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監察御史傳

監察御史傳

發布時間: 2020-12-09 21:27:21

⑴ 文言文新唐書韋挺傳

文言文原文:

韋挺,京兆萬年人。父沖,仕隋為民部尚書。貞觀初,王規數薦之,遷尚書右丞。歷吏部、黃門侍郎,拜御史大夫、扶陽縣男。太宗謂挺曰:「卿之任大夫,獨朕意,左右無為卿地者!」挺曰:「臣駑下,不足以辱高位,且非勛非舊,而在藩邸故僚上,願後臣以勸立功者。」不聽。

是時承隋大亂,風俗薄惡,人不知教。挺上疏。俄復為黃門侍郎,兼魏王泰府事。時泰有寵,太子多過失,帝密欲廢立,語杜正倫,正倫以漏言貶。帝謂挺曰:「不忍復置卿於法。」改太常卿。

初,挺為大夫時,馬周為監察御史,挺不甚禮。及周為中書令,帝欲湔拭用之,周言挺佷於自用,非宰相器,遂止。帝將討遼東,擇主餉運者。

周言挺才任粗使,帝謂然。挺父故為營州總管,嘗經略高麗,故札藏家,挺上之。即詔河北列州皆取挺節度,許以便宜。帝親解貂裘及中廄馬賜之。

挺遣燕州司馬王安德行渠,作漕艫轉糧,自桑乾水抵盧思台,行八百里,渠塞不可通。挺以方苦寒,未可進,遂下米台側,貯之,待凍泮乃運以為解。

即上言:「度王師至,食且足。」帝不悅曰:「兵寧拙速,無工遲。我明年師出,挺乃度它歲運,何哉?」即詔繁畸令韋懷質馳按。懷質還劾:「挺在幽州,日置酒,弗憂職,不前視渠長利,即造船行粟,綿八百里,乃悟非是,欲進則不得,還且水涸。

六師所須,恐不如陛下之素。」帝怒,遣將少監李道裕代之。敕治書侍御史唐臨馳傳,械挺赴洛陽,廢為民,使白衣從。

帝破蓋牟城詔挺將兵鎮守示復用城與賊新城接日夜轉斗無休時挺以失職內不平作書謝所善公孫常,善數者也,以他事系,投繯死。索橐中得挺書,言所屯危蹙,意怨望,貶象州刺史。歲余卒,年五十八。

文言文翻譯:

韋挺是京兆萬年人。他的父親韋沖,任隋朝的戶部尚書。貞觀初年,王珪屢次推薦他,升任尚書右丞。歷任吏部侍郎、黃門侍郎,拜授御史大夫、扶陽縣男爵。

太宗對韋挺說:「卿擔任御史大夫,只是朕的意思,左右大臣沒有為卿說情的!」韋挺說:「臣愚笨,不可以玷辱高位,並且不是功臣也不是舊臣,卻位在藩邸故僚之上,希望讓臣的職位靠後用來勤勉立功的人。」皇帝不聽。

這時承襲隋朝大亂,風俗敗壞,人們不知教化。韋挺上疏。不久再次任黃門侍郎,兼任魏王李泰的府事。當時李泰受恩寵,太子多有過失,皇帝私下想要廢立,告訴杜正倫,杜正倫因泄漏這話被貶官。皇帝對韋挺說:「不忍心再以法令來處置卿。」改任太常卿。

當初,韋挺任御史大夫時,馬周任監察御史,韋挺對馬周不很禮遇。等到馬周任中書令,皇帝打算洗刷韋挺的罪名任用他(為宰相),馬周說韋挺很是剛愎自用,不是任宰相的大器,皇帝於是停止任命。

皇帝將要討伐遼東,挑選主管運送糧餉的人,馬周說韋挺的才能勝任粗活,皇帝同意。韋挺的父親過去擔任營州總管,曾經籌劃治理高麗,舊書信藏在家裡,韋挺將它呈上。於是下詔河北各州都受韋挺節制調度,允許他自行決斷事務。

皇帝親自解下貂皮衣並將宮中的馬匹賜給他。韋挺派遣燕州司馬王安德巡行渠道,造漕船轉運糧食,自桑乾水抵達盧思台,行八百里,渠道堵塞不可通行。韋挺認為正是嚴寒時節,不可運行。於是卸下糧食放在盧思台的旁邊,修糧倉貯藏,等到流水解凍再運行。

向皇上報告:「估計官軍到來,糧食就足夠了。」皇帝不高興地說:「軍隊寧可行動緩慢,運糧之事不可推遲。我第二年軍隊出征,韋挺卻估計明年運糧,怎麼辦?」於是下詔書讓繁畸令韋懷質迅速前往查問。

韋懷質返回彈劾:「韋挺在幽州,每天置辦酒席,不考慮職責,不前去巡視漕渠是否暢通,就造船運糧,走了八百里,才領悟不能這樣,想前進不能,返回水流又乾涸了。六軍所需,恐怕不是陛下原先設想的。」皇帝發怒,派遣將作少監李道裕代替他。

下敕令讓治書侍御史唐臨從驛道傳遞命令,給韋挺戴上刑具押送洛陽,廢為平民,讓他以平民的身份隨從。皇帝攻破蓋牟城,下詔讓韋挺率兵鎮守,表示重新任用;蓋牟城和賊人新城接鄰,日夜作戰不停止。

韋挺因失職,內心憤憤不平,寫信給和他關系好的公孫常。公孫常,是善於術數的人,因其它事情被拘禁,上吊自殺了。搜查公孫常的衣服口袋,得到韋挺的書信,信里說到自己所屯兵的地方很危急,心中很是不滿,因此韋挺被貶擔任象州刺史。一年多後去世,終年五十八歲。

此文出自北宋時期·宋祁、歐陽修所寫的《新唐書》

(1)監察御史傳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五代時期就曾有《唐書》(即《舊唐書》)編成,但宋仁宗認為《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下詔重修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七月,仁宗催促「速上所修《唐書》」。

前後參預其事的有宋敏求、范鎮、歐陽修、宋祁、呂夏卿、梅堯臣,《新唐書》所依據的唐人文獻及唐史著作均審慎選擇,刪除當中的讖緯怪誕內容,裁減舊史本紀十分之七 。

總的說來,〈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負責編寫,〈志〉和〈表〉分別由范鎮、呂夏卿負責編寫。最後在歐陽修主持下完成。〈本紀〉10卷和〈贊〉〈志〉〈表〉的「序」以及《選舉志》《儀衛志》等都出自歐陽修之手。

因為〈列傳〉部分出自宋祁之手,而歐陽修只是主持了〈志〉〈表〉的編寫,出於謙遜,同時歐陽修認為宋祁是前輩,所以他沒有對宋祁所寫的列傳部分從全書整體的角度作統一工作,因而《新唐書》存在著記事矛盾、風格體例不同的弊端。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

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⑵ 宋史 李橫列傳全文翻譯

翻譯:
李衡,字彥平,江都人。高祖李昭素官至侍御史。李衡幼年擅長大量背誦(詩文),寫文章提筆就成。考中了進土,授官吳江主簿。有一個部使者依仗權勢作威作福,侵害老百姓,李衡不忍心用以棍棒(打老百姓)來迎合,呈上引罪自責的辭呈,拂袖回家。後任溧陽縣縣令,一心用誠意教化老百姓,老百姓沒有不尊敬他的。夏秋二季的賦稅(徵收),(只是)把上繳的期限在縣衙門前公布出來,鄉村裡看不到官吏(催繳賦稅)的蹤跡,可是(老百姓爭相)上繳賦稅卻比其它縣先完成。因而任縣令長達四年,獄中未嘗關押一個重罪犯人。隆興二年,金兵進犯淮堧,人們紛紛驚恐說:「賊兵來勢太猛了!」沿江的官員大多把妻子兒女送(到外地),李衡獨自把家從浙東搬到溧陽縣,老百姓人心非常安定。盜賊像刺蝟般在別的縣內湧起,而溧陽縣平安如舊。元帥汪澈、轉運使韓元吉等人把李衡列為治理上等上報,皇上下詔加官一等,不久召入朝中任監察御史。歷官司封郎中、樞密院檢詳,出朝任溫、婺、台三州知州,只有婺州曾親自到任。加官秘閣,可李衡卻以年老要求退休,懇切請求不停,皇上多次退回他的上奏,最後授給秘閣修撰的官職讓他退休。皇上想到他為人淳樸忠厚,不久又徵召他任官,授官侍御史,(他)拿自己年老作理由堅決推辭,但沒能得到皇上恩准。命他與其他官員共同主持選舉。正逢外戚張說以節度使的身份掌握兵權,李衡極力上疏(彈劾)這件事,說「不應該因為他是母後親人就任以高官」,在朝堂上力爭好一段時間。改官任起居郎,李衡說:「與其任官而有負於國君,哪如辭官而合於道義。」五次呈上奏章,越發極力以年老請求退休,皇上知道改變不了他的決定,仍然讓他以秘閣修撰身份退休。當時給事中莫濟不寫敕文,翰林周必大不起草制誥,右正言王希呂也和李衡相繼上奏,同時離開朝廷,士人作《四賢詩》來記述這件事。李衡後來定居崑山,建茅草別墅,拄著拐杖,穿著麻鞋,安閑自在,左右只有二個奴僕,聚書超過萬卷,自號叫「樂庵」,死時年七十九。

