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台
『壹』 如何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工作
准確把握「三資」監管的工作定位
我們必須將加強農村「三資」監管作為加快發展和深化改革的基礎和前提,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協調配合,力促集體經濟「增資減債」「增收節支」「增效堵漏」,推動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要牢固樹立群眾第一的觀念,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黨委和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取得廣大農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要從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地措施,將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具體指導,依法管理
各縣市、各職能部門要從政策和法律層面加以指導,准確把握委託代理許可權,正確處理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與農民群眾民主權益和經濟利益的關系。結合農村綜合改革,建立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心,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保障。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相關制度,保障規范運作,有效監督。要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業務水平,增強履職能力。要完善制度,健全機制
首先,要完善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制度。重點抓好財務收入管理、財務開支審批、財務預決算、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和財務公開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其次,要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重點抓好資產清查制度、資產台賬制度、資產評估制度、資產承包租賃出讓制度、資產經營制度的完善和落實;第三,要完善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管理制度。重點抓好資源登記薄制度、公開協商和招標投標制度、資產承包租賃合同管理制度、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切實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細化集體分配製度。一是完善村級預算制度。建立健全市、鎮、村三級聯動預算機制。二是完善股東分紅制度。建立股東分紅增減機制,嚴控超額分紅和變相分紅;細化資產交易制度。建立集體資產交易平台,運用網路信息技術,實現交易行為透明化、集體收益最大化;細化財務監管制度。要強化措施,確保落實
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經常深入鄉村,加強調研指導,開展監督檢查。要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工作標准,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做到單項工作有具體目標要求,整體工作有績效評價標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幫助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加大對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同時要注重調動和發揮村紀檢小組的監督作用,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順利推進。加強培訓
為了提高業務能力,縣農村集體資產委託代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專門派出業務能力強的專職農經師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經培訓考試合格,發給合格證,憑證上崗。
『貳』 金安易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年末賬務處理怎麼操作
普通賬號基於個人在手機登陸使用,可以通過加QQ好友、查看附近的人、搖版一搖等方式來圈粉絲,在營銷權上可主動出擊,伸縮自如。 1、設置簽名,搜索附近的人&搖一搖 微信個人簽名字數有限,只能輸入29個字元,因此要簡單說明你經營的內容,充分利用好這塊廣告位,通過每15分鍾刷一次附近的人或搖一搖功能,來讓其他用戶看到你的簽名主動搭訕。 適用於: 計程車、超市、快餐店、美容美發、快消品商家等。 案例:K5便利店 K5便利店位居海南大學附近,通過查找附近的人功能,精準定位周邊大學生消費群體,傳播店面地址、發送優惠信息等吸引顧客。 2、漂流瓶 漂流瓶這種營銷方式並不是適合於所有商家,如果不選擇營銷公司來做,就需要動用大量的員工賬號來操作,可以發送文字、語音等。 適用於: 電商、品牌商、知名企業 案例:招商銀行「愛心漂流瓶」 活動期間,微信用戶每撿十次就有一次會撿到招行的愛心漂流瓶,回復後招行便會通過「小積分,為慈善」平台為自閉症兒童提供幫助。但這種方式只能在微信用戶的一小部分用戶中起到宣傳作用,畢竟撿漂流瓶的用戶在少數。
『叄』 如何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工作
創新公開機制,嚴把「清理登記關」
實行「三個確定」。一是確定各村黨支部及村委會為農村「三資」清理的主體。二是確定清查的原則。注意把握好兩點:第一點是尊重歷史,比如土地面積要尊重過去的習慣畝,不能死搬硬套標准畝重新丈量;第二點是維護穩定,不能因此次清查登記工作引發新的矛盾,導致群眾上訪。三是確定摸底方法。實行統、分結合的方法進行清查登記,全縣統一製作清查摸底登記表格,統一統計口徑,統一工作進度,統一公示,統一檢查評比;分村分類摸底登記,資金、資產、資源分階段分類摸底登記,建立台帳。
