院)、老年服務中心、老年公寓(含老年護理院、康復中心、托老所)等。
3、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關於納稅人向農村義務教育捐贈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1]103號)規定:從2001年7月1日起,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農村義務教育的捐贈,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的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這里所稱農村義務教育的范圍,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舉辦的農村鄉鎮(不含縣和縣級市政府所在地的鎮)、村的小學和初中以及屬於這一階段的特殊教育學校。納稅人對農村義務教育與高中在一起的學校的捐贈,也享受本通知規定的所得稅前扣除政策。
4、向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的捐贈。《關於對青少年活動場所電子游戲廳有關所得稅和營業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0]21號)規定:從2000年1月1日起,對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暫免徵收企業所得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對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其中包括新建)的捐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准予全額扣除。 這里所稱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是指專門為青少年學生提供科技、文化、德育、愛國主義教育、體育活動的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校外活動的公益性場所。
5、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等5家單位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等5家單位的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204號)規定:自2003年1月1日起,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向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和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和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的捐贈,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6、向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向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捐贈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13號)規定:對企業以提供免費服務的形式,通過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進行的捐贈,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7、向宋慶齡基金會等6家單位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向宋慶齡基金會等6家單位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4]172號)規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福利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煤礦塵肺病治療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用於公益救濟性的捐贈,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8、向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等8家單位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等8家單位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6號)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綠化基金會、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關心下一代健康體育基金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9、向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7號)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10、向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6]68號)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用於公益救濟性捐贈,准予在繳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前全額扣除。
11、向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20l0年上海世博會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180號)規定:從2005年12月31日起,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或個人捐贈、贊助給上海世博局的資金、物資支出,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全額扣除。
12、向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的捐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於第29屆奧運會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0號)規定:從2003年1月22日起,對企業、社會組織和團體捐贈、贊助第29屆奧運會的資金、物資支出,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全額扣除;另《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第29屆奧運會補充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l28號)規定:從2006年9月30日起,在中國境內興辦企業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其舉辦的企業向北京市港澳台僑同胞共建北京奧運場館委員會的捐贈,准予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
准予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有規定比例的,其限額的計算方法如下:
1、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扣除限額=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主表第16行「納稅調整後所得」×3%(金融企業按1.5%計算;符合文化事業條件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按10%計算)。
2、實際捐贈支出總額=營業外支出中列支的全部捐時支出
3、捐贈支出納稅調整額=實際捐贈支出總額-實際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額
值得注意的是:某一納稅人只有一項公益救濟性捐贈時,其實際捐贈額小於捐贈扣除限額,稅前應按實際捐贈額扣除,無納稅調整額;如實際捐贈額大於或等於捐贈扣除限額時,稅前按捐贈扣除限額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超過部分即為納稅調整額。如果某一納稅人同時有幾項公益救濟性捐贈,或有在稅前允許全額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這時的「實際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額」,應該是某項捐贈扣除限額與允許全額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額之和。但稅務機關查補的應納稅所得額,不得作為所屬年度計算公益、救濟性捐贈稅前扣除的基數。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