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監督誰
1、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主要指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為主體的監督。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立法監督和對憲法和法律實施的監督。
2、在現代西方社會,責任制內閣也好、非責任制內閣也好,按照三權分立原則建立的政體也好,按照議會至上原則建立的政體也好,雖然監督權的范圍與規模不盡相同,但監督權都是代議制機關的一項重要權力。它對維護法治,捍衛民主,防止專橫,抑制腐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是國家權力機關依法履行其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重要方面。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主體與監督客體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是指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為全面保證國家法律的有效實施,通過法定程序,對由它產生的國家機關實施法律的監督。這種監督的主體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整個法律監督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
3、國家權力機關監督的客體,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那些由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產生並向它們負責的國家機關及其組成人員。
第二類,是有關國家權力機關及其組成人員。根據我國憲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監督客體;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以及其它下級人民代表大會都是其上一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客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是選舉他們的代表大會的監督客體。
第三類,國家武裝力量、各政黨、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和公民個人。因為根據憲法,他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而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分別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和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常設機關的重要職責。
4、在我國,國家權力機關監督的方式主要有:
①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並作出相應的決議;
②審查文件,指對「一府兩院」(政府、法院和檢察院)依法呈送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進行審查,並作出相應決議;
③質詢;
④組織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
⑤受理申訴、控告和檢舉,並進行處理;
⑥開展執法檢查,這是當前全國人大和地方人大開展法律監督所經常使用的一種監督方式,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可以及時發現法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實施的對策;
⑦視察,是指由人民代表有組織地對法律、法規、有關決議和決定的貫徹執行情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財政預算的執行情況、以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或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視察;
⑧督促辦理人民代表和委員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
⑨審議撤消職務案;⑩專題監督,「即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某一熱點問題,某一重大事件,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這樣可以增強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貳』 權力未經監督,必然會滋生腐敗是誰說的
這句話經常被引用,最先說這句話的人是法國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
『叄』 中國的政治監督機制是什麼
政治監督,是指監督公共權力機關在正當范圍內行使職權,是政協組織三大職能之一,分為上行、下行兩種。
在政治管理過程中,為保證社會公共權力機關在所擔負的職權的正當范圍內和軌道上運行,而對其進行監視、檢查、控制和糾偏的各種活動。政治監督本質是以權力制約權力。其目的在於抵禦權力的腐蝕性,避免普遍利益受到特殊利益的干擾,以保證政治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在政治管理過程中,政治監督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和懲治腐敗。從行為方向看,有上行、下行兩種。
我國的政治監督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屬於國家性質的體制內監督。體制內監督是在國家機關系統內部或者國家機關各系統之間進行的,包括上級監督,主要是以黨委為領導中心的權力輻射體制;黨內監督,這是一種來自政黨內部的對政黨自身的監督;人大監督,即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屬於立法監督的范疇;司法監督,即審判監督和檢察監督;行政監督,由於行政機關與群眾直接打交道,腐敗幾率高,直接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因此行政監督尤為重要。
另一類屬於非國家性質的體制外監督機制,又稱為社會監督機制。體制外監督來自個體公民或者非國家機關的社會組織,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監督,包括公民或者政協、新聞傳媒等對政治權力主體的監督活動。體制外監督的主體是個體公民或者非國家機關的社會組織,監督的客體則是擁有法定政治權力的執政黨或者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
『肆』 什麼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
是指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為維護國家憲法、法律的尊嚴和統一,版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權民的意志,運用國家權力,依照法定形式和程序對國家行政、審判、檢察機關的工作和對憲法、法律的實施,所採取的監督、督促、糾正、處置的強制行為。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包括三個相互關聯的部分:(1)了解權。這是監督主體對監督對象實施監督的前提和基礎。它包括聽取工作報告和匯報,質詢和詢問,視察和調查,組織特定問題委員會等。(2)處置權。這是監督活動的一個實質階段,是監督主體對監督對象違法或其他不適當行為實施糾正。包括作出各種具有法律的決定,對「一府兩院」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受理公民對國家機關的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的控告。(3)制裁權。是指監督主體對監督對象違憲、違法或其他不適當的行為實施制裁。包括罷免、撤職、撤銷等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從根本上說,是人民當家做主、管理國家事務的具有體現。行政、審判、檢察機關接受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就是接受人民的監督;不承認或不尊重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權,就是不承認或不尊重人民的政治權利,動搖了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權,就是動搖了人民當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
『伍』 權力的行使主要靠誰來監督
在我國權力的行使,主要是靠人民群眾來監督的,政府部門有檢查機構也是直接受理這些監督事項的機構。
『陸』 權力監督的定義
權力監督就是指各層級組織期人民運用道德約束,輿論監督,批評批判制內度檢查,揭發舉報,經濟處容罰,紀律處分。法律嚴懲等監督方式,對其違背公平正義,公正合理平等,民主自由人權,公益公德和違法亂紀,貪贓枉法等不良行為進行監督的民主權利。
『柒』 為何不要放棄監督的權力
沒有被執行的命令是毫無作用的,因此管理者應當掌握讓自己的命令被有效執行的方法。
命令並不是向下屬發布之後就沒事了,信任下屬當然有必要,但管理者的監督也必不可少。
切記,管理者即使在日理萬機、分身無術的情況下,也不要放棄監督的權力!