採用「三種公開方式」。一是採用公開欄進行公開。將清查結果及時在村務公開欄上進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針對部分群眾反映村務公開「看不清、弄不明」的問題,積極推行「語音公開」、「點題公開」、「村務質詢」等做法,用通山方言播報村務公開內容,用普通話表述村務公開台賬,開設「點題公開」欄解答村民提出的問題,面對面地接受群眾的質疑。二是採取圖表文字進行公開。針對集體資產較多的村(社區),積極推行「圖文並茂」的做法,把村級集體資產拍成照片,匯製成一覽圖表和以不同顏色標識的資產分布示意圖,張貼在村委會辦公場所最醒目的位置;經營性資產還註明承租人、租期、月租金等相關信息。三是實行網上公開。凡是能上網際網路的地方,都可以查詢「三資」管理信息,極大地方便群眾查詢和監督,從而把資產、資源公開辦成村委會與群眾雙向互動的平台,使廣大群眾從原來的「公道不公道,只有天知道」的抵觸情緒,轉變為「公道不公道,一看便知道」的認同感。
建立「三套台帳」。清理結束後,各村採取多種形式將村級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情況進行充分公開,資產、資源變動情況到邊到角進行公示。公示期滿後,如群眾無異議,按照資金、資產、資源三種類別,分門別類登記造冊,形成「三資」管理三套台賬,每套(冊)台帳一式三份,一份由村本級保管,另兩份台賬,一份交由村紀檢小組存檔備查,另一份交由鄉鎮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代理中心保管,並輸入微機,採用電子網路化技術,在「三資」運行中實行動態管理,根據實際發生的業務隨時調整「三資」台賬數據,做到賬賬、賬表、賬實、賬證、證證「五相符」。
創新管理機制,嚴把「經營處置關」
集體資產資源的出讓、出租和發包實行市場化運作。對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出讓、出租、發包等情況進行全面清理過程中,如發現出讓價格、出租和發包標的有失公允和合同存在違規的行為,一是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議定,村與承租(包)方重新修訂合同;二是對標的金額較大,群眾和承租方對標的金額意見分歧較大的,委託第三方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評估,在雙方無異議後重新訂立合同;三是對存在違規的合同立即叫停,依法注銷合同。對農村集體所有的如土地、礦山、林地、水面和房屋等資產資源使和權進行出讓、出租和發包時,實行「陽光操作」,向社會公開招標、拍租最大程度地推向市場。
集體資產資源經營逐步推行商業化管理。在全面摸清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底數的基礎上,引導農民更新觀念,既要守住自己的財富,又要想法子如何使財富增值。集體資產資源經營和處置,先由村「兩委」會、村民主理財小組共同討論提出意見,按「四議兩公開」程序民主決策後實施。全縣186個村、17個社區的集體資產資源經營都在逐步探索商業化管理模式,盤活集體資產資源。
集體資產資源經營處置實行規范化操作。《通山縣林地二次發包暫行辦法》、《通山縣30萬元—100萬元使用財政性資金建設工程採用簡易招標意見》和《關於進一步規范農村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市場行為的若干意見(試行)》等規范性文件,為農村集體資產資源的經營和處置規定了操作流程。農村基本建設和資產資源的經營和處置,嚴格按程運作,公開、公平、公正,實行規范操作。對集體資產資源發包,標的較小的先由村民代表大會商定提出方案,報鄉鎮紀委和鄉鎮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代理中心批准後,鄉鎮紀委和鄉鎮農村集體「三資」監管代理中心派人參與,由村「兩委」會自行組織競標,成交後,簽訂規范合同。
創新監督機制,嚴把「責任追究關」
堅持經常性檢查與集中考核相結合。按照通山縣「三資」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組建了由縣紀委常委帶隊,相關部門、鄉鎮紀委書記組成的巡視檢查組,對全縣各鄉鎮(村)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和監管代理工作進行經常性的巡視檢查。巡視組通過查看資料、明察暗訪等形式,了解「三資」運行管理的有關情況。在「三資」清理監管代理工作結束前,巡視檢查組還將通過個別談話、進行村民滿意度測評等方式開展一次集中檢查考核,並將日常巡查掌握的情況、村民滿意度測評情況等進行綜合匯總分析,形成檢查考核情況綜合匯報材料。
堅持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巡查組開展「明查」的同時,採取多種形式發動群眾,開展「暗訪」。一方面充分發揮村紀檢小組的作用。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由村黨員大會選舉政治素質高、有工作熱情、敢於得罪人的無職黨員參與監督,提出意見建議。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村民主理財小組和黨風監督員的作用。各村把「三資」清理情況經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報告鄉鎮「三資」清理監管領導小組審核後,在村公開欄進行公示,同時通過縣財政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徵求黨員幹部和村民對「三資」清理監管的意見和建議。部分鄉鎮還積極創新監督方式,對「三資」清理監督過程進行全程錄像,加強了監督的有效性。
堅持責任追究與結果運用相結合。為確保農村集體「三資清理監管工作有效推進,嚴明工作紀律,縣紀委監察局下發了《關於農村集體「三資」清理監管工作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做到縣鄉村「三資」清理監管代理責任追究對象、內容、形式、許可權、結果運用「五個明確」,並加大責任追究工作力度,有效解決了過去農村財務基礎工作薄弱、財務制度落實不到位、賬目設置混亂、轉移挪用資金、隱瞞收入、隨意開支等問題。
『肆』 金安易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年結後第二年重新怎麼記賬
農村集體監管系統結算後,第二年就從第二年出的運營資產來進行記賬了。
『伍』 金安易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怎麼安裝
普通賬號基於個人在手機登陸使用,可以通過加QQ好友、查看附近的回人、搖一搖等方式答來圈粉絲,在營銷上可主動出擊,伸縮自如。
1、設置簽名,搜索附近的人&搖一搖
微信個人簽名字數有限,只能輸入29個字元,因此要簡單說明你經營的內容,充分利用好這塊廣告位,通過每15分鍾刷一次附近的人或搖一搖功能,來讓其他用戶看到你的簽名主動搭訕。
適用於: 計程車、超市、快餐店、美容美發、快消品商家等。
案例:K5便利店
K5便利店位居海南大學附近,通過查找附近的人功能,精準定位周邊大學生消費群體,傳播店面地址、發送優惠信息等吸引顧客。
2、漂流瓶
漂流瓶這種營銷方式並不是適合於所有商家,如果不選擇營銷公司來做,就需要動用大量的員工賬號來操作,可以發送文字、語音等。
適用於: 電商、品牌商、知名企業
案例:招商銀行「愛心漂流瓶」
活動期間,微信用戶每撿十次就有一次會撿到招行的愛心漂流瓶,回復後招行便會通過「小積分,為慈善」平台為自閉症兒童提供幫助。但這種方式只能在微信用戶的一小部分用戶中起到宣傳作用,畢竟撿漂流瓶的用戶在少數。
