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管服務 » 食品安全線上監管

食品安全線上監管

發布時間: 2020-12-07 10:39:23

㈠ 如何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方法介紹如下:
一、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行為
嚴格開展日常巡查,共完轄區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量化分級巡查任務
二、嚴格食品生產經營許可關
該局強化食品生產許可,同時組織開展證後審查。規范食品經營許可,餐飲環節許可事權下沉監管所。組織開展「清零行動」,清理過期經營許可證,指導企業換證或注銷。
三、抓整治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組織開展了打擊食品保健食品欺詐虛假宣傳、食品清理清查百日行動、校園及周邊治理百日行動

㈡ 我國的食品監管體系是什麼樣的

借鑒發達國家食品安全管理經驗,結合我國和北京市實際情況,從長遠考慮,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應由綜合協調多部門分段監管向綜合協調多部門品種監管轉變。在國家現有體制下,北京要進一步完善以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多部門分段監管模式,以市場准入制為核心,以綜合協調為依託,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保障,通過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手段,進一步強化源頭管理,風險管理,全程監管,從而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控制能力和監管能力,構建與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相適應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1、以法律的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市場准入。食品安全的市場准入是包括主體准入和客體(商品或服務)准入。即通過在進入市場環節實施市場准入,在市場交易環節實施動態監管,對不合格食品或違法經營者實施市場退出的機制,對食品安全實施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監管。目前,北京的一些食品市場准入管理,需要修改完善《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加以保證。具體來說:一是加強市場准入管理,明確食品批發市場開辦條件、開辦者責任義務;明確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要求,重大活動主辦單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監管部門法律責任;加強專門從事食品倉儲、物流、運輸等經營活動的監管等。二是要強化地方政府的監管職責。進一步明確鄉鎮街道食品安全職責,以利於承擔其區域內對小作坊、食品攤販、非法食品生產、加工、儲存和銷售等行為的監管。三是要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就食品現場制售,包裝、儲運等食品相關行為,送餐企業、餐飲器具集中消毒企業、民俗旅遊戶、廟會餐飲服務提供者等特殊經營主體,細化和明確監管部門及職責,解決監管空白與職責交叉問題,實現食品安全全程和無縫隙監管。

2、建立完善協調有力的綜合協調平台。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統一領導的框架下,建立協調有力的綜合協調和決策的指揮平台,實現監管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比如對食品安全應急事件的處置問題上,需要明確統一指揮調度程序,區縣政府、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和食品辦、市應急辦的職責,誰牽頭,誰調度應重新加以明確,避免處置現場的混亂。進一步完善日常監督協調。完善市場准入、統一監測、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食品安全信息統一歸集與發布等工作機制。建立全面的食品安全督導檢查機制,督促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各區縣政府及各街、鄉、鎮落實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切實發揮風險管理在食品安全科學監管的作用。食品污染涉及多因素、多環節、多主體,要逐步實現從最終產品監管到全過程的預防性監管。科學引導輿論,增強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媒體應對能力,營造良好食品安全消費環境。提高居民食品安全知識素養。

4、提高監測能力,建立科學監測體系。一是開展食品安全科學的基礎性研究、高技術研究、關鍵技術前瞻性研究和相關戰略研究。二是緊跟國際先進水平,圍繞我市食品安全監管重點及難點,重點開展涉及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食品接觸材料、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輻照食品的分析測試、風險評估等技術研究。如當前發生的有餐飲企業使用「一滴香」問題,在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專家分析評估證明是安全的。

5、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加強信用監管。加強信息披露制度建設,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者實行公開預警、警告、通告,達到守信獎勵和失信懲戒的目的。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實行嚴格的信用管理制度,凡在食品生產、銷售方面有過嚴重劣跡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行業。推行信用評價措施並以此作為食品安全管理中監管依據。通過建立統一的企業和食品信用信息平台,歸集信用信息記錄,對食品和企業實施信用監管。總之,良好的社會信用體系是食品安全有效監管的保障。

