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魏晉監督制度

魏晉監督制度

發布時間: 2020-12-12 18:37:07

① 求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中央、地方管理、選官、監察制度

夏商周是中國古代的奴隸社會,其中夏商兩代正史記載寥寥,是信史之前的年代,官制我們知之甚少。西周分封天子的宗族和有功之臣為諸侯,整個國家的的權力分布如金字塔狀,最上是周天子,其次諸侯,其次卿大夫,其次士(一般官吏),其次努力。在這個時期實行的制度是卿士制度,沒有監察制度,但是對於諸侯和官吏的制約還是有的,就是大夫階層和士階層對統治者政策的監督評價,以及史官根據事實將統治者的言行如實記錄,起到一定的監察作用。
我舉例說明:前者如西周第十位天子周厲王實行殘酷的剝削政策,受到國人(京城裡的百姓,地位高於一般人)的議論,於是周厲王實行高壓政策,大臣勸他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周厲王不聽,遂發生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國人暴動」;後者的例子如西周的春秋時期,齊國在想崔杼先後殺了齊國的兩任國君,史官記錄說「崔杼弒其君」,被殺,史官的弟弟接著記錄「崔杼弒其君」,又被殺,第三個弟弟又接著寫,崔杼沒辦法,只好任由史官記錄了。

戰國時期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獎勵耕戰,逐漸廢除了寄生的貴族的世襲制,普通百姓也可以通過軍功獲得爵位和財富,著名的戰神白起就是從普通士兵崛起為國家軍隊最高統帥的。秦國管理官吏主要是通過殘酷的嚴刑峻法來,實現的,其次國君和宰相巡遊全國各地視察,考察民情,考核官吏,看看《史記》,就知道百里奚和商鞅都多次深入地方考核,尤其是秦昭襄王時候的宰相魏冉(秦昭襄王的舅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封將軍的人),更是幾乎每年都視察地方。

自秦始皇之後中國第一次統一,實行郡縣制,官吏由中央委派,「漢承秦制」,沒有多大改變。總是在漢武帝時地方的州皇帝派如一種叫刺史的官員對州郡官吏進行監察,後來刺史逐漸成為州郡的長官。漢代武帝時官吏的選拔主要是徵召制,由地方官推薦有才能的人做官,也有名聲大的普通人被提拔的,如司馬相如。漢代中後期的「舉孝廉」,就是地方官根據地方人口比例推舉德才兼備的人做官的。

漢末曹丕稱帝,實行「九品中正制」,靠門第選拔人才,世家豪族把持了官吏的下巴,普通百姓就沒有了仕途,直到隋文帝楊堅發明了科舉制,延續至清末,影響了中國近1900年。但是隋文帝時的科舉僅僅設立秀才和明經兩科,選拔人才較少,而且有人口限制,就是大的州郡2人,小的州郡一人,隋煬帝時增加了進士科,唐武則天是增加了武舉。隋文帝還創造了三省六部制,影響也到清末。六部隸屬於三省中的尚書省,六部中的吏部負責官吏的考舉、選拔、調派等等。

② 魏晉南北朝的政治制度是什麼

中央監察制度
地方行政區劃
魏晉南朝都督制
地方官吏的考課和監察

③ 魏晉審判制度的含義

就是不放過做壞事的人,要懲罰犯事的傢伙,凈化社會風氣

④ 概括魏晉時期的監察制度較秦漢時期有何變化

您好:
秦朝
秦朝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個監察網,創建御史大夫府為中央監察機構,回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掌握天下答文書和監察中央官員,在地方設置監郡御史,負責監察郡內各項工作,監郡御史直接受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領導和節制,可以說,監察機關的垂直制,在秦朝已開始。
漢朝
漢承秦制,監察制度得到進一步加強,監察御史的級別也提高了,在中央設御史府的同時,增設了丞相司直和司隸校尉為中央監察官,在地方設立十三部刺史,監察地方二千石長吏,漢代比較好的經驗就是建立刺史制度,再就是制定了一個專門性的地方監察法規

魏晉南北朝時期
到了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處於封建割據的分裂狀態,監察制度進入一個較低落的發展時期,監察制度沒有太大的變化,監察機關仍然為御史台,但直接受命於皇帝,長官御史中丞職權很大,「自皇太子以下,無所不糾」;另一個變化就是「風聞奏事」制度,也就是說御史不需要有真憑實據,只要聽說有什麼情況,就可以上奏對某個人進行彈劾。

