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實施內控階段

實施內控階段

發布時間: 2020-12-14 03:28:49

內控是什麼意思

名詞概述
內部控制的簡稱。指一般公司企業內部的控制運作。我國財政部對內部會計控製做了如下的定義: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歷史發展
第一個階段:內部控制的雛形—蒙馬利1912內部牽制。以職務分離、帳戶核對為主要內容
第二階段:內部控制的初步形成—由內部牽制逐漸演變成由組織結構、職務分離、業務程序、處理手續等因素構成的控制系統。
第三階段:成熟期--內部控制結構。代表:1988年美國aicpa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它以"內部控制結構"代替"內部控制",並提出內部結構的三要素: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製程序。
第四階段:內部控制整體框架。COSO報告指出: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受企業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員工影響,旨在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現行法規的遵循。
COSO報告認為內部控制整體架構主要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項要素構成。
(註:COSO是指美國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所屬的內部控制專門研究委員會——發起機構委員會(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簡稱COSO)。)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滿意望採納、贊同,萬分感謝!

Ⅱ 影響實施階段內部控制測試與實質性測試重點的是

環境、風評

Ⅲ 我國內部會計控制的發展階段

內控制度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從傳統的內部牽制制度開始,逐步發展到內部控內制制度階段、內部容控制結構階段和現在的一體化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階段,現代意義上的內部控制理論產生於20世紀。我國企業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發展進程中,為了自身管理的需要,內控制度逐漸建立和完善,但由於長期計劃經濟管理模式的影響,加之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成熟,我國企業的內控制度在運行基礎、設立環節和執行力度方面面臨一系列問題:

1.內部控制運行基礎存在問題
2.管理層經營理念、管理方式和風格的影響
3.缺乏對員工素質教育和人才培養機制
4.在處理授權度和受控度關系方面不夠合理
5.內控制度的實施和監督不規范

Ⅳ 內部控制包括哪些內容

1、明確規定處理各種經濟業務的職責分工和程序方法

企業要健全和強化內部組織機構,是企業經濟活動進行計劃、指揮和控制的組織基礎,其核心問題是合理的職責分工。在一般情況下,處理每項經濟業務的全過程,或者在全過程的某幾個重要環節都規定要由兩個部門或兩個以上部門、兩名或兩名以上工作人員分工負責,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

2、明確資產記錄與保管的分工

規定管錢、管物、管帳人員的相互制約關系,旨在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另外,現金收付的復核制,物資收發的復秤制、復點制等,也都是防錯防弊的內部控制制度。

3、明確規定保證會計憑證和會計記錄的完整性和正確性要求

對各種自製原始憑證,在格式、份數、編號、傳遞程序、各聯的用途、有關領導和經辦人簽章、明細數同合計數及大小寫數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規定。

對各種賬簿記錄,要求帳證的一致或保持一定統馭關系的規定;還有會計核算中規定的雙線核對、余額明細核對、各種報表相關數字核對,以及由此而規定的內部稽核制度等。

4、明確規定建立財產清查盤點制度

為了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和完整,除規定物資保管員對每項物資進行收付後,要實行永續盤存辦法核對庫存帳實外,還要規定財產物資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證帳卡物相符或及時處理發生的差錯。

5、明確規定計算機財務管理系統操作許可權和控制方法

(1)計算機代替手工填制記賬憑證是比較容易的,比手工製作的憑證更規范、效率更高。

(2)電算化可以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會計工作的水平。

(3)對會計電算化進行內部控制,主要是對存取許可權進行控制。

Ⅳ 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經歷了6個階段:

1、內部牽制階段

內部控制,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被人們提出、認識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中,早已存在著內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級形式,這就是內部牽制。

2、內部控制制度階段

1936年,美國頒布了《獨立公共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查》,首次定義了內部控制:「內部稽核與控制制度是指為保證公司現金和其他資產的安全,檢查賬簿記錄的准確性而採取的各種措施和方法」,此後美國審計程序委員會又經過了多次修改。

3、會計控制管理控制階段

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的概念。

4、內部控制結構階段

1988年4月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SAS N0.55),規定從1990年1月起以該文告取代1972年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1號》。該文告首次以內部控制結構一詞取代原有的「內部控制」。

