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為貧困戶
㈠ 什麼是貧困戶
為確保農村低保及民政救災救濟的順利實施,使農村貧困人口早日脫貧,下路鎮扎實開展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做到「三到位」,確保工作不重不漏、准確無誤。
一是組織到位。鎮政府成立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鎮長任組長,駐村領導及駐
為成員,實行鎮幹部包村,包戶的工作責任制,嚴格考核;
二是宣傳到位。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發放宣傳資料、召開群眾大會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同時建立鎮對村的經常聯系制度,加強溝通聯系;
三是程序到位。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鎮幹部及村組幹部逐戶進行調查登記,逐項填寫調查登記表。群眾參與貧困戶建卡全過程,對最終確定的建卡貧因戶進行張榜公示,真正做到了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
㈡ 什麼條件為貧困戶
國家對貧困來戶的界定,有自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㈢ 什麼屬於貧困戶
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
㈣ 什麼是貧困戶、
一看房:從住房面積、房屋結構、建房時間以及交通、用電、飲水、環境方面入手,估算其貧困程度;如果啥都是好的,那是想都不用想的,肯定沒戲。
二看糧:從承包土地結構、種植結構、人均佔有糧食、養殖情況等方面入手,看農戶土地情況和生產條件,估算農業收入和支出;那些種植大戶,或者說是田地比較多的人員也是不在評選范圍內的,不過可以申請三農補助;
三看勞力強不強:從勞動力結構、勞動力素質、健康狀況、務工情況等方面入手,看農戶的勞動力狀況和有無病殘人口,估算務工收入和醫療支出。
四看有無讀書郎:從就讀情況、教育支出、教育負債、教育回報等方面入手,看農戶教育程度和在校生現狀等,估算其發展潛力和教育支出。
五看家禽豬牛羊:從家中雞、鴨等家禽及豬、牛、羊等大牲畜的養殖情況和規模及數量入手,估算其畜牧業的養殖及收入。
總之就是2018年的審核會更加的嚴格,從多個維度來考察,入選人員必須在村裡公布展示1周以上,大部分群眾無異議的方可上報給上一級批准,並建檔立卡。
㈤ 什麼算貧困戶
貧困戶家庭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家庭收入少,正因為家庭收入少,日常生活才難過,甚至是難以維持正常生活。
在這里家庭收入包括:家庭財產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轉移收入三個方面。
問家庭財務支出
其實嚴格算起來,家庭收入也應該算是家庭支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家庭財務支出還包括子女教育資助,醫療費用等。總之是全面了解貧困家庭最真實的狀況。
問家庭人口狀況
這個主要是問家庭有幾個人,年齡、教育水平、勞動技能等等,目的主要是深入理解農民的整體情況的家庭,判斷家庭有能力發展自己,並確定是否應該利用貧困或扶貧根據當前的貧困水平。
問農村幹部扶貧進展
由於之前扶貧工作沒有專門人員負責,之前都是交給村幹部負責的。所以在2019年對扶貧工作的進展,也成為對貧困戶執行的標准之一。
問農民是否了解扶貧政策
其實,之前一些扶貧工作的漏洞,除了工作人員之外,貧困戶對扶貧政策的不了解也是原因之一。因此,貧困戶對扶貧政策的了解程度也成為執行標准之一。
看看農民糧食夠不夠吃,日常的米面糧油是否能滿足需求。
看看農民居住的房子是不是老舊危房,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對於生病的農民,通過病例等判斷家庭貧困是否是因為而引起的。
㈥ 什麼是貧困戶,貧困戶有哪些條件哪些條件符合貧困戶
貧困戶的界定,可以參照下面標准:1.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2.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5.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6.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7.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㈦ 什麼條件才算貧困戶
貧困戶的界定,可以參照下面標准:
1.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
2.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
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
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
5.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6.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7.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7)什麼為貧困戶擴展閱讀:
「五看五比」精準識別貧困戶:
「五比五看」工作法:
一、看住房和穿著,就是看農戶的居住條件、穿著情況和生產生活條件,與村屯農戶比貧困程度;
二、看種養,就是看農戶的種養殖和家庭經營情況,與村屯農戶比農業收入和債務情況;
三、看勞力,就是看農戶的勞動力狀況和勞動技能掌握狀況,與村屯農戶比資產和外出務工收入;
四、看讀書郎,就是看農戶中有沒有家庭教育負債情況和在校生現狀,與村屯農戶比其教育支出和發展潛力;
五、看交通工具,就是看農戶有無耕牛或農用車、農機具、摩托車、小汽車等,與村屯農戶比有無便利的交通條件助其發展生產情況。
㈧ 什麼戶為貧困戶什麼戶為困難戶什麼戶為特困戶
特困戶是指人均年收入處於特困線以下的家庭。
貧困是物質生活困難和生產手段匱乏的整體性狀況,一般由生活水平來衡量。當某個人、家庭乃至群體的生活水平比所在地區的平均生活水平低時,即為處於貧困狀態。量化的測定標准即是貧困線,具體的指標各國相異。中國以年人均最高收入為線,它隨物價的變動而調整。中國民政部20世紀80年代中期曾將人年均收入200元定為中國的貧困線。由於物價的上漲,新的貧困線已被調整為300元。
貧困戶。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或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貧困的標准不同,目前國際貧困線標準是世界銀行提出的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 天1 美元收入的標准。
中國的貧困線標准調整了幾次:1986年,國家統計局作了一項關於中國農村貧困標準的研究,確定農村人口最低生活標準是年人均200元;到1990 年這一標准相當於300 元;到1995年,把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因素考慮在內,這個標准被調整為530元;在2000年 「八七」攻堅計劃完成時,貧困標准已經調整為625元; 2005 年為683 元。這一標準是農村絕對貧困戶的標准,而不是相對貧困標准。
絕對貧困:指個人或家庭缺乏起碼的資源以維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難以生存。在測量絕對貧困標准時,一般只考慮為了維持身體健康而絕對必須購買的物品,並且,所購買的物品應當是最簡單最經濟的。
相對貧困:指個人或家庭所擁有的資源,雖然可以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達到一個社會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維持遠遠低於平均生活水平的狀況。2005 年,我國的農村相對貧困標準是684-944元。
近年來,城市貧困戶的問題逐漸顯現,中國城市貧困標準是按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計算的,各個城市這一標准有所不同。
㈨ 請問什麼是貧困戶,需要哪些條件才能申請貧困戶呢謝謝大家
貧困戶的界定,可以參照下面標准:1.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內2.相對貧容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5.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6.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7.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