⑤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制度框架

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曹魏時,曹丕創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沖擊了地主階級的統治,軍閥混戰也擾亂了原有的統治秩序,「魏文帝為魏王時,三方鼎立,士流播遷,四人(士、農、工、商)錯雜,詳(核)無所」(《通典·選舉》),漢代的察舉徵辟制已無法實行;同時,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漸成為支撐曹氏政權的柱石,曹丕奪權建魏也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擁戴.這樣,他創立了「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規定:各州郡設「中正」,負責察訪、品評本州郡士人;中正評定人物,要「計資定品」,就是考慮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確定「品」;還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評議,謂之「狀」;中正把被評者的品狀呈報吏部,作為政府選官的依據.九品中正制的實施,反映了東漢以來豪族勢力的迅速發展,曹操曾經打擊過 不肯歸順自己的世家大族,但是他也網羅了一批名門大姓作為依靠。
1、 實行九品中正制,為世家豪族長期操縱政權提供了法律保證.特別是曹魏後期以來,中正一般都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擔任,這個制度就成了維護他們利益的工具.最初,還比較注意評議本人才德的「狀」,後來,狀就變得可有可無了,「品」成為選官任人的唯一標准.這樣,九品中正制為士族門閥政治的形成鋪平了道路.
2、 含義、內容:九品中正制是對魏晉南北朝政治生活與社會生活有重要影響的選官制度.九品:劃分人才優劣的九個等級.中正:評品官,一般按中央有名望的官員按原籍擔任.中央根據「中正」評定的品第授予相應官職.
3、 評定標準的沿革:初創時,家世、才能並重;至西晉重門第和家世,輕視才能.
4、 評價東漢以來世家大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進一步促進了漢魏際士族形成及以後的鞏固發展. 封建社會作為私有制的社會,從法理上講屬於身份社會,既然如此,就會需要森嚴的等級來確立社會秩序,官員也是如此,為了保證中央集權,使得政令暢通,不同級別間的官員建立起了不平等的關系.但正如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是權力架構中的兩極一樣,士族的形成表面上即是這一制度造成,卻也從理論上證明了社會權力的再分配.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九品中正制在當時是有一定進步性的,它擴大了統治的基礎,有利於決策的民主性和執行政策的延續性.
士族制度——按門第高低為標準的選官制度
1、 產生原因:士族制度的形成,從制度上講是與九品中正制相關,從社會基礎上講與豪強地主勢力尾大不掉相關,從歷史根源上講是小農經濟的分散性相關,從社會權力根源上講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矛盾和沖突的極端反映.
2、 含義士族: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准,在社會上形成的特權階層.「士庶之科,較然有別」,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庶族:士族以外的地主稱庶族.「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3、 發展過程(沿革):是東漢以來在政治經濟上享有特權的豪強地主勢力發展的結果.形成於漢魏(九品中正制度),鞏固於西晉(門閥制度成熟),鼎盛於東晉(東晉是由士族支持下建立的),衰落於南朝(士族腐朽,庶族興起),消失於唐末隋唐科舉制度的沖擊和唐朝末年農民戰爭的打擊).
4、 士族特權(士族的特權、西晉的士族門閥政治與士族制度.)政治方面:按照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襲要職.西晉政權以士族作為其統治基礎,士族制度與士族政治得以鞏固和發展.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證了士族的政治特權.中正只重門第,當時有人寫了專門記載士族的族姓家譜,中正就以此為依據評定人物品級,完全不看才德.這樣,西晉政權完全被士族壟斷,出現「公門有公,卿門有卿」,高門士族把持政權的局面;經濟方面:廣占良田和勞動力.品官占田蔭客制保證了士族的經濟特權.文化方面:崇尚清談,占據文官要職.東晉和南朝前期士族制度充分發展,士族勢力之盛達到巔峰狀態.社會生活方面:那時候,門第成為衡量貴賤的唯一標准,士族憑借自己的出身門第,享有特權,處處高人一等.永嘉之亂以來,大批士族遷到南方,「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他們與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為東晉政權的統治柱石.士族勢力膨脹,特別是王、謝、庾、桓等高門士族,社會地位極其尊貴,權力極大,「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
5、 士族衰落的原因:士族的腐朽性和寄生性(不學無術、能力退化、生活腐化)南方士族在東晉、南朝前期勢力最盛.東晉南朝前期,門閥士族重郡望、婚姻和流品,區分門第尊卑,等級森嚴.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上享有特權.東晉末年後,士族在奢侈腐化中開始走向衰落,庶族取而代之.他們為了維護特權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揚士庶天隔(可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所列的史料).但是,特權也造成了他們的無能,士族中的許多人已成了寄生於社會的廢物.士族不願帶兵打仗,一些庶族就憑借軍功,漸握實權.例如,劉裕就是這樣權勢大張,控制政權,最終建立起劉宋王朝.士族不屑做那些事務煩瑣的官,自己的能力又差,南朝寒人乘機逐漸典掌機要.東晉末年,士族漸趨衰落.南朝後期,特別是侯景之亂的沖擊之後,晉朝南渡時遷來的百家士族已經「覆略殆盡」.討論南方士族衰敗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應包括:腐朽奢華的生活、與身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東晉、南朝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廝殺混戰迭起;農民起義的打擊;侯景之亂的沖擊.在討論中,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都應給予適當的肯定,特別是如果有的學生能引用課文以外的歷史材料作為論據,或提出了一些課文內容不包含的新觀點,且言之有理,更應適當鼓勵.史料:何曾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箸處」;王愷與石崇鬥富:「愷以粘澳釜,崇以蠟代薪;愷作紫絲布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崇塗屋以椒泥,愷用赤石脂」