5、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

1992年9月,COSO委員會提出了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該框架指出「內部控制是受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為經營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6、風險管理框架階段

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該框架拓展了內部控制,更有力、更廣泛地關注於企業風險管理這一更加寬泛的領域。

(5)實施內控階段擴展閱讀:

企業的經營環境、經營業務、公司規模和組織結構是處於變化之中的,因此無論是公司層面的,還是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也應隨之改變,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體現為設計的科學性和運行的有效性的高度統一。

盡管我國目前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有關內部控制的規定,但作為系統工程,內部控制達到預想的效果並非一日之功。監管部門頒布的內部控制規范是通用性內部控制框架,企業需要據此建立針對特定企業的內控操作系統。

內部控制框架具體化的過程也是企業行使內部控制剩餘控制權的過程,企業對通用版內部控制框架的遵循程度以及剩餘控制權行使的恰當與否十分關鍵。

Ⅵ 實施階段是什麼

(一)符合性測試
符合性測試是在內部控制初步了解和評價的基礎上,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狀況以及是否得到貫徹執行而進行的測試,其目的是確定被審計單位的業務處理是否符合內部控制制度的規定,判斷內部控制的遵循程度,進而確定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可以依賴以及可以依賴的程度。因此,符合性測試實際上是在內部控制初步了解和評價基礎上所進行的進一步的評價。
若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審計人員可不進行符合性測試,而直接實施實質性測試流程:1、相關內部控制不存在。2、相關內部控制雖然存在,但審計人員通過了解發現其並未有效運行。3、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可能大於進行符合性測試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
(二)實質性測試
所謂實質性測試,是指搜集直接證據所進行的更為深入的檢查。實質性測試的目的是為審計人員賴以作出審計結論的足夠的審計證據。實質性測試通常採用抽樣方式進行,審計人員在實質性測試中要做以下主要工作:
1盤點實物:審計人員對有形資產賬戶所記載的內容均應進行實物盤點,包括庫存現金、有價證券、材料、固定資產、在產品和產成品等,通過盤點確定財產物資的實際情況。
2檢查憑證:審計人員要抽查憑證,以確定賬簿記錄數據的真實性和經濟業務的合理性、合法性。
3核實賬戶記錄的余額
4核對有關記錄
5對相關資產和負債的期末余額進行函證
6對計算結果進行復算:審計人員要對被審計單位有關計算的結果進行復算,以確定被審計單位有無故意歪曲計算結果或者計算存在差錯的情況,包括合計數的復算,如工資匯總表的復算;有關調整數和分配數的復算,例如有關生產費用的分配情況的復算;有關計算表的復算,
7向有關人員進行查詢: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對有關事項存在的疑問,可以向有關當事人進行查詢。
8其它必要的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問題:
1。實質性測試是實施階段必不可少的工作,盡管在實施過程中已經進行了符合性測試,但它不可取代實質性測試。
2。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的結果是互相補充的。
3。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在執行時間上有時存在交叉。
4。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是一個整體的各個階段。
㊣自考名師王學軍例題推薦:為什麼即使經符合性測試認定被審單位有非常健全的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也不能全省略實質性測試程序?
☆自考名師王學軍解答提示:(1)內部控制是被審單位為達到其經營管目標而設立和實施的,最嚴格的內部控制也有其本身的固有限制:一是控製成本的限制,被審單位往往考慮成本而犧牲內部控制可能帶來的效益;二是人為的限制,包括有關人員不理解或錯誤理解內部控制,相關人員串通而破壞內部控制等,這些固有限制可能導致會計報表的重要反映失實。
(2)內部控制是否真正有效,需要通過執行符合性測試予以驗證,但符合性測試只能證實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和得到了一貫追循,而不能對會計報表反映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進行證實。
(3)符合性測試的結果可能減少實質性測試的程序,但當符合性測試的成本高於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成本時,注冊會計師必須選擇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
㊣自考名師王學軍例題推薦:現代審計是以測試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的抽樣審計,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時,首先要研究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請回答:(1)注冊會計師為什麼要對內部控制進行符合性測試?(2)在什麼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可以不進行符合性測試而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
☆自考名師王學軍解答提示:(1)注冊會計師進行符合性測試是為了審查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是否有效,據以確定對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的影響;(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注冊會計師可不進行符合性測試而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A、相關內部控制不存在。B、相關內部控制雖然存在,但注冊會計師通過了解發現其並未有效運行;C、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可能大於進行符合性測試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

