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能拆違建
1. 城管立案拆除兩違建築一般需要哪些程序
城管立案拆除兩違建築程序如下:
1、接到違建舉報,城管核實現場回,製作現場檢查筆答錄,現場勘驗,找當事人詢問情況,解釋規定,製作調查筆錄認定違建性質。
2、立案,下達違法通知,聽證通知,違法建設拆除通知,這需要一到兩個工作日。
3、違法建設拆除通知一般會要求當事人三到七個工作日自拆,會下達違法建設強拆通知,一般會在三個工作日之後。
4、逾期訴諸法院下達限時自拆通知。在此期間會有一次催告。
5、到期後,城管依法律程序進行強拆。
(1)城管能拆違建擴展閱讀:
規劃部門依法對違法建築進行查證和認定,作出《限期拆除違法建築的通知》,並送達當事人。當事人在收到《限期拆除違法建築的通知》後,應當在通知規定期間內自行拆除違法建築。
當事人逾期拒不自行拆除的,規劃部門發出《強制拆除違法建築的公告》,並送達當事人。《強制拆除違法建築的公告》發布之日起7日後,可以對違法建築實施強制拆除。
如果當事人對城市規劃部門做出的行政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在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對違法建築的強制拆除。
參考資料:
城市管理-網路
違章建築-網路
兩違建築-網路
2. 小區內的違建城管有權利拆除嗎
小區內的違建城管有權利拆除。
通常所說的小區內的違建,是指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因此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所規定的范圍,須遵守該法律。
但是,對於小區內室內裝飾、擅自改變使用功能方面投訴,不屬於《城鄉規劃法》調整范圍,依法不屬於行政執法部門管轄,應由住建行政主管部門處理。因此,遇到這些方面的違法違規問題,群眾可直接向住建部門投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二條
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在規劃區內進行建設活動,必須遵守本法。
第六十四條
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無法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並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八條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後,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採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第六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 拆除違建需要哪些合法程序
第一步,立案
立案就是執法部門對於發現或接到投訴、舉報等事實或者材料後,認為有違法事實發生或存在並需要追究法律責任時,決定把它作為行政案件進行查處的一種活動。這個程序中要注意哪些行政機關有權立案查處違章建築:
第二步,調查程序
第三步,決定程序
第一、告知,聽取陳述、申辯
這個主要是保證被處罰人的知情權、陳述權、申辯權。執法人員在作出處罰決定前,一般會書面告知被處罰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被處罰人有權陳述、申辯,如果執法人員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
第二,聽證
聽證是指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在作出決定前,由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聽取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與法律依據,並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和申辯及意見的程序活動。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第四步,處罰決定書的送達和執行
執法機關如果決定要進行處罰,會作出並向被處罰人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3)城管能拆違建擴展閱讀:
關於這個程序,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簽收。很多人認為自己不簽收,這個處罰決定書對自己就不發生法律效力,這是錯誤的,現行法律規定,如果你拒絕接收處法律文書,執法人員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
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法律文書留在你的住所即視為送達;也可以把法律文書留在受你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看到沒有,沒有簽收照樣可以對你發生法律效力。
二是積極應對處罰決定書。如果你錯過了聽證程序,也不要緊。對違章建築的處罰決定書,按照法律規定,自送達之日的第二日起,你可以在2個月內提起行政復議,或者三個月內提起行政訴訟。
三是建議聘請律師維權。因為這是一個法律程序,非專業人士駕馭不了。在此,我再次提醒各位拆遷戶兩點:第一,隔行如隔山。法律不是你在網上或者書店中看到的法律條文,也不是某個權威學者對法律的解讀,更不是法律課堂上的理論講解。
四是只有在處罰決定書發生法律效力時,才可以依法拆除違章建築。處罰決定書發生法律效力有兩種情形:一種就是你不進行行政復議也不進行行政訴訟,過了三個月,處罰決定書就發生法律效力了;
另一種是你在兩個月內提起行政復議,接著又提起了行政訴訟經過一審二審後就發生法律效力了。只有在這兩種發生法律效力的情形下才可以拆除違章建築,言下之意就是說發現了沒有經過審批或者無證的房屋後,不是說拆就拆的,而是要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後才可以拆除。
4. 事實存在的違章建築,城管可以強拆嗎如果城管不可以,誰可以
如果以下程序明顯缺失的,一般可以認為強拆行為存在程序違法。
1、強制執行的事實必須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由兩名以上行政執法人員在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後進行。
