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監管者故事

監管者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0 00:15:55

1. 管理心理學方面的著名實驗有哪些

心理學實驗01 斯坦福監獄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設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大樓地下室的模擬監獄內,進行的一項關於人類對囚禁的反應以及囚禁對監獄中的權威和被監管者行為影響的心理學研究,充當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志願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適應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過了預設的界限,通向危險和造成心理傷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評價為顯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傾向,而許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創傷,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實驗。最後,津巴多因為這個課題中日益泛濫的反社會行為受到警告,提前終止了整個實驗。

斯坦福監獄實驗經常被拿來與米爾格拉姆實驗進行比較,米爾格拉姆實驗是於1961年在耶魯大學,由津巴多中學時代的好友斯坦利·米爾格拉姆進行的。津巴多作為監獄長。

死亡實驗是一套故事基於斯坦福大學監獄實驗的電影。

心理學實驗02 定位速效法

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三組,前去10公里外的村莊。甲組學生不知道村莊有多遠,只讓他們跟著導遊走,剛走二三公里,就有學生叫苦,走了一半路學生開始抱怨,情緒低落而且開始散亂,以致潰不成軍。乙組學生僅知道距離目的地有10公里,中途沒有路牌,他們只跟著向導走,走了多少,還剩多少一概不知。結果行走到不到一半就有人叫苦不迭,速度也越來越慢。丙組學生不僅知道距離目的地有10公里,而且能不時看到路牌,上面寫有里程,他們走了多少還剩多少心中都很清楚。結果這一組學生一路上精神飽滿,每當他們疲勞時,看看路牌,都為自己已走過的路程感到振奮,沒人叫苦。實驗的最終結果顯而易見,丙組最快,乙組次之,甲組最慢。

心理學把這種按計劃工作、目的明確、效率增高的現象叫「定位速效法」。

心理學實驗03 反饋效應實驗

心理學家羅西和亨利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反饋效應心理實驗:他們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組,每天學習後就進行測驗,測驗後分別給予不同的反饋方式:第一組每天告知學習結果;第二組每周告知一次學習結果;第三組只測驗不告知學習結果。8周後將第一組和第三組的反饋方式對調,第二組反饋方式不變,實驗也進行8周。反饋方式改變後第三組的成績有突出的進步;而第一組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第二組成績穩步上升。

這則實驗說明,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及時了解,對學習積極性有強化作用,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反饋方式不同,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也不同。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對學習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及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好。

心理學實驗04 遲延滿足實驗

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

實驗人員給一些4歲小孩子每人一顆非常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可以吃糖,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則能吃兩顆。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卻能等待對他們來說是無盡期的20分鍾,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們閉上眼睛不看糖,或頭枕雙臂、自言自語、唱歌,有的甚至睡著了,他們終於吃到了兩顆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將經受考驗。這個實驗用於分析孩子承受延遲滿足的能力,所謂的延遲滿足,就是能夠等待自己需要的東西的到來,而不是想到什麼就要什麼,這是一個很通俗的解釋。

這個實驗後來一直繼續了下去,那些在他們幾歲時就能等待吃兩顆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仍能等待,而不急於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顆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更容易有固執、優柔寡斷和壓抑等個性表現。

當這些孩子長到上中學時,就會表現出某些明顯的差異。對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師的一次調查表明,那些在4歲時能以堅忍換得第二顆軟糖的孩子常成為適應性較強,冒險精神較強,比較受人喜歡,比較自信,比較獨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經不起軟糖誘惑的孩子則更可能成為孤僻、易受挫、固執的少年,他們往往屈從於壓力並逃避挑戰。對這些孩子分兩級進行學術能力傾向測試的結果表明,那些在軟糖實驗中堅持時間較長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達210分。

研究人員在十幾年以後再考察當年那些孩子現在的表現,研究發現,那些能夠為獲得更多的軟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要相對好一些。在後來的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發現有耐心的孩子在事業上的表現也較為出色。

2.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可以在《第五人格》里創造角色,你會創造什麼樣的角色

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創造兩個角色,他們分別是監管者:班主任和求生者:學生。第五人格是網易製作的一款不對稱競爭的游戲,在游戲中,五名玩家被分配到一個封閉的領域完成1v4游戲。然而,由於游戲的敏感主題,它經歷了許多問題,比如推遲,但最終成功推出。

求生者:學生。屬性:優秀者(板窗互動速度-15),機械熟練(因為大腦豐富,所以破譯速度+15)。坑爹(身邊的隊友破解校準欄-10)。技能:家庭作業(你怎麼敢做我的作業?因為態度嚴肅,所以布置作業,可以避免一次受傷,可以用5次)。背景故事:嗯?我在哪兒呢?我只是在玩游戲啊!這,這個。這不是紅教堂嗎?三個密碼還沒破解?噢!我們先去找密碼!嗯?我的天啊!丑哥哥!

3. 求關於【小洞不補打洞吃苦】的故事

你好:
是大洞不是打洞!..意思跟少兒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差不多啦!還有就是亡羊補狼差不多的!..
.
.
.
.

1. 這句話是接受過齲齒充填術等治療的切身體會。俗稱的「補牙」就是口腔醫學中的充填術,是終止齲壞、修復牙體外形使之恢復功能的主要方法。具體步驟是用牙鑽磨去已經齲壞的牙硬組織,並且制備成一定的洞形,然後用充填材料充填進去,恢復其原有外形和功能。
現在使用的磨牙機是高速渦輪機,每分鍾達幾萬到幾十萬轉,所用鑽針是利的鋼鑽,小的齲洞可以很快的鑽磨成形,患者沒有什麼疼痛感,但在治療較大或較深的齲洞時,雖然機器的轉速和切磨能力是一樣的,但由於破壞的組織多,暴露的牙本質也多,牙本質過敏症狀也就越明顯,並且越接近牙髓腔,就越痛的厲害。如果齲蝕已影響到壓髓發炎,那麼就需鑽開髓腔進行牙髓治療,醫學術語稱「開髓」,而開髓更是劇痛難忍,常常須要打麻葯才行。並且以後還需進一步治療,費時費力,費用也大大提高。所以我們提出定期檢查口腔,早期發現齲齒,早期治療。
2.俗話說:「小洞不補大洞吃苦」,「疝」好比衣服上的洞,不補只會越來越大,而且越大越難補。

謝謝!

4. 第五人格:故事背景及監管者最害怕的幾種求生者有幾種

第五人格:故來事背景及監管源者最害怕的幾種求生者有幾種

一 組隊開黑型

其實《第五人格》這個游戲的平衡性不是很好,對於散人求生者,沒有語音系統,即使後來加了快捷消息發送,也還是讓這類求生者玩起來比較吃力。而對於監管者,遇到組隊開黑的求生者,無論是救人還是修電機,都是有組織有策略的。所以監管者其實比較害怕這種求生者。

二 自我犧牲型

這個游戲只要兩個以上逃出去就算贏啦~沒有逃出去的算迷失,但不影響其他玩家的勝利。有些善良玩家,就是努力去溜鬼,最後溜到把自己獻出去。但其他三個隊友成功修完電機打開電閘,逃了出去。對於監管者來說比賽就輸了啊~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這么「給力」的求生者。

三 自虐型求生者

前面我們也說了這個游戲獲得勝利的方式,監管者是抓兩個以上求生者,求生者是逃掉兩個以上。所以不追求分數的監管者,很多會選擇抓三放一。但是有部分求生者不相信監管者的溫柔,每次被抓都拚命掙脫。其實人家只是想把你送到地窖口或者是已經可以開了的電閘附近。在反復掙扎後自己流血而亡…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