⑶ 《元史·列傳五十七》申屠致遠傳 翻譯

申屠致遠,字大用,其先汴人。【申屠致遠,字大用,他的祖先是汴人】金末從其父義徙居東平之壽張。【全家隨他的父親申屠義遷居東平的壽張】致遠肄業府學,與李謙、孟祺等齊名。【致遠在府學學習,和李謙、孟祺等齊名】世祖南征,駐兵小濮,【世祖南征,駐軍小濮】荊湖經略使乞寔力台薦為經略司知事,【荊湖經略使乞寔力台薦推薦他做經略司知事】軍中機務,多所謨畫。【軍中重要事務,多由他謀劃】宋平,焦友直、楊居寬宣慰兩浙,舉為都事,【宋朝被滅,焦友直、楊居寬任兩浙宣慰使,推薦他做都事】首言:「宋圖籍宜上之朝;【他首先建議:「宋朝圖書應上繳朝廷】江南學田,當仍以贍學。」【江南學田,應仍舊用來供應學校】行省從之。【行省聽從他的意見】轉臨安府安撫司經歷。臨安改為杭州,遷總管府推官。【改任臨安府安撫司經歷。臨安改為杭州,升任總管府推官】宋駙馬楊鎮從子玠節,家富於貲,【宋朝駙馬楊鎮的侄子楊玠節,家中很有錢】守藏吏姚溶竊其銀,懼事覺,【看守錢財的小吏姚溶偷了他的銀子,怕事情被發覺】誣玠節陰與宋廣、益二王通,【誣陷楊玠節暗中和宋朝的廣、益二王勾結】有司榜笞,誣服,獄具。【官吏拷打,楊玠節無辜服罪,案子已定】致遠讞之,得其情,溶服辜,【致遠審議此案,得知實情,姚溶服罪】玠節以賄為謝,致遠怒絕之。【楊玠節拿財物作酬謝,致遠生氣地拒絕了他】杭人金淵者,欲冒籍為儒,【杭州有個叫金淵的人,想冒名作儒生】儒學教授彭宏不從,【儒學教授彭宏不同意】淵誣宏作詩有異志,揭書於市,邏者以上。【金淵誣陷彭宏作詩有異心,寫好貼在集市上,巡邏的拿來呈上】致遠察其情,執淵窮詰,罪之。【致遠察知其中實情,拘捕金淵極力審問,叛了他的罪】屬縣械反者十七人,訊之,【屬縣逮捕謀反的十七俱,致遠審問他們】蓋因寇作,以兵自衛,【原是因強盜興起,拿兵器自衛】實非反者,皆得釋。【實際不是謀反,都獲釋放】西僧楊璉真加,作浮圖於宋故宮,【西域僧人楊璉真加,在原先宋朝的皇宮建塔】欲取高宗所書《九經》石刻以築基,致遠力拒之,乃止。【要拿高宗所寫《九以》石刻來築基致遠極力拒絕他,才作罷】改壽昌府判官。【改任壽昌府判官】時寇盜竊發,加之造征日本戰船,【當盜賊暗中興起,加上建造攻打日本的戰船】遠近騷然,致遠設施有方,眾賴以安。【遠近騷動,致遠得當,百姓賴以安定下來】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監察御史。【至元二十年,拜任江南行台監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顯、李兼訴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詔勿問。【江淮行省宣使郄顯、李兼告平章忙兀台不守法,皇上下詔不必追問】仍以顯等付忙兀台鞫之,【並把郄顯等人交給忙兀台審訊】系於獄,必抵以死。【忙兀台把他們關在獄中,必欲置之死地】致遠慮囚浙西,知其冤狀,將縱之,【致遠在浙西審察記錄囚犯的罪狀,知道他們的冤情,要放了他們】忙兀台脅之以勢,致遠不為動,【忙兀台以權勢逼迫他,致遠不為所動】親脫顯等械,使從軍自贖。【親自解開郄顯等人的囚具,讓他們充軍贖罪】桑哥當國,治書侍御史陳天祥使至湖廣,【桑哥把持國政,治書侍御吏陳天祥被派到湖廣】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其疏中語,【彈劾平章要束木,桑哥摘錄他奏疏中的話】誣以不道,奏遣使往訊之,天祥就逮。【誣陷他大逆不道,奏請派使者前往審訊他,陳天祥被捕】時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廣,咸憚之,莫敢往,致遠慨然請行。【當時行台派御吏到湖廣巡查屬部,大家都怕桑哥,沒有人敢去,致遠激動地請求前往】比至,累章極論之。【等到了後,屢次上奏章極力爭論】桑哥方促定天祥罪,會致遠章上,桑哥氣沮。【桑哥正催促定陳天祥的罪,適逢致遠的奏章呈上,桑哥氣焰受阻】江西行省平章馬合謀於商稅外橫加征取,【江西行省平章馬合謀在商稅外橫加征斂】忽辛籍鄉民為匠戶,【忽辛把鄉民登記成工匠】轉運使盧世榮榷茶牟利,致遠並劾之。【轉運使盧世榮徵收茶稅牟取暴利,致遠一並彈劾他們】又言占城、日本不可涉海遠征,徒費中國;【他又說占城、日本不能跨海遠征,白白消耗中國人力物力】銓選限以南北,優苦不均,【選拔人才以南北為限,苦樂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遠近,定為立制,【應考核他們的優劣,考慮地區的遠近,定為制度】則銓衡平而吏弊革。【這樣選拔公平而且官場弊端也革除了】他如罷香莎米,弛竹課禁,設司獄官醫學職員,皆致遠發之。【其他如罷香莎米,放鬆竹課禁令,設司獄官醫學職員,都是致遠倡議的】
二十八年,丁父憂,【至元二十八年,為父親服喪】起復江南行台都事,以終制辭。【起用為江南行台都亭,他以服喪三年推辭】大德二年,僉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事,行部至和州,得疾卒。【大德二年,任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司僉事,巡視到和州,得病去世】

⑷ 蕭燧傳 全文翻譯

1)出自《宋史》之《蕭燧傳》
2)譯文:
蕭燧,字照鄰,臨江軍人。蕭燧生下來就聰穎異常,自小就能寫文章。紹興十八年,考中進士,成績列為優等。被授予平江府觀察推官的官職。當時秦檜主掌朝政,他的親信密告蕭燧,秋試時他一定會在漕司主持考試,蕭燧追問其中的緣故,那人說:「丞相有個兒子要參加科舉考試,想要把他託付給你。」蕭燧憤怒地說:「剛剛當官就敢欺騙自己的良心嗎!」秦檜對他懷恨在心,不久他就被調到秀州,到了那裡官員的定額已經滿了,蕭遂到府院就任,換了一個人漕闈任職,秦熺果然中舉並名列前茅。
孝宗初年,擔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輪值策對時,闡述「官位應當選擇合適的人才,不應當因人而選擇官位。」皇上很高興,撰寫了《用人論》賜給大臣。淳熙二年,升任起居郎。在此之前,監察御史有了缺額,朝中的議論大多屬意蕭燧,但因為他沒有在縣任職的經歷,於是任命他為左司諫。當時宦官甘昪之的朋友胡與可、都承旨王抃的堂叔王秬都在外擔任地方官,因為有所仗恃,不做好事,蕭燧上奏都罷免了他們。
當時正在重新討論進攻北方的事,皇上拿這件事尋問蕭燧,蕭遂回答說:「如今有才德的人和無才德的人混雜在一起,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當卧薪嘗膽以謀求國內太平安定。如果依仗經濟稍有寬裕,萌生驕傲之心,其後果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皇上說:「這是忠言啊。」蕭燧趁機諷勸皇上嚴肅法令制度,包容正直的言論;親近君子,疏遠小人;親信有功可以賞賜財物,不可賦予權力。皇上都很贊許並採納了他的建議。
出任嚴州知州。嚴州土地狹小財物匱乏,蕭燧剛到任的時候,公家的錢不滿三千串,蕭燧勤儉理政,使財用豐足。兩年之間,用盈餘填補拖欠,各地都感到寬松。皇上正在嚴格限制職務升遷,沒有功勞不給職位,下詔說蕭燧治理郡縣有功,任命為敷文閣待制,調任婺州知州。嚴州父老攔住道路,蕭燧幾乎不能動身上路,送他出境的人數以千計。婺州與嚴州相鄰,人們都熟知他的法規教令,不費什麼辛苦就治理得很好。有一年鬧旱災,浙西常平司請求從婺州調糧食到嚴州,蕭燧對他說:「東西兩州不屬同路,按理說不應當給糧食,但哪裡忍心對於原管轄地區坐視不救呢?」為他們向朝廷請示,打開太倉的糧食賑濟嚴州百姓。
熙寧八年,召回朝廷,蕭燧說:「江、浙連續兩年遭受水旱災害,希望下詔徵求意見,再命令諸司對郡縣徵收財賦時要靈活變通(通融,變通辦法,給人方便),不要只是一味催促逼迫。」熙寧十年,上書說廣西諸郡的百姓身受丁錢之害。建議大多得以施行。慶典時推布恩澤(沛澤,盛大的恩澤),丁錢減免一半,也是從蕭燧發起的。紹熙四年去世,時年七十七歲。