『陸』 三資管理採取哪些措施
為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好、用好、經營好,實現「三資」的保值增值,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應採取四項措施加強「三資」管理:
一是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成立了「三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和領導「三資」管理工作。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責任,加強指導督查,定期召開會議,細化監管措施,切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二是健全機制,統一認識。各級政府,明確了工作目標、工作對象、基準時間、工作范圍和工作要求。各街道(鎮、鄉)結合實際,確定此次清產核資工作范圍、內容、時間,做到帳實、帳款、帳帳相符。
三是開展培訓,提高能力。將對農經幹部、代理會計進行「三資」新網路系統培訓,切實提高「三資」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所有街道(鎮、鄉)以「以會代訓」的形式,重點對農村集體固定資產清理的范圍、程序、步驟、方法及實用案例進行輔導培訓,增強具體工作人員實地操作的業務能力。
四是加強督查,推進落實。各街道(鎮、鄉)在原有的會計代理服務中心基礎上成立「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積極落實「三資」管理人員配備,明確工作職責,結合開展村級財務審計,協助並指導村的具體工作,定期對「三資」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檢查。
『柒』 如何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督管理工作
准確把握「三資」監管的工作定位 我們必須將加強農村「三資」監管作為加快發展和深化改革的基礎和前提,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協調配合,力促集體經濟「增資減債」「增收節支」「增效堵漏」,推動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要牢固樹立群眾第一的觀念,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黨委和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取得廣大農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要從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地措施,將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出成效。
具體指導,依法管理 各縣市、各職能部門要從政策和法律層面加以指導,准確把握委託代理許可權,正確處理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與農民群眾民主權益和經濟利益的關系。結合農村綜合改革,建立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中心,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保障。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和相關制度,保障規范運作,有效監督。要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業務水平,增強履職能力。
要完善制度,健全機制 首先,要完善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制度。重點抓好財務收入管理、財務開支審批、財務預決算、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和財務公開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實。其次,要完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重點抓好資產清查制度、資產台賬制度、資產評估制度、資產承包租賃出讓制度、資產經營制度的完善和落實;第三,要完善農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管理制度。重點抓好資源登記薄制度、公開協商和招標投標制度、資產承包租賃合同管理制度、集體建設用地收益專項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實。
切實提高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 細化集體分配製度。一是完善村級預算制度。建立健全市、鎮、村三級聯動預算機制。二是完善股東分紅制度。建立股東分紅增減機制,嚴控超額分紅和變相分紅;細化資產交易制度。建立集體資產交易平台,運用網路信息技術,實現交易行為透明化、集體收益最大化;細化財務監管制度。
要強化措施,確保落實 各縣市、各有關部門要經常深入鄉村,加強調研指導,開展監督檢查。要根據工作需要,制定工作標准,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做到單項工作有具體目標要求,整體工作有績效評價標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幫助解決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加大對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同時要注重調動和發揮村紀檢小組的監督作用,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順利推進。
加強培訓 為了提高業務能力,縣農村集體資產委託代理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專門派出業務能力強的專職農經師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經培訓考試合格,發給合格證,憑證上崗。
『捌』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系統的監管措施
(一)進一步規范完善農村會計委託代理。會計核算及時規范,認真落實收支兩條線,非回生產性開支限額管答理、資金申請審批等制度,強化對村集體資金的監管。
(二)建立健全村集體資產、資源管理制度,重點是資產資源管理內部控制、資產資源清查登記備案、資產資源評估、資產資源經營與處置招投標、資產資源經濟合同監管等制度,強化對村集體資產資源的監管。