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監督的內容
㈠ 會計監督有哪些內容
1、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的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准確、完整、合法;
2、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
3、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
4、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
5、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
6、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等。
(1)會計監督的內容擴展閱讀
作用
1、有利於維護國家財經法規
財經法規是一切經濟單位從事經濟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准繩和依據。會計監督正是依據國家財經法規,對各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可行性等進行檢查,從而促進各單位嚴格遵守國家財經法規。會計工作是財政經濟工作的基礎,一切財務收支都要通過會計這個「關口」。
因此,有效地發揮會計監督職能,對於防範和制止違犯財經法規的行為,保護國家和集體財產的安全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有利於強化單位內部的經營管理
會計監督是經濟管理的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各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通過對單位經濟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監督,保證各單位的經濟活動在遵守國家財經法紀的同時,
符合本單位的計劃、定期、預算和經營管理要求,以便提高經濟效益,或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會計監督的基本特徵:
1、會計監督職能依附於會計核算職能而存在,會計核算職能作用則以會計監督職能存在並作用且成為會計之靈魂為前提。
2、會計監督職能的主要含義是會計在工作中所具有的對經濟行為的引導力、制約力和對經濟管理的保證力、促進力。
3、現代會計主要藉助於提供以下信息實現監督職能:
(1)反映資產購存、流轉、流量的實況;
(2) 反映資產利用效率、效益的差異;
(3)反映、制止和糾正本單位收支偏離規定、標準的內容及規模。
㈡ 會計監督的內容
內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其他有關會計法規的規定,會計人員回進行會計監督的對象答和內容是本單位的經濟活動。具體內容包括:
(1)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的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准確、完整、合法;
(2)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
(3)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
(4)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
(5)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
(6)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等。
㈢ 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的內容包括哪幾方面
(一)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二)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內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容真實、完整;(三)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四)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
關於財政部門會計監督的內容,在《會計法》中有明文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三十二條財政部門對各單位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
(一)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二)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三)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四)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
在對前款第(二)項所列事項實施監督,發現重大違法嫌疑時,國務院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可以向與被監督單位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被監督單位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查詢有關情況,有關單位和金融機構應當給予支持。
㈣ 財務監督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財務監督的主要內容:
(1)、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會計資料的進行監督,以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准確、完整、合法。
(2)、對各種財產和資金進行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安全完整與合理使用。
(3)、對財務收支進行監督,以保證財務收支符合財務制度的規定。
(4)、對經濟合同、經濟計劃及其他重要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以保證經濟管理活動的科學、合理。
(5)、對成本費用進行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產出。
(6)、對利潤的實現與分配進行監督,以保證按時上交稅金和進行利潤分配,等等。
(4)會計監督的內容擴展閱讀
財務監督適用於:
①通過財務指標實現對供應、生產、銷售諸活動的監督。
②通過財務指標實現對財務系統的監督。
③通過財務指標實現對企業財務狀況和整體素質的監督。
財務監督的目的在於督促財務活動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和企業經營文革、制度的規定,揭露財務活動中的弊端和違法行為,威懾和制約不法行為,保證財務活動的正軌運行;促進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財務監督一般分為三個工作階段:
(1)准備階段。主要工作包括確定檢查對象、內容和任務,組織檢查人員,安排檢查時間。
(2)實施階段。主要工作包括搜集資料、了解情況、檢查取證。
(3)總結階段。主要工作包括整理檢查資料、編寫檢查報告。
㈤ 會計工作的政府監督的內容
1.會計工作的政府監復督制,主要是指財政部門代表國家對各單位和單位中相關人員的會計行為實施的監督檢査,以及對發現的違法會計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解釋】除財政部門外,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許可權,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査。
2.財政部門會計監督的主要內容
(1)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2)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3)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4)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專業能力、遵守職業道德。
㈥ 會計監督包括哪些
我國會計監督是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
1、內部監督。具體由企業內部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以及企業經營管理者、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等對企業的會計工作、會計資料及其所反映的經濟活動、經營成果等各方面進行核算監督和制度監督。
2、社會監督。社會監督,即指民間審計監督。社會監督主要是指社會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依法對委託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並據實做出客觀評價的一種監督形式。社會監督包括了法定監督和非法定監督兩種類型:法定監督主要是由注冊會計師依法實施的監督,監督目標由審計准則來設定;非法定監督的典型表現是群眾監督,社會公眾有監督權利,但無監督義務。
3、國家監督。主要是指政府部門代表國家對各單位和單位中相關人員的會計行為實施的監督檢查,以及對發現的違法會計行為實施行政處罰。
拓展資料:
會計監督,是指單位內部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享有經濟監督檢查職權的政府有關部門、依法批准成立的社會審計中介組織,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善性以及本單位內部預算執行情況所進行的監督。
會計監督有利於維護國家財經法規,有利於強化單位內部的經營管理。其最終目的是促進各單位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㈦ 會計監督可以分為哪些
經過二十幾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社會經濟逐步與國際接軌,會計監督也有了長足的發展,隨著《會計法》的修訂和實施,形成了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
內部監督
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實際上是一種微觀層面的監督形式,具體由企業
(7)會計監督的內容擴展閱讀:
會計監督(accounting supervision)是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照法律的規定,通過會計手段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的一種監督。
狹義的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是單位內部會計監督的一部分,是會計人員根據國家的財經政策、會計法規,利用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對會計主體經濟活動進行的全面的監督和控制,使其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
廣義的會計監督是本文所述及的。其內容既包括內部監督又包括外部監督。會計監督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後監督。
㈧ 什麼叫會計監督,會計監督有哪些內容
會計監督,是指單位內部的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依法享有經濟監督檢查職權的政府有內關部門、依法批容准成立的社會審計中介組織,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善性以及本單位內部預算執行情況所進行的監督。
會計的監督職能,主要是對各單位經濟活動全過程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進行監督。它具有以下特點: (1)會計是對經濟活動全過程進行監督。 (2)會計主要利用貨幣計量進行監督,也要進行實物監督。 (3)會計監督是單位內部的監督,是外部監督不可替代的。
㈨ 會計監督包含哪些內容
會計監督應貫穿會計工作的全過程,包括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
會計監督的內容包括:1、監督經濟業務的真實性;2、監督財務收支的合法性;3、監督公共財產的完整性。
㈩ 會計監督的內容是什麼會計核算的內容是什麼
會計的核算職能,主要是從數量上連續,系統和完整地記錄,計算和報告各單位專的經濟活動情況屬。它具有以下特點: (1)會計主要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從數量上核算各單位的經濟活動情況。 (2)會計主要核算已經發生或已完成的經濟活動。 (3)記錄只是會計核算的基礎,不是會計核算的全部。 (4)會計核算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和完整性。 會計的監督職能,主要是對各單位經濟活動全過程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進行監督。它具有以下特點: (1)會計是對經濟活動全過程進行監督。 (2)會計主要利用貨幣計量進行監督,也要進行實物監督。 (3)會計監督是單位內部的監督,是外部監督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