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滯料內控標准
1. 如何管理呆滯物料
呆滯物料管理入下:
(一)公司設立呆滯物料處理領導小組,職責:負責呆滯物料處理的目標及項目推進方案的設定,項目參與人員的選擇、進度的管控、最終處理方案是否可行的批准、項目實施優劣的評判及獎懲方案的建立。
(二)公司設立呆滯物料處理小組(以下簡稱專項小組),職責:負責呆滯物料清單的梳理、呆滯物料處理方案的擬定、按呆滯物料領導小組批準的方案進行呆滯物料的處理。
(三)相關部門職責
1、物流科:負責呆滯物料的接收、儲存管理工作;負責提供呆滯物料清單;配合相關部門作好獃滯物料處置工作,包括呆滯物料的更換、退換等聯系工作。
2、生產部:負責生產經營過程中呆滯物料產生的預防控制工作,分析呆滯物料產生的原因,負責定期對製造部門的物料進行盤點、清理、退庫工作,同時配合返工返修工作,下達返修工單指令。
3、財務部:負責對呆滯物料處置過程的監控、核價、評估及賬務處理等工作。
4、質檢部:負責呆滯物料質量的判定工作,判定結果可分為:合格、不合格等。負責按照技術通知單或工藝通知單,對所有呆滯物料使用過程的監控。
5、技術中心:負責呆滯物料處置的判定工作,判定的結果可分為:返工返修、回收利用等。對呆滯物料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
6、銷售部門:接受呆滯物料處理小組的安排,參與評審,並提出相應的處理意見。
7、采購部門:負責呆滯物料退供應商部分的進度跟蹤以及變賣物料購買方聯絡、銷售、收款等工作。
8、企管部:負責報廢呆滯物料的變賣、遺棄等處理工作,接到通知起規定時間內按環保體系的要求處理廢品實物。負責對呆滯物料推進工作的考核。
(四)呆滯物料處理工作小組工作流程
1、呆滯物料處置每月組織一次評審清理工作。
2、物流科、生產部負責每月清理在本部門的呆滯物料,編制《呆滯物料清單》並於每月1日前提交到專項小組確認發起後續處理方案及推動。
3、專項小組在收到《呆滯物料清單》後第一時間內轉發相關部門,各部門在3個工作日之內回復處理意見,專項小組2個工作日內完成處理意見整理,並作出評審意見初稿。
處理意見包括:內部消耗(替代品利用、設計開發利用、二次加工利用),外部消耗(客戶承擔變更損失、原料退回供應商、同行業消化、市場銷售、變成品銷售)。
4、評審意見完成次日,專項小組將《呆滯物料處理報告》提交財務部,財務部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核價工作,作出審核意見並報送公司領導審批。
未通過審批的,專項小組自收到審批意見次日組織相關部門對呆滯物料進行重新評審,或採用其他方法解決。
5、專項小組自收到審批通過的《呆滯物料處理報告》後,通知采購部門、企管部等相關部門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處理。
變賣呆滯物料的,收購單位辦理完財務手續後,憑收款憑證到生產部開具領料單。並由采購部門或者企管部帶領至倉庫辦理發貨手續,呆滯物料處理完畢,由專項小組將處理結果通報相關部門。
2. 呆滯原材料如何評估
按照二手價值或者報廢價值評估就是
3. 倉庫呆滯料的預防與控制
倉庫呆滯料的預防與控制,現在進銷存系統應用很廣泛了,你可以選擇一款倉庫管理軟體。自己開發的話比較耗費時間,直接找現成的軟體就行,比如智慧工廠管理系統,就是一款比較智能化的系統。
4. 呆滯物料的管理條例
(一)為加強對呆復滯物料的管理,制現成立呆滯物料處理小組,由處理小組負責呆滯物料清查、建冊及申報處理。
(二) 小組成員,組長財務部主管,副組長資材課長,組員:質檢課長、客服課長、采購課長、膠袋課長、珍珠棉課長、制衣課長、加工課長。
(三) 小組成員職責,組長負責督促各成員定期對各部門的呆滯物料進行清查、建冊。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呆滯物料提出處理意見。
(四) 呆滯物料是指連續2個月未發生收發業務庫存商品、產成品或未使用原材料。
(五) 各部門對呆滯庫存商品、產成品、原材料編制報表送至處理小組並抄送質檢課進行品質鑒定。
(六) 質檢課對庫存商品、產成品、原材料進行品質分類,定義為:報廢商品、可用待改進商品、可用閑置商品、待退商品。
