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漢朝監察區

漢朝監察區

發布時間: 2020-12-08 09:18:04

㈠ 劉氏名人有哪些

劉氏名人有:劉玉、劉寧、劉昭、劉丙、劉吉、劉珝、劉煒、劉鉉、劉球、劉實、劉孜、劉中敷、劉聚、劉邦等等。

1.劉玉

劉玉,字元璞,男,北京人。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專家,書法篆刻大家。劉玉先生創作的書法和篆刻作品重傳統、講傳承、求發展,「師古人之心,不師古人之跡」。他像蜜蜂採集百花之花粉,釀出香甜蜂蜜一般,汲取前人藝術精華,消化吸收後融會貫通在自己的作品當中。

他博採眾長,兼容並蓄,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他的印章:刀法嫻熟,馳騁有度;繁簡相參,虛實相間。他的篆書:收放得體,揮灑自如,既沉靜又飄逸。而他的隸書體現的是莊重典雅。他孜孜以求的是「書從印出,印從書出」。他的書法作品具有金石韻味,力透紙背!

5.劉昭

劉昭(南朝梁代人),字宣卿,平原高唐人,晉太尉寔九世孫也。祖伯龍,居父憂以孝聞,宋武帝敕皇太子諸王並往弔慰,官至少府卿。父彪,齊征虜晉安王記室。昭幼清警,通《老》、《庄》義。及長,勤學善屬文,外兄江淹早相稱賞。梁天監中,累遷中軍臨川王記室。初,昭伯父肜,集眾家《晉書》,注干寶《晉紀》為四十卷,至昭,集《後漢》同異以注范曄《後漢》,世稱博悉。卒於剡令。集注《後漢》一百三十卷,《幼童傳》一卷,文集十卷。

參考資料網路-劉玉

網路-劉昭

網路-劉吉

網路-劉鉉

網路-劉邦

㈡ 中古古代各朝代的官職大全

以唐朝為界限,之前是宰相/丞相制,之後是六部制。
周朝最高統治者為王,其下為公侯伯子男5等爵位的諸侯,諸侯下設上、下大夫、卿,這是士族階層。
始皇訂立皇族制度後,設宰相一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圍繞著宰相設立了各部,獨立宰相設置了御史,主考察參劾之職。
漢代設有左、右丞相,丞相權力較宰相小,主管內政外交,平行設置有太尉主管軍事、御史主管官員廉潔;另有一說三公為司空、司馬、司寇,司空主管內政,司馬主管軍事、司寇主管治安;三公之下設有九卿,及廷尉、衛尉署,之下設百官。當然,東西漢末,軍事實權均在大將軍手中,像王莽、袁紹、曹丕都曾有這一職位。
唐朝官員體系就比較合適了,基本沒有冗餘。各司其職,但也基本沿襲漢制。丞相仍有一定的權力,像長孫無忌。但唐朝有個很有趣的官職,前期沒有什麼實權,後期則相當於地方諸侯、藩王了,這就是節度使。
唐後的五代十國基本沿襲唐制。
至宋朝,由於有前車之鑒,丞相的權力被逐漸轉移至六部之中,官員機構空前臃腫。作為文人帶兵的代表,樞密院對軍隊的轄制是充分的體現。
明朝除了朱元璋時期,就不再設有丞相一職。南、北京各有一套一模一樣的官員機構,南京被稱為「留京」。這一時期最有特色的官員機構就是後世很有名的錦衣衛、東西廠;這兩個機構直接對皇帝負責,最高轄制官員分別為錦衣衛指揮使、廠督。官職不高(一般為正五品),權力很大(皇親國戚都得畏懼三分)。
清朝是官員體系發展最成熟的時期。中央設有六部(兵、吏、戶、刑、工、禮),各部最高領導為尚書(部長)、副領導為侍郎(副部長),一般均為正、從一品,御史;外放做官的最高為總督(省長)(正一品到正二品),其次為巡撫,其次為道台;軍事最高為大將軍(正一品)。