2、實施過程中必須有當事人或見證人到場,製作現場筆錄並由行政執法人員及當事人或見證人簽名蓋章確認。
根據《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尚可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無法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並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八條規定,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後,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採取查封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同時,如果當事人認為,相關部門的拆遷行為屬於違法的,可以進行行政訴訟。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城管能拆違建擴展閱讀:
城管主要職責:
1.執行國家和本市有關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管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2.組織起草全市行政綜合執法地方性法規、規章,研究提出完善全市行政綜合執法體系的意見和措施。
3.負責全市城市管理監督和行政執法工作的指導、統籌和調度。
4.負責全市城市管理監督行政執法小組的監督考核工作。
5.負責市政設施、城市公用事業、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的專業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城管監察大隊跨地區行政執法領導交辦的大案要案的查處工作。
5. 城管拆除違建的時候為什麼不拆別人的
你違章建築了,城管部門有權拆除的,而且估計也不是沒通知你家違章直接就拆。肯定提前已經告訴你們了,可是你們不聽,繼續建造,房屋造好了,城管才來拆的,這時所有的損失你們要自己承擔的。
6. 違章建築被城管執法部門罰款後,還能拆除嗎
還能拆除,還是屬於違法建築,單位無權利批准建房,城管罰款以後,城建部門還是可以要求拆除房屋,違法房屋拆除不會得到補償。
根據《城鄉規劃法》第六十四條規定:「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建設;
尚可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的影響的,限期改正,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無法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影響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沒收實物或者違法收入,可以並處建設工程造價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城管罰款是對第一次違法行為的處罰,並不是罰完款之後建築就合法了。
(6)城管能拆違建擴展閱讀:
違章建築拆遷問題:
產生違章建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當事人的原因,也有行政機關的原因。而對於違章建築所要承擔的法律後果也不是唯一的,有沒收、限期拆除,也有罰款補辦手續的,而且沒收、限期拆除僅限於嚴重違反城市規劃的情形。
行政主管部門沒有對違章建築作出沒收或拆除的決定,是其基於社會整體利益的考慮後綜合權衡作出的決策。那麼,其中相當多的違法建築還可以糾正,並於糾正後與合法建築一樣永久存續。
即使在不能糾正的違法建築中,也還有相當部分屬於影響城市遠期規劃的,近期內還可以為人們所利用,不必立即拆除。在行政主管部門作出處理決定之前,我們無從知曉違章建築最終的命運。
違章建築不僅是當事人的財產,也是整個社會的財富,在未拆除或被沒收之前,應當充分發揮其使用效能,認定合同有效更符合社會整體利益,也符合國家政策的意圖。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參考資料:網路:違章建築
7. 城管立案拆違建需要哪些程序
立案;調查程序;決定程序;處罰決定書的送達和執行
8. 城管拆了違建的廢料城管帶走合法嗎
這要看違建當事人的主張。城管有權拆除違建,可以並處罰款。違建廢料應由當事人或物業處置,但當事人與物業不處置,城管可以處置。
9. 我違建,請問城管有權利拆除嗎
如果被政府確認為違章建築,當地城管有強制執行執法權的,有權利拆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五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六十六條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所在地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並處臨時建設工程造價一倍以下的罰款:
(一)未經批准進行臨時建設的;
(二)未按照批准內容進行臨時建設的;
(三)臨時建築物、構築物超過批准期限不拆除的。
(9)城管能拆違建擴展閱讀:
城管的主要職責:
1、貫徹實施國家及本市有關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治理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2、組織起草本市有關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的意見和措施。
3、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的指導、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工作。
4、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隊伍的監督和考核工作。
5、負責本市市政設施、城市公用、城市節水和停車場管理中的專業性行政執法工作;負責城管監察隊伍行政執法中跨區域和領導交辦的重大案件的查處工作。
6、負責本市城管監察行政執法系統的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隊伍建設以及廉政勤政建設工作。
7、承辦市政府及市市政管委交辦的其它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