㈢ 為什麼食品安全很重要

食品的安全是我們消費安全、生活安全、生命安全的前提和基礎,關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健康。

食品安全大過天
現在,人們談吃色變,食源性疾病更是讓醫院人滿為患……

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

更有地溝油、鎘大米、甲醛蔬菜、病死豬肉、速成雞、假笨雞蛋……

現在食品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析?
我們現在食品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最主要的是生產和經營者因利益驅使而擊穿了道德底線;第二監管在有些方面存在漏洞和不夠到位或缺位也是重要因素;第三是整體經營企業的規模小、數量多,很分散,技術水平低,人員素質差,也是重要的因素。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特別是發揮媒體的監督作用,消費者的維權意識的提高,監管部門真正到位,法律不斷健全等等。

當前的食品問題算不算很嚴重?
我們食品安全問題現在正越來越好,七八十年代合格率只有70%左右,現在標准提高了,合格率大概能夠達到90%左右。但是我們面對的形勢依然很嚴峻,所以還是需要各個方面來加強,特別是媒體的監督和公眾的意識增強。這里邊有一個誤區,不是有毒食品那麼多,而是有質量問題的食品確實不少,但出了質量問題並不等於有毒。真正的有毒食品或者食品有毒,1A、2A、3A的有害物存在在食品當中,但是這里邊要有一個量效關系的問題,有害物必須達到一定的量才能真正有害,所以含有有害物的食品也不等於食品就一定有毒了,科學上必須進行風險分析,才能確定。

了解食品安全真相並不意味著引起恐慌
其實真的沒有必要恐慌,有一句話叫無知者無畏,原先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內幕,所以該吃什麼還吃什麼。現在播了,知道的更多了,應該吃得心裡更有底兒,更踏實才對。我以前就有個習慣,看了什麼東西就比較容易過敏,像惡心這樣的反應,但自從做了這個欄目之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可以邊看邊吃,什麼反應都沒有。這是一個歷練的過程。但願大家能夠愉悅地看我們的欄目,吃得也放心愉悅,把恐慌變為一種理性,理智地消費。

我國每年9400萬人患食源性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在剛剛過去「世界衛生日」期間強調,不安全食品每年導致全球數百萬人致病、死亡。2011年一項研究表明,中國每年有9400萬人患上細菌性食源性疾病,其中約340萬人因此住院,超過8500人死亡。這已經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另外,含有有害細菌、病毒、寄生蟲或化學物質的不安全食品可導致腹瀉、癌症等200多種疾病。據統計,食源性和水源性腹瀉病每年導致約200萬人死亡,其中有許多是兒童。
食品安全的新威脅不斷涌現。食品生產、銷售和消費方面的變化,環境變化,新出現的病原體,抗微生物葯物耐葯性——所有這些都給食品安全帶來挑戰。旅行和貿易的增加更是提高了污染國際傳播的可能性。隨著我們的食品供應日益全球化,在各國內部以及之間加強食品安全系統的必要性越發鮮明。加強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世衛組織發布「食品安全五要點」

「從農場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責」。種植戶、零售商、廚師、消費者都應擔起著各自責任。另外,由於大部分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發生是在家中、食品服務機構或市場中不正確制備或不當處理食品而導致的。因此,所有食品處理者和消費者應採取基本的措施。世衛發布「食品安全五要點」指南:指導所有經手食品的人如何降低不安全食品的風險,包括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確保將食物做熟、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
一、保持清潔。餐前便後要洗手,做飯之前和過程中也要洗手。廚房用具保持清潔。廚房和儲存食物的地方要注意防蟲防鼠。
二、生熟分開。
避免「生」食上可能攜帶的細菌染到「熟」食上,案板、刀具、器皿分開。在冰箱內的生熟食品用容器或包裝袋密封,熟食放在上層,生食放下層。