(七) 處理小組依據質檢課品質鑒定書或相關部門意見報告編寫呆滯物料處理報告並附相關證據送總經理辦。
(八) 處理小組根據處理報告批復意見督促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5. 哪個部門分析物料的ABC等級及呆滯料的處理
庫存ABC分類和帕累托原理(Pareto) 有著類似的思想, 帕累托圖最早用於解釋經濟學中的一個現象,即20%的人口控制了80%的財富, 這一現象被概括為」重要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這就是帕累托原理。帕累托原理也適用於企業的庫存管理決策中 (大部分決策不怎麼重要,而少數決策卻影響甚大)。
1. 將存貨單元累計20%,但成本卻占總成本的80%的物料劃分為A類庫存;
2. 將存貨單元累計20%—50%,而成本占總成本15%的物料劃分為B類庫存;
3. 將存貨單元累計50%—100%,而成本占總成本5%的物料劃分為C類庫存。
字母A、B和C代表不同的分類且其重要性遞減, 選用這三個字母並沒有特別的意義, 將物料分為三級也不是絕對的。這種分類並不是影響物料重要性的唯一標准,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的劃分標准:物料的單位成本;物料的資源是否容易獲得;提前期、物料的缺貨成本等。
運用ABC法的關鍵,在於如何以「重要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作為依據, 通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將管理對象的庫存物料按照分類指標劃分為ABC三類, 然後採取相應的控制策略,這就是ABC分類法的基本思想。
二、實施策略
在實踐中,人們常以產品品種數量和對應的金額作為劃分標准, 需要強調的是這並不是物料分類的唯一準則,只是一般的ABC分類法。ABC分類法實施的一般程序為:
1. 確認庫存中每一種物料的年度使用量;
2. 將每一種物料的年度使用量和物料的成本相乘,計算每一種物料的年度使用金額;
3. 將所有物料的年度使用金額求和,得到全年度庫存總金額;
4. 將每一種物料的年度使用金額分別除以全年度庫存總金額, 計算出每一種物料的總計年度使用百分比;
5. 將物料根據年度使用百分比由大至小排序;
6. 檢查年度使用量分布,並根據年度使用量百分比將物料加以分類。
三、控制策略
對庫存進行分類的目的是按利用價值對存貨單元加以區別對待, 採用不同的庫存控制策略分別進行控制。一般地,對於高價值A類物料,應集中力量進行控制以減少庫存; 相反地,對於低價值的物料,如C類物料,通常維持較大庫存以避免缺貨。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物料的控制策略:
1. A類物料——應對此類物料進行嚴格跟蹤,精確地計算訂貨點和訂貨量, 並且經常進行維護;
2. B類物料——實施正常控制,只有特殊情況下才賦予較高的有限權控制, 可按經濟批量訂貨;
3. C類物料——盡可能簡單的控制, 可通過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盤點來補充大量的庫存,給予最低的作業有限權控制。
這種ABC分類法簡單易行,有助於分析和控制重點物料, 但是,其缺點也顯而易見:首先,判別的標准不全面,僅僅根據品種、金額的多少還難以科學分類,如有些備件, 或比較重要的物料,盡管佔用金額不高,但對生產影響大, 且采購周期較長,這類物料也應歸為A類物料。然而,如果按照一般ABC分類法,這類物料也許應歸為B類或C類物料,因此,ABC的劃分,不僅取決於品種和金額的大小,同時應考慮物料的重要性程度, 采購周期的長短等,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多種因素,才能合理地區分ABC。 另外,一般分類法只是一種粗略的區別,因為物料通常品種很多,一次劃分難以合理,也不易控制, 因此, 需要更細、更具體的、針對性的劃分方法。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對不同的產品,如外購件、自製件、 獨立需求產品和相關需求產品等應進行不同的ABC分析。