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內控手冊
㈠ 有誰知道企業存貨銷售環節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
銷售交易的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CPA通常利用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中所獲取的資料來評價內部控制風險。
(一)適當的職責分離
(二)正確的授權審批
1.關鍵內部控制。對於授權審批問題,主要關注以下三個關鍵點上的審批程序:
第一,在銷貨發生之前,賒銷已經正確審批。
第二,非經正當審批,不得發出貨物。
注意:前兩項控制的目的在於防止企業因向虛構的或者無力支付貨款的顧客發貨而蒙受損失。
第三,銷售價格、銷售條件、運費和折扣等必須經過審批。價格審批控制的目的在於保證銷售交易按照企業定價政策規定的價格開票收款。
第四,審批人應當根據銷售與收款授權批准制度的規定,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許可權。
2.控制測試方法:檢查法。通過檢查憑證在上述的四個關鍵控制點,可以很容易地測試出授權審批方
面的內部控制的效果。
(三)充分的憑證和記錄
1.關鍵內部控制。只有具備充分的記錄手續,才有可能實現其他各項控制目標。例如,有的企業在收到顧客訂單後,就立即編制一份預先編號的一式多聯銷售發票,分別用於批准賒銷、審批發貨、記錄發貨數量以及向顧客開具賬單等。在這種制度下,只要定期清點銷售發票,漏開賬單的情形就幾乎不會發生。相反的情況是,有的企業只在發貨以後才編制銷售發票,如果沒有其他補償性控制,這種制度下漏開賬單的情況就很可能會發生。
2.控制測試方法:檢查法。
(四)憑證的預先編號
(五)按月寄出對賬單
(六)內部核查程序
針對銷售交易的實質性程序
有些交易實質性程序與環境條件關系不大,適用於各種審計項目,有些則不然,要取決於內部控制的健全程度和控制測試的結果。這里必須指出:(1)這些測試程序中並未包含銷貨交易全部的對交易、賬戶余額實施實質性程序。(2)其中有些測試程序可以實現多項控制目標,而非僅能實現一項控制目標。
(一)登記入賬的銷售交易是真實的(發生、真實性)
1。未曾發貨卻已將銷售交易登記入賬。針對這類錯誤發生的可能性,CPA可以從營業收入明細賬中抽取幾筆分錄,追查有無發運憑證及其他佐證憑證,藉以查明有無事實上沒有發貨卻已登記入賬的銷售交易。
如果CPA對發運憑證等的真實性也有懷疑,就可能有必要再進一步追查存貨的永續盤存記錄,測試存貨余額有無減少。
2.重復人賬。針對銷售交易重復人賬這類錯誤的可能性,CPA可通過復核企業為防止重復編號而設置的有序號的銷貨交易記錄清單加以確定。
3.虛假入賬。這通常是企業的一種舞弊行為,CPA一般很難察覺這種虛構的發貨。審查營業收入明細賬中與銷貨分錄相應的銷貨單,檢查其是否經過賒銷批准手續和發貨審批手續,:是測試是否向虛構的顧客發貨的辦法之一。
4.檢查上述三類多報銷貨錯誤的可能性的另一個有效的辦法,是追查應收賬款明細賬中貸方發生額的記錄。如果應收賬款最終得以收回貨款或者收到退貨,則記錄入賬的銷售交易一開始通常是真實的;如果貸方發生額是注銷壞賬,或者直到審計時所欠貨款仍未收回,就必須詳細追查相應的發運憑證和顧客訂單等,因為這些跡象都說明可能存在虛構的銷售交易。
(二)已發生的銷售交易均已登記入賬(完整性測試)
順查法(「完整性」目標):又稱正查法,就是按照記賬程序的順序進行審查的一種方法。順查法是順著會計核算的程序,從檢查會計憑證開始,用會計憑證核對會計賬簿,再用會計賬簿核對財務報表以確定會計認定的一種檢查方法。
逆查法(「發生」目標):又稱倒查法,是逆著會計核算程序,從檢查財務報表核對會計賬簿,再由會計賬簿核對會計憑證以確定會計認定的一種檢查方法。這種方法從財務報表人
手,檢查涉及會計核算方面有疑問、有問題的內容,避免面面俱到。
(三)登記入賬的銷售交易均經正確計價(「計價」目標)
銷售交易計價的准確性包括:按訂貨數量發貨,按發貨數量准確地開具賬單以及將賬單上的數額准確地記入會計賬簿。
(四)登記入賬的銷售交易分類恰當(「分類」目標)
(五)銷售交易的記錄及時(「完整性」目標)
(六)銷售交易已正確地記入明細賬並正確地匯總(「准確性」目標)
㈡ 如何對存貨進行內部控制
與存貨相關的內部控制涉及被審計單位供、產、銷各個環節,包括采購、驗收入庫、倉儲、加工、運輸等方面,具體而言包括:
1、采購環節內部控制
與采購相關的內部控制的總體目標是所有交易都已經獲得了適當授權與批准。使用訂貨單是一項基本的內部控制措施,訂貨單應當預先連續編號,事先確定采購價格並獲得批准。此外,對訂貨單還應當定期進行清點。
2、驗收環節內部控制
與存貨驗收相關的內部控制的總體目標是所有收到的貨物都已得到記錄。使用驗收單是一項基本的內部控制措施。被審計單位應當設置獨立的部門負責驗收貨物,該部門具有驗收存貨實物、確定存貨數量、編制驗收單、將驗收單傳送至會計部門以及運送貨物至倉庫等一系列職能。
3、倉儲環節的內部控制
與倉儲相關的內部控制的總體目標是確保與存貨實物的接觸必須得到管理層的指示和批准。被審計單位應當採取實物控制措施,使用適當的存儲設施,以使存貨免受意外損毀、盜竊或破壞。
4、領用環節的內部控制
與領用相關的內部控制的總體目標是所有存貨的領用均應得到批准和記錄。使用領用單是一項基本的內部控制措施。對存貨領用單應當定期進行清點。
5、加工或生產環節內部控制
與加工或生產環節相關的內部控制的總體目標是對所有的生產過程作出適當的記錄。使用生產報告單是一項基本控制措施,在生產報告單中,應當對產品質量缺陷和零部件使用及報廢情況及時作出說明。