三、燒熟煮透。 一般原則是煮開10-15分鍾,如果是大塊肉,比如雞,時間還需要長一點。
四、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冰箱里取出的食物也需要徹底加熱再吃才保險。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食物安全首先原料要安全。用清潔的自來水沖洗果蔬,食材要新鮮,變質的食材及時扔掉。
此外,世衛組織還針對中國建議,對根塊類蔬菜和水果要徹底削皮,對葉菜和水果要用安全的水浸洗。
食品安全是公共衛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社會的共同目標,是每個人的權利和責任。為了吃得更健康、更安全,需要有關部門、行業和社會組織以及公眾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只需要採取洗手、做熟、冷藏食品等簡單措施,就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對根塊類蔬菜和水果要徹底削皮
是否削皮在過去一直有不小的困擾和爭議。一些專家為,果皮中富含維生素C、果膠、纖維素、抗氧化物質,對人體健康有益,削掉不用未免浪費。像「涼拌蘿卜皮」作為經典的中國冷盤也已有多年食用歷史,很多人不捨得將富含營養的果皮或蔬菜皮丟掉。但是,一些農殘超標的現象使得蔬菜和水果表皮中存在農殘含量超標的風險,不削皮直接食用將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果皮農殘嚴重且難以清除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指出,食品安全起始於農場。「威脅到中國食品安全的一個很大因素是污染物導致的化學污染、農葯殺蟲劑、畜牧業的獸葯殘留等。」
近幾十年來,中國食品生產過程中的人工化學制劑和殺蟲劑使用量不斷增加,一些證據顯示施用量普遍超出推薦劑量,從而增加了水果和蔬菜表皮中農葯殘留的可能性。直接食用含有農葯殘留的蔬菜或果皮會對健康造成傷害。而且有時清洗並不能保證清除掉留存在蔬菜或水果表皮上的細菌或化學物質,因此食用前削掉外皮是有意義的。雖然有些浪費,為安全起見,還是把皮削掉比較放心。
不削皮,輕則過敏重則傷肝
世衛組織指出,化肥污染、農葯污染和畜牧業的獸葯殘留物等仍然是威脅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農業中過量使用或不當使用抗生素還可能導致耐葯性的細菌通過食用傳給人。
果皮中有農葯殘留、寄生蟲或其他有毒物質影響健康。長期食用未清洗干凈的水果,可能導致身體里的有毒物質累積增加,輕則出現嘔吐、腹瀉、厭食、胸悶、皮膚過敏等反應,重則會損傷胃腸及肝臟。
提高食源性疾病暴發溯源能力
目前我國對於化學性污染的重視程度遠超微生物污染,對終產品的監測力度超過對人群的監測,而實際上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負擔被嚴重低估。今後我國將加強主動監測,加強公共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的合作,提高食源性疾病暴發溯源能力。

㈣ 如何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在食品安全監管,至少應包括四個方面的監管,即行業組織的自我監管、政府監管、社會監督、消費者的自我救濟。筆者從事法學實踐工作近十年,從基層法律工作者角度,結合《食品安全法》、《侵權責任法》等規定,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議,希望能對我市各職能部門如何更好履行職能,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監督管理有所裨益。

一、加大對不作為或亂作為的政府官員的行政和刑事責任追究力度。
近幾年各地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政府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督失職問題一直備受社會苛責。某些職能部門的不作為讓食品安全監管形同虛設,一些負有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盡管涉嫌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卻很少被追究刑事責任。確保百姓的餐桌安全,單靠處罰相關企業顯然不夠,必須把失職的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一並納入處罰范圍,對監管失職人員追究法律責任。在現實生活中,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出於各種目的,玩忽職守、怠於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和凈化食品市場秩序的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導致惟利是圖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有恃無恐地製造食品安全問題,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屢屢發生。甚至某些職能部門還為不具備法定食品生產經營資質的經營者開綠燈,違法行政許可等等。《食品安全法》授予行政機關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對被監管者而言是行政權、國家公權力,對廣大消費者與社會公眾而言則是沉甸甸的責任。為督促行政權執掌者各司其職,《食品安全法》從法律責任方面各職能部門拒絕或怠於行使監管職責、以及濫用職權監管職責的法律責任。此種法律責任既包括國家對政府官員給予的行政處分,也包括國家對受害消費者承擔的國家賠償責任。同時《刑法修正案》(八)新增食品安全監管失職罪,根據本條規定,構成食品安全監管失職罪的,對行為人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於宜昌目前還沒有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所以應更加突出宣傳食品安全監管失職罪。

