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聽證的費用由申請人承擔
㈠ 政府拆遷房屋需要持有什麼文件和手續
(1)房屋拆遷首先相關拆遷文件要齊全。(建設項目批准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存款證明等;)
(2)房屋拆遷需要有《拆遷許可證》,拆遷公告(現公布)。(30日內進行審查,頒發拆遷許可證。)
(3)房屋拆遷的拆遷人委託評估[發送評估報告及通知(5日)].(評估委員會由三名以上國家注冊的房地產估價師組成。)
(4)根據文件有關規定結合市場確定附屬物價格。
(5)房屋拆遷需要制定拆遷補償細則。(貨幣補償和回遷安置兩種)
(6)房屋拆遷要做好宣傳/講解政策。(國務院305號令)
(7)房屋拆遷要與被拆遷人反復協商,做工作。
(8)房屋拆遷需簽定拆遷補償協議。
(1)織聽證的費用由申請人承擔擴展閱讀:
征地拆遷補償中 經營性用房判定情況
2015年3月,市民王先生家附近一大片區域被列為征地拆遷范圍。本來這對於王先生一家來說算是喜事,但是在與徵收部門談過幾次以後,王先生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王先生家房子的性質是住宅,但他覺得征地拆遷按照住宅來計算並不合適,因為早在2005年王先生就領了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王先生覺得自己房子是用於經營的,應該按照經營性用房實施徵收。
為了弄清徵收計算規則,王先生找到江蘇聖典律師事務所賈政和律師尋求幫助。
律師介紹,根據《南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若干問題的規定》,被徵收人於2010年7月1日前將住宅房屋改變為經營性用房,依規定認定後,根據其持續年審合格的工商營業執照、完稅憑證,對其實際用於經營的建築面積參照營業用房或者非營業用房進行評估後,給予補償。
「其中規定了,1年以上、不滿2年的,按不超過評估結果的30%補償;2年以上、不滿5年的,按不超過評估結果的40%補償;5年以上的,按不超過評估結果的50%補償。」賈政和律師說。
之後,在賈政和律師的幫助下,王先生到當地工商管理部門調取了自己的完稅憑證,然後帶上了營業執照重新去和徵收部門洽談,最終王先生和徵收部門達成了協議,開心地搬進了新家。
賈政和律師表示,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就拿王先生來說,雖然他家最終按照經營性用房來實施徵收,但並不意味著所有用於實際經營的住宅在征地過程中都能按照經營性用房來計算。
賈政和律師提醒,經營性用房的評估價格固然比住宅高,但是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經營性用房得到的補償並不一定比住宅高,原因是按照經營性用房補償做多也只能按照評估價格50%來進行補償,所以有些地段可能按照住房計算更劃算,被徵收者在徵收過程中還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做最後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屋拆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房屋拆遷許可證
㈡ 行政處罰聽證費用為什麼不讓申請人承擔
聽證一般是不收費的
㈢ 行政許可需要聽證的,由申請人、利害關系人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對或錯
錯。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聽證的有關費用不由申請人支付。所產生的費用納入到舉行聽證機關的財政預算中。
㈣ 行政相對人無論是申請行政處罰聽證還是申請行政復議都不承擔任何費用
二者的區別在於,聽證是行政機關做出決定之前聽取當事人意見,而復議則是對具體的行政行為不滿已經做出
㈤ 若利害關系人就行政許可要求組織聽證,那麼聽證費用應由申請人承擔。 判斷題
是錯的,申請人、利害關系人都不承擔聽證組織費用。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四十七條 行政許可直接涉及申請人與他人之間重大利益關系的,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許可決定前,應當告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享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在被告知聽證權利之日起五日內提出聽證申請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二十日內組織聽證。申請人、利害關系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5)織聽證的費用由申請人承擔擴展閱讀
行政許可聽證程序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四十八條 聽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行政機關應當於舉行聽證的七日前將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通知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必要時予以公告;
(二)聽證應當公開舉行;
(三)行政機關應當指定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以外的人員為聽證主持人,申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主持人與該行政許可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迴避;
(四)舉行聽證時,審查該行政許可申請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供審查意見的證據、理由,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證據,並進行申辯和質證;
(五)聽證應當製作筆錄,聽證筆錄應當交聽證參加人確認無誤後簽字或者蓋章。行政機關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