6、 影響:士族制度和士族門閥政治是兩晉南朝最突出的政治特點.士族貫穿於整個魏晉南北朝,決定了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門閥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歷代史家都有論及.「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族寒人,無寸進之路」,「魏晉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趙翼《廿二史札記》).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門閥政治盛行,也是西晉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資料:魏晉動亂而黑暗,名士思治不得,苟且性命於亂世,心態畸形,對文化、思想、社會風氣產生了巨大影響.傳統的無形約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無效了,對天下、對自己絕望了,對人生、對未來失去了信心,擺脫名教而自命通達,形成所謂「魏晉風度」.儒家一向講究儀表端莊,儒冠儒服,循規蹈矩,道貌岸然.魏晉名士過分講究化妝,男人婦性化,或不修邊幅,放浪形骸,走兩個極端.「士大夫手持粉白,口習清音,綽約嫣然.」何晏「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喜歡「服婦人之服」.曹植洗澡後都塗脂抹粉.王羲之為女性化的杜弘治「天姿國色」傾倒.刻意效仿,使自己「飄若游雲,矯若驚龍」.梁朝全盛時,貴族弟子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一些名士以丑為美,說丑話做醜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接待賓客「望客而喚狗」,參加宴會「狐蹲牛飲,爭食競割.」更有接待來客時赤身露體,卻自名「通達」.另外飲酒與服葯,成為時尚.曹操《短歌行》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世說新語》中雲:「名士不必須奇才,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劉伶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服之葯為寒食散(五石散),為縱欲忘卻人間煩惱,長遠追求長生不老.最安全的方式是逃避山林.嚮往莊子「織而衣,耕而食」.如陶淵明.
三、屯田制屯田古已有之,漢代實行過,當時主要是為了戍邊和保證軍需.
1、 出現原因:必要性: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可能性: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農民背井離鄉,土地荒蕪,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推行屯田.後來,魏、蜀、吳也都實行屯田.利用地圖,了解當時屯田的主要地區.
2、 具體史實曹魏:蜀國:東吳:
3、 典型:曹操在許下屯田做法:三國招募流民按軍事編制,幾十人一屯,開墾荒地,設官管理.形式:民屯、軍屯.軍屯由士兵屯墾,民屯則招募流亡農民進行屯墾;屯田農民要按軍事編制組織起來,政府設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別不同情況按比例向官府交納收獲物,但他們不再負擔兵役.屯民的權力與義務:屯民享有土地使用權,按比例向官府交納收獲物.性質:屯田制是一種封建土地國有制,土地屬於國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權.把農民束縛於土地上,使之成為封建國家的依附農民,即農奴意義: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農民,使流民與土地結合,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促進了農業生產恢復與發展.一些地區經濟殘破凋敝的面貌迅速改觀;曹操推行屯田,使軍糧供應有了保證,為他基本統一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剝削沉重,農民沒有人身自由,被固定於土地上,但由於農民被控制在國家的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強地主的兼並和對勞動力的爭奪
4、 屯田制度的廢弛
四、均田制 均田制是我國古代影響很大的土地制度.它肇始北魏,不僅以後幾個朝代相繼沿襲,而且還被日本借鑒、吸取.均田令的頒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回憶前一節北魏的有關歷史知識,引入本目教學.
1、 推行原因:西晉末年以來,北方多事,幾無寧日,農民離散,田疇多荒.這使北魏政府的財政收入減少,也使政府掌握的無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 目的:保證封建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力役征發
3、 概況:時間:485年;人物:北魏孝文帝採納漢臣建議
4、 前提:在不觸動地主利益的前提下,把封建國家控制的土地進行再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土地.
5、 內容·國家將掌握的土地進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畝,桑田20畝;婦女受露田20畝.媽婢與耕牛相應受田.農民能得到一定數量的田地;·土地不得買賣.年老或死去露田歸還,桑田傳後代.·官吏可按級別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一夫婦年納粟2石,調帛或布1匹.丁田承擔徭役.
6、 性質、特點:封建土地國有制,是我國歷史上較完備的土地制度.
7、 實質:變革奴隸制生產關系,建立封建生產關系
8、 意義以法律形式承認受田者的土地事有權和使用權,改變了賦稅徵收的混亂局面,使更多農民成為封建國家直接控制的編戶,保證了政府對土地、勞動力的有效控制,這也就保證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勞役需要.政府公開頒定均田令,公開授田,確定租調的數額,這些都有利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自耕農的負擔,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有些少數民族的貧苦百姓也成為了均田制下的受田農民,這也促使他們轉為農耕定居,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地主則根據奴婢、耕牛受田的規定,官吏還可以受公田,他們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準買賣土地的規定,對土地兼並有所限制;鮮卑貴族逐步轉化為農業地主一向深遠,及至隋唐都沿襲均田制
9、 局限再一次從制度上固化了中國的小農經濟.加之儒家推崇的無農不穩,重農抑商等,同時與中國的地理因素相關,中國的小農經濟一步步得到強化.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佔有不均勻的情況,而封建土地私有制是破壞均田制的主要原因地主佔有奴婢,可以多得到土地,而農民受田往往不足

