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食品安全監管
1. 國家林草局發文明確:2020 年底前,停止養殖竹鼠果子狸等 45 種野生動物,對此你怎麼看
告訴大家一個務實的問題。
請注意,這可是禁止養殖。人類進化,進化的過程中,對不同動物進行養殖,擴大人類的蛋白質來源多樣性與豐富性,因為養殖可以保證品質,同時防止動物出現疾病和寄生蟲。所以,我反對吃純野生動物。而增加養殖動物的多樣性,是利國利民的事。
比如,一個國家出現了豬流感,超過50%的豬要銷毀;市場豬肉供應短缺,人民的蛋白質來源出現危機。豬流感類急性傳染病,不可能馬上發明特效葯,不可能馬上恢復豬肉生產。此時,竹鼠、果子狸的肉類供應可以短時間增產進行替代作用。因為大型畜類急性傳染病,不可能跨物種同時爆發,所以擴大養殖動物的多樣性,使得不同畜類的肉類供應形成互補與替代效應。保證人類的蛋白質供應。
我提出了一個「蛋白質安全」的概念,即社會要保證人類蛋白質的充足供應,即使發生嚴重家畜傳染病,或者肉類運輸中斷的情況。同一種家畜病,不會跨物種傳播。豬牛羊鹿都是偶蹄目家畜,雞鴨是鳥類,魚類是蛋白質補充;如果出現偶蹄目共患病怎麼辦?
我們要有竹鼠(嚙齒目),馬肉(奇蹄目),狗肉(食肉目犬科),果子狸(食肉目靈貓科)…………
這就是保護人類蛋白質安全的肉類風險對沖,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蛋白質多樣性才是正道。
2. 冰箱排行 買什麼牌子的冰箱好
電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在選電器的時候,有很多技巧性的問題,怎樣選對適合自己的電器!我的建議是在商家做活動的時候,這時電器的價格比較優惠。
我當時選購冰箱的時候,受了銷售員的影響,買回來以後,感覺買的大了,用不上,這真是浪費錢啊!
以上是我的個人建議,大家可以學習和借鑒。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涉及侵權,請聯系作者處理並刪除,謝謝。
3. 保障市民的餐桌食品安全要做哪些事
1、加強健康衛生管理
所有工作人員在工作前、操作後、進食前、如廁後等要按照要版求和權規范洗手,並遵守佩戴口罩、手套等有關要求。
2、嚴格落實禁令制度
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不採購、經營、加工、使用來源不明、過期、腐敗變質、摻雜摻假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及原料。
3、強化日常消殺管理
加工場所、就餐場所、保潔設施、人員通道、電梯間、洗手間等每日要進行清潔消毒,洗手間要配備洗手水龍頭及洗手液、消毒液,保持加工場所、就餐場所的空氣流通,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進行清潔消毒。
4、規范加工製作過程
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加工製作食品要燒熟煮透、生熟分開、葷素分開,熟制食品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
(3)疫情食品安全監管擴展閱讀:
安全標准
1、食品相關產品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2、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3、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4、對於營養有關的標簽、標識、說明書的要求。
5、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6、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7、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8、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劑必須詳細列出。
4. 疫情之下,社會各界為保證食品安全可以做什麼
最近北京的疫情又讓人捏了一把汗,特別是百事食品包裝袋上檢測出病毒,真的讓人揪心。經過半年的努力,我國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國外的疫情是一輪又一輪的高峰,隨著交通的高速發展,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個村落,沒有國家可以在這場災難中獨善其身。食品作為人民生活的基礎,社會各界都應該積極的防護。
疫情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地球變成了地球村,人類也變成了命運共同體。辛苦的一線醫療人員,他們才是最辛苦的存在。作為普通的群眾,我們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力,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
5. 2021年上海公務員考試衛生健康考試科目內容
2021年上海公務員考試《衛生健康管理》專業科目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衛生法通識
6. 疫情防控飲食安全,需要遵循哪五項安全原則
疫情防控飲食安全,需要遵循哪五項安全原則?在疫情期間飲食安全要遵循的五項安全原則是:1、食用清潔的食物和水 ,2、從四個層面保持清潔 ,3、生熟分開 ,4、處理完食物,要用肥皂和流動干凈的水來洗手,5、把食品存在於安全的溫度下。這五項安全原則不僅能夠讓我們在飲食衛生上保證安全,也能夠在營養上保持充足,在飲食上多費點心思,就能多一點營養,多一層防護!
食物在購買前後要徹底洗手,對於蔬菜瓜果一定要購買安全地方的 , 無論熱的或冷的食物,均應在安全溫度下保存,以防止細菌滋生。清洗處理肉、禽、水產品等生鮮食品時要注意方法,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沖洗生的禽肉製品,防止濺灑污染 。訂購外賣時,要查驗食物是否已密封盛放 ,取外賣時務必戴好口罩,建議進行無接觸配送 。平時我們出門要注意佩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注意食品安全。
7. 新冠疫情遲遲不散,對全球食品安全會造成影響嗎
會!加強檢測!
8. 餐飲業要做哪些事來保障市民的餐桌食品安全呢
餐飲業要做以下八件事保障市民的餐桌食品安全。以2020年3月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印發的通知為例:
1、充分做好復工准備
實施「廚房革命」,實行食品安全「6S」規范化管理,優化操作場所布局,規范物品存放,實行色標管理;嚴格復工前培訓,組織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學習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有關規定要求,並嚴格對照落實。
2、加強健康衛生管理
所有工作人員在工作前、操作後、進食前、如廁後等要按照要求和規范洗手,並遵守佩戴口罩、手套等有關要求。
3、嚴格落實禁令制度
嚴格執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不採購、經營、加工、使用來源不明、過期、腐敗變質、摻雜摻假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及原料。嚴格遵守禁止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交易的相關規定,嚴禁采購、經營、加工、使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4、強化日常消殺管理
加工場所、就餐場所、保潔設施、人員通道、電梯間、洗手間等每日要進行清潔消毒,洗手間要配備洗手水龍頭及洗手液、消毒液,保持加工場所、就餐場所的空氣流通,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進行清潔消毒。
5、規范加工製作過程
嚴格遵守操作規范,加工製作食品要燒熟煮透、生熟分開、葷素分開,熟制食品中心溫度要達到70℃以上。按要求進行食品留樣並做好記錄,留樣食品按照品種、時間分別盛放於清洗消毒後的專用密閉容器內,防止樣品之間交叉污染,並由專櫃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於125克。
6、做好供餐環節防控
要嚴格落實各級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和要求,在遵守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各項規定、規范開展經營活動的前提下,採取嚴防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人員進入就餐場所,合理控制排隊及就餐人員距離,提醒並保障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就餐等措施,防範交叉感染。
(8)疫情食品安全監管擴展閱讀
關於群體性聚餐規定
要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控,組織開展「家宴城」等群體性聚餐場所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建立群體性聚餐場所重點防控名錄,健全管理檔案。建立完善農村廚師的管理檔案和資料庫,強化農村廚師健康及衛生管理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考核力度。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加強對農村集體聚餐的管理和指導。
要會同民政、住房建設、交通運輸、商務、文化旅遊、衛生健康等部門,加強養老和救助機構、建築工地、高速公路服務區、勞動密集型企業、旅遊景區、醫療機構等重點領域食堂、餐飲單位及節假日、旅遊高峰期等重點時段的餐飲食品安全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