筆者同時認為,若出現食品安全事故,監管部門的負責人應主動引咎辭職,地方政府的主要負責人也應被撤職。這種問責機制對於牢固樹立法治政府、責任政府與服務型政府的新理念,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產生了積極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與政治效果。為將此種問責機制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食品安全法》第95條分別規定了地方政府主要領導和監管部門主要領導的行政處分措施。雖然只有一個法條,但從該法條中可以明確,政府的「一把手」和職能部門的「一把手」,都有可能由於本地、本部門違反法定食品監管職責而被摘掉「烏紗帽」。根據《食品安全法》第95條第1款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中違反該法規定、未履行職責,本行政區域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此處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既包括地方政府主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副職領導(如副縣長、副區長),也包括地方政府的正職領導。根據《食品安全法》第95條第2款之規定,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違反該法規定、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的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撤職或者開除的處分;其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強化食品安全全程監管。
由於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產、加工、儲藏、運輸、流通和消費等諸多環節,任何一家監管部門都難以單獨承擔安全監管的重責大任。在「一個部門管不了」的情況下,現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被迫選擇了多家部門分段監管的思路。其中,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對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查處重大事故。
分段監管體制雖然有助於督促相關部門各司其職,避免「一個部門管不了」的現象,但也出現了「多個部門管不好」的弊端:監管部門之間既存在著監管重復,也存在著監管盲區。在「田頭」到「餐桌」的各個食品生產經營環節,似乎都有農業、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重兵把守」,但有毒有害食品仍在市場上泛濫成災。在消費者投訴產品質量問題後,相關部門之間要麼缺乏信息互通,要麼相互推諉。再如,對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標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等不屬於任何一個環節的事項,由哪個部門負責並不明確,客觀上又產生了部門職能交叉、問責不清的嚴重問題。由於職責分工不清,有些部門在小集團利益的驅使下,採取了「有利就搶著管,無利就讓著管」的實用主義思維,必然削弱監管部門的監管效率,甚至貽誤最佳監管時機。

為徹底打破「一個部門管不了、多個部門管不好」的惡性循環,應建立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無縫對接的全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特別是我市衛生局、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門應建立溝通平台,保障信息暢通。就地方層面的監管職責分工而言,該法第5條第2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國務院的規定確定本級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為消除監管空隙,提高監管效率,《食品安全法》第6條還要求縣級以上衛生行政、農業行政、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為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對當地食品企業的監管資源優勢,要求地方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管負總責。《食品安全法》第5條第1款和第3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統一領導、指揮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完善、落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評議、考核。上級人民政府所屬部門在下級行政區域設置的機構應當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統一組織、協調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因此在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強化全程管理過程中應由地方政府統一協調。
筆者認為,建立信息共享,加強溝通平台建設,應該一手抓監管的分工,一手抓監管的合作。換言之,既強調每家監管部門依法勤勉、權威高效地履行各自法定職責;又強調監管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監管聯動、無縫對接,最終全面建立360度全方位、24小時全天候地覆蓋各種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環節的合作監管體制。與監管分工相比,監管合作更具挑戰性與艱巨性。

