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處
㈠ 山西綜改區網上辦食品經營許可證流程
你可以登錄: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範區管理委員會官方網站(網路一下):
右上角回:點一網通辦下的政務服答務系統;
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監督實施食品(含餐飲服務食品、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下同)安全、葯品(含中葯、民族葯,下同)、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起草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規范性文件並監督實施,推動建立落實食品安全企業主體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總責的機制,建立食品葯品重大信息直報制度,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著力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葯品安全風險。(二)監督實施食品行政許可的實施辦法,建立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制定食品安全檢查年度計劃、整頓治理方案並組織落實。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統一公布制度,公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參與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食品安全標准,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三)監督實施國家葯典等葯品和醫療器械標准、分類管理制度。監督實施葯品和醫療器械研製、生產、經營、使用質量管理規范。負責葯品、醫療器械注冊和質量管理規范認證並監督檢查。建立葯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體系,並開展監測和處置工作。承擔執業葯師注冊工作。配合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負責葯品再注冊以及不改變葯品內在質量的補充申請行政許可、國產第三類醫療器械不改變產品內在質量的變更申請行政許可、葯品委託生產行政許可和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行政許可。監督實施國家化妝品監督管理辦法。(四)監督實施食品、葯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的稽查制度,組織查處重大違法行為。監督實施問題產品召回和處置制度。(五)負責食品葯品安全事故應急體系建設,組織和指導食品葯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工作,監督事故查處落實情況。(六)負責制定食品葯品安全科技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推動食品葯品檢驗檢測體系、電子監管追溯體系和信息化建設。(七)負責開展食品葯品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對外交流與合作。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八)指導市、縣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工作,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九)承擔省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日常工作。負責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協調,推動健全協調聯動機制。督促檢查市級人民政府履行食品葯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並負責考核評價。(十)承辦省人民政府和省食品安全協調委員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㈢ 山西省食葯監局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的原因的是什麼
12月11日,山西省食葯監局官網發布2017年第46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稱,本期公布170批次監督抽檢結果,涉及糧食加工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飲料、方便食品、水果製品、酒類、肉製品、乳製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0大類。其中:不合格樣品9批次,合格樣品161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備註:
1、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的細菌之一,常存在於潮濕的環境,如土壤、水、空氣中,該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條件下可致病。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一是原料水體受到感染;二是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殺菌不徹底,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飲用水或容器內壁接觸;三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
2、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大腸菌群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產品的加工原料、包材受污染,或生產過程中產品受人員、生產設備、環境的污染,或者有滅菌工藝的產品滅菌不徹底等原因導致。
3、黴菌
黴菌在自然界很常見,黴菌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黴菌超標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黴菌污染,或者生產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樣品儲運條件控制不當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