⑥ 魏晉南朝時期的監察制度是怎麼樣的

這一時期基本處於封建割據的分裂狀態。各朝的監察機構名目不一,但體制與漢代相同。晉以後,御史中丞下設殿中御史、檢校御史、督運御史等,分掌內外監察之權。

⑦ 請問魏晉時期的官員制度。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封爵

1、曹魏的封爵
自曹魏起正式廢除了秦漢以來的二十等爵,實行公侯伯子男五等制度,以後為歷朝所沿行。
魏文帝黃初年間,定爵制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最初在鄉侯之下還有亭侯,後省)、關內侯。王為皇室宗親獨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宗室、功臣都有,均有封地;縣侯、鄉侯、關內侯為功臣及子弟起家封爵,無封國,食租稅。王至男視官一品,縣侯視三品,鄉侯視四品,亭侯視五品,關內侯視六品。
黃初三年始封皇子為王,並封王之庶子為鄉公,嗣王之庶子為鄉侯,公之庶子為亭伯;黃初五年改封諸王皆為縣王,以縣為國;明帝太和六年再調整,改封諸侯王,以郡為國。王國置相、都尉(以上五品)、傅、保、友(以上六品)、郎中令、中尉、大農、司馬(以上七品)、家令(八品)各一人;公國職員如王國;侯國置相(八品,相當縣令)一人以及家令、家丞、傅等家臣。
除以上九等爵外,也有對庶民、士兵的賜爵,即曹操時在關內侯以下創立的名號侯、關中侯、關外侯、五大夫侯,皆為不食租的虛封。