三、在民事賠償訴訟中加大懲罰性賠償適用。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47條規定:「明知產品存在缺陷仍然生產、銷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該條就產品缺陷規定了懲罰性賠償。我國《食品安全法》96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依《食品安全法》第99條的規定,食品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據此,食品既包括未經加工的原料,也包括經過加工製作的食品成品。《侵權責任法》第五章規定的「產品責任」中的產品,則為《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而依《產品質量法》第2條的規定,「產品」指的是「經過加工、製作,用於銷售的產品」,若食品符合「經過加工、製作」和「用於銷售」要件,亦構成產品,食品類產品就既屬於《侵權責任法》「產品責任」所轄范圍,亦在《食品安全法》所調整的食品范疇之內。因此,因食品類產品的缺陷而遭受損害的消費者,既可根據《食品安全法》96條第2款,亦可依據《侵權責任法》第47條請求懲罰性賠償。
但是《食品安全法》96條第2款針對的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的食品;而《侵權責任法》第47條針對的是缺陷產品,就食品領域而言,針對的是存在缺陷的食品類產品。但《侵權責任法》本身沒有明確規定產品缺陷的概念,需要參照特別法。根據《產品質量法》第46條的規定,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僅從文義而言,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當然屬於缺陷產品;若符合了食品安全標准,則不屬於缺陷產品。《食品安全法》96條第2款和《侵權責任法》第47條在食品領域懲罰性賠償的產品類型上並不會產生不一致。但有學說認為,應當以不合理危險為標准認定產品是否具有缺陷,即便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都符合該產品的強制性標准,該產品仍然可能存在缺陷;司法實踐中亦有案例予以支持。因此,即便某食品類產品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消費者雖不能請求《食品安全法》96條第2款意義上的懲罰性賠償;但若存在不合理危險,依然構成缺陷產品,被侵權人仍可以請求《侵權責任法》第47條意義上的懲罰性賠償。
筆者要強調的是,依《食品安全法》96條第2款的規定,只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產品,消費者就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而《侵權責任法》第47條其適用范圍較之前者明顯縮小,只有在致人死亡、健康嚴重受損的人身損害情形,被侵權人才可以請求懲罰性賠償。也就是說,生產某一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類產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類產品,構成《食品安全法》96條第2款意義上的懲罰性賠償,但若沒有發生嚴重的人身損害,則不構成《侵權責任法》第47條意義上的懲罰性賠償。因此,筆者認為在民事賠償訴訟中要加強《食品安全法》關於懲罰性賠償的適用。

但是,從維權成本角度講,沒有人會為十倍懲罰性賠償而維權。但《食品安全法》盡管引入了懲罰性賠償,但數額僅有十倍的賠償。這個賠償太低了,既然是懲罰性賠償就不應該封頂,設立這個制度的目的,就是要讓制假企業知道,一萬個人買了產品,哪怕只有一個消費者提出來要賠償,整個企業可能就倒掉了。對於那種故意的、惡意的行為,應當在經濟上給予致命的懲罰。所以在司法實踐中還應更廣泛地適用精神損害賠償,以彌補其規定的不足,當然筆者也期待法律的完善。

㈤ 食品安全第三方監管是撒東西

在歐洲抄,擁有豐富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和強大的食品安全標准檢查能力的組織正是那些處於政府和企業之間的第三方機構和非官方組織,如DNV、SGS、TUV和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組織。而目前中國具有食品相關檢驗能力的技術機構近7000家,大部分隸屬於衛生、農業、質檢、糧食、食品葯品監管、環保等部門,從業總人數達15.04萬。由於各有關部門分頭建設,帶來了資源分散、利用率不高等問題。

㈥ 中國食品安全追蹤監管平台是做什麼的

食品安全追蹤監管平台是為我國商戶提供網路營銷的食品安全商內務平台,使用的公司名稱為容陝西中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追蹤監管平台為商家和個人消費者提供包括個人和零售商批發商等形式在內的各種賣家,賣的人可以在食品安全追蹤監管網路市場上以定價、競價或協商價格的形式出售安全可靠的食品交易。消費者可以在食品安全追蹤監管市場上搜索,購買和與賣家實現交易。

