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務業
1. 政府機關下屬的第三產業是否符合法律規定
不符合法律規定,因為早在2000年初國家工商總局就下文要求所有紅帽子(也就內是類似掛靠等形式的三容產)企業必須與政府機關脫離了。我去年也接觸過這樣一個案子,調用三產的資金最後給定性為挪用公款罪了。如果是挪用作為公用一般都按照違紀行為處理不追究刑事責任。
2. 政府如何更好的服務企業
一、確立正確的角色定位
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政府的組成人員是人民的公僕,這是我們國家政權的性質和地位所確定的。但是,建國以來的執政過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價值觀的演進,黨內少數貪污腐敗、壟斷施政行為的發生,一些政府要害部門專權弄權現象的屢禁不止,的確使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形象在群眾心目中產生了微妙的變化。比如說,一些「官老爺」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自己謀利益;一些當辦的事就是拖著不辦,相互推諉;一些合情合理合法的手續審批環節繁瑣,門檻抬高,等等現象都損害了政府的形象。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對職能部門五令三申,政策界限十分清晰,便民措施也很具體,但到了下邊,執行就不一樣了,即便是近幾年,政府在「三個代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構建和諧社會等政治背景下,執政為民的理念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群眾接受政府服務後嘆息,老闆接受政府服務後猶豫的情況依然存在。因此,政府要靠正確的角色定位提升自己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執政為民,必須從頭做起,從實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近幾年來響水縣委、縣政府每年初的目標社會化承諾、年度行風考評、年終述職述謙,政績讓老百姓說了算的做法,就是一件大快人心、深得民心、凝聚眾心的理智之舉。目標公開承諾,能讓群眾知道政府在想什麼,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這就是角色定位,也是陽光施政。這樣的政府在服務發展中不但有力,而且有為,也是人民群眾所真心盼望的。
二、加快自己的角色轉換
和諧,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的主題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前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離不開和諧寬松的社會大環境。政府作為推進社會經濟發展、造福人民大眾的組織者和「作戰部」,決不能套用計劃經濟年代那種統攬、包辦、管牢的行政手段。從一定層面上講,中央的決策是一貫正確、深得人心的。改革開放後的重視「三農」工作,不斷構築富民政策「窪地」,大力推進體制轉軌,積極倡導政企分開,全面清晰人權、事權,著力清理違規文件,從嚴整肅行政紀律,加強各級領導班子素質、作風建設等一系列措施,都在用行政推力促使基層政府職能轉換。這方面的工作大有進展,但力度依然顯得不夠。因此,今後的發展進程中,地方政府要實現自己的「更好服務企業,更優服務發展」的職能,加快角色轉換是關鍵的,要徹底鏟除官本位思想,力戒行政中的官僚作風,經常在政府成員和服務對象中進行換位思考,樹立起正確的、人民群眾相信的、黨紀國法許可的權力觀、價值觀、人生觀和金錢觀。政府承諾必須說到做到,政府服務必須滿腔熱情,職能服務必須到底到位。要牢固確立執政為民的敬業理念,忠誠地站在服務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前頭,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簡言之,政府辦事要讓群眾看得見、信得過、得實惠、真受益。這一轉換雖然充滿艱辛與難題,但勢在必行、民心所向。
三、致力辦好每一件實事工程
一級政府堪稱一地施政的龍頭。但一部車子光有龍頭不行,需要配件齊全,裝配合理,各部件一起運作,才能使車子跑得快,行得穩。就縣級政府服務企業、服務發展來說,它的每一項承諾都不可能由政府領導成員去動手完成,而是由它的職能部門代表政府去施行行政執法。比如發改委、工商行政、環保消防、安全監察、勞動保障、財政支持等等。每一個政府權力部門、辦事部門都有著獨特的條塊控制權、監管權。現實情況下政府職能部門所在地分散,申辦一項企業證照,往往涉及多部門,要蓋十幾枚章印,要找上幾十名領導與經辦人,手續十分繁瑣。改進這一狀況,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立行政審批中心,推行大廳集中辦證的制度。要確立雙贏、雙滿意目標,先是政府為企業服務,然後才是企業為發展作貢獻。先是職能部門為大眾服務,然後才是人民群眾支持職能部門工作。先是部門為發展服務,然後才是發展保障部門生存。這樣的程序不能混淆,更不能顛倒。非如此,服務將摻雜、疲軟、耍花架子。那樣的服務,是人民大眾最深惡痛絕的。
3. 地方政府為什麼要發展服務業