2、兩晉的封爵
晉武帝咸寧三年(275年)定製,爵位有:王、公、侯、伯、子、男、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伯、開國子、開國男、鄉亭侯、關內侯。非皇子不得封王,宗室封爵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又有郡公、縣公、郡侯、縣侯之別);功臣有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郡侯、開國縣侯、開國侯、開國子、開國男、鄉亭侯(鄉侯和亭侯)、關內侯、關外侯等。五等爵上加「開國」二字西晉時較少,東晉多以此酬異性功臣,其建制不久,常與原五等爵混稱,沿用至後世。從官品上看,開國郡公、縣公為一品,開國縣侯、伯、子、男為二品,縣侯三品,鄉侯四品,亭侯五品,關內名號侯六品,關外侯七品。
晉武帝時對王國制度有具體規定:大國二萬戶,兵五千(置三軍,中軍二千,上下軍各千五百);次國一萬戶,兵三千(置上下兩軍,各千五百);下國五千戶,兵一千五百(置一軍)。公之制同王之下國。侯不滿五千戶,亦置一軍,兵千人。諸王子除嗣王外,依次按公、侯、伯、子、男遞降。王、公、侯國均以中尉領兵。王國置相(後改稱內史),王官除傅、保、友、郎中令、中尉、大農、常侍、侍郎外,職官略同郡,以上均由朝廷任命。租調由王「三分食一」(東晉改為「九分食一」)

⑧ 魏晉時期選官制度

魏晉南北復朝時期沿用了漢代制的選官制度,以察舉、辟署、徵召為主,輔之以任子等其他形式,並以九品中正制為選官之基礎。魏、晉、南北朝時期察舉孝廉、秀才,須經朝廷考試。孝廉試經;秀才試策。有時地方也考試孝廉、秀才,但不作為定製。主要的選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

⑨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地方實行什麼制度

郡縣制,不過這時有時代特色的僑郡的設置
西晉末年,中原地區先後爆發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地方割據勢力連年混戰,爭斗不休,使得民不聊生,許多人流離失所,逃亡他鄉。此時的南方卻相對安定,西晉駐守南方的宗室建立了東晉王朝,暫保一時平安。北方人民和世家大族,為避戰亂大批渡江南遷。為安置流亡江南的士族,並維護他們的特權,東晉及以後的宋齊梁陳各朝先後在其管轄地區內用北方的地名設置了一批州、郡和縣,後世稱為僑州、僑郡、僑縣。
北方人口大量南遷集中在永嘉年間(316年前後),史稱「永嘉南渡」。當時今北京、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區的人,相繼渡過淮河、長江向南遷徙。南遷人口達九十萬之多,約為當時北方人口的八分之一。南遷集中在江蘇、安徽、四川、湖北及江西、湖南諸地,這是我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人口大遷徙。
大量南遷人士,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貫和地區,於是在南方出現了大批北方的州郡名,只是加上一個「南」字。如在京口設立南徐州,在江乘設立南琅琊郡與南臨沂縣。地方行政區劃,因之陷入極大混亂之中。當時南遷的北方人,並非來自某一州、郡、縣的人聚居一處,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地區,因此便有多處相同的州、郡、縣出現。收復北地後,又在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以示區別。如此一來,南北地名混淆,有的一地數名,大大影響了地方行政效能的發揮,破壞了中央集權制。
由於戰亂連綿不斷,北方人民不斷南遷,於是僑州郡縣越來越多,領土卻越來越小。有時甚至會出現兩郡同置一縣和兩州同治一郡的雙頭郡縣,行政區劃十分混亂。為解決問題,東晉南朝曾多次實行合並郡縣,以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許多僑州郡縣被省並。但在省並的過程中,朝廷又往往把一些江南的郡縣,轉移給僑州郡管轄,使得一些僑州郡有了實際轄地。這樣不僅沒有徹底消除僑州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混亂了長江中下游固有的地方行政系統。

⑩ 概括魏晉時期的監察制度較秦漢時期有何變化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御史機構與監察制度的發展.秦統一以後,仍以御史大夫主管監察.在地方各郡設版有監御史權,專職負責監督和糾察各地各級官吏的活動.西漢初年,承襲秦制設御史府,長官仍為御史大夫,地位僅次於丞相.御史府的職責一是保管宮廷圖書檔案,一是監察朝廷和郡國長官.漢武帝時增設丞相司直和司隸校尉作為監察官員.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將全國分為十三部(州),每部(州)由皇帝任命刺史一名,對地方官吏進行監督糾察.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