在分析過程中,不能忽略需求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庫存的量及庫存管理的重點應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作動態調節,此一時是A類物料, 彼一時則可能是B類物料,另外,倉庫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如銷售部門、 工程部門等應實現信息共享,如果某一時期,銷售部門計劃放棄某產品,則應將這信息及時反饋至倉庫管理部門。 倉庫管理部門還應與供應廠商保持聯系, 因為可能市場的變化,某種產品不生產,則供貨商必須及時得到該信息以決定採取相應的庫存管理策略。
6. 什麼是呆滯料呆滯料處理辦法和程序怎麼樣
一、意義
物料因故不符合使用需求,呆滯於倉庫,致使成本增加,資金積壓凍結,對營運造成負面影響。
二、呆滯料的管理
1.定期對物料追蹤→計算機化管理。
2.建立呆滯料分析與處理對策。
三、呆滯料發生原因與防止措施
發生原因
防止措施
一、訂單取消
1.材料購入後訂單被取消或減少訂購量者之措施。
(1)外銷:對新客戶及新產品須俟接受客戶L/C後才進行請料。
(2)內銷:對新客戶俟簽約或取得訂金後才進行請料。
2.材料購入後訂單變更材料規格者,如客戶要求變更應以受訂異常事項呈報,要求客戶補償損失或不予接受。
二、市場嗜好變更
1.式樣及偏好較易變化者,營業應特別注意變化及時減購材料,尤其對於變化即不能利用之特用材料,平時儲存量應減至最小量,以便有變化即予停購或少購。
2.嗜好更動時,應速設法出售產品如減價出售,以便出清庫存材料。
三、銷售預測偏高
1.營業對銷售預測工作應確實建立客戶數據,預測應逐一詳實填記匯總,其程序方法屬營業管理范圍,不作詳述,凡有詳實估計並每月編制修正下數月預測數字,則可接近事實,偏高之機會將減至最小。
2.資材應隨營業額預測逐月修正材料之儲備工作。
四、用料量小於預算量
1.標准用量設定之誤差,應由測定部門加強以正確測定標准用量。
2.每批開始生產時,實時再測定用量,如有差異應以製造異常事項報告(窗體),提報修正。
3.每批完工後用量應檢討差異原因,以完工異常報告(窗體),提報修正,做為正批設定用料標准之用。
4.排版或製造方式改善減少用量時,應即予修正用料標准。
五、驗收進庫不當
1.無法全檢但使用時可挑出不良品者,采購時應與供貨商約定,可以退換或退料。
2.對各種材料應詳訂檢驗標准,確實驗貨。
六、倉儲管理不善
1.易變質及腐蝕材料應確實實施先進先出。
2.注意保管以免生銹、發霉、變形、風化及揮發等。
3.雖非易變質或腐蝕,亦應定期清倉調存新料。
七、變更原設計
1.加強工程設計的審核工作。
2.工程設計變更時應即更正或取消原請購案件。
八、技術革新
1.拆除機件盡量加以利用。
2.原料方面盡早停止采購,已訂購材料設法取消。
3.庫存材料盡量先用完,再行採用新材料。
九、工程余料
用料預算應力求准確,凡可一一計數者應確實計數,除非可當為備品外不可多購。
十、請購不當
1.確實做好存量管制,以免超量請購。
2.工程用料應確實把握配合進度,不可因采購延誤,另行重復請購。
3.盡量避免最小訂購量之限制而超量請購。
4.有滯料可用者不可重新請購。
四、呆滯料處理
1.利用
拆零利用
並修
交換
煉制材料或發展副產品
設法利用。
2.出售
議價出售
標售
3.報廢銷毀。
4.贈送。
7. 如何定義呆滯物料概念與公式是什麼
呆滯料的概念:要看公司的規定(公司的規定也是會結合物料本身的特性,參考的資料有未來生產計劃、市場預測等信息)。公式有:=dated(a1,today)>公司規定的呆滯臨界日期
8. 如何界定呆滯物料和報廢物料,他們分別如何管理
1、相對來說,呆滯物料是指物料尚有使用價值,而報廢物料則屬於沒有使用價值內的廢品;
2、應分開建容賬管理。對於呆滯物料,必須立即盤存其實際狀態及尚存的使用價值,擬定使用計劃或以折價形式轉讓出去,以保證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3、廢品應通過質檢部門鑒定,判斷是否存在回用價值或廢品利用,否則應盡快予以處理(通過出售至廢品回收公司形式),如預計對環境產生污染等影響的,則必須轉由專業特種物質回收公司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