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扶貧
① 在一次扶貧工作中,網友將市委領導穿名牌的照片傳到網上,引起輿論,該怎麼處理
責成其市領導公開表態,承認錯誤,以求社會輿論的諒解。
否則,可以等待中紀委,或者向中紀委、省紀委主動匯報。
② 李大釗的簡單的生平事跡
1915年,日本帝國主義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斗爭。他起草的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著名愛國志士;。
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積極投身於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1917年十月革命,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等為陣地。
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名文章和演說。
闡述十月革命的意義,謳歌十月革命的勝利,旗幟鮮明地批判改良主義,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成為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
(2)輿論扶貧擴展閱讀:
李大釗同志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產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已經在 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正因為如此,今天,我們更加感受到李大釗同志歷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價值的珍貴,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偉大。
李大釗同志永遠是共產黨人學習的楷模和榜樣。我們要學習李大釗同志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李大釗同志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青年時代,面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李大釗同志表現出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
辛亥革命後,面對封建軍閥篡奪政權、新生的共和國有名無實的現狀,他不得不發出自己的「隱憂」和「大哀」。他憂國之所憂,哀民之所哀,下定決心為挽救「神州陸沉」、「再造中華」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