⑸ 楊偕傳文言文閱讀

21 嚴光歸隱
嚴光字子陵,又名嚴遵,是會稽餘姚人。年輕時便很有名,與光武帝同在太學學習。到了光武帝即位,便改換了姓名,隱居起來不再出現。光武帝想到他的賢能,就下令按照嚴光的形貌在全國查訪他。後來齊國上報說:「有一位男子,披著羊皮衣在水邊釣魚。」光武帝懷疑那就是嚴光,便准備了小車和禮物,派人去請他。請了三次才到,安排在京師護衛軍營住下,供給床褥等用具,宮中管膳食的官每天早晚供給酒食。
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送信的人便對嚴光說:「侯公聽說先生到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限於朝廷的有關制度不便,所以不能來。希望能在天黑後,親自來向你表達歉意。」嚴光不說話,叫帶回信給侯霸。口授說:「君房先生:官位到了三公,很好。懷著仁心輔助仁義天下都高興,拍馬屁看人臉色這些東西你可全掌握了。」侯霸收到信看過,封好了再上給光武帝。光武帝笑著說:「這狂傢伙還是老樣子。」當天就親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睡著不起來,光武帝就進了他的卧室,摸著嚴光的腹部說:「唉呀嚴子陵,就不能相幫著做點事嗎?」嚴光又睡著不講話,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看了好一會,說:「過去唐堯那樣顯著的品德,巢父許由那樣的人聽說要授給官職尚且去洗耳朵。讀書人本各有志,何以要到強迫人家做官的地步?」光武帝說:「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讓步?」於是便上車,嘆息著離開了。
後來又請嚴光到宮里去,談說過去的交往舊事,兩人在一起相處好多天。有次光武帝隨意地問嚴光:「我比過去怎麼樣?」嚴光回答說:「陛下比過去稍稍有點變化。」說完話便睡在一起。嚴光睡熟了把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沖犯了帝座,很厲害。光武帝笑著說:「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與我睡在一起罷了。」
授予諫議大夫的職務,嚴光不肯屈意接受,就在富春山過著耕種生活,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瀨。建武十七年,又一次徵召他,沒有去。活到八十歲,在家中去世。
22.王繕庇賢
司門郎中王繕,濰州人,研究《春秋》三傳,考中進士,再調任沂州錄事參軍。當時簡肅公魯宗道,剛剛作戶參軍,家貧窮,吃飯的人多,俸祿不足,常常向王繕借貸,還不夠用,就又懇求王繕提前借給俸祿錢。
魯宗道治理下屬嚴厲,庫吏十分怨恨他,上告魯宗道私自借公家的錢,沂州守連王繕一起彈劾。王繕告訴魯宗道說:「(你)只管把過錯都歸到我身上,你不要承擔。」魯宗道說:「我家貧(用度)不足,而向您求取,過失實在從我身上引起的,您在這件事上有什麼罪呢?」王繕說:「我碌碌無為度過一生,仕途上沒什麼遠大志向,只是仰仗俸祿的收入來養活妻兒,(即使)獲罪也無妨,況且把官物借給別人,罪過達不到罷免的地步。你年輕有志向,賢明正直,確實有三公輔弼之才,不能由於輕微的過失連累了遠大的事業,(你我)一塊兒獲罪有什麼益處?」(王繕)最後表明魯宗道不知實情,因而獨自承受私借公物的罪名。魯宗道很羞愧感恩(不盡),(感到)無地自容,王繕對這事看得很開,沒有一點不滿意的表現。由於這次過錯被吏部沉困了二十多年。
過了好長時間因朝廷舉薦人才,皇帝召見吏部官員有所詢問,陳訴他們的功過,奏對里有魯宗道的姓名。這時魯宗道已掌大權,陪立在朝堂中。仁宗皇帝看著魯宗道說:「難道是卿家你嗎?」魯宗道立即稱有罪,並且完全陳述了那件事的真實情況。仁宗嘆道:「(王繕)真是個性情道厚的人啊。」在此之前有營私犯錯誤的,照例在改正後降級任用,從此得以不降級任用,詔令(王繕)改任大理寺丞,官至部郎,屢次掌管名郡,(王繕)晚年田園豐厚,子孫繁盛眾多,活到八十九歲而終。這也是(他)庇護賢才做善事的回報。
23.吳履寬大為懷
吳履,字德基,蘭溪人。少年從師於名士夢吉,熟讀《春秋》諸部史書。李文忠鎮守浙東,聘請他為郡里學正。過了很久,被推薦給朝廷,授於南康丞。南康風俗兇悍,認為縣丞文人,輕視他。過了幾個月,吳履像老獄吏一樣破案抓姦,大家都很吃驚,相繼收斂形跡。吳履於是放寬政策,讓百姓休生養息。知縣周以中巡視田野,被村民所罵,逮捕不著,一怒之下拘捕了許多鄉鄰。吳履查案問清原故,立即釋放百姓,並告訴以中。周以中更怒,說:「縣丞怠慢我。」吳履說:「觸犯大人的只有一個人,他的鄰居有什麼罪現在抓起來的人多而犯人未捕住,情況緊急有些變化怎麼辦」周以中怒氣才消解。邑里無節制地祭祀,每次祭祀一有蛇出門,百姓認其為神明。吳履縛住巫師責備他,把神像沉到江里,淫祠於是消亡。
當縣丞六年,百姓愛戴他。升遷到安化當知縣,大戶人易姓占據險要地勢並自己守住,江陰侯吳良要擊破他,召吳履商量。吳履說:「易氏為免而逃跑,並非謀反。叫他他應該來,不來殺他也不晚。」吳良聽從他的計謀,易氏果然來了。吳良想對原先當過兵的農民登記編冊,老百姓十分恐慌,吳履說:「世事清明,老百姓安心務農。登記招收願當兵的,不願也不要勉強。」遷濰州知州,山東兵事常用牛羊代替秋天稅收,吳履給百姓出謀說:「牛羊有生病的隱患,不如輸送粟子方便。」他日,上級讓百姓送牛羊到陝西,其他縣百姓多傾家盪產,淮州百姓獨保存。逢改州為縣,上級召吳履回去,濰民都哭泣著跟著送。吳履向皇帝請求罷官回家
24 孟業廉謹
孟業字敬業,鉅鹿安國人。家庭原本貧寒低微。年輕時做州吏,性情廉潔謹慎,同僚中一些人,侵吞盜竊公家絹帛,分給孟業三十匹,他拒絕接受。行台郎中郭秀對他很是以禮相待,剛要向上推薦他,恰巧郭秀去。
魏彭城王元韶,是齊神武的女婿,被任命為定州刺史,他安排孟業為典簽。長史劉仁之對孟業說:「我在州衙之外,您在州衙之內,同心協力,或許會有成就吧?」不久,劉仁之入朝做了中書令,臨上路時提醒元韶說:「殿下身邊可以信任的人,只有孟業,希望一直用他,其他人不可信任。」又與孟業告別,拉著他的手說:「現在我離開彭城,您就失去了援助,擔心你以後不能自我保全,只有忠正耿直,希望您努力吧。」孟業只有一匹馬,瘦了,元韶以孟業家貧為由,讓州府官員差役一起吃馬肉,想讓他們重重地酬謝孟業。但是孟業堅決推辭不肯照辦。元韶就和孟業開玩笑說:「你是在迎候有名望的人啊」孟業回答說:「孟業身為典簽,是州中的重要職位,那些人想賄賂我財物,只擔心沒有機會罷了。現在讓他們吃肉,恐怕導致聚財斂物,有損於名聲,因此違背您的英明教誨。」後來不過十天,元韶身邊的王四德、董惟金都因馬送人馬肉,被長史裴英起密奏,神武帝給元韶寫了一封信,大加責備。孟業不久被譖毀,出外巡行縣中事務。後來神武寫信責備元韶說:「姓孟的那個典簽,非常用心,為什麼竟讓他出外呢?」等元韶所派替代他的人下去後,孟業也就跟著回來了,贈送的物品一點沒接受。劉仁之後來在西兗州做官,臨走時對吏部郎中崔遏說:「你們州的人才,只有孟業一個(最突出),選拔舉薦的時候,不要忘記他。」崔暹問孟業說:「你以前在定州,有什麼政績,讓劉西袞如此欽佩嘆服?」孟業回答說:「只是因為懂得修養自身罷了。」
25 虞延正法
虞延年輕時做亭長,此時王莽的貴人(女官名)魏氏的門客放縱,虞延帶領官吏沖入他的家逮捕了他,………………。王莽末年,天下大亂,虞延常常披鎧甲戴頭盔,護衛親族,抵禦掠奪的強盜,依賴他保全生命財產的人很多。
東漢建武初年,他被任命為細陽縣令。後離職回鄉,太守富宗聽到虞延的名聲,徵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富宗性情奢靡,車子及其裝飾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虞延勸諫說:「過去晏嬰輔佐齊國,穿粗陋的皮衣還不完整;季文子輔佐魯國,妾不穿絲綢衣服。因為節儉而失誤的人很少啊。」富宗不高興,虞延就辭官離開了。過了不久,富宗果然因為奢侈放縱被殺,臨處刑時,他擦著眼淚嘆息說:「…………………………!」
(虞延)升遷為洛陽縣令,此時陰家(陰皇後家族)有個叫馬成的門客,常常搶劫偷盜,虞延收捕審問他。陰家屢次請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說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信陽侯陰就(陰皇後之弟)於是告訴了皇帝,誣陷虞延冤枉過很多人。皇帝於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館舍,親自檢查囚犯罪狀。虞延讓那些案情有可論辯的囚犯站在東邊,無理可講的站在西邊。馬成於是回身想到東面,虞延上前捉住他,對他說:「你是人中的大蠹蟲,長久地依託城社(城社喻權勢),不怕熏燒。現在審查核實沒完,應當完全依法制裁!」馬成大喊說自己冤屈,皇帝的近衛軍官用戟刺著虞延,喝叱虞延放開馬成。皇帝知道虞延公正無私,對馬成說,「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災禍!」啊斥讓他快走回去。幾天後馬成被處刑。從此外戚收斂行為,…………。
26 況鍾治蘇州
況鍾,字伯律,是江西靖安人。起初為尚書呂震屬吏,呂震對他的才能感到驚異,推薦授予他儀制司主事之官。後來又升為郎中。宣德五年,明宣宗因為感到各地郡守大多不能稱職,又恰逢蘇州等九府缺少知府,這九府都是重要難治之地,於是命令六部及都察院大臣推薦屬下廉正有能力的官吏補各府的空缺。況鍾由於得到尚書蹇義、胡濙等人舉薦,升任蘇州知府,宣宗特賜誥敕而派遣他前往。 蘇州地區賦役繁重,豪強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號稱最難治理的地方。況鍾乘驛站車馬來到蘇州府。他開始處理事務時,群吏圍立在四周請他寫下判牒。況鍾裝作不懂,向左右請教詢問,一切按照屬吏們的意圖去辦。群吏非常高興,說知府昏暗好欺騙。過了三天,況鍾召集群吏責問他們道:「前某件事應該辦,你們阻止我;某件事不該辦,你們強讓我去做。你們這群人,舞文弄墨已久,罪該處。」當即下令打幾個人,將屬僚中貪婪、暴虐、庸暗、懦弱的全都痛斥一番。全府上下大為震動,全都奉法行事。於是況鍾免除煩擾苛細的賦稅,制定教民條文,事情有不利於老百姓的,就立即上書朝廷講明。 當時,多次下詔減輕蘇州、松江的重賦。況鍾和巡撫周忱精心計劃,奏免賦稅七十餘萬石。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況鍾都協助大力辦成。所積累的救濟農民和存儲的糧食每年有幾十萬石,除用來賑濟災荒之外,還用來代交民間雜賦和拖欠的租賦。 況鍾為政,細心而且周密。他曾設置兩本簿籍記錄鄉民的善惡,用來進行獎勵和懲罰。又設立通關勘合簿,防止進出時行奸作偽。設立綱運簿,防止運夫偷盜侵沒。設立館夫簿,防止無理的需求。他興利除害,不遺餘力。鏟鋤豪強,扶植良善,民間將他奉若神明。 當初況鍾為吏員時, 吳江人平思忠也由吏員起家,任吏部司務,對況鍾有恩。到這時候況鍾多次邀請拜見他,對待他禮節非常恭敬,並且讓他的兩個兒子到自己屬下做事,說:「並非我沒有僕役,而是想藉此報答您罷了。」平思忠家一向貧寒,從來沒有因(和況鍾有)舊交情而(對他)有所求取。人們稱贊他們兩人都是賢德之人。 況鍾曾遭母喪,府中百姓前往朝廷請求他留任,朝廷為此下詔命他戴孝起復留任。正統六年,況鍾任期已滿應當升遷,府中百姓二萬餘人,前往巡按御史張文昌處投訴,請求讓況鍾繼續任職。英宗下詔進況鍾食正三品俸祿,仍然留任知府。次年十二月,況鍾於任上。蘇州府吏民相聚哭悼,為他立祠致祭。況鍾剛正廉潔,孜孜愛民,在他前後任蘇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樣。
27王導識見
王導,字茂弘,光祿大夫王覽之孫。父親名王裁,官至鎮軍司馬。王導年幼時就有風度,有遠見。十四歲時,陳留名士張公見到他十分驚奇,對他的堂兄王敦說:「看這個孩子的相貌心志,是做將相的人才。」最初王導承襲祖上的爵位。不久司空劉宴引薦他做東閣祭酒,升秘書郎、太子舍人、尚書郎,他均未赴任。而後做了東海王司馬越的參軍。當時晉元帝還是琅琊王,與王導一向親密友善。王導看到天下已經大亂,便全力擁戴(琅琊王),暗自立下復興(晉室)的心志。晉元帝對他也很器重,志趣相投如摯友,元帝在洛陽時,王導時常勸他到自己的封國去。及至元帝出鎮下邳,就請王導做安東司馬,凡軍國大計,王導都積極籌畫。元帝剛出鎮建康時,吳人不相依附,過了一個多月,仍沒有士人百姓前去拜望,王導為此深感憂慮。待王敦來朝見,王導對他說:「琅琊王仁德雖然厚重,但名望還輕。兄長在此早已聲名大振,應該想辦法匡濟時局。「到了三月上巳節,元帝親自前去觀看修禊儀式,一路乘坐肩輿,威儀齊備。王敦、王導以及眾名臣駿將也都騎馬護行。吳人紀瞻、顧榮都是江南一帶名望極高的人,他們私下前去觀望,看到這種場面,都十分吃驚,於是一起在路旁迎拜。王導於是又向元帝獻計說:」古代凡是能夠稱王天下的,沒有不禮遇遺老賢才,存問風土人情,虛心坦誠,以便招攬天下俊傑的。更何況現在天下大亂,國土分裂,我們立國的大業尚在初創,當務之急在於取得民心啊!顧榮、賀循二位是當地的土族首領,不如將他們吸引過來以便廣收人心。他們二位一來,其他人便沒有不來的了。「元帝於是派王導親自登門拜請賀循、顧榮,他們兩人也就奉命前來朝見元帝,因此吳會受到他們的影響,民心歸附。從此之後,各地相繼尊奉元帝,開始有了君王與臣子的禮數。