面臨經濟下滑收入下降和四萬億項目資金配套的雙重壓力,地方政府不得不開源節流,除了地方債和從地方投融資平台獲取資金之外,從稅種的性質上想辦法。 浙江省發改委日前出台了一份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文件——《關於進一步做好加快發展服務業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突出抓好「三個一批」工作,即圍繞培育服務業市場主體,著重做好服務業企業的分離、引進和提升工作,在試點的基礎上研究制定鼓勵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的政策措施,推動企業分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確保完成今年新增分離試點企業1000家的目標任務。 寧波市和下屬的慈溪市政府更是專門發布了一份指導企業實施分離發展的文件,圈定了從製造業奮力發展後的五個重點服務業發展方向,包括科技服務業、國際貿易服務業、現代物流業、創意設計服務業和專業化的配套服務企業。 業內專家指出,地方政府此舉可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名義上是發展服務業,但是實際上可能更直接的目的是增加地方稅收。其中的奧秘在於中國的分稅制對中央和地方稅種的設計,對於製造業企業徵收的稅務機關徵收的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的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共享的比例為75:25,也就是地方只能獲得其中的四分之一,而企業的服務部門從製造業企業分離設立企業之後,因為屬於服務業,所以改為繳納營業稅,而營業稅是地方獨享的地方稅種。 上述寧波市的文件規定,分離後設立的服務業納稅有困難的,其應繳納的水利基金和自用的生產經營用房應繳納的房產稅,經稅務部門批准,設立初期的3年內給予減征;其所購的固定資產因技術進步等原因,可以加速折舊。對製造企業分離設立生產性服務企業後,若分離當年的稅負高於原稅負,高出的地方所得部分由同級財政以補助形式返還分離主體企業。
4. 哪些行業屬於服務業
1、飲食業
飲食業,是指通過同時提供飲食和飲食場所的方式為顧客提供飲食消費服務的業務。飯館、餐廳及其他飲食服務場所,為顧客在就餐的同時進行的自娛自樂形式的歌舞活動所提供的服務,按「娛樂業」稅目征稅。
2、代理業
代理業,是指代委託人辦理受託事項的業務,包括代購代銷貨物、代辦進出口、介紹服務、其他代理服務。代購代銷貨物,是指受託購買貨物或銷售貨物,按實購或實銷額進行結算並收取手續費的業務。
3、旅遊業
旅遊業,是指為旅遊者安排食宿、交通工具和提供導游等旅遊服務的業務。
4、倉儲業
倉儲業,是指利用倉庫、貨場或其他場所代客貯放、保管貨物的業務。
5、租賃業
租賃業,是指在約定的時間內將場地、房屋、物品、設備或設施等轉讓他人使用的業務。按照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分類方法,服務業主要包括11大類:商務服務(其中又分為專業服務、計算機服務、干租服務等類別);通訊服務等。
(4)政府服務業擴展閱讀:
服務業,指利用設備、工具、場所、信息或技能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業務,包括代理業、旅店業、飲食業、旅遊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和其他服務業。
服務業是指電子信息時代的產業總稱。服務業概念在理論界尚有爭議。一般認為服務業指從事服務產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服務產品與其他產業產品相比,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和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徵。2013年5月第二屆京交會暨全球服務論壇北京峰會上,李克強指出要最大限度「松綁」服務業。
5. 政府部門中 「服務業局」是做什麼工作的
主要工作是:貫徹執行國家、省、市關於國內貿易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趨勢和流通體制改革並提出建議。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關於國內貿易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趨勢和流通體制改革並提出建議。指導全區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商業發展,提出促進商貿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流通標准化和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
擬訂區內貿易發展規劃,促進城鄉市場發展,指導商品現貨市場規劃和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商業體系建設工作,推進農村市場和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協調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擬訂規范市場運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動商務領域信用建設,指導商業信用銷售,建立市場誠信公共服務平台。
(5)政府服務業擴展閱讀:
服務業局的內設機構:
1、辦公室: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保密、宣傳、信訪、政務公開、考核等工作;承擔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財務、經費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的人事和機構編制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的退休幹部和黨群工作。