Ⅶ 內部控制理論將內部控制劃分為幾個階段

1992年,美國「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由美國會計學會、注冊會計師協會、國際內部審計人員協會、財務經理協會和管理會計學會等組織參與的「發起組織委員會(COSO)發布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即「COSO報告」,該報告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1996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審計准則公告第78號》(SAS 78),全面接受COSO報告的內容,並從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SAS 55)。新准則將內部控制的定義為:「由一個企業的董事長、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實現的過程,旨在為下列目標提供合理保證:1財務報告的可靠性;2經營的效果和效率;3符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該准則將內部控制劃分為五種成份,它們分別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

(1)控制環境,構成一個單位的氛圍,影響內部人員控制其它成份的基礎。包括:

·員工的誠實性和道德觀。如有無描述可接受的商業行為、利益沖突、道德行為標準的行為准則;

·員工的勝任能力。如雇員是否能勝任質量管理要求;

·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如董事會是否獨立於管理層;

·管理哲學和經營方式。如管理層對人為操縱的或錯誤的記錄的態度;

·組織結構。如信息是否到達合適的管理階層;

·授予權利和責任的方式。關鍵部門的經理的職責是否有充分規定;

·人力資源政策和實施。如是否有關於僱傭、培訓、提升和獎勵雇員的政策。

(2)風險評估,指管理層識別並採取相應行動來管理對經營、財務報告、符合性目標有影響的內部或外部風險,包括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風險識別包括對外部因素(如技術發展、競爭、經濟變化)和內部因素(如員工素質、公司活動性質、信息系統處理的特點)進行檢查。風險分析涉及估計風險的重大程度、評價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考慮如何管理風險等。

(3)控制活動,指對所確認的風險採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證單位目標得以實現的政策和程序。實踐中,控制活動形式多樣,可將其歸結為以下幾類:

·業績評價,是指將實際業績與其他標准,如前期業績、預算和外部基準尺度進行比較;將不同系列的數據相聯系,如經營數據和財務數據,對功能或運行業績進行評價。這些評價活動對實現企業經營的效果和效率非常有用,但一般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公允性相關度不高。

·信息處理,指保證業務在信息系統中正確、完全和經授權處理的活動。信息處理控制可分為兩類: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一般控制與信息系統設計和管理有關,如保證軟體完整的程序、信息處理時間表、系統文件和數據維護等;應用控制與個別數據在信息系統中處理的方式有關;如保證業務正確性和已授權的程序。

·實物控制,也稱為資產和記錄接近控制,這些控制活動包括實物安全控制、對計算機以及數據資料的接觸予以授權、定期盤點以及將控制數據予以對比。實物控制中防止資產被竊的程序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有關,如在編制財務報告時,管理層僅僅依賴於永續存貨記錄,則存貨的接近控制與審計有關。

·職責分離,指將各種功能性職責分離,以防止單獨作業的雇員從事或隱藏不正常行為。一般來說,下面的職責應被分開:業務授權(管理功能)、業務執行(保管職能)、業務記錄(會計職能)、對業績的獨立檢查(監督職能)。理想狀態的職責分離是,沒有一個職員負責超過一個的職能。

(4)信息與溝通,指為了使職員能執行其職責,企業必須識別、捕捉、交流外部和內部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市場份額、法規要求和客戶投訴等信息。內部信息包括會計制度,即由管理當局建立的記錄和報告經濟業務和事項,維護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方法和記錄。有效的會計制度應是:1包括可以確認所有有效業務的方法和記錄;2序時詳細記錄業務以便於歸類,提供財務報告;3採用恰當的貨幣價值來計量業務;4確定業務發生時期以保證業務記錄於合理的會計期間,在財務報告中恰當披露業務。

溝通是使員工了解其職責,保持對財務報告的控制。它包括使員工了解在會計制度中他們的工作如何與他人相聯系,如何對上級報告例外情況。溝通的方式有政策手冊、財務報告手冊、備查簿,以及口頭交流或管理示例等。