28.諫官唐介
唐介, 字子方, 江陵人。父唐拱於漳州時, 眾人知道唐家貧窮, 想湊錢為他送葬, 唐介雖然年齡幼小, 卻婉言謝絕了眾人的好意。後被人提拔為武陵縣尉,又調任平江縣令。李財主富有而吝嗇,官吏們對他巧取豪奪沒有得到滿足, 誣告他殺人祭鬼。岳州太守逮捕他家老小, 不分皂白地加以拷打, 都不承認。又派唐介去刑訊, 沒有什麼證據。太守大怒, 向朝廷報告, 朝廷派御史方偕下來,換一個監獄分別審問李家老小, 結果與唐介所審相同。太守以下全部受罰, 方偕受賞, 唐介也沒有主動請功。
唐介又調任莫州任丘縣知縣。任丘處於遼使往返的道路上, 驛站官吏常被使者敲詐勒索, 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驛站門口, 傳令說:「 法令沒有規定供應的一概不得供應, 膽敢毀壞我處的一草一木, 就堅決關押。」使者都服服帖帖地離開了。邊境水塘年年發大水, 淹沒良田,中人楊懷敏主持治理, 用城西四十一村蓄洪, 唐介主持築堤, 老百姓受了益。又改任德州通判, 轉運使崔嶧拿庫存絹帛高價配售給老百姓, 唐介扣住這道命令不下達, 並向安撫司揭發此事。崔嶧大為不滿, 數次派人追逼唐介快快下文。唐介總是拖延, 最後終於沒有執行這道命令。
後來調到京城任監察御史里行, 又改任殿中侍御史。啟聖院新造「 龍鳳車」, 裝飾珠玉, 唐介批評說:「 這里是太宗的牌位所在, 不可喧鬧褻瀆; 後宮稀奇侈靡的玩具, 也不能超出制度的規定。」皇上立即下令毀了龍鳳車。張堯佐一步登天的詔命草擬升任宣徽、節度、景靈、群牧四使, 唐介與包拯、吳奎等極力反對, 又請中丞王舉正同百官一起討論, 結果剝奪了張堯佐兩個官職。不久, 張堯佐又被任用為宣徽使、河陽知府, 唐介對百官說「: 皇上是想封他宣徽使,而以河陽知府為名, 我們不能就此罷休啊。」然而百官都明哲保身, 只唐介堅決出面反對。仁宗說「: 任職令是中書省下的。」唐介於是彈劾宰相文彥博在蜀之日曾私自織造錯金的奇妙錦緞, 勾結宦官, 在皇宮尋找內應, 才謀得相位; 現在又重用張堯佐, 顯然是想勾結得更緊。建議皇帝撤掉文彥博, 任用富弼為相。又批評諫官吳奎腳踩兩只船, 措詞嚴厲。
仁宗大怒, 拒絕看他的奏章, 聲稱要把他調到偏遠的地方去。唐介慢慢讀完皇帝的意見後說:「 臣受忠義的鼓舞, 坐監獄、赴刑場也在所不懼, 怎會害怕邊遠地方呢」仁宗急忙召見執政大臣說「: 唐介發表意見是他的職責。至於說文彥博是通過我的嬪妃才得到宰相職位的, 豈有此理 啟用宰相, 嬪妃豈得干預」當時文彥博在旁, 唐介指責說:「 彥博應該反躬自省, 假使有這種醜事, 不能隱瞞。」彥博不停地謝罪, 仁宗更加惱怒。梁適喝斥唐介, 讓他下殿, 修起居注蔡襄也上前救護他。結果, 仁宗把他降級為春州別駕。王舉正認為這個處罰太重了, 仁宗醒悟過來, 第二天又改派到英州, 撤了文彥博的職, 吳奎也貶到地方去了。仁宗怕唐介在路上, 自己背上傷害耿直大臣的惡名, 就派中使護送他。梅堯臣、李師中都作詩熱情地贊美他, 從此他坦率耿直嫉惡如仇的美名轟動天下, 士大夫們談論「真正的御史」時, 都必然說「 唐子方」, 而不敢直呼其名。
29劉寬溫仁多恕
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父親劉崎,在漢順帝時擔任司徒。劉寬曾經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麼,卸下牛就交給了他然後自己步行回家。過了一會,指認的人找到了丟失的牛後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怎樣處罰。」劉寬說:「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給我,為什麼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不計較。 漢桓帝時,被大將軍梁冀召用,先後五次調任司徒長史。延喜八年,朝廷徵召他,授官尚書令,後升任南陽大守。先後主管過三個郡,他和氣仁慈多行寬恕,即使在匆忙之時,也從未有語言、神情急躁的表現。劉寬一向認為若以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屬吏犯了過錯,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只是為顯示羞辱,終歸不對之施加嚴刑。政務有了功績,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了災異,則引咎自責。每次巡視屬縣,都只是住在鄉間客舍中,就延請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向百姓講解經義,看見老年人就與他們談農事和鄉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教誨加以鼓勵。人們被他的道德和行為所感化,風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漢靈帝年間,被徵召授予太中大夫一職,在華林園內做侍講。熹平五年,代許訓擔任太尉。靈帝很愛好學術文藝,每次召見劉寬,常讓他講解經書。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靈帝問:「太尉是醉了嗎?」劉寬仰起頭回答說:「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責任重大,內心憂慮如醉。」帝很重視他的說法。
劉寬曾經招待客人,派僕人去買酒。隔了好久,僕人醉醺醺地回來了。客人忍不住,罵道:「畜生。」劉寬即刻派人去探視這個僕人,懷疑他定會自殺。並對身邊的人說:「他是個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麼樣的污辱比這更厲害呢所以我害怕他會去。」夫人想試試讓劉寬發怒,待他准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沾污了他的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劉寬神情不變,緩緩地對侍女說:「湯燙傷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溫和慈愛。國內的人都稱他是忠厚的長者。
30.韓延壽治郡
韓延壽字長公,是燕地人,作潁川太守時,當地風俗人多結仇,延壽想改變這種狀況,用禮讓來教育人民,害怕百姓不服從,物是多次召集數十個郡里長老和被鄉里信任的人規定嫁娶祭祀的儀式與用品,應依照古代的方法,不得超過規定,百姓遵守他的教導。黃霸代替他後,又依照他的方法從而此地治理很好,延壽所到之處,一定要聘用賢能的人,以禮對待,廣用謀略,採納別人的建議,使人們的教悌都能得以實行,修理學習的地方,又設置正,伍的長官,互相交仿來實行教悌的教育,不能包容壞人。鄉里一旦有異常情況,官吏就知道了壞人都不敢進入此地,剛開始時工作好像很煩重,但後來官吏都不用再受追捕之苦,人民不會再受刑罰責打,就都安定下來了。他對待官吏,給予很重的恩德但有約在先,有人欺騙與辜負他的,延壽就嚴厲自我責備,怎麼會負我,為何會這樣?吏聽後便自己後悔傷心,有人甚至自盡而。
延壽曾經外出,臨上車時,一個騎馬的官員來遲了,讓功曹商議處罰,回到府門時,看門者攔著車,希望有話說,延壽停下車問他,他說,今天你很早就要出門,但很久沒有出來,這時那個騎吏的父親到府門來,不敢進去,騎吏聽說後,出來見他,正趕上你上車,他因敬自己的父親而受到責罰,難道不是太不公平了嗎,延壽在車里舉手說,如果不是你,我不知道自己的過錯,回家後,召見門卒,重用了他。在東郡三年,命令能實行禁止的事都沒有發生,案件大大減少,因此入宮作了馮詡。行察到高陵,有弟兄為田地之事告狀,延壽很難過地說,我有幸行此地位,應作郡里的表率,但因不能帶頭宣揚教化,以至有民有親人間告狀的,這個過錯在我。這一天,關門思過,一個縣里都不知做什麼,於是告狀的這一家族都相互責備,這兩個親兄弟也很悔恨,都自己剪去頭發袒著背去謝罪,希望把田地相互讓移,到都不會再爭了,郡里人都很震驚,互相傳說著他的嚴厲,都不敢犯法。
31張敞枉法
(張敞)任京兆尹九年,因為與光祿勛楊惲關系密切,後來楊惲犯了大逆罪被殺,朝廷的官員上書給皇帝,說楊惲的朋黨友人不應該做官,他們都照例被罷免了官職,只有彈劾張敞的奏章卻扣壓在皇帝那裡,不交給下面去辦。張敞派賊捕掾絮舜查辦有關的案件,絮舜以為張敞正被彈劾,就要罷官,不願意為張敞辦完案件,私自回家去了。有人勸絮舜,絮舜說:「我為這個人(指張敞)賣了很多力啦!現在他只能做五天的京兆尹罷了,哪能再查辦案件呢」張敞聽到絮舜的話,馬上派遣屬吏捉拿絮舜,把他關押在監獄里。這時,冬月只剩下幾天了,查辦案件的官吏日日夜夜辦理著有關絮舜的案子,竟判了他刑。絮舜臨當出獄處決時,張敞派主簿帶著教令對絮舜說:「五天的京兆尹,究竟怎麼樣冬天就要過去了,想活命嗎」說完,便在市上處絮舜以刑。
適逢立春,檢查冤獄的官員出來巡視,絮舜家屬用車子載著絮舜的屍體,並且把張敞的教令編在上面,親自向檢查冤獄的官員上訴。檢查冤獄的官員把張敞殺害無辜的事上書奏報皇帝,皇帝把張敞的罪看得輕,想讓他自己能夠方便從事,便先下達了因楊惲的關系應該罷官的奏章,罷他的官,讓他當老百姓。張敞罷官的奏章下達後,他就到宮闕上交印綬,接著便從宮闕下逃亡到別處居住,不回本籍。幾個月後,京城的吏民鬆懈,擊鼓報警的事情經常發生,冀州一帶又有大賊。皇帝懷念張敞,想起他的功效,派使者就張敞居住的地方徵召他。張敞本是受到了嚴厲的彈劾的,等到使者到了,妻子兒女都嚇得哭了起來,張敞卻笑著說:「我已逃亡為老百姓,郡里的屬吏應當就地捉拿我,現在朝廷使者來,這是皇帝想用我呀!」便整裝跟隨使者到了公車,並上書給皇帝說:「我從前僥幸能得到列卿的官位,在京兆待罪,因殺賊捕掾絮舜犯罪。絮舜本是我一向所喜歡的屬吏,曾多次受到我的恩惠寬待。而他以為我受奏章彈劾,一定會罷官,接受了差事卻不去辦理,便回家去睡覺了,還說我是五天的京兆尹,忘恩負義,傷害教化,敗壞風氣。我私下認為絮舜是目無法紀的,就違反法令把他殺了。我殺了無辜的人,審訊犯人故意不照直辦,就是受到制裁,了也沒有遺恨。」皇帝召見了張敞,派他做冀州刺史。
32.望門投止
張儉字元節,山陽高平人,是趙主張耳的後代。父親張成,任江夏太守。張儉最初被薦舉為茂才,因為薦舉他的刺史不太好,便託病不去就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他出任東部督郵。當時中常侍候覽家在防東,殘害百姓,行為不軌。張儉檢舉彈劾侯覽及其母親的罪惡,請朝廷誅殺侯覽。侯覽扣壓了奏章,不能上達皇帝,因此兩人結仇。張儉的同鄉朱並,向來品性謅佞邪惡,為張儉所不齒,朱並因此懷恨在心,於是上書告發張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結為私黨,朝廷刪削掉奏章上朱並的名字發下,下令逮捕張儉等人。張儉被迫逃命,困頓窘迫,四處奔逃,看到人家就投宿,人們無不敬重他的姓名行止(《辭源》「名行」條。在語境中似「名聲品行」更好)都冒著家破人亡的危險收留他,後來流轉到東萊郡,藏在李篤家。外黃令毛欽率兵到李篤家搜捕,李篤把毛欽叫到一旁對他說:「張儉知名天下,雖然逃亡,並非有罪。即使張儉可以抓到,難道你就忍心拘捕他嗎?」毛欽起來拍一拍李篤說:「蘧伯玉以獨自當君子為可恥,足下怎能以仁義自專?」李篤說:「我雖然嚮往道義,今天尊駕也得到一半了。」毛欽嘆息而去。 李篤趁此機會將張儉送出塞外,因此能夠倖免於難。他所經過的地方,有幾十人遭受極刑,宗族親戚都被滅絕,郡縣因此遭到嚴重破壞。
中平元年,黨事解除,張儉回到家鄉。大將軍、王公都徵召他,又薦舉他為敦樸,公車特徵,從家中請出,任少府之職,他都沒有應召。獻帝初年,百姓遭飢荒,而張儉家資產略能維持溫飽,於是拿出所有的財產,與邑人共同享用,靠張儉活下來的有幾百人。
建安初年,朝廷徵召他做衛尉,不得已而就職。張儉看到曹氏的德運已經顯現,就辭官不做,閉門謝客,不問政事。一年多後,張儉在許縣去世,時年八十四。