2、商業科:負責國家、省、市服務業專項資金爭取和管理工作;負責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指標調度及考核工作;負責全區商貿物流、商貿流通領域電子商務應用及新技術利用推廣、總部企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發展和管理工作;負責全區國內貿易發展論證、計劃的編制工作等。
3、遼中區再生資源管理辦公室:負責對全區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備案及行政執法工作。
4、遼中區商務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負責對全區的成品油市場、單用途預付卡、汽車銷售、洗染、零售商促銷、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美容美發等商務流通領域違法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和行政處罰。負責12312商務舉報投訴服務聯系工作。
6. 政府服務企業什麼叫要素服務,政策服務
為企業項目建設提供的水電路服務就屬於要素服務,為企業提供的項目審批服務就屬於政策服務。
7. 如何提升政府單位的窗口行業和服務行業社會形象
政府窗口單位服務禮儀的提升首先要改變窗口人員的思維,就是從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
其次要有系統的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並要有相應的落地督導措施。
最重要的是要有完善的考核制度,杜絕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乾壞沒差別的現象。
思路就是這樣,但是具體實施起來可能會有很大的難度,內部人員不好操作。建議找專業的機構進行體系化的培訓督導和考核。印象中大國之禮文化研究院有類似的服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8. 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第一,進一步加強服務業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服務業發展和內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容
第二,緊緊圍繞服務業發展需求,加強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工作,建立健全重要支撐體系。
第三,建立和完善服務業創新體系,開展服務業理論、商業模式、關鍵技術等方面研究,提高服務業創新能力。
9. 政府應怎樣為更好地服務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各級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應專給予企業更多的政策和屬資金上的支持,鼓勵企業充當「一帶一路」建設的先鋒。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還應鼓勵支持民間商會協會等社會組織為企業做好配套服務工作。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將協同國家開發銀行、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企業提供「融資、融智、融商」綜合服務。各個研究部門也要加強對「一帶一路」戰略的規劃研究,協助企業拓寬戰略空間及信息、項目和融資渠道,進一步激發市場要素活力,更加有效地發揮市場的基礎作用。此外,還應考慮設立專門機構或社會平台,促進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進行產業鏈分工與合作,促進企業「抱團出海」,幫助企業協調和解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10. 政府部門在服務產業轉型發展存在的問題
產業層與資源層在產業轉型中的關系資源生命曲線與企業生命曲線的矛盾工業化大生版產的背景下 資源權的需求極為迫切 而資源型城市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始其工業化道路的。這就必然出現集中盡可能的力量盡可能的發展資源產業的結果 因此重工業化成為了歷史的必然選擇。而隨著資源利用的加劇 加大開采規模和資源的有限性矛盾逐漸顯漏出來。隨著資源的逐步耗盡 原有的產業在經濟體系中的競爭力逐步下降 但是由於產業剛性「 的存在產業競爭力的下降趨勢不會和資源耗盡曲線同步。而且既有產業將會在產業轉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如果在產業轉型中其競爭力得到重塑 那麼其產業周期曲線也會隨之改變 如圖虛線圓內部分 這也就是產業轉型的根本意義所在。發現期成長期穩定期衰退期圖 資源 企業生命周期圖所以說產業層與資源層的匹配問題是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的內在矛盾 其根本原因在於城市資源的生命周期曲線和產業的生命周期曲線之間的矛盾。加速資源綜合利用 發展資源弱消耗產業在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案例中 很多成功案例都是通過綜合利用當地資源提升城市綜合實力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