6、裝運出庫環節的內部控制
與裝運出庫相關的內部控制的總體目標是所有的裝運都得到了記錄。使用裝運單是一項基本的內部控制措施。裝運單應當預先編號,定期進行清點,並作為日後開具收款賬單的依據。
7、存貨數量的盤存制度
存貨數量的盤存制度一般分為實地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盤存制度不同,對存貨數量的控製程度的影響也不同。即使採用永續盤存制,也應對存貨進行實地盤點。與存貨實地盤點相關的內部控制通常包括:制定合理的盤點計劃,確定合理的存貨盤點程序,配備相應的監督人員,對存貨進行獨立的內部驗證,將盤點結果與永續存貨記錄進行獨立的調節,對盤點表和盤點標簽進行充分控制。
㈢ 存貨內部控制應建立哪些控制制度
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半成品、商品及周轉材料等;企業代銷、代管、代修、受託加工的存貨,雖不歸企業所有,也應納入企業存貨管理范疇。不同類型的企業有不同的存貨業務特徵和管理模式;即使同一企業,不同類型存貨的業務流程和管控方式也可能不盡相同。企業建立和完善存貨內部控制制度,必須結合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針對業務流程中主要風險點和關鍵環節,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時,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強化會計、出 入庫等相關記錄,確保存貨管理全過程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下列圖1、圖2分別列示了生產企業和商品流通企業存貨流轉的程序。
一般生產企業的存貨業務流程可分為取得、驗收、倉儲保管、生產加工、盤點處置等四個階段,歷經取得存貨、驗收入庫、倉儲保管、領用發出、原料加工、裝配包裝、盤點清查、銷售處置等主要環節。具體到某個特定生產企業,存貨業務流程可能較為復雜,不僅涉及上述所有環節,甚至有更多、更細的流程,且存貨在企業內部要經歷多次循環。比如,原材料要經歷驗收入庫、領用加工,形成半成品後又入庫保存或現場保管、領用半成品繼續加工,加工完成為產成品後再入庫保存,直至發出銷售等過程。也有部分生產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較為簡單,其存貨業務流程可能只涉及上述階段中的某幾個環節。
㈣ 存貨管理的內部控制
中華。會計網校路小小貓回復:(一)存貨管理崗位的分工與授權批准 企業內部除存貨管理部門及倉儲人員外,其餘部門和人員接觸存貨時,應由相關部門特別授權。對於貴重物品、危險品或保密物品等,應當規定更嚴格的接觸限制條件,必要時,存貨管理部門內部也應當執行授權接觸。 (二)存貨的請購與采購控制 企業應當根據預算有關規定,結合本系統的業務特點編制存貨年度、季度和月份的采購、生產、存儲、銷售預算,並按照預算對實際執行情況予以考核。 企業應當根據各種存貨采購間隔期和當前庫存,綜合考慮企業生產經營計劃、市場供求等因素,充分利用信息系統,合理確定存貨采購日期和數量,確保存貨處於最佳庫存狀態。要保證存貨采購業務按計劃申報程序進行,由采購部門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計劃和材料請購單編制采購計劃,提出具體的采購目錄,經主管計劃的負責人審核後報主管領導審批。
㈤ 怎麼深入了解一家民營公司的存貨內部控制制度
1、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①強化管理者的內部控制意識,強化管理者的內控意識及高層的控制職能;
②提高制度執行者的態度和素質;
③加強全體員工道德修養和內部控制制度教育;
④建立與企業性質及規模相適應的管理宗旨、經營方式、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等。
2、建立健全存貨內部控制制度
①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
②存貨采購內部控制
首先,是建立健全存貨采購的計劃、合同的訂立和審批制度。采購材料、商品及其他物資業務必須按計劃申報程序進行,各種職能活動應當指派給不同的部門或職員來完成。應由采購部門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計劃和材料請購單編制采購計劃,提出具體的采購計劃,經主管計劃的負責人審核後報主管領導審批。企業采購大宗材料、商品及其他物資,應與供貨單位簽訂合同,以加強雙方責任控制,保證按期、按質、按量發貨。
③存貨領用內部控制
首先,是存貨領用審批內部控制。存貨領用應制定定額,同時經批准才能進行。領用的材料應有工藝部門核定消耗定額,屬於間接費用的消耗、修理用料等,應編制計劃或核定費用定額,生產部門根據計劃、定額填制限額領料單向庫房領料。存貨領用須經部門負責人審批簽字。其次,是存貨發出內部控制。應保證存貨領用無誤,手續齊全。倉庫保管要審核領料單,雙方要檢查數量和質量,並簽字或蓋章。材料發出後,保管人員要按計劃價格標明金額,登記材料卡片,並轉材料記賬員記賬後隨發料匯總表定期送往財務部門。然後,是存貨領用核算內部控制。應保證存貨領用業務記錄真實,領發無誤。要求倉庫保管員發貨後及時登記存貨台帳;財會部門根據材料記賬員的發料匯總表按用途匯總分配,匯總領料單,分攤材料成本差異,分類制證,登記有關賬務。最後,是存貨領用內部稽核。應保證存貨安全,記錄正確。由內部稽核人員審核領料單,核對收發憑證和存貨台帳,檢查收發記錄和結存余額,查看存貨的領用會計核算是否准確。