寫不下啊,你用網路HI我吧,我有1-35篇全的

⑹ <<宋史 孫傅傳>>原文及譯文

《宋史·孫傅傳》由元末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原文為: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條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

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於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

譯文:

孫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進士。擔任禮部員外郎一職。當時蔡條是尚書,孫傅給他陳述天下的事情,勸告他要立即有所變更。不這樣的話一定會失敗。蔡條沒有採用他的話。升到中書舍人。宣和末年,高麗人入朝進貢,使者經過的地方,征調民夫整治舟船,騷動混亂,大量耗費。

孫傅說,索求民力以至於妨害了農業生產,這樣對於中原地區沒有一點好處。在想認為他說的和蘇軾的話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貶為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認為孫傅的言論雖然偶爾與蘇軾的相合,本意也沒有別的,只是就職論事責備的有點過頭而已。許翰也被罷職離開。

(6)監察御史傳擴展閱讀:

《宋史》最早為至正刊本,次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順帝至正三年三月,下令修遼、金、宋三史。鐵木兒塔識、賀惟一、歐陽玄等七人任總裁官,還有史官斡玉倫徒、泰不華等23人,脫脫於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辭職,中書右丞相阿魯圖繼任,阿魯圖雖名為都總裁,但不諳漢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書,只用了兩年半的時間。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宋史》中《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國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史書。