為什麼有許多命令或指示下達後總是受阻呢?就是因為管理者沒有監督自己命令的執行情況。
管理者發布一條命令,大家聽明白了,自己感到心滿意足,認為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便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端起茶水看早報,一切順利,天下太平。
這期間,事情進行得很順利,管理者的命令被執行得適當而迅速,管理者認為自己可以高枕無憂地去釣魚了。事情能是這樣嗎?不會的,絕對不會的。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沒有檢查監督的命令就不成其為命令,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想法。
要保證工作順利進行,管理者的命令就必須得到認真地貫徹,必須自己親自去檢查工作,因為下級不敢忽視上級的檢查。換句話說就是:「不檢查總會有疏忽!」
檢查一個人的工作,以便督促他能夠很好地執行命令,但也不能傷害一個人的感情,所以這也是一種藝術。監督過度會毀壞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監督不夠對執行命令也很不利。要監督還得考慮不要引起被監督者不滿的最好方法是:隨時到工作現場走走、看看。管理者的露面對於能使一個人保持緊張的工作狀態起著有力的督促作用。
看著和被看著已經是一種陳舊的說法,也不見得就恰當,但它都是有效可靠的,管理者有必要運用這種技巧去保證自己的命令被下屬認真地貫徹執行。
可以用下面的檢查單中的項目去檢查和監督自己的下屬是否在認真地執行自己的命令。
①每天要專門拿出一點時間檢查工作。每天都要檢查自己所管轄的工作的一部分。但不要每天都在同一時間檢查同一內容。要變換時間,也要變換檢查的內容。有時在上午檢查,有時在下午檢查,如果要是兩班倒或者三班倒的話,夜班時也要檢查。不要讓任何人逍遙法外。
②在檢查工作之前,仔細思考一下自己要檢查的重點。在檢查工作之前,要反復琢磨一下檢查重點,那樣就不至於白跑一趟,下屬們也不見得能對付過去,而且總要表現出很內行的樣子,即使自己並非這方面的專家。最好每次檢查的內容不要少於三點,但也不要多於八點。每天都要有變化,這樣,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把全部工作程序和工作任務都檢查到了。
③要有選擇地檢查。在檢查工作的時候,不要泛泛地檢查,要有所選擇地檢查幾點,其他方面就不必看了。不要想在一天里把什麼都看到,實際上這一點也做不到。這種檢查制度要堅持下去,不要讓任何事情分散自己的精力,也不要讓任何事情打斷自己的例行公事。這樣,自己所管轄下的整個工作都會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
檢查時要按照選擇的重點進行檢查,而不是按照下屬為自己提供的重點進行檢查。如果沒有自己的重點,那就可能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管理者時刻不要忘了誰是檢查者,誰是被檢查者。
④要多問問題。要記住,檢查工作是為了更多地了解情況,而不是讓別人了解自己。所以要多問,細心聽取回答。讓下屬告訴你他們怎樣改進了自己的工作。如果讓他們說,他們是會告訴你的。畢竟大多數的人還是希望把工作做得更好的。
⑤重新檢查自己曾發現的問題。如果自己不能採取必要的行動改變曾經發現過的問題,那麼這樣的檢查就沒有太大的價值。既然發現了問題,就有必要重新檢查。為此要建立一個制度,要對自己下達的改正命令實行監督,以便能夠得到貫徹執行。
切記,一個命令如果缺乏監督和檢查,那麼和沒有這個命令毫無區別!
管理者在向下屬發布命令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不亂發布命令,不用狂傲的態度發布命令,發布命令時要替下屬著想。發布命令之後甚至還會隔一段時間就去了解一下命令被執行的情況。這樣對命令的執行,大有裨益,至少是:統一觀念,集中精力,有序工作,明確方向,逐步完善。沒有命令,下屬就會一盤散沙,企業就會失去措施和方向。因此,命令是使企業上下一致、同心協力的規范措施,理當重視,不可視為平常;否則的話就是把玩命令,極易失去領導者的權威。命令就是權威,權威服務於管理。任何一名管理者都應該努力成為一個管理權威。
『捌』 誰來監督權力部門
沒有其他好辦法,只能寄託民主的進步
『玖』 對權力進行監督的體系是什麼
對權力進行監督的體系包括權力監督和非權力監督
權力監督包括了:立法監督(在中國是專權力屬機關監督)、司法監督(在中國包括法院、檢察院兩方面,也有把法、檢單列出來的)、行政監督(屬於內部監督,典型的機構就是監察局、審計局。上級對下級的監督也是)。
非權力監督包括的方面很多,主要有:政黨監督、社會團體監督、公民監督、媒體監督。
『拾』 國有企業的領導的權力有多大誰來監管他
不知道
應該很大吧
國企是國家的肯定不會讓貪污腐敗的
會有相關部門監督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