3、建立建全企業存貨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是經濟監督的再監督,是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之一,是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自我需要。有些中小企業沒有條件無法單獨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可在財會部門設置審計人員,單獨從事內部審計業務。為保證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內審人員應直接對企業最高領導層負責。有些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單獨設置內部審計機構,但實施的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應該建立健全企業存貨內部審計制度,使之得到有效實施。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且執行的效果良好,內部控制過程就必須被施以恰當的監督,通過監督活動在必要時對其加以修正。企業應當重視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並由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門人員具體負責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為確保內部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促進內部控制的嚴格執行,必須加強對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管理,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並賦予他們一定的獨立許可權,以確保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包括獨立於企業其他部門的內部審計制度,內審部門負責審查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並將審查結果向企業董事會或最高管理當局報告。內部審計工作越仔細,內部控制制度越健全,企業就越能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控制目標。
4、加強全體員工培訓,提高存貨內部控制行為主體素質
中小企業員工整體素質較低,中小企業員工大多數是靠人情關系進入企業,員工和管理者之間多半是親戚或者朋友關系,這使得企業的內部控制被綁住了手腳嚴重影響了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因此,企業應要打破任人唯親的人才管理模式,大膽選用德才兼備的員工充實存貨內部控制的關鍵崗位,形成育人、用人、留人的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而且還應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員工培訓機制,只有當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目標明確,觀念趨同,內部控制才能更有實效。企業應定期對員工進行內控知識的教育,使每一個員工都有企業再小都應在內部控制制度的約束下開展經營活動的觀念;使每一個企業員工都要有內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意識,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內部控制制度的牽制和約束。只有將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劑良葯在中小型企業內深入人心,建立起良好的內控執行環境,才能使廣大中小企業在內控的保護下健康、茁壯成長。
5、強化監督,增強內控意識
企業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否起到它應有作用,關鍵要加強監督,督促實施。一是定期組織員工學習各種內控制度,通過查漏洞,定措施,促使廣大員工在自覺參與中強化內控制度觀念。二是嚴格落實各項內控制度,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三是企業管理層要以身作則,積極參與,真正把內控制度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有利於監督企業設計、實施內部控制體系,及時發現內部控制的疏漏,並逐步加以改革和完善。
㈥ 生產性企業存貨內控制度
存貨分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作為內部控制,1、分類存放,建立台帳。2、做到科學、規范。3、及時處理,加快資金周轉。
㈦ 存貨內部控制與存貨管理的區別
存貨的驗收與保管控制
1.存貨的驗收
外購存貨的驗收,應當重點關注合同、發票等原始單據與存貨的數量、質量、規格等是否一致。涉及技術含量較高的貨物,必要時可委託具有檢驗資質的機構或聘請外部專家協助驗收。