《宋史》卷帙浩繁,共兩千多人的列傳,比《舊唐書》列傳多出一倍,《周三臣傳》將韓通、李筠、李重進同列,橫跨五代至宋初,彌補過去新舊五代史之不足。

⑺ 宋史 李惟清傳 翻譯

李惟清(943—998),字直臣,是下邑人。他的父親仲行,任章丘主簿,所以搬家到章丘。李惟清於開寶年間(968-976年)以三史及第,出任涪陵尉。蜀民崇尚巫術,有病不去求醫問葯,唯知求神問卦。李惟清派人抓來巫師,鞭笞一頓,並治其假冒神靈之罪,同時又教蜀民使用醫葯治病,涪陵風俗稍有改變。時進行派遣一宦官押運造船木該宦官縱瓷不法,李惟清上疏歷陳其罪,奏請殺之,由此名聲大噪,不久升為大理丞。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李快不靜 轉任荊湖北路轉運判官。後歷官左贊善大夫、轉運副使、轉運使、監察御史兼總南路。某次上朝奏事時,宋太宗垂問:「荊湖累年豐稔,又無徭役,民間氣象變好了嗎?」惟清答道:「臣子我見官賣鹽一斤為六十四錢,百姓以三倍半的稻價,才可買一斤。」太宗於是下詔每斤鹽減十文錢。 雍熙三年(986年),打算大舉發兵幽州。李惟清認為兵糧不足,不可輕舉妄動,但朝中已經興起兵馬,惟清所奏按壓不報。判度支許仲宣建議實行通鹽法:向農戶徵收鹽稅,與戶稅一同交納。李惟清奏旨往荊湖諸路實地考查,回奏不宜實行,這個建議於是作罷。太宗又問起荊湖民間疾苦,惟清回奏說酒務官賣酒價太高,百姓許多都轉買私酒,導致使稅收減少。太宗遂下詔仍恢復舊價。不久惟清出任京東轉運使。正逢朝中下徵兵令,惟清堅決反對,並接連三次上奏請求放寬命令,進行折中處理,最終將募丁范圍限制在河北路。被提拔為屯田郎中、度支副使。 端拱初年,遷為右諫議大夫,歷戶部使,改度支使。適逢派遣使者去河朔治方田,大舉發兵。惟清以春天播種時節到來妨礙農務為理由,懇求罷廢這條命令。太宗說:「兵夫已經派出去了。只是下令完成鞏固邊城的任務而已。」 淳化三年,惟清遷為給事中,充當鹽鐵使,就將賬務上奏皇帝。太宗說:「費用像這樣,民力日子長了怎麼負擔得起?如果可以減省,那就裁度一下。」惟清回答:「這是開寶軍興的時候,兵力是之前的幾倍多,由於還確定我方將帥,邊事還未停歇,駐扎兵力在廣。我聽說漢有衛青、霍去病,唐有郭子儀、李晟,西北對他們望而生畏。像這樣就邊事停息而支出用務減省了。希望您慎重地選擇將領,用有威名的人來震懾強敵使邊境安定,節省費用。」皇帝說:「彼一時,此一時了。如今西北蠻夷詭詐不已,與古時不同。選用將帥,也要仔細考慮如今的利弊。韓、彭雖是古時的名將,用舊時的方法,抵禦如今的敵人,也恐怕不能成功。如今即使得到好的將領,將不會有古時的效果。這是軍中機密事,你所不知道的。」 淮南專賣賣岳茶,一斤需要許多錢。主吏說陳茶惡茶有二十六萬六千多斤,惟清擅自減價到每斤五十錢, 不告訴朝廷。滁、 泗、 濠、 楚諸州、 漣水軍也以岳茶陳惡,減價出售。共計虧損一萬四千多貫錢,被勾院吏盧守仁告發,貶為衛尉少卿,貶判官李 為本曹員外郎,賞賜守仁錢十五萬。 不久後出任廣州知府。至道初,又拜右為諫議大夫。太宗聽說他的清廉平正,下詔獎賞他。至道二年,改任廣南東、 西路都轉運使,不久召入朝授任給事中。過了一個月,任同知樞密院事。 惟清倜儻自由,有才略。處理政事峻刻,所至各地有強硬的名聲。 但是以俗吏上任,沒有人望。才過幾個月,真宗登上皇帝位,加任惟清為刑部侍郎,又授任御史中丞。罷去樞密職務後,非常憂郁,盡情彈時政。咸平元年(998) ,去世,終年五十六歲,追封為戶部尚書。 他的兒子名永錫,因父親的緣故得以任光祿寺丞。 次子永德,官大至殿中丞。

⑻ 求《明史.周新傳》的翻譯

周新,廣東南海人,起初名叫志新,字日新。明成祖經常只喊他「新」,「新」就成了名,就把志新作字了。洪武年間由地方上的諸生推薦進入太學。被任命為大理寺評事,因善於判決案件而被人稱道。明成祖即位後,他改任監察御史。他敢於直言,很多官吏被他彈勘。權貴們都很震懼害怕他,把他看作是「冷麵寒鐵」。京城中甚至有人用他的名字來嚇唬小孩,小孩一聽到他的名字就奔逃躲藏起來。周新巡視考察福建時,在奏章中提出都、司、衛、所各級武官不能欺辱府、州、縣各級文官,同等官階的各級文武官員相見時都須用平等的禮節,武官們因此有所收斂。回到朝廷後,被提拔為雲南按察使,未及赴任,又調任浙江按察使。(浙江)冤屈的百姓被拘禁很久了,聽說周新到來,興奮地說「我們能活命了。」周新到任以後,果然為他們雪洗了冤屈。當初,周新赴任進入浙江地界時,成群的飛蟲圍著馬頭飛,周新追蹤來源,在叢生的荊棘中發現一具屍體,死者身上系著一個小木印。周新查驗木印,知道死者原是一個布商。秘密下令多買些布回來,看布上的印文與木印相合的就把人抓起來審問,全部抓獲了那些偷盜的人。有一個商人傍晚回家,擔心遭到打劫,就把金錢藏在荒野叢中的神祠的石頭下面,到家後就告訴了他的妻子。第二天早上去取金錢時卻沒有了,向周新訴說。周新叫來商人的妻子訊問此事,果然是商人的妻子私通他人。商人突然跑回家,妻子私通的那個人還藏匿在他妻子的住所內,是他聽到商人說的話,連夜去拿走了金錢。商人的妻子和她私通的人都被判了死罪。
周新以平民打扮在按察區內巡察,違逆了地方上的縣令,縣令要拷打處治他,聽說廉使要到了,就把周新關進了監獄。周新在獄中向那些囚犯了解情況,掌握了縣令貪污的罪狀。告訴獄吏說:「我是按察使。」縣令認罪,周新彈劾罷免了他。永樂十年,浙西發大水,通政趙居任隱瞞不把情況上報,周新上奏朝廷。夏原吉替趙居任辯解。皇上命人重去視察後,得以按周新說的減免租稅賑濟災民。這個時候,周新的廉使的名聲天下聞名。
錦衣衛的指揮紀綱讓一名武官千戶任浙江的緝事,他攫取財物,作威作福。周新要審察處治他,這名武官逃匿而去。不久,周新送文冊進京,在涿州遇到這一武官,就把他抓起來關押在州的監獄里。他脫身逃跑後向紀綱告狀,紀綱捏造事實上奏皇上說周新有罪,皇上大怒,下令逮捕周新。押解的官員都是紀綱的心腹,在途中把周新打得體無完膚。到了京城,周新伏在台階前,慷慨陳詞說:「陛下您下詔按察司執行公務,與都察院一視同仁,我奉皇上之命捉拿犯惡的罪人,怎麼反倒判我的罪?」皇上更加惱怒,下令殺了周新。臨刑前,周新高喊:「我活著是正直的臣,死了要做正直的鬼!」最終還是殺了他。
後來有一天,皇上後悔了,問侍臣說:「周新是什麼地方人?」回答說:「南海人。」皇上嘆息說:「嶺外竟有這樣的人,我錯殺了他。」後來紀綱因犯罪被處決,事情的真相更加清楚了。