㈦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如何進行監督檢查

根據法律規定,縣級以上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有權對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監督檢查。那麼,監督檢查如何進行呢?《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八條說得很明白,監督檢查時應詳細記錄情況和處理結果,並經監督檢查人員和食品生產經營者簽字後歸檔。專家表示,這是依法行政對監督檢查行為的程序作出的要求,體現了食品安全監管活動的規范性和嚴肅性。同時,也有利於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促使其自覺地依法開展食品生產經營活動。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工商機關開展食品市場監督檢查工作程序進行了進一步明確:「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工商機關應當開展食品市場監督檢查。食品經營者應當接受和配合工商機關的監督檢查。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記錄監督檢查的情況,發現有違法行為的,應當如實記錄,經監督檢查人員和食品經營者簽字後歸檔,並依法查處;對依法應當立案查處或者移送其他機關依法處理的,應當在監督檢查記錄中載明。監督檢查記錄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檔案管理相關規定。」 專家指出,監督檢查記錄的內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的情況以及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結果,還應當記錄執行監督檢查任務的人員姓名、單位、職務,以及監督檢查的時間、地點、場所名稱、檢查事項等。監督檢查記錄一般以書面形式為主,必要時可輔以錄音、錄像等形式,注重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記錄要求簽字,其作用一是明確監督檢查人員和食品生產經營者雙方的身份,二是對記錄內容及監管人員的職責的確認,三是以便在發生爭議時作為證據。如果食品生產經營者拒絕簽字的,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在記錄中註明情況。 監督檢查記錄經雙方簽字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其進行歸檔。記錄和歸檔可以作為食品安全信用檔案的重要資料,與許可證頒發、消費者舉報投訴等其他信息相結合,進行匯總分析,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對食品生產經營者實行信用分類監管制度。另一方面,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也可以將上述信息通過網路或者其他形式的信息通報制度,實現與其他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記錄的互相交流。

㈧ 食品安全監管軟體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繫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繫到「和諧社會」的建設。隨著「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深入貫徹,政府不斷制定各種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舉措。
食品安全監管系統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利用互聯網、商場查詢終端和大屏幕等設備,對流通領域的食品安全進行高效、深入的監管,同時幫助流通領域企業完善內部質量管理。
流通領域企業進行商品質量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進行索證、索票和備案、備查制度。本系統幫助加入系統的企業進行電子化的備案,從而避免繁瑣、難以切實執行的手工備案,極大的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效率。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通過系統可以方便的監管流通領域企業商品質量管理工作。在發生食品事件時,立即可以在系統中查詢到問題食品的銷售商場及生產商,方便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迅速採取有效措施。
消費者通過安裝在商場的查詢機可以查詢到食品的備案信息,以及該食品是否屬於問題商品,從而對流通領域企業形成社會監督。
系統具有強大、靈活的信息發布功能,通過安裝在商場的大屏幕即時發布質量警示信息、食品安全知識、政策信息、相關新聞等。
通過以上所列等功能,從而幫助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使消費者放心。

㈨ 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對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可以行使哪些職權

根據《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規定,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國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工作。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處理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進入當事人網路食品交易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對網路交易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
(三)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其從事網路食品交易行為的相關情況;
(四)查閱、復制當事人的交易數據、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調取網路交易的技術監測、記錄資料;
(六)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採取的其他措施。
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以及通過第三方平台或者自建的網站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以下簡稱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違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規章或者食品安全標准行為的查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監督指導全國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工作。
第二十一條對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由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
對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分支機構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由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所在地或者分支機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
對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查處,由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所在地或者生產經營場所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對應當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而沒有取得許可的違法行為的查處,由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所在地、實際生產經營地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
因網路食品交易引發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也可以由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發生地或者違法行為結果地的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管轄。
第二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網路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調查處理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進入當事人網路食品交易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二)對網路交易的食品進行抽樣檢驗;
(三)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其從事網路食品交易行為的相關情況;
(四)查閱、復制當事人的交易數據、合同、票據、賬簿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調取網路交易的技術監測、記錄資料;
(六)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採取的其他措施。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