自製存貨的驗收,應當重點關注產品質量,通過檢驗合格的半成品、產成品才能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品應及時查明原因、落實責任、報告處理。
采購部門應驗收材料的品種、數量,填制驗收單;質量檢驗部門檢驗質量,簽署驗收單;倉庫保管部門根據驗收單驗收存貨,填制入庫單,登記存貨台賬,將發票、運單連同收料單送回採購部門。
2.存貨的保管
企業應當建立存貨保管制度,定期對存貨進行檢查,重點關注下列事項:
(1)存貨在不同倉庫之間流動時應當辦理出入庫手續。
(2)應當按倉儲物資所要求的儲存條件貯存,並健全防火、防洪、防盜、防潮、防病蟲害和防變質等管理規范。
(3)加強生產現場的材料、周轉材料、半成品等物資的管理,防止浪費、被盜和流失。
(4)代管、代銷、暫存、受託加工的存貨,應單獨存放和記錄,避免與本單位存貨混淆。
㈧ 存貨內控制度設計的依據是什麼
存貨內控制度設計的依據應該是,
公司內部制度基本規范,
加強公司存貨的內部控制和管理,
防範存貨業務中的差錯和舞弊,
保護存貨的安全、完整,
提高存貨運營率。
㈨ 存貨相關的業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有哪些
一、商品存貨的成本
本准則第六條規定,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企業(商品流通)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進貨費用,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也可以先進行歸集,期末根據所購商品的存銷情況進行分攤。對於已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於未售商品的進貨費用,計入期末存貨成本。企業采購商品的進貨費用金額較小的,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二、周轉材料的處理
周轉材料,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可以採用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或者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
三、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一)可變現凈值的特徵
可變現凈值的特徵表現為存貨的預計未來凈現金流量,而不是存貨的售價或合同價。
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並不完全等於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存貨在銷售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以及為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還可能發生的加工成本等相關支出,構成現金流入的抵減項目。企業預計的銷售存貨現金流量,扣除這些抵減項目後,才能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二)以確鑿證據為基礎計算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
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鑿證據,是指對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有直接影響的客觀證明,如產成品或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與產成品或商品相同或類似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銷貨方提供的有關資料和生產成本資料等。
(三)不同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1.產成品、商品和用於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於出售的商品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該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
2.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當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後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
3.資產負債表日,同一項存貨中一部分有合同價格約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的,應當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並與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准備的計提或轉回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