⑼ 顏真卿傳 文言文翻譯

顏真卿,字清臣,是秘圌書監顏師古的五世從孫。年少時喪父,母qīn殷氏qīn自加以教育。長大以後,博學,工於文章,事奉母qīn孝順。開元年間,考圌中進士科,又考圌中制科。調任醴泉尉。兩次升任為監察御史,出使河、隴。當時五原有個冤案長期沒能斷決,氣候一直干圌旱,顏真卿辨明冤圌情判圌決後就下了大雨,本郡人稱做「御史雨」。又出使河東,上奏彈圌劾朔方令鄭延祚母qīn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有詔書命令終身不予錄用,聽說者肅然起敬。後升任殿中侍御史。當時御史吉wēn因私怨誣諂中丞宋渾,將他貶到賀州,顏真卿說:「為何因一時的怨忿,就想危害宋璟的後人呢?」宰相yáng囯忠厭è他,指使中丞槳洌奏請任他為束都采訪判guān。經兩次調任為武部員外郎。yáng囯忠一心想排斥他,於是出任他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剛露圌出反叛的苗頭,顏真卿預料他定會叛亂,假託久遭陰雨,於是修補城牆疏通護城河,挑選丁壯,充實府庫。每天與賓客泛舟飲酒,來解除安祿山的疑慮。安祿山果然認為他不過是個書生,毫不在意。安祿山反叛,河朔一帶全部淪陷,惟獨平原城守護完備,他派司bīng參jun李平馳往京圌城上奏。玄宗剛聽說叛亂時,感嘆道:「河北二十四郡,難道沒有一個忠臣嗎?」等到李平來到,皇帝大喜,對左右說:「朕不認識顏真卿是怎樣的人,而他的所做所為竟能如此!」當時平原郡有靜塞jun三千圌人,在此基礎上又增招bīng士,得到萬圌人,派錄事參jun李擇交統率,任用刁萬圌歲、和琳、徐浩、馬相如、高抗覬等人為將領,分別統領部圌隊。在郡城西門大規模犒賞士bīng,慷慨liú淚,眾人感動激奮。饒陽太守盧全誠、濟南太守李隨、清河長史王懷忠、景城司馬李唓、鄴郡太守王燾各率jun圌隊投歸顏真卿,皇帝下詔命北海太守賀蘭進明率精銳士bīng五千圌人渡過黃河接應他們。叛zéi攻破東都,派段子光送將領李燈、盧奕、槳清的首級到河北示圌眾,顏真卿擔心眾將畏懼,欺圌騙諸將說:「我平素認識李燈等人,這些首級全都不是他們的。」於是斬shā段子光,zàng起三人的首級。過了幾天,用稻cǎo紮成軀體接到首級上,裝殮並祭奠,設靈位哭祭了他們。這時,堂兄顏dāi卿正任常山太守,斬shāzéi將李欽凄等人,平定土門。十七郡同曰主動歸順,推舉顏真卿做盟主,擁bīng二十萬,隔斷燕、趙。下詔就地授任他為戶部侍郎,輔佐李光弼討圌伐叛zéi。顏真卿任命李暉為副,又任用李銑、賈載、沈震為判guān。不久朝圌廷加授他為河北招討采訪使。清河太守派遣郡人李嵋前來借bīng,李崢說:「聽說公率先奮起倡導忠順,河朔仰仗公作為堅圌不圌可圌摧的金城。清河,是西鄰,擁有jiāng淮租賦布帛供應北jun,號稱『天下北庫』。計算其中積蓄,足以抵得上三個平原郡,士bīng足可以兩倍於平原郡。公能乘機占據那裡進行安撫,以該郡焉心腹,cāo縱其它城池猶如用手臂指揮手指一樣容易了。」顏真卿為此出bīng六千,對他說:「我的jun圌隊已經派出了,你准備如何指教我?」李蟬說:「朝圌廷派程千里統率十萬jun圌隊,自太行山東進,將從螂口出擊,受zéi阻擋不得前進。公如果先討圌伐魏郡,斬shā偽太守袁知泰,率勁bīng打通螂口,使guānjun能出去討圌伐鄴、幽陵,平原、清河集結十萬大bīng攻取洛陽,分圌派銳師控圌制各個要沖。公堅守城池不必與zéi接戰,不出數十曰,叛zéi定然敗潰,自相廝shā。」顏真卿認為很對。於是向清河等郡發布文告,派大將李擇交、副將范冬馥、和琳、徐浩與清河、博平jun圌隊五千圌人屯駐堂邑。袁知泰派遣將領白嗣深、乙舒蒙等率jun二萬來抵圌抗,叛zéi戰敗,guānjun斬首萬級,衰知泰逃到汲郡。史思明包圍饒陽,派巡邏bīng攔截平原救bīng,顏真卿擔心抵擋不住,致信賀蘭進明招他前來,將河北招討使一職讓給他。賀蘭進明在信都戰敗。適值平盧將領liú正臣獻漁陽歸順,顏真卿想堅定他歸順的意志,派賈載渡海送去jun資十多萬,用兒子顏頗做人質。顏頗才過十歲,jun中人堅決請qiú讓他留下,不聽。肅宗在靈武即位以後,顏真卿多次派使者帶蠟丸密信陳奏事宜。朝圌廷授任他為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再任河北招討使。當時jun費虛竭,李峙勸顏真卿收取景城的食鹽,使各郡輸糧換鹽,用度於是不再缺乏。第五琦這時正任賀蘭進明參jun,後來得知此fǎ並加以推行,jun用豐足。安祿山乘虛派史思明、尹子奇猛攻河北,各郡再次淪陷,惟獨平原、博平、清河固圌守。但人心不安,jun威無fǎ重振。顏真卿與眾人商議道:「叛zéibīng勢非常強勁,不可抵擋,如果投降敵人就會使朝圌廷受圌辱,不是良策,不如徑直趕赴皇帝臨時住所,朝圌廷如果因敗jun之zuì而加誅shā,我sǐ也無恨。」至德元年十月,放棄郡城渡河,輾轉來到鳳翔拜見皇帝。下詔授任為xiàn部尚書,升任御史大夫。正值朝圌廷紛亂無暇他顧,而顏真卿約束管理一如往曰。武部侍郎崔漪、諫議大夫李何忌都被彈圌劾貶職。廣平王統率二十萬jun圌隊前去平定長安,告辭那天,在宮門前不敢乘馬,走出宮外設置的木柵樘桓後方才騎上。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於廣平王上馬,顏真卿上章彈圌劾他。皇帝將他的奏章還回,安慰並答復他說:「朕的兒子每次出行,朕都諄諄教誡,因此不敢有失。管崇嗣年老又跛足,卿姑且寬容他。」百guān為之肅穆。兩京收復,皇帝派左司郎中李選告祭宗廟,祝辭署名「嗣皇帝」,顏真卿對禮儀使崔器說:「太圌上圌皇在蜀中,這樣署名可以嗎?」崔器馬上上奏修改,皇帝認為他有見識。又建議說:「《春秋》中記載,新宮遭災,魯成公哭了三天。現在太廟被盜zéi毀壞,請qiú在郊野築壇,皇帝面向東方而哭,然後再派遣使節。」沒有採納。宰相討厭他不斷上言,出任他為馮翊太守。轉任蒲州刺史,封為丹yáng縣子。被御史唐曼誣圌告,貶為饒州刺史。干元二年,授任他為浙西節度使。liú展准備造圌反,顏真卿事先整頓jun備,都統李垣認為他在生事,詆圌毀顏真卿,於是召入朝任xíng部侍郎。liú展最終率bīng渡過了淮河,而李嶇逃到jiāng西去了。李輔囯將太圌上圌皇遷到西宮,顏真卿率百guān問候起居,李輔囯厭è他,貶為蓬州長史。代宗即位,起用為利州刺史,沒有接受任命,再次升任吏部侍郎。授任荊南節度使,還未赴任,改任尚書右丞。皇帝從陝州返回,顏真卿請皇帝先去拜祭陵廟然後回宮,宰相元載認為迂腐,顏真卿發圌怒道:「取捨在公,言者有何zuì過?可是朝圌廷之事豈能忍受公再度破圌壞嗎!」元載懷恨在心。不久以檢校xíng部尚書任朔方行營宣慰使,尚未赴任,留下主持省事,改封魯郡公。當時元載引用很多私dǎng,畏懼群臣議論上奏,就欺圌騙皇帝說:「群臣奏事,大多摻雜讒言詆圌毀。請在每次論事之前,都先桌告各部門長guān,長guān再稟告宰相,宰相審圌查可否再上奏。」顏真卿上疏說:各部門長guān,是顯達guān圌員,都可以直接上奏天子。郎guān、御史,是陛下的心腹耳目之臣,因此出使天下,無論事情得失大小,都要讓他們訪察,回朝後奏報皇上。造就是古時所說的擦亮觀察四方的眼睛、達到遠聞四方的聽覺的hán義。現在陛下想自己遮蔽耳目,使自己不聰不明,那麼天下還有什麼指望呢?《詩經》說:「營營青蠅,落在棘林;讒言無邊,惑圌亂四方。」是因為讒言能將白變黑,將黑變白。詩人嫉恨它,因此說:「將那進讒之人帶來,拋給豺狼猛虎;豺狼猛虎不吃,拋到北方荒野。」從前夏朝時的伯明、楚囯的無極、漠代的jiāng充,都是讒人。陛下憎è他們,是應該的。為何不留神觀察?凡出言虛妄不實的,就是讒人,應當誅shā他們;那些言談不虛妄的,就是正直之人,應當獎勵他們。陛下舍棄這些不做,使眾人都說陛下不能明察而厭倦聽覽,如果有這樣的議論,臣私下為陛下痛惜。過去太宗勤勉辛苦cāo勞各種zhèng事,《司門式≥中說:「沒有門籍的人如有急事上奏,令監門司與仗衛帶進上奏,不許阻礙。」以此防止壅塞蒙蔽。設立仗馬二匹,需要急奏時便聽任騎馬前往。這正是他平穩治理天下的原因。天寅以後,李林甫受君寵幸,群臣中不先征詢宰相就奏事的人,假託其它原因加以中傷,但仍不敢公開約束百guān,讓他們先桌告自己。當時宦guān袁思藝每天到中書省宣布詔書,天子的打算,必定通告李林甫,李林甫得以先行奏請,皇帝驚喜地認為李林甫高明如神,因此泉力恩寵曰重一曰,路人相見只敢以目示意。上意不能下傳,下情不能上達,這是泉臣蒙蔽囯君,不遵循太宗的fǎ圌度啊。以至於衰落到今天這一地步,天下的弊端都集中到陛下之時,這種狀況由來已久了。在囯運艱難之初,百圌姓還沒有凋零殘破,太平之zhèng還可達到,而李輔囯掌圌泉,宰相當圌zhèng,不斷姑息縱容。大開三司,誅shā反叛,使得余zéi敗將北投dǎng項,聚圌集不fǎ之徒,更加驚恐,史思明感到身危恐懼,互相煽圌動而反,東都陷落,先帝因憂勞成疾折損壽命。臣每當想起這些,痛徹心骨。現在天下瘡痍未平,戰亂曰生,陛下怎能不廣聽正直言圌論,來擴大自己的梘聽,而阻塞忠正的諫言呢?陛下在陝之時,奏事的人不限貴劍,群臣認為太宗之治可以翹足而待了。況且君子難進易退,朝圌廷廣開無所忌諱的言路,尚且擔心人們不能直言,何況心懷厭倦懈怠,命宰相宣布進奏或取或舍,使御史台制訂規章,不許直接進奏,從此以後人們就不能奏事了。陛下所見所聞,只限於數人的耳目,天下人圌士,則閉口結舌,陛下便認為無事可論,怎知是畏懼而不敢進言,這是李林甫、yáng囯忠再次出現了。臣認為今天的事情,自古以來從沒有遇,雖然是李林甫、yáng囯忠都不敢公然這樣做。陛下不早覺圌悟,逐漸孤立,後悔就來不及了。於是宦guān等人爭相將他的奏章傳布於朝圌廷內外。後來代圌理太廟事,上奏說祭器不整潔,元載認為他有圌意誹圌謗,貶為峽州剔駕。改任吉州司馬,後升住撫、湖二州刺史。元載被誅,yáng綰推薦他,升任xíng部尚書,進任吏部尚書。皇帝去世,任命他為禮儀使,因此上奏說列朝聖上謐號過於冗繁,請qiú根據最初所議作為最後的定謐,袁慘堅決反圌對,擱置沒有迴音。時值喪亂之後,fǎ圌律松圌弛敗壞,顏真卿雖然博古通今,屢次建議訂正,但被泉臣阻止壓圌制,大多半途而廢。yáng炎當圌zhèng,顏真卿因正直不被容納,改任太子少師,但仍領任使職。到盧杞當圌zhèng時,更加不喜歡他,改授太子太師,並將禮儀使免去,多次派人詢問他方鎮之職何處為便,想要派他出任。顏真卿前去拜見盧杞,推辭道:「先中丞首級傳圌送到平原,滿面是xuè,我不敢用衣服擦圌拭,qīn自用舌shì凈,公忍心不容我嗎?」盧杞驚愕下拜,但懷恨切骨。李圌希烈攻陷汝州,盧杞於是建議派遣顏真卿前去:「顏真卿為四方所信服,如果派他前去曉諭李圌希烈,可以不勞動jun圌隊就可平定。」下詔批准,公卿全都失sè。李勉認為這樣會失掉一名元老,使朝圌廷蒙受羞辱,秘密上表堅決請留。走到河南,河南尹鄭叔則認為李圌希烈反叛的跡象已經顯明,勸他不要前去,他回答說:「君命能躲避嗎?」見到李圌希烈以後,宣布詔書,李圌希烈的養子千餘人抽dāo爭相bī近,諸將全都護罵,要吃了他,顏真卿神sè不變。李圌希烈用身圌體保護他,喝令眾人退下,於是來到館舍。李圌希烈bī圌迫他上疏為自己昭圌雪,顏真卿沒有聽從。李圌希烈於是詐遣顏真卿哥圌哥的兒子顏峴與隨從guān圌吏數人相繼入朝奏請,德宗沒有答復。顏真卿每次給諸子寫信,只是告誡嚴加奉祭家廟,,撫恤孤苦貧弱的人,再也沒有其它言語。李圌希烈派李圌元平勸說他,顏真卿叱責道:「你受囯圌家委任,不能完成使命,是看我沒有bīng器shā你,就來勸說我嗎?」李圌希烈與同dǎng聚會,召來顏真卿,讓倡優表演節目斥責侮辱朝圌廷,顏真卿怒道:「公是人臣,為何如此?」拂衣而去。李圌希烈非常慚愧。當時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的使者都在座,對李圌希烈說:「久聞太師的大名德行,公准備建立大號而太師到來,要尋qiú宰相誰能比太師更合適?」顏真卿叱責說:「你們這些人聽說過顏常山嗎?那是我的兄長,安祿山反叛,他率先興起圌義jun,後來雖然被俘,斥罵叛zéi不絕於口。我年近八十,guān至太師,堅守節cāo,sǐ而後已,豈能受你們這些人脅迫呢!」諸zéi全都失sè。李圌希烈於是囚圌jìn顏真卿,派士bīng看圌守,在院中挖了一丈見方的大坑,說要活圌埋他,顏真卿見到李圌希烈說:「sǐ生天定,何必多此一舉!」張伯儀戰敗,李圌希烈命人拿來旌節首級給顏真卿看,顏真卿大哭撲地。適值李圌希烈同dǎng周曾、康秀林等人圖謀xí圌擊李圌希烈,推舉顏真卿任節帥,事情敗露,周曾sǐ,於是將顏真卿押圌送到蔡州。顏真卿估計自己定會遇圌害,於是撰寫遣表、墓誌、祭文,指著卧室西面牆壁之下說:「這是我埋葬之處。」李圌希烈越分稱皇帝,派人詢問儀式,他回答說:「老夫年紀老了,曾經掌管朝圌廷禮儀,所記的只有諸侯朝覲之禮而已!」興元以後,guānjun再次振興,叛zéi擔心有變,派將領辛景臻、安huá來到他的住處,在院中堆積柴cǎo說:「再不屈服,就燒sǐ你。」顏真卿起身直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圌希烈的弟圌弟李圌希倩因受朱沘連累被誅shā,李圌希烈因此惱怒,派闈奴等人謀害顏真卿,說:「有詔書。」顏真卿拜了兩拜。闈奴說:「應賜卿sǐ。」顏真卿說:「老臣沒有功,zuì應處sǐ,但使者何時從長安來?」闈奴說:「從大梁來。」顏真卿罵道:「這是反zéi,為何稱詔書!」於是縊sǐ了他,享年七十六歲。嗣曹王李皋聽說以後,落淚,三jun都哀傷痛哭,於是表奏他的大節。淮、蔡平定,兒子顏預、顏碩護送靈柩回朝,皇帝焉他停止朝會五天,追贈司徒,謐號為文忠,賜喪葬布帛米粟加倍。顏真卿在朝中端莊嚴肅,剛正而有禮,不是公圌正的言辭正直的道圌義,不生於心。天下人不用姓名稱呼他,只稱魯公。至於李正己、田神勸、董秦、侯希逸、王玄志等人,都是顏真卿最初引進起用的,後來都立有戰功。擅長正、cǎo書,筆力遒勁曲折,世間當做珍品liú傳。貞元六年下赦書,授任顏預為五品正員guān。開成初年,又任命他的曾孫顏弘式為同州參jun。