(5)監控,指評價內部控制質量的進程,即對內部控制改革、運行及改進活動評價。包括內部審計和與單位外部人員、團體進行交流。

上述五種成份實際上內容廣泛,相互關聯。控制環境是其他控製成份的基礎,在規劃控制活動時,必須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有細致的了解和評估;而風險評估和控制活動必須藉助企業內部信息有效的溝通;最後,實施有效的監控以保障內部控制的實施質量。

Ⅷ 關於實施階段是什麼

(一)符合性測試
符合性測試是在內部控制初步了解和評價的基礎上,對內部控制制度的狀況以及是否得到貫徹執行而進行的測試,其目的是確定被審計單位的業務處理是否符合內部控制制度的規定,判斷內部控制的遵循程度,進而確定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可以依賴以及可以依賴的程度。因此,符合性測試實際上是在內部控制初步了解和評價基礎上所進行的進一步的評價。
若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審計人員可不進行符合性測試,而直接實施實質性測試流程:1、相關內部控制不存在。2、相關內部控制雖然存在,但審計人員通過了解發現其並未有效運行。3、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可能大於進行符合性測試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
(二)實質性測試
所謂實質性測試,是指搜集直接證據所進行的更為深入的檢查。實質性測試的目的是為審計人員賴以作出審計結論的足夠的審計證據。實質性測試通常採用抽樣方式進行,審計人員在實質性測試中要做以下主要工作:
1盤點實物:審計人員對有形資產賬戶所記載的內容均應進行實物盤點,包括庫存現金、有價證券、材料、固定資產、在產品和產成品等,通過盤點確定財產物資的實際情況。
2檢查憑證:審計人員要抽查憑證,以確定賬簿記錄數據的真實性和經濟業務的合理性、合法性。
3核實賬戶記錄的余額
4核對有關記錄
5對相關資產和負債的期末余額進行函證
6對計算結果進行復算:審計人員要對被審計單位有關計算的結果進行復算,以確定被審計單位有無故意歪曲計算結果或者計算存在差錯的情況,包括合計數的復算,如工資匯總表的復算;有關調整數和分配數的復算,例如有關生產費用的分配情況的復算;有關計算表的復算,7向有關人員進行查詢: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對有關事項存在的疑問,可以向有關當事人進行查詢。
8其它必要的工作。
另外需要注意的問題:
1。實質性測試是實施階段必不可少的工作,盡管在實施過程中已經進行了符合性測試,但它不可取代實質性測試。
2。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的結果是互相補充的。
3。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在執行時間上有時存在交叉。
4。實質性測試和符合性測試是一個整體的各個階段。
㊣自考名師王學軍例題推薦:為什麼即使經符合性測試認定被審單位有非常健全的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也不能全省略實質性測試程序?
☆自考名師王學軍解答提示:(1)內部控制是被審單位為達到其經營管目標而設立和實施的,最嚴格的內部控制也有其本身的固有限制:一是控製成本的限制,被審單位往往考慮成本而犧牲內部控制可能帶來的效益;二是人為的限制,包括有關人員不理解或錯誤理解內部控制,相關人員串通而破壞內部控制等,這些固有限制可能導致會計報表的重要反映失實。
(2)內部控制是否真正有效,需要通過執行符合性測試予以驗證,但符合性測試只能證實內部控制是否有效和得到了一貫追循,而不能對會計報表反映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貫性進行證實。
(3)符合性測試的結果可能減少實質性測試的程序,但當符合性測試的成本高於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成本時,注冊會計師必須選擇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
㊣自考名師王學軍例題推薦:現代審計是以測試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的抽樣審計,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時,首先要研究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請回答:(1)注冊會計師為什麼要對內部控制進行符合性測試?(2)在什麼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可以不進行符合性測試而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
☆自考名師王學軍解答提示:(1)注冊會計師進行符合性測試是為了審查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是否有效,據以確定對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的影響;(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注冊會計師可不進行符合性測試而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A、相關內部控制不存在。B、相關內部控制雖然存在,但注冊會計師通過了解發現其並未有效運行;C、符合性測試的工作量可能大於進行符合性測試所減少的實質性測試的工作量。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