㈢ 漢朝有多少個縣

漢朝十三州區劃州作為行政區劃,在西漢時期萌芽發展,到東漢宣告形成。自元封五年(西元前106年),始在郡之上1又設了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東漢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為州郡縣三級制。十三個州為:司隸(治雒陽)、徐州(治剡縣)、青州(治臨淄)、豫州(治譙縣)、冀州(治高邑)、並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兗州(治昌邑)、涼州(治隴縣)、益州(治雒縣)、荊州(治漢壽)、揚州(治歷陽)和交州(治龍編)。興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 各州下轄郡縣: 東漢末年全國十三個州:司隸、豫州、冀州、兗州、徐州、青州、荊州、揚州、益州、涼州、並州、交州,幽州。 這13個州是一級地方行政區,州下面是縣,縣下面是鄉,鄉下面是亭。(三國時期又出來很多州,例如交州太大,東吳分出塊廣州來,涼州太大,曹魏分出塊雍州來,不細談了) 司隸:河東郡,河內郡,河南郡,弘農郡。 豫州:陳郡,汝南郡,安豐郡,弋陽郡,穎川郡。 冀州:中山國,常山郡,河間郡,渤海國,安平國,樂陵國,平原郡,清河郡,陽平郡,廣平郡,魏郡,趙國,巨鹿郡。 兗州:陳留郡,濟陰郡,山陽郡,任城郡,東平國,東郡,魯郡,泰山郡,濟北國。 徐州:東莞郡,琅琊國,彭城國,東海國,下坯郡,廣陵郡。 青州:濟南國,齊國,樂安郡,北海國,城陽郡,東萊郡。 荊州:魏興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陽郡,南鄉郡,南陽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衡陽郡,建平郡,南郡。 揚州:靳(上面帶個草字頭,不會打)春郡,廬江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鄱陽郡,臨海郡,豫章郡,臨川郡,廬陵郡,建安郡,吡陵典農校尉部。 益州:陽平郡,武都郡,漢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東郡,廣漢郡,東廣漢郡,巴郡,涪陵郡,江陽郡,踺為郡,漢嘉郡,蜀郡,永昌郡,雲南郡,建寧郡,興古郡,朱提郡,樣珂郡,越雋郡。 涼州:敦煌郡,酒泉郡,張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隴西郡,南安郡,廣魏郡,安定郡,扶風郡,京兆郡,北地郡,馮詡郡。 並州:雁門郡,新興郡,太原郡,西河郡,樂平郡,上黨郡。 交州:交趾郡,鬱林郡,蒼梧郡,朱崖郡,高涼郡,南海郡。 幽州:代郡,上古郡,范陽郡,燕國,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昌黎郡,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帶方郡。

㈣ 漢代的州什麼設置全國劃分什麼歌監察區域每周設什麼

C 州牧、刺史本來也不是常駐地方,也是巡查的職責,黃巾之亂後成為地方長官

㈤ 清代科舉制度形式

清代科舉制度形式:

清人為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為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為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生員分為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膳生員,有一定名額,由政府提供津貼和生活日用的學員;其次是增廣生員,也有一定名額,為候補廩膳生之屬;新「入學」的稱為附學生員,為增廣生之預備。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鄉試、會試、殿試。

童生試

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里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准備參加童生試。

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餘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餘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內特設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分發到各省任知縣。

(5)漢朝監察區擴展閱讀:

科舉制度對外國的影響

中國科考制度對歐美國家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歷史學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語言文化學院兼職教授倪方六表示,早在100年前,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即點破了——現在各國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窮流溯源,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還是從中國學的。孫中山說的這話是有根據的,並非臆斷。

在14世紀,歐洲來華人士便將中國通過科舉,即統一考試的選拔人才模式,向本國做了詳細介紹和推薦。其中,英國人對此最有興趣,「英國當時的學術界和開明官員,力主仿效中國文官取士手段,機會均等,公開考試。

1853年,英國王室任命查理·特羅維廉和斯坦福·諾斯科特兩位爵士,負責英國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擬。後他們向國會提交了《關於建立英國常任文官制度的報告》,報告中的主要觀點就是建議學習、實行中國的科舉制度,通過公開、競爭性的考試手段來招聘官員。」

據倪方六介紹,兩位爵士的報告被英國國會採納。此後、法國、美國等許多歐美國家都把中國的考試制度「拿了過去」。「歐美人認為,科舉比當時他們『領導說了算』、『世襲』等用人模式先進、公平,中國的科舉優點多多,至少使官員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官員。」

「西方當時有人驚嘆,中國的科舉制度是一項偉大的制度。」倪方六表示,他們認為這一制度應該與中國古人發明「四大發明」一樣,是重要的發明創造,影響了全球的用人觀,直至目前,還有今後。

歐美人把科舉這一中國人發明的選拔人才方式進行了改造,使之成為讓中國這位發明者反過頭來要學習、「取經」的考試模式。西方結合當時的工業革命和民主、人權的需要,考試內容豐富而又科學,智力水平、知識結構、實用技能、心理素質,統統納入考試的內容。

除了筆試方式,歐美「科舉」中最重要的是口試和面試制度的確立,比中國的「殿試」,由皇帝一人御筆欽點手段,更為完善和科學。

歐美的「科舉」,即便順利通過了,也未必就能如中國的學子(舉人)一樣,立即可以獲得官職和榮耀,戴紅花騎大馬,還得實習和試用,至少半年以後才能正式上崗「當官」。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