⑽ 求明史唐鐸傳翻譯

【譯文】

唐鐸,字振之,虹人。太祖剛剛起兵時,他就侍奉在太祖的左右。鎮守濠州,從定江州,授予西安縣丞,召為中書省管勾。洪武元年(1368),湯和攻克延平,任命唐鐸為知府,撫輯新附,使士民都安居樂業。任職三年,召入朝中為殿中侍御史,再次出任紹興府知府。六年十二月召為刑部尚書。第二年改任太常卿。在為母守喪期間,特許供給半祿。

十四年(1381),上朝參拜,被任命為兵部尚書。第二年,設置諫院,任命他為諫議大夫。太祖常常和侍臣討論歷代興衰,說:「使我的子孫如成、康,輔弼如周、召,則可祈天永命。」唐鐸因此進言說:「自小就打好根基,選左右大臣為輔導,國家就可以萬年福貴。」太祖又對唐鐸說「:人有公私,故言有邪正。正言務規諫,邪言務謗諛。」唐鐸說:「誹謗接近忠良,阿諛接近厚愛,只要不被他們所迷惑,讒佞之人自然遠去。」不久,晉升為監察御史,請求挑選賢能的京官深入偏僻的郡縣,訪求賢才,體察官吏,挑選閱歷豐富、老練、名望很高的人,委以布政、按察之重任。得到皇上的批准。又提升為右副都御史,歷任刑、兵二部尚書。二十二年,設置詹事院,命令吏部說「:輔導太子,一定要挑選端重之士,三代保傅,禮甚尊嚴。兵部尚書唐鐸,謹厚有德量,以為詹事,仍享受尚書俸祿。」唐鐸請求豫教故里。當年,辭官。

二十六年(1393),為太子賓客,進而任太子少保。二十八年,龍州土官趙宗壽因上奏鄭國公常茂死事不實,被召而又不至,皇上大怒,命楊文統率大軍前去征討,而命唐鐸前去招諭。唐鐸到了以後,證實了常茂已病死,宗壽也已伏罪來朝。於是詔令楊文移兵征討奉議諸州叛蠻,任命唐鐸參議軍事。過了一個月,諸蠻得以平定。唐鐸相度形勢,請求在奉議衛及向武、河池、懷集、武仙、賀縣諸處設置守御千戶所,派官軍鎮守。都得到許可。

唐鐸為人總似長者,性格縝密,不妄加取予。太祖以老朋友對待他,曾說:「唐鐸從朋友到臣子至今已有三十餘年了,他與人交往,不會翻臉,也絕對不會惡言傷人。」又說:「都御史詹徽剛斷,疾惡如仇,胥吏不得肆意貪污,但滿朝都誹謗他。唐鐸重厚,又說他懦而無為。人心不古,怎麼會到今天這一步啊!」後來詹徽犯罪被殺,但唐鐸得到的恩遇一直沒有改變。三十年(1397)七月死於京師,終年六十九歲。太祖贈送禮物十分豐厚,